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干货——新设部门,又是内审新人,如何打开局面?

内审师修行与实战 2024-02-24 18:23:47

内审干货——新设部门,又是内审新人,如何打开局面?

ID:内审师修行与实战

新设部门的成员,一般有来朝气篷勃、意气丰发的精神面貌,哪怕手忙脚乱、千头万绪,但也对未来充满期待。

恐怕只有新设的审计部和新入行的内审小白,从一开局就由“哀乐”伴奏!

焦虑,是内审入行后的总基调,对于很多内审小白,焦虑甚至会变成惶恐:无事可做、做了又不出成果;没事做怕骂,忙又不知道忙啥;怕被专业人怼,又怕被领导批。

应一位关注小编的同行所邀,此次就唠唠关于“公司新成立审计部,自己又被拉来做审计的内审小白,该如何摆脱焦虑和打开业务局面?

第一步:先稳自己,再稳领导

内审人要理解一个“稳”字,这个稳,既包括情绪,也包括做事节奏,既对内又对外!

你可以这样想:哪个内审人不焦虑?又不止我一个!

记得郭德纲说的:不在于我有多差,而在于同行衬托!

也要明白一点:就算我查不出东西,也一定能起到了警示和威慑作用,我的存在本身就有很多隐形价值。

这些价值就算你看不到,老板也会看到,要不然为啥成立审计部,还拉你来做审计?

有老大罩着好做事,当然要先稳住老大再说。

稳领导的最好方式当然是出成绩,但内审小白最缺的就是这个。

还有一个东西可以让人稳:就比如炒股,股民们炒的到底是什么?根本不是业绩、不是利润,不是小道消息,而是股民们的“信心”。

所以,你要给领导信心:“我一定能查出东西!审计岗位未来一定有价值!”

可以通过语言沟通来强化领导对审计的信心,也可以通过一两件审计业务给予信心!

不要不好意思,否则开局就挂了,那才是真的惨!

第二步:抓住领导的最大需求,但不能只抓这些需求

领导为啥设立审计部,是让你干什么的?

刚开始可能只是为会追外欠款,或为了查舞弊,有时是为了提升效率,有时就是为了立威!

在审计部成立之始,一切要以领导的需求为核心,深查严查,小事当大事查,没事也要挖三尺地,领导的想法和疑虑一定要先解答。

而且审计查后一定要有改变,想方设法让被审单位改变现状,给领导一个:审计查查就变好了的印象!

90%的企业领导不知道审计的真正价值是什么,但他们的需求是真实的!

很多单位成立审计部的初衷大多只有一条:“觉得企业或人有问题,得有人查!”

至于那些问题审计完后,审计未来要干什么,会带来什么价值,没几个老板会深入思考。

所以,未来仍旧需要审计人员去创造需求!

如果找不到领导明确需求,或没有出成绩的业务,那就搞一些“显眼包”的形式类业务:

(1)廉政培训;

(2)廉政宣传:印一些投诉举报的名片和墙上标语;

(3)做一些《员工廉洁自律协议书》让关键岗位新入职的人签订;

(4)做一些《廉洁承诺书》让合作单位签在合同里;

(5)逢年过节发一些廉政问侯语;

(6)最核心的是:领导想说不好说,或想不到怎么说的想法,需要有人给光明正大地整出来,也是稳住老领导的方式之一。

但是,作为审计,你不能只抓领导需求,显眼的问题,你抓几次后问题基本上都整改完了。

一定一定要学会:自己拓展业务,这就需要走第三步了!

第三步:学会自己拓展审计范围

不要盲目遵循和重复过往的业绩和经验,也不要长期采用一项审计方法和程序!

同样的路走的次数多了,坑都踩平了,哪还有那么多问题?

所以,内审得学着创新!

先从拓展业务范围,在业务范围上找“新”。

假如老板给你画过一个框框,让你只审框框内的东西,千万不要一头扎进去只做那些。

企业运营是系统性的,部门与部门、人与人、事与事都是紧密相联的。

举个例子:假如一开始只让你审外欠款,看看哪些欠款没收回?催收手段执行没?你也不能只审计这几个风险点。

得试着拓展。

为啥出现了外欠款?业绩不好就评下业绩,提成方案不合理就提这方面的问题?

人的问题就查下人,有没有舞弊?

流程不合理就看下流程,是不是信息传递中有堵点?

客户资源不好就看营销策略,如某种渠道带来的客户有问题,或营销费用没用到位?

产品质量不好,可能是加工问题,那就看加工过程和质量控制,可能是原材料问题就是看招采业务等等。

所以,你只要想拓展业务,有很多链条可以让你顺竿爬,有很多方式方法可用。

前提是:你得顺着原本的业务往外推,这样不需要高层领导单独授权。

也不显得突兀而被人诟病:原来没查过我,为啥现在查我?

等查出新业务的问题后,成绩有了,施展拳脚的空间也大了。

第四步:找亮点、出成绩,几个打开局面的小案例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确实很有道理!

如果你在刚开始就查出几个重大问题,无论是舞弊还是挽回损失,就可以稳住开局。

要明白一点:领导,哪怕是老板想维护你,也得看到你的成绩。一开始还好,如果一直需要领导维护你,那牺牲的可是领导们的“政治资源”。

肯定长不了!

前期是领导维护你,后期就需要你给领导带来“效益”!

