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幕:日本再也造不出液晶面板,无力竞争,夏普停产!

蔷薇的日记 2024-11-11 17:21:32

今年8月底,位于日本堺市的夏普工厂宣布全面停止生产电视用液晶面板。

夏普被称为“液晶之父”,曾经带领日本其他电器公司一度称霸全球电视液晶面板市场,如今作为日本国内仅存的生产电视用液晶面板厂商,夏普的停产也意味着日本在电视面板生产的结束。

日本彩色电视机的生产技术最早都是从美国无线电公司引进的,然而,日本早于欧美将集成电路大规模应用于彩色电视机上,使得日本彩色电视机的零件数比西德、英国、韩国少30%左右。日本的电视机凭借质优价廉的优势,反向向美国进行大量出口。1976年,日本向美国出口了296万台彩色电视机,占当年美国市场规模的36.1%。

将近30年后,2003年,中国最大的玻壳生产厂河南安彩集团斥资近5000万美元,购买了美国康宁公司9条玻壳线;2004年,TCL全盘收购欧洲汤姆逊的CRT彩电业务,同年中国最大的彩管厂彩虹集团斥资6亿多元引进日本日立的超大屏幕显像管生产线.......

正当中国准备大展身手,欲用成本优势一举将日本的彩管企业干趴的时候,日本则早已另辟赛道。

1980年代,夏普发现IBM已确定一种新的全彩硅基显示技术(称为TFT-LCD),于是他们快速跟进,开始研发自己的版本,并于1987年成功生产出14英寸全彩、全动态LCD显示器。

1991年,夏普推了全球第一款挂式液晶电视9E-HC1,从而确立了“液晶之父”之名。

2007年到2012年,5年间意气风发的中国“八大彩管厂”相继破产,才进入高光时刻的中国CRT产业,就被LCD无情替代,而中国彩电工业再度陷入对国外的高度依赖。

就在国人对中国彩电业陷入绝望之际,一家濒临破产的前身为军工企业的北京电子管厂,在一个到香港进修过国际金融的年轻会计带领下,凭着筹到的650万元资金,摇身一变,通过债转股的方式 ,成为了混合所有企业。

这就是简称为京东方的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京东方创始人王东升

1993年京东方先入股25%与松下合作生产彩色显像管,后与日本旭硝子合资成立了北京旭硝子电子玻璃,开始谋划入彩色显像管领域。

此外,在与旭硝子合资的同一年,也就是1994年,京东方就成立了预研小组,主要跟踪 TFT、PDP、FED 等平板显示技术。

奈何中国在TFT-LCD的技术薄弱,日韩企业已经形成了 专利和技术壁垒,并且这一行业高技术、高投入的特点,让国内显像管企业望而却步。

于是,京东方通过上市筹集的 9.75 亿元收购了韩国现代正准备出售的TFT-LCD 业务。当时韩国半导体企业三星发明了一种“反周期大法”,也就是在行业不紧气时巨额投入提高产能,从而占领市场的行为。但韩国这次反周期操作却遇到金融危机,现代率先跪倒,不得不忍痛割舍具有良好盈利潜力的 TFT-LCD 业务。

当时的现代拥有2代、3代、3.5代线各一条,年产能排全球第九位,技术储备也相当雄厚。京东方花了不少工夫,才于2001年将现代的 STN-LCD 和 OLED 业务纳入麾下,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 AMOLED 技术实验室。

看似一帆风顺的产业布局,却是建立在京东方持续巨亏的背景之下,到2005年京东方直接亏损 15.87 亿元!其后每年都是十几亿的巨亏,京东方变成了千夫所指的“蛀虫企业”。2007年,北京市政府介入说好话,银行才同意延期贷款,京东方得以续命。但无奈之下的京东方还是把冠捷的股份和现代的产线给卖了。

不久中国彩管全面溃败,2007年液晶面板走出周期,京东方才得“死里逃生”。此后京东方进入开挂模式,深得韩国“反周期操作”之要领,经过多年扩张,2015年京东方在合肥市投建了全球首条第 10.5 代线,至此京东方正式成为全球液晶显示领域的领导者。

2005年之前,夏普、索尼、松下等日本企业在电视机面板领域只有三星等韩国竞争对手,到2010年后,卷入了中国企业的价格战。

日本索尼2012年向韩国三星电子出售面板制造合资公司的全部股份。

2016年松下停止生产电视面板,在日本国内拥有电视面板工厂的只剩下夏普一家。

2023年夏普的电视机液晶面板只占全球市场7.9%的份额,位居世界第五。

而位居靠前的,全变成了京东方等清一色中国厂商。韩国企业已转向高清晰的OLED面板,夏普因此失去竞争力。

2009年投资4300亿日元的夏普堺市工厂,近年业绩持续恶化,成为夏普业绩的重要拖累。

日本本土液晶面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无力与中企竞争,夏普为了“止血”,终于将日本最后一家LCD面板厂关闭,从此日本将退出液晶行业!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