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承载着数百年风云变幻的历史。今天它繁华似锦,是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然而,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看到的却是另一幅景象。
腐败官员的贪婪,殖民者的狡诈,以及一个王朝的无奈。这段历史,并非简单的“租借”,而是一场权谋与贪婪的博弈。
明朝时期,澳门被称为“壕境”或“壕镜澳”。“壕镜”指的是蚝壳上光滑如镜的部分,而澳门的地形恰似“壕镜”,故得此名。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一群葡萄牙人以进贡为名,踏上了澳门的土地。他们声称贡品被海水浸湿,请求上岸晾晒。
时任海道副使的汪柏,收受贿赂后,便允其所请。这看似简单的举动,却为日后葡萄牙人占据澳门埋下了伏笔。
起初,葡萄牙人只是搭建简陋的帆布帐篷。然而,他们得寸进尺,开始运砖搬瓦,建造房屋,逐渐形成村落,规模不断扩大。
这哪里是晾晒贡品,分明是鸠占鹊巢!而汪柏,作为地方官员,本应维护国家利益,却利欲熏心,为了一己私利,将国家领土拱手让人。
更令人愤慨的是,汪柏明明知道这些人是朝廷痛恨的“佛郎机”,却因为收了钱,对他们的身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告诫他们不要对外声张。葡萄牙人自然乐于配合,毕竟,只要能获得利益,叫什么名字都无所谓。
这种虚伪的合作,背后隐藏着赤裸裸的交易。
为了进一步巩固在澳门的地位,葡萄牙人可谓费尽心机。他们向明朝官员进贡龙涎香,并按规定缴纳税银,以此展现自己的“有用”。
此外,他们还投其所好,向官员们赠送洋烟、洋酒、洋美人以及海外奇珍异宝,用糖衣炮弹腐蚀明朝官员的意志。这些行为,看似是正常的贸易往来,实则是用金钱开路,为其侵略扩张铺平道路。
葡萄牙人不仅善于贿赂,还精于伪造“功绩”。他们宣称协助明朝剿灭海盗,以此为自己占据澳门寻找借口。
然而,历史的真相并非如此。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拓林澳发生水兵兵变,威胁到广州城的安全。葡萄牙人主动请缨,请求担任“先锋”,攻打叛军。
时任两广总兵的俞大猷,采取招抚策略,迅速平定了叛乱。葡萄牙人则趁机“声援”,在明军进攻时放炮呐喊,制造声势,事后还大肆吹嘘自己的“功劳”。这种落井下石的行为,与其说是协助,不如说是趁火打劫。
俞大猷为了调动各方力量平叛,曾私下承诺事成之后免除葡萄牙商船一年税收。然而,葡萄牙人却得寸进尺,不仅头目不交税,连普通商人也拒绝纳税,最终激怒了海道副使莫吉亨,导致澳门海路被封锁。
葡萄牙人这才意识到事态严重,不得不服软,并加倍缴纳税银。这并非他们真心悔改,而是权宜之计,为了保住自己在澳门的利益。
俞大猷早已将葡萄牙人视为眼中钉,对他们占据澳门的行为深恶痛绝。他甚至计划出兵驱逐葡人,但由于朝中有人陷害,最终未能如愿。
这一事件,也反映出明朝内部对葡萄牙人的态度并非铁板一块,存在着不同的声音。
葡萄牙人趁机派遣使臣前往北京,自称“蒲丽都家”国,并谎称已经吞并满剌加,代替满剌加前来进贡。然而,明朝官员识破了他们的谎言,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葡萄牙人费尽心机,却未能获得进贡资格,只能灰溜溜地返回澳门。这表明,明朝并非完全被蒙蔽,对葡萄牙人的野心保持着一定的警惕。
葡萄牙人进贡不成,却并未放弃在澳门的扩张计划。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荷兰舰队与葡萄牙人在澳门海域发生冲突,最终荷兰人败退。
这次冲突,给了葡萄牙人一个绝佳的借口。他们声称为了防御荷兰人,开始在澳门修建炮台和城墙等防御工事。这哪里是防御,分明是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盘,将澳门变成自己的殖民地!
当地居民对此义愤填膺,自发焚毁了耶稣会士修建的堡垒,并四处散播“佛郎机人”要造反的谣言。葡萄牙人见状,赶紧向广州官员赔礼道歉,并信誓旦旦地表示葡商都是良民,绝无反叛之心。
这不过是缓兵之计,目的是平息民愤,继续他们的扩张计划。
明朝官员的腐败和软弱,给了葡萄牙人可乘之机。万历年间的两广总督戴耀,对葡萄牙人百般迁就,任由其在澳门发展壮大,最终导致澳门被葡萄牙人实际占据。
继任总督张鸣同也延续了这种绥靖政策,只是警告葡萄牙人不要勾结倭寇,不要掳掠人口贩卖。这与其说是管理,不如说是放任自流。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以后,葡萄牙人更是变本加厉,利用明朝《海道禁约》的漏洞,打着修缮“旧建筑”的幌子,大规模修建炮台。
葡萄牙头目卡拉斯科还在中央高地修建了三巴炮台和“总署”,俨然一副独立王国的样子。这是赤裸裸的挑衅,是对明朝主权的蔑视!
明朝后期,东北战事吃紧,明廷的注意力转向北方。大臣徐光启作为天主教徒,主张铸造大炮,并派人到澳门向葡萄牙人购买。
这无疑是引狼入室,加剧了对葡萄牙人的依赖。
天启年间,明朝政府甚至想出“以夷攻夷”的策略,招募葡萄牙雇佣兵前往东北对抗后金。然而,这批“老爷兵”走到南昌就因朝中反对而被遣返,白白耗费了巨额白银。
明朝政府竟然让澳门的葡萄牙商人分摊这笔费用,葡人敢怒不敢言,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咽。
此时,葡萄牙本土国力衰弱,沦为西班牙的附庸,在与荷兰、英国等国的竞争中节节败退。这使得在澳门的葡萄牙人行事也相对低调,对明朝采取了一种“偷偷占据”的策略,不敢再明目张胆地扩张。
然而,这种低调只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葡萄牙人逐渐巩固了在澳门的地位,最终将“租借”变成了“割据”。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葡萄牙人更是趁火打劫,正式将澳门据为己有,不再支付租金。
澳门的“租借”史,是一部充满欺骗、腐败和无奈的历史。它警示我们,国家主权不容侵犯,贪婪和软弱终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如今,澳门已经回归祖国怀抱,这段历史也成为了我们铭记的教训。我们应当以此为鉴,不忘国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