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广袤大地的城市星空中,太原,这座拥有着两千五百多年建城史的古老城市,宛如一颗曾经璀璨夺目却渐被薄纱遮掩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又略显落寞的光芒。
回溯历史,太原的高光时刻不胜枚举。汉文帝刘恒,早年受封代王,驻地晋阳(今太原),在这片土地上韬光养晦,积累治国理政的经验,为日后开启 “文景之治” 奠定坚实根基,太原见证了一位明君的成长之路。而到了隋末,天下大乱之际,李渊父子以太原为根基,在此厉兵秣马、广纳贤才。晋阳起兵的烽火点燃了李唐王朝建立的希望之光,大军挥师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最终开创大唐盛世,太原作为 “龙兴之地”,荣耀加身,备受尊崇,地位扶摇直上,成为唐朝的陪都,与长安、洛阳并称为 “三都”“三京”,繁华一时无两,城中车水马龙,集市喧闹,庙宇庄严,酒馆、当铺、粮栈、商铺、绣庄鳞次栉比,尽显昌盛之景。
然而,时过境迁,近代以来,太原却如同一位迟暮英雄,逐渐走向落寞。当沿海城市凭借通商口岸的优势,在西方列强叩开国门后,率先沐浴工业文明之光,拥抱海洋贸易带来的机遇,经济迅速腾飞之时,太原却因深处内陆,四面环山的地形阻碍了对外交流的步伐,又缺乏水运便利,难以与世界潮流接轨,在时代变革的浪潮中逐渐掉队。加之军阀阎锡山统治时期,出于自保等因素考虑,山西境内采用窄轨铁路,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部势力的长驱直入,却也将自身封闭于太行、吕梁两山之间,与外界的联系愈发微弱,发展陷入僵局,在全国城市格局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往昔辉煌渐成过往云烟,令人扼腕叹息。
大佛之光:蒙山大佛的传奇在太原西南约 20 公里处的蒙山北峰,静静矗立着一尊震撼人心的蒙山大佛,亦名西山大佛。其为跏趺式释迦牟尼佛坐像,宛如一座巍峨的石山,雄浑壮观。论高度,它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二大佛,仅比声名远扬的乐山大佛稍矮数米;论年代,却比乐山大佛早了 162 年,是世界上有确切纪年、开凿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堪称人类文明史上的丰碑。
蒙山大佛的开凿,可追溯至北齐文宣帝天保年间。彼时,北齐统治者将佛教尊为国教,笃信佛教的文宣帝高洋,为护佑晋阳宫、祈愿北齐王朝昌盛,下令在这片风水极佳之地开凿大佛。高僧灵询受命主持,无数工匠日夜劳作,“夜则以火照作,寒则以汤为泥,百工困穷,无时休息。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历经五代皇帝、25 年漫长岁月,北齐天统五年(576 年),蒙山大佛终于竣工面世。
大佛建成后,备受尊崇,历代帝王纷纷前来礼佛,为其增添了无数传奇色彩。唐高祖李渊,以唐国公身份瞻礼时 “夜梦化佛满空,豪光数丈”,称帝后将寺名改回开化寺;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巡幸晋阳,瞻礼大佛后惊叹不已,武则天特命制作硕大袈裟,举行盛大披袈裟仪式,“放五色光、流照崖岩、洞烛山川”,引得 “数千万众,道俗瞻睹,一时轰动并州”。
然而,岁月无情,风云变幻。唐武宗灭佛,开化寺佛阁毁于一旦,蒙山大佛自此暴露于风雨侵袭之下;五代虽有李克用、刘知远等重修佛阁,却难挽颓势;至宋朝,宋太宗攻克晋阳后的一场大火、大水,让大佛再遭重创;元末,战火纷飞,蒙山陷入火海,大佛头部崩落,佛身被土石掩埋,就此消失在世人视野,长达 600 年之久。
直到 1983 年,太原文化馆工作人员王剑霓在地名普查时,凭借当地诸多带 “寺” 字的地名与 “大肚崖” 这一奇特线索,经多方探寻、考证,终于揭开蒙山大佛神秘面纱。此后,当地政府高度重视,2006 年开启全面保护与开发,加固佛身、参考北齐佛头特征重塑 12 米高佛首,2008 年,蒙山大佛以崭新面貌重现人间,再度成为太原乃至中国的文化瑰宝,吸引着八方来客,诉说着往昔辉煌与沧桑变迁。
古韵遗珍:遍布的古建筑瑰宝(一)晋祠:皇家祭祀园林典范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祠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太原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散发着穿越千年的熠熠光辉。它不仅仅是一座简单的祠庙,更是一部鲜活的史书,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每一寸土地、每一座建筑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步入晋祠,仿佛踏入了一个与尘世隔绝的清幽世界。这里山环水绕,古木参天,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地分布其间,宛如一幅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的绝美画卷。祠内的建筑风格各异,却又和谐统一,宋、元、金、明、清历代各式建筑多达 100 余座,它们虽非建于同一时期,却宛如经过精心编排的乐章,共同奏响了历史的雄浑旋律。
圣母殿,无疑是晋祠的核心建筑,是晋祠现存建筑中规模最为宏大、历史最为悠久的瑰宝。它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重建于宋崇宁元年,为重檐歇山顶,殿高十九米,面阔七间,进深六间,平面布置近似方形。殿身四周围廊,古称 “副阶周匝”,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的最早实例,前廊宽敞开阔,尽显庄严肃穆之气。大殿背靠悬瓮山,前临鱼沼飞梁,左有善利泉,右有难老泉,占据着全祠最为核心且尊崇的位置。殿顶黄绿琉璃相互映衬,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飞阁流丹,气势磅礴。殿前檐柱上八条木雕盘龙,雕造于宋元祐二年,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鳞片层层分明,须发根根可辨,虽历经千年风雨洗礼,依然栩栩如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雕盘龙,亦是《营造法式》中的唯一例证,彰显着宋代高超的木雕技艺与独特的审美意趣。
