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北京病逝,全国哀悼。中央拟定守灵名单时,毛主席的女儿李敏发现少了一个名字,立刻提醒:“我有个哥哥还活着。”这个“哥哥”不是毛主席亲子,而是其三弟毛泽覃的儿子贺麓成。自幼命运多舛的贺麓成,改名换姓、隐姓埋名,为我国导弹事业贡献一生,却鲜有人知其身世和成就。那么他为何甘于隐姓埋名?
1959年庐山会议结束后,毛主席急匆匆地从庐山返回北京,因为他要为自己的女儿李敏筹备婚礼。在庐山的时候,毛主席已经和李敏的妈妈贺子珍好好商量过李敏的结婚大事。一回到北京,毛主席高兴极了,连警卫员都没来得及通知,他就直接去了李敏的房间。
一进门,他就笑着说:“我和你妈妈已经谈妥了,你和令华的婚礼我们全都同意了,很快就帮你们办起来。
李敏听后超开心,马上问:“真的吗?太好了!”毛主席接着问:“那你打算请多少人来参加婚礼啊?
李敏想了一下,回答说:“除了我的同学们,应该就没什么人了。”
接着毛主席便认真地列出了必须邀请的三位重要嘉宾。他先提到了邓颖超妈妈,“你出生那年,邓妈妈和蔡妈妈一直在你身边,他们对你小的时候照顾有加,这份恩情你一定不要忘记。
之后他谈到了王季范,“王季范是我在韶山的表兄,也是唯一一位在北京工作的乡亲。作为家乡的代表,我们应该邀请他参加。
李敏好奇地问道:“那第三个人是谁呢?”毛主席的话带着几分神秘,“还有你的一个哥哥,他在北京的一个重要单位工作,虽然你可能不太熟悉,但这是个很好的机会让你们见面。”
李敏感到非常惊讶,她知道的哥哥毛岸英已经牺牲,而毛岸青还在,突然多出一个哥哥让她困惑不已。
见到女儿的困惑,毛主席开始向李敏介绍她那位不为人知的哥哥,讲述了他一路走来的艰难困苦。因为哥哥的经历实在不容易,毛主席对他特别上心,希望他们这对兄妹未来能多关照彼此。听完爸爸的讲述,李敏感到心里挺难受的,也明白了爸爸想要她和哥哥互相扶持的意图。
于是李敏便试图联系这位神秘的哥哥,她拨打了多次电话到他在北京的工作单位,但每一次都因为各种原因接通失败。这让她感到既困惑又好奇,对这个兄长的神秘生活充满了想象。因为无法建立起联系,李敏的婚礼上缺少了这位重要的家庭成员的见证,这让她的心情格外遗憾。
这也更加深了她对这位兄长的印象,他仿佛是家中的一个谜一样,只有毛主席才清楚他的真实情况。那么这位被毛主席默默关注的孩子,有着怎样的过去呢?