小编分享几个打开局面的几个小例子吧!

都是开展新业务时取得的,后面再想审出同样的问题,或出同样的成绩就相对难一点。

1.行政:最早是通过食堂管理打开局面的,除了卫生、秩序和报销管理外,核心问题食材质量问题、采购价格、采购单位有问题。

当然,后续是行政仓库和行政采购管理。

2.人事:最简单的考勤管理,有人不打卡却有考勤、考勤记录和工资不关联,有人不上班还有考勤等等。

3.招采:倒不是舞弊问题,而是采购制度和流程不规范,从投标开始一直到签订合同,很多程序不合理,有很多舞弊漏洞,提出问题和建议多的直接把招采人员给干蒙了!

4.营销:认购后不签约的倒房问题;签约后长期不办按揭的问题。

放到现在都是常规审计,但当时没有明确的制度流程,也没有审计过,出现一大堆问题,有些领导认购后几年了不签约不交钱,有些内部人倒手了多套房。

5.财务:经历几次才算打开局面,本人也是财务出身,干财务也没人家时间长,证也没人家多。

刚开始审计财务时,虽然他们表面和气,但背后却是对审计的不屑:认为只能审出一相票据粘贴和做账不对的问题。

也审计外欠款,其实财务人员一般比较重视这一块,因为老板重视,所以审出的主要是业务部门的问题,财务也只是没催跟到位的次要责任。

审后他们对审计还很有意见。

后来审出了两个重要的财务管理问题,才算真正打开局面:该收的履约保证金,业务部门没催,财务也没收,金额接近千万;

按揭保证金未收回,数千万的资金趴在保证金上,同时还着高昂的融资利息,仅资金占用损失也有数百万,相当于清理了历史积累问题。

6.物业:刚开始查物业账,多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马上改变策略直接查车位管理,现场检查加上分析车辆出入数据,发现大量出入车辆没收费,还有很多未售车位被人占用,储藏室也是。

7.商业:开局就是现场检查,账上显示的很多空租被其他商户占用,或被人私下出租,或没签合同就提前开业,处罚了一大波人,还有一些空租闲置着,没人出租。

8.运营:其他业务都开展的差不多时,才涉及运营计划审计;年度和月度计划管理都是细节性问题。

我记得打开局面应该是一项简单问题:各项目没有全景计划,节点变了也没人修订,平时的计划都是一个月一个月地调,运营压根没梳理和奖惩。

9.制造工厂和工程管理:这两项业务打开局面的审计都是仓库管理,一是出入库流程乱或没有流程,二是仓库盘损和历史积累材料造成了大量损失。

就说这么多吧,业务口还有很多:成本管理、设计、开发、园林、学校、酒店等,各有各的突破口。

有一次进入一家新公司,开局就审计业务招待费,只是简单的审计程序:把所有部门和管理人员的招待费拉出来,排序对比,和预算做对比,和业务需要做对比,排序后谁多谁少,谁乱花钱,一目了然。

总之,大家要树立一个观念:新业务不可怕,新业务才是最容易出成绩的地方。

第五步:审计技术和审计思维重要,但是业务知识扩充更重要!

审计技术,新人和老人能力差距大吗?

干一年的和干十年的审计技能,差距大吗?不大!差的只是经验,不是审计技术。

最核心的一定是业务方面的知识,这个必须要不停地学习!

你财务出身,你得学营销、学工程管理、学运营、学采购,学管理,学系统性思考。

这些学,不是只看自家公司,也不要只看书本,而是多与专业人士交流,多与同行交流,多看法律法规文件等。

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学习机会。

跨专业知识学习,肯定要先从最基础的开始学,然后慢慢学会与专业人员交流对话,讨论专业方面的问题。

然后,你要查什么,要关注什么,慢慢就会了!

不要一开口就让别人怀疑:你不是专业出身,或没干过某类业务。

也要学会谦虚,勇敢地说出来自己的某类专业知识的不足,请教懂行的人不丢人!

知识方面的交换也适当注意下:别人教你怎么查质量,你就要教别人怎么看发票,怎么避税。

知识的相互学习,和感情交流一样,有来有往才会长久!

第六步:深挖问题,从表层问题深挖到内控管理问题,从内部风险挖到外部风险

如仓库盘亏,表面上是没有及时盘点,仓管失职。

深层次的则是:缺少流程,缺少考核,或制度、流程、表单制做不规范或不使用;

再深一步:流程管理、业务考核与公司现有运营模式不匹配,哪怕是行业先进管理方法。

再深层次:整个仓库运营缺少风险管理和完善的内控手段,你要能提出一二三,不要用简单的缺少什么来定性,要能提出改进方案。

再说一个由内及外的问题思考:就算你是老内审,你真的审计到营销管理和人力资源的精髓了吗?

营销可不止公司内部的那些程序,它可是企业与外界环境主要通道!

如果你没有做到对市场充分了解,不了解外部环境,你怎么评价营销风险,怎么能很好地评价营销费用分配、营销活动价值、或者销售价格策略呢?

人力资源也一样,不知道行业整体水平,不了解公司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人应该怎么才能发挥价值,你怎么能做好人力资源审计?

人才,要与公司运营方式和战略需求相匹配,可不是简单的找到人,找到对口专业就行了。

您说呢?

就说这么多吧,篇幅够长了,以后再补充哈!

亲,多点赞转发!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