鱼沼飞梁,这座横卧于圣母殿与献殿之间的十字形古桥,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鹏,灵动而独特。古人以方为沼,圆形为池,因池中鱼儿嬉戏,故名鱼沼。沼上架十字飞梁,下由 18 根八角石柱稳稳支撑,桥面东西宽阔,南北下斜如翼,翩翩欲飞。飞梁最早可追溯至 1500 年前的北魏时期,如今我们所见的是宋代遗存,距今已有 900 多年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十字形桥梁建筑的孤例,也是桥梁建筑艺术史上利用特定环境营造的杰出典范,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赞誉其 “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
献殿,作为祭祀时陈列供品的场所,建于金大定八年,1594 年重修,为金代建筑。它整体结构简洁利落,疏朗大方,看上去既是一座庄重肃穆的大殿,又似一座轻巧雅致的凉亭,是我国唯一的殿和亭结合的建筑,也是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古人建造此殿时,未用一根钉子,全凭木头与木头之间的卯榫精巧契合,展现了古代工匠卓越的智慧与精湛技艺,堪称古代建筑中的瑰宝。
除了这三大国宝建筑,晋祠内还有诸多值得细细品味的景点。难老泉亭,俗称 “南海眼”,为八角攒尖顶,创建于北齐天保年间,距今近 1500 年,如今的亭子是明代嘉靖年间重建。它造型精巧,利用硕大半拱下昂后尾,承托内拽枋再以戗支撑雷公柱,运用杠杆原理,使内外檐两侧的荷载趋于平衡,侧角收分明显,稳定性极强,整个亭顶坡度很大,保留了北齐风格。对越坊,位于晋祠中轴线上,为四柱三楼,单檐歇山顶,檐下斗拱密致,纵横交叉,玲珑剔透,华丽典雅,瓦顶全部用琉璃覆盖,牌坊左右蹲坐铁狮一对,气势雄壮不俗,其上 “对越” 匾额,出自《诗经・清庙》中 “对越在天”,意味宣扬祖先功德,笔力整饬遒劲,与水镜台的 “秀丽之笔” 相映成趣,被誉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
漫步晋祠,仿佛能看到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在此祭祀、游览、赋诗的身影,这里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记忆,是当之无愧的古建筑艺术宝库,每一次探寻都能带来新的震撼与感动。
(二)太原古县城:古城新韵太原古县城,坐落于晋阳古城遗址之上,宛如一位历经沧桑却风采依旧的历史老人,静静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变迁。它始建于明洪武八年,虽规模不及曾经辉煌无比的晋阳古城,却完整地沿袭了晋阳古城的建筑格局与文化脉络,犹如一只头北尾南的凤凰,俯瞰着这片古老的土地,自古便有 “凤凰城” 的美誉。
城墙作为古县城的守护者,分东南西北四面,全长 3700 米,高 11 米,以石为基,采用梅花丁的砌筑方式建造而成,古朴而威严。城墙上城楼、角楼、望楼、魁光楼、瞭望楼林立,共计设有城楼 4 座、角楼 4 座、望楼 36 座、魁光楼 1 座、瞭望楼 1 座,穿墙门洞 6 处,这些建筑不仅具有防御功能,更是古城风貌的重要点缀,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拖出长长的影子,仿佛在低语着岁月的故事。
城内历史建筑遗存众多,十字街纵横交错,街巷肌理完善,古色古香。文庙,始建于 1373 年,占地约 12000 平方米,是供奉孔子和传承祖序文化的神圣场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漫步其中,仿佛能听到莘莘学子的朗朗书声,感受到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此外,城内外留存着大小寺庙、楼阁、祠堂几十处,刘王祠、尹公祠、关王祠、崇圣祠、节孝祠、洪侯祠、梁公祠、赵襄子祠等,它们如同繁星点点,散布在古城各处,每一座建筑都蕴含着独特的历史故事,见证着不同时期的人文风貌。
2021 年 5 月 1 日,太原古县城正式开放,这座沉睡已久的古城重新焕发生机。而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满江红》在此取景,更是如同一把火,让它迅速走进大众视野。影片中那古色古香的街巷、威严庄重的建筑,与紧张刺激的剧情完美融合,使得无数观众对这座古城心生向往。如今,游客们穿梭在古城中,既能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古建筑风貌,感受历史的厚重,又能参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体验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独特魅力。
(三)天龙山石窟:雕刻艺术殿堂天龙山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西南 40 千米处的天龙山腰,宛如一颗隐匿在山间的艺术明珠,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光芒。它始凿于北魏时期,此后东魏、北齐、隋、唐等朝代接力开凿,历经无数工匠的辛勤雕琢,方才形成如今我们所见到的规模和形态,现存二十五窟,分列于东西两峰山崖间,自东而西排列,其中东峰分上下两层,上层四窟,下层八窟,第 1 窟面东;西峰十三窟,其中第 11 窟面东,第 19、20 窟面西,其余洞窟皆坐北朝南,石窟分四期开凿,每一期都承载着当时的历史文化与艺术追求。