在1934年长征的关键时刻,中央作出了战略决策,决定将红军主力撤离中央苏区。为确保斗争能够继续,留守苏区的任务交给了一批资深的党干部,其中包括时任中央苏区分局委员和红军独立师师长,闽赣军区司令员毛泽覃。
毛泽覃在党中央的信任下,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决断力。他带领着他的部队,一次次突破国民党的封锁线,多次从绝境中奋力求生。然而到了1935年4月26日,悲剧发生了。在江西瑞金的黄鳝口红林山,毛泽覃率部遭到突如其来的袭击,这是因为有叛徒向敌人泄露了他们的行踪。
双腿受伤的毛泽覃,了解到形势的严峻,果断命令部队撤向更高的山地,而他自己则选择留在原地,跪地拿起步枪,英勇抵抗。在这场激烈的交火中,他胸部中弹,以30岁的年龄英勇献身。
这个消息直到半年后的1935年10月才传到中央红军已经到达陕北的毛主席耳中。当时毛泽民从一个缴获的敌方电台中得知了这一悲痛的消息,急忙前往毛主席的住处。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噩耗,毛主席长时间沉默无语,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毛泽覃的家庭也是革命的牺牲者。他的长子毛楚雄,出生于1927年,青年时期就投身于革命。1945年,他加入了王震领导的359旅,投身战场。可在1946年的一次和平使命中,他在陕西省宁陕县的东江口镇执行任务时遭遇不幸。蒋介石命令胡宗南对他和同行的三人“就地秘密处决”,19岁的毛楚雄便英勇牺牲。
毛泽覃的次子毛岸成,于1935年出生。
得知丈夫牺牲的消息后,贺怡非常悲伤,但很快她就想到了怀里的孩子。在这种危险的情况下,连自己都难以确保安全,更不用说还要照顾一个孩子了。没办法,贺怡只能把儿子托付给可靠的群众家庭,然后她自己继续跟着部队在山林里打游击,和敌人斗智斗勇。
她在战斗间隙偷偷回到农家,探望毛岸成。看着没有完全安全的环境,贺怡心中仍旧不安,便又费尽周折,将孩子转移到江西永新的一个偏远山区,寄养于她的远亲家中。确认孩子安顿好后,她便伪装成普通农妇,巧妙地穿过敌人的重重封锁线,重新加入了由陈毅领导的游击队,继续在赣南进行艰苦的三年游击战。
随着毛岸成逐渐长大,永新的亲戚们也感到压力越来越大,毕竟这个孩子的身份太过敏感。村中的人开始议论,毛家的孩子带着“岸”字,显而易见的是一位革命者的子嗣。为了孩子的安全,经亲戚商量后,他们决定为毛岸成改名贺麓成,名字中的“麓”字取自风景秀美的岳麓山,而“成”字则继承了毛泽覃对革命成功的坚定信念。
在这之后,毛泽覃和贺怡的孩子始终使用“贺麓成”这个名字生活,从没用过“毛岸成”这个原名。在被送往亲戚家的时候,贺麓成对自己的父母已经没有什么记忆,他只知道自己姓贺,而非毛。
直到14年后,贺麓成终于有机会再次见到他的母亲贺怡,然而对于贺麓成来说,面前这位女士与他无任何亲切感,他完全不认识这位突然出现的“母亲”。
在贺麓成是在祖父贺调元的庇护下成长的,而他的母亲贺怡则一直在革命前线奋战,即使身处战火纷飞之地,她总会找机会给家中老人写信,时刻关注着贺麓成的成长和安全。贺怡深知革命的艰辛和危险,她时常担忧,如果自己在战场上牺牲,那么贺麓成将永远失去母爱。
到了1948年,随着解放战争的逐步推进,胜利的曙光已现。那一年,贺怡携带着中央组织部颁发的介绍信抵达沈阳,恰逢其从苏联返回的姐姐贺子珍也在此地。两姐妹自从分别以来已长达十四年之久,她们彼此紧紧拥抱,泪水和言语交织在一起。
原计划是和姐姐一同前往石家庄拜见毛主席,但在路途中,她们被告知不能前往石家庄。无奈之下,两人转向南方,前往上海寻找多年未见的兄长贺敏学。在上海,贺敏学已有稳定的工作和生活,贺子珍决定在这里定居。与此同时贺怡接到新的组织指令,她将被派往江西省继续她的工作。
贺怡已经好多年没回过的家乡了,她心里一直挂念着那个十几年没见的儿子。她很快就赶到了江西省永新县花汀村,这里是她父亲贺调元的家,这是她与儿子贺麓成分开多年后第一次重聚。
贺调元指着贺怡对贺麓成说:“这位就是你亲生母亲,你怎么还不过去呢?快去拥抱你妈妈吧!” 贺麓成在他14岁那年,终于见到了久别的母亲。他们母子俩紧紧地抱在一起,那一刻,他们还不知道这份亲情的相聚时间会有多短暂。
在贺怡的带领下,贺麓成从母亲那里得知了自己的身份,了解到父亲毛泽覃和二伯都是为革命牺牲的英勇烈士,而最让他震惊的是,自己的大伯竟然是深受人们爱戴的毛主席。在这一连串震撼的消息中,贺怡叮嘱他不要向外人透露自己的身份,希望他能凭借个人努力,通过学习知识来报效祖国。
