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见景抒情的诗词,是道法实修的体感吗

践行的瑜 2024-04-03 02:46:30

东方国学的根就是黄老道家文化 ,易学与道法修行是相辅相承的,宋朝时期易学大家邵雍的道法实修境界,通过这首《清夜吟》的诗就可看出深浅❗

☞《清夜吟》——邵雍

月到天心处,

风来水面时。

一般清意味,

料得少人知。

——邵雍的诗词有个明显的特征,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蕴涵着哲理,用国学的语言叫易理!

这首诗词如果是作者欣赏,姣洁明月下微风吹皱水面的风景,感受到的清爽凉意,那么最后这句“料得少人知”,就显得多余了❗

但如果是作者修行道法的感触,其逻辑思维则完全合景合理❗

是种什么样的修行感触呢❓

历史上修道成仙的吕洞宾在《百字碑》中给出具体景色的描述,邵雍的感触就在其中❗

☞百字碑——吕洞宾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

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

不迷气自回,气回性自住。

性住丹自结,壶内配坎离。

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

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

都言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

吕祖诗词中的“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的景 色,就是邵雍这首诗词的内涵。这种实修中的体感,在道法修行者中已属疏通了督脉的境界,故而邵雍在诗词中说“料人少人知”❗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修行到此境界的天心,也就是印堂呈现是一种凉爽,巽风徐徐助力搬运。

自然中的这种景象,历史上还有一位佛家修行高僧,元代的石屋清珙禅师也借此月光之景,写出的则是佛法不如道法的感慨❗

山中吟——石屋清珙禅师(元)

著意求真真转远,凝心断忘忘犹多。

道人一种平怀处,月在青天影在波。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