天龙山石窟的雕造技法堪称一绝,尤其是圆雕造像,达到了令人惊叹的艺术高度。工匠们巧妙地融合了印度佛像高雅、柔和的神韵与中国传统雕刻清新的韵律和流畅的线条,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佛教造像风格。在这里,佛像面容慈祥,双目微闭,嘴角含笑,仿佛超脱尘世,又饱含对众生的悲悯;菩萨像身姿婀娜,衣带飘飘,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与慈悲,仿佛随时准备拯救世间疾苦。这些造像不仅是宗教信仰的具象化表达,更是艺术史上的不朽杰作,对中国佛教造像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为后世佛教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历代工匠学习与借鉴的典范。
在天龙山石窟中穿梭,抚摸着古老的石壁,凝视着那一尊尊精美的佛像,仿佛能穿越时空,与千年前的工匠们对话,感受到他们对信仰的虔诚、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让每一位到访者都沉浸在这浓厚的艺术氛围之中,心灵得到深深的震撼与洗礼。
太原的突围:文旅发展之路然而,太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为何在当代旅游浪潮中显得有些落寞,鲜少成为游客趋之若鹜的热门目的地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地处内陆的太原,在地理位置上不占优势,既无沿海城市的海洋魅力与便捷海运,又因山脉阻隔,交通的便利性大打折扣,使得游客往来耗时费力,增加了出行成本与难度。
其二,旅游宣传推广乏力,在信息爆炸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太原未能将自身深厚底蕴与绝美风光广而告之,致使许多人对其丰富旅游资源知之甚少。
其三,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欠缺火候,各景点 “各自为政”,缺乏系统串联与深度打造,未能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旅游线路与产品体系,难以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其四,旅游配套服务短板明显,交通换乘不便、住宿餐饮选择有限且品质参差不齐,景区周边宰客现象时有发生,让游客体验不佳,望而却步。
为打破这一僵局,太原亟需在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上奋力突围。一方面,要强化旅游宣传推广,利用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太原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制作精美的宣传视频、图文攻略,邀请网红达人实地体验分享,提升城市知名度与美誉度;另一方面,整合旅游资源,以晋祠、蒙山大佛、太原古县城、天龙山石窟等核心景点为依托,打造 “古韵太原”“唐风晋韵” 等特色旅游线路,将文物古迹、民俗文化、特色美食深度融合,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同时,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优化交通网络,提升景区周边配套服务质量,加强市场监管,营造良好旅游环境。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太原定能撕下 “没落省会” 的标签,凭借深厚历史底蕴与丰富文旅资源,再度崛起,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续写 “锦绣太原城” 的辉煌篇章,让古老城市在新时代绽放耀眼光芒。
重拾太原:古韵新程的期许太原,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古城,不该在岁月的长河中继续沉寂。它宛如一座亟待挖掘的宝藏,每一寸土地都蕴含着无限的潜力,每一处古迹都诉说着往昔的辉煌,等待着世人重新发现、珍视。
当务之急,是要唤醒大众对太原历史文化价值的认知。从政府到民间,从学界到媒体,各方应凝聚合力,通过学术研究、文化宣讲、科普推广等多元途径,让更多人了解太原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独特意义,知晓那些古建筑背后的故事,感受其深邃的文化内涵,进而在心底筑牢保护与传承的意识根基。
而保护这些珍贵遗迹更是刻不容缓。加大资金投入、引入先进技术、培养专业人才,对晋祠、蒙山大佛、太原古县城、天龙山石窟等文化瑰宝进行全方位、精细化的呵护,修旧如旧,使其延年益寿,持续绽放历史光芒,成为子孙后代引以为傲的文化根基。
在文旅融合的时代浪潮下,太原要立足自身优势,精心雕琢旅游产品。设计兼具深度与趣味的文化旅游线路,将历史遗迹探秘、民俗风情体验、特色美食品鉴有机融合,让游客沉浸其中,感受太原的独特魅力;举办各类丰富多彩、参与性强的文化节庆活动,如以晋阳文化为主题的古装盛典、古建艺术展览等,营造浓厚文化氛围,提升城市吸引力。
同时,借助互联网与新媒体的东风,创新宣传推广模式。运用短视频、直播、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打破时空界限,将太原的古韵今风生动鲜活地展现在世人眼前,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让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熠熠生辉,重拾往昔荣耀,书写崭新篇章。
欢迎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