禅门公案中藏何玄机?古时为何有诸多高僧大德热衷于评唱公案呢

青云塾点墨人 2024-10-13 10:59:18

上接《禅宗人物志:马祖道一(十二)当下即是》

慧忠国师的法嗣耽源应真禅师,实则最初乃是师从马祖道一的。然而,其始终未获开悟之机缘,遂独自前往京城闯荡。其后,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慧忠国师的侍者,终于有所成就。

于“三召三应”公案中所提及的侍者即为耽源应真,其在慧忠国师的接引之下得以开悟,且获慧忠国师之认可。然则,在耽源应真内心深处仍渴盼得到马大师之认可,遂再度归来参偈马祖。

有小师耽源行脚回,于师前画个圆相,就上拜了立。师曰:“汝莫欲作佛否?”曰:“某甲不解捏目。”师曰:“吾不如汝。”小师不对。

耽源应真抵达江西面见马祖之后,即在马祖跟前走了一个圆圈,而后立于圆圈中心向马祖礼拜。

马大师遂问他:“你此般行径是欲作佛否?”

耽源应真答曰:“我不搞那些捏目生花的虚妄手段。”

捏目:捏目生花,挤捏眼睛而产生幻视,似乎有星星点点的花出现。比喻制造幻象,自欺欺人、无中生有。

闻耽源应真此般言说,马祖慨叹道:“看来我的悟境不如你啊!”

禅师之间的切磋皆旨在相互印证,于勘验对方之际亦印证自身。然其结果如何并无标准答案,亦唯有自身知晓其中究竟。

于这一公案之中,究竟是马祖着实不及耽源应真,还是耽源应真逊于马祖?亦或二人之境界全然相同?后来人心中定然存有认定,然而,不论存有何种定论,皆属您之见解,并无绝对的分别。

包括马祖与耽源应真二人,他们心中对对方必然有所认同与否,亦仅仅代表自身,并非绝对。不存在绝对的真相,亦可言每个人皆有属于自己的真相,并且彼此无有高下、对错之分。

禅宗的禅机乃是一种形式既定但内容灵动的应答范式。所谓的形式既定,即为言行问答。

而应答的内容则包罗万象,既可以是生死之大事,亦可以是生活之琐事,可以是自然界里的花花草草,也能够是人类社会中的林林总总。

便是在这些可见的、可描述的事物的探讨、应答之中,展露各自那难以窥见的内心世界。显然,对方的内心世界仅仅是自己根据当下“应答”来推敲的,也仅仅自己的感受而已。

禅机应答通常有“四个阶段”:时机,提问,回答,评判。

就此公案而论,耽源应真“作圆相而礼拜”即为时机所在,马祖把握住了这一时机进行发问。在诸多情形之下,时机往往是实实在在的“一问一答”。例如,问:“你从何处而来?”答:“淮南。”

在明眼人看来,“淮南”二字中必然有时机,马祖紧接着便问出了那句“东湖的水满了吗?” 如此便开启了提问勘验之途,其后便是“以实说虚” 了。

无论后面问答了什么,但追根溯源的第一句总是实话实说的。此乃禅机的一种固有模式。

耽源应真“作圆相礼拜而立”,其内在本意究竟如何?唯有耽源应真自身知晓,除此之外,一切关于此的解读皆为“自以为”,乃是妄想。

故而,马祖亦无法妄下定论,只得问道:“你如此作为所表达的究竟为何?是欲作佛吗?”

当着当事人的面是可以直问其意的,不懂就问,不去瞎猜。

“祖师西来意”就没办法当着达摩的面问了,所以但凡向老师问这个问题的,如果遇见凌厉的老师不是被打就会被骂:“只有达摩可答的问题,来问我作甚?”

对于马祖提出的问题,耽源应真回答:“我不搞那些虚把式。”

可以这样解读他的回答:我对那些无中生有、虚幻不实之举嗤之以鼻,道无需修,法无需悟。连修皆属多余,又何来悟?又何来佛可成?心中存有佛之概念,便已然不是。

看似耽源应真已经是“无念”、“无住”了,然而正是对“无”的执着展现了他心中此时的“有”。第一,认为求佛问道是“虚把式”;第二,认为这些“虚把式”没有意义。

然而,为何有如此众多之人在求佛问道呢?他们当下所行之事难道毫无意义吗?此般现实断不可否定。实则已与您所述相矛盾,现实终归是无法规避的。

但需谨记一个前提:此仅为对耽源应真回答的阐释,乃属于你自身的而非他的。暂且不论你的阐释怎样,倘若耽源应真在回答之际就未曾袒露真心,你的解读不就毫无意义了吗?