重聚后不久,贺怡带着贺麓成一起寻找自己姐姐的儿子,也就是毛主席和贺子珍的孩子。然而不幸的是,他们在途中遭遇车祸,贺怡保护贺麓成时不幸身亡,仅仅三个月的团聚就戛然而止。处理完贺怡的后事之后,贺麓成便跟随他的姨妈贺子珍回到了上海。
贺麓成铭记母亲的教导,在上海刻苦学习,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为了减轻姨妈的负担,他搬进了大学宿舍,并通过勤工俭学维持生活。在大学四年的艰苦时光中,他始终没有利用家庭的影响力寻求便捷之路。
1957年,贺麓成毕业后前往北京,加入了一家知名的导弹研究所,成为了钱学森团队的一员。之后贺麓成他全身心投入到导弹理论的学习中,为了掌握最新的科技动态,他翻译了将近百万字的技术文献,成为国内导弹技术领域的先锋。
就在贺麓成全力投入研究的同时,1959年8月,毛主席一家正在为李敏的婚礼做准备。在讨论婚礼嘉宾名单时,毛主席提醒说:“你哥哥也在北京,应该邀请他来参加。” 贺麓成此时正忙于导弹研究的关键阶段,常常日夜守在发射基地和实验室,几乎与外界隔绝。
李敏尝试了多次联系,希望能邀请贺麓成参加婚礼,但由于他的工作高度保密且繁忙,电话总是联系不上。最终毛主席希望在女儿婚礼上见到贺麓成的愿望未能实现。虽然没能见面,贺麓成在工作中取得的成就仍然让毛主席感到自豪。
1961年,贺麓成参与了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中近程导弹——东风-2的开发工作。这个项目起初遇到了不少挫折,但贺麓成和他的同事并没有放弃,他们花了超过三年的时间持续深入研究和不断试验。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最终突破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设计出了一套全新的导弹控制系统,使得这款自主研发的导弹成功发射。
这套导弹控制系统后来还被用在了我国第一颗导弹核武器和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上,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航天和军事科技的发展。
贺麓成在29岁那年,已经是新中国最顶尖的青年导弹专家之一。当时人们常说:“钱学森让我国的导弹能打得远,丁衡高让它打得准,而贺麓成让它飞得好。”1981年,为了表彰贺麓成的卓越成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他高级工程师的职称,荣誉证书上的“001号”彰显了他的突出贡献。
虽然在专业领域如此杰出,贺麓成的身份一直很低调,甚至没有人知道他其实是毛主席的侄子。虽然贺麓成有机会与毛主席相见,毕竟自从他的父亲毛泽覃牺牲以来,毛主席对他的关心与思念从未减少。贺麓成如果向李敏提出想见毛主席,毛主席肯定会欣然同意。然而贺麓成从没提出这样的请求,他选择了在背后默默支持新中国的导弹事业,无私地奉献自己的力量。
毛主席也尊重年轻人的选择,不愿意打扰他们的生活和工作。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由于贺麓成一直保持极低的个人曝光度,有些人甚至误以为他在1949年的车祸中已经遇难。
直到毛主席去世,追悼会筹备期间,当贺麓成的名字在守灵名单上被李敏提及,人们才意识到之前的误会。作为一名烈士的后代,贺麓成本可以享受一些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但他始终坚称自己的生活条件良好,不需要额外的帮助。
实际上,他和家人已经住在单位分配的只有22平的小房子里超过二十年了。
他休完假回到工作岗位时,在补交的请假条上只简单写了一句:“亲人过世。” 这让他在同事眼中依然是那位专注于科研的“科研狂魔”老贺,谁也不知道他其实是烈士毛泽覃的儿子,“毛岸成”。
直到1983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共中央组织部的公函,通知他前来领取毛泽覃的烈士证书。这个消息一出来,整个研究院都沸腾了,大家都惊讶地发现,与他们共事多年的老贺,竟然是毛主席的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