譬如,你去做客,饭后主人家询问这顿饭如何?即便你讲的是真话,那也仅是你的感受,无法代表其余人。更何况,你兴许还会口不对心呢?谁又能与你感同身受?

故而,凭借一时的言行是难以评判结果的。那究竟要如何去评判一个人或者印证一件事呢?需从时时处处,一辈子、一切处。

此乃修行的意义之所在。修行并非是获取某物,而后便能一劳永逸。实则是一直与自心相融的无尽使命。

耽源应真的答卷已经交上,马祖给出的评判是:“我不如你。”

他未曾言:“很好,你能体悟一物不为,已然明心见性了。”亦未曾道:“嗯,虽说你心中已无欲无念,然你仍执着于这个‘无’,尚不完全究竟。”

“我不如你”这一评判意蕴深远。并非马祖蓄意敷衍、态度暧昧,实则确实难以给出一个精准的评判。换言之,只能处于“模棱两可”之态,毫无黑白分明之象。

俗话说:人心隔肚皮。他人的内心世界,凭何你能信誓旦旦地宣称自己已然知晓!仅凭着两句话,仅凭着当前的行为?

检验一个人,乃是一辈子的事,哪怕缺少了一刻一秒都不可。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不如你”从马祖这样的宗师口中说出来已然是非常了不起的了,试问:在面对后辈、新人时,有多少人能有这样的大度呢?

这句话在鼓励耽源应真的同时,也在循环那无尽的任务。要知道,勘验、印证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循环无端的。

“我不如你”是这个禅机的结尾评判,又是下一个禅机的开始了。仿佛马祖在问:修行有何境界?觉悟有高低之分吗?

但无论应真怎样回应此语,皆无法“一锤定音”其状态,只因那事物“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外人岂能涉足。

禅机,便只得如此无尽地“循环往复”下去。无可奈何啊!就连悟境皆属多余,当下处于何种状态又有谁能“言明断定”?

唯有时时刻刻、处处皆保持这般觉知之态。兴许,此乃禅师勘验弟子的真实目的。

面对别人说“我不如你”,如果是你,你又会怎么来应对呢?

关于这则公案,古南禅师评唱:“耽源作个圆相,佛固不欲作,怎奈早已捏目。马祖道“吾不如汝”,大似信其言而不观其行。虽然,马驹踏杀天下人,莫道不食其子。”

北宋雪窦重显禅师评唱道:“然猛虎不食其子,怎奈来言不丰。诸人要识耽源么,只是个藏身露影汉。”

保宁仁勇禅师却代马祖说:“对面谩我不少。”

如上这些评唱,有的认为马祖说“吾不如汝”是出自对后辈的保护,对后人的肯定。也有的认为耽源应真口头上说不“捏目”,实则画圆礼拜已然捏目,想藏却露出了尾巴。

但不管如何评唱,不都是自己的解读吗?又关马祖和耽源应真何事?

然而,这般诸多的高僧大德岂会不知“无言不破,唯心不破”的至理,却还要来评唱公案、发表自己的见解呢?恐怕此乃正是修行的意义之所在吧!

大道虽无言!但不就在这纷纷扰扰之中尽览无余吗?

禅宗虽“不立文字”,实则也是“不离文字”的。

禅宗人物志:马祖道一(十三)捏目生花

未完待续......

0 阅读:88
评论列表
  • yme 4
    2024-10-21 17:16

    让凡夫看的。真修的根本不看。用思维意识心去推敲一些二维的事物规律。那个是科学家。不是佛法。当看了经文。了解清楚教理。这个时候不去修。继续搞理论。就搞出一些这样的东西来。估计可以得到文化人的供养利益。

  • 2024-11-22 12:36

    都是一抹黑的文盲,搞点模棱两可的东西忽悠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