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东线战场上,一场关乎军威的较量正在上演。越军346师246团凭借朔江天险,狂言"至少坚持90天,消灭2万中国军队"。然而,他们面对的是以于新义为首的解放军122师。这支以新兵为主的部队,在6天的浴血奋战中,经历了首战受挫、战法调整、伤亡惨重等重重考验。最终,他们以伤亡1600余人的代价,歼敌2080人,不仅攻克了号称"不可破"的朔江天险,更粉碎了越军的狂妄之语,用铁血战绩捍卫了共和国的军威。
朔江天险战,热血铸忠魂1979年的春天并不平静,中越边境的硝烟正在弥漫。在广西与越南交界处,一个名叫朔江的边陲小城成为了战火的焦点。
朔江位于越南高平省北部边界,与中国广西那坡县平孟公社仅相距4公里。这里四面环山、地形险要,茂密的丛林和陡峭的山势让这片土地成为天然的军事要塞。
历史长河中,无数军队都在这片土地上折戟沉沙。清军、日军都曾在这里付出惨重的代价,朔江天险的名号由此而来。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解放军122师师长于新义接到了一个重要任务:攻克朔江,打通从广西平孟到朔江的公路,为主力部队进攻高平创造条件。
任务时限紧迫,要求部队在3天内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于新义带领着364团、365团、366团和炮兵团向目标区域挺进。
越军在这里部署了强大的防御力量,346师246团2营、4个营的地方军、一个炮兵营和1个公安屯盘踞在平孟外围。在朔江侧翼的孟麻方向,越军还布置了2个步兵营和1个公安屯。
这支越军部队仗着地利之便,曾放出豪言:"法国、日本军队都过不了朔江天险,如果中国军队敢进攻,我们至少坚持90天,消灭2万中国军队。"
战前侦察中,于新义站在制高点仔细观察地形。望远镜中的朔江地区草木茂盛,道路狭窄,完全符合情报中的描述。
但122师面临的不仅是险要的地形,还有一个严峻的现实:部队中大多数都是没有实战经验的新兵。几十年没打过仗的于新义深知,指挥这样一支部队攻克天险,将是一场硬仗。
为了应对这种不利局面,于新义制定了"避实击虚"的作战方案。他决定派部分兵力从平孟方向向朔江守敌发动正面进攻,吸引火力。
主力部队则集中火力向孟麻方向突击,切断公路,分割越军防御。最后再通过两支部队前后夹击,全歼朔江守敌。
2月17日凌晨4时,炮兵阵地准备就绪。黎明时分,365团分兵两路:一路沿公路向朔江推进,另一路从北侧向马利、长白山方向进发。
战斗的序幕就此拉开,122师即将面临他们从未经历过的血与火的洗礼。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正在上演。
初战失利改战法,步坦配合探新路2月17日的黎明,122师的第一场战斗打响了。365团一路沿着公路正面突击,另一路从北侧迂回包抄,这样的部署本应是稳妥的选择。
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越军在阵地上布置了大量的火力点,他们凭借地形优势对解放军发动了猛烈的火力打击。各个火力点互为犄角之势,让正面突击的部队寸步难行。
新兵们遭遇的是密集的弹雨,他们从未在如此复杂的地形下作战。部队很快就出现了伤亡,战斗力迅速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于新义当机立断,命令365团两个方向的作战部队立即后撤。伤员需要救治,弹药需要补充,更重要的是要重新调整战术部署。
吸取了第一次战斗的教训,于新义调整了战略。他将364团、366团分成多个梯队,准备在孟麻方向展开多点突破。
这个战术调整立刻显现出效果。多个突击点同时发起进攻,让越军的防御体系顾此失彼,无法有效组织支援。到当天下午,122师就突破了越军的一线防御。
但战场上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坦克部队如何通过这片险要地形。工兵部队在107界碑至让涌地区为坦克7连、9连开辟通道,24辆62式轻型坦克整装待发。
谁知道坦克刚出发就遭遇了意外。越南的公路是用石头堆砌而成,根本承受不住坦克的重量。第一辆坦克行驶时路面就发生了塌方,第二辆进行救援时也陷入其中。
时间紧迫,于新义立即命令工兵在108界碑至百布地区另辟蹊径。但新开辟的道路更像是一条"鬼门关":第一个斜坡长达200米,最陡处达到46度。
第二段路更是令人头皮发麻,三道石坎坡的坡度分别是42度、46度、56度。而62式坦克的理论极限是上坡不超过36度,下坡不超过50度。
危急时刻,几名经验丰富的老驾驶员挺身而出。他们凭借娴熟的驾驶技术和相互配合,硬是把这些"铁疙瘩"安全送过了这段"鬼门关"。
2月19日凌晨5时,坦克终于与先头部队顺利会合。当天夜里,坦克群就与步兵一起向波原村发起进攻。
这时越军246团组织了侧面阻击。夜色中战士们只能靠着枪口的火光判断敌人位置,但有了坦克的火力支援,战局开始发生转机。
步坦协同作战,摧毁了246团的5个火力点,当场击毙越军50余人。这场战斗证明,只有步坦密切配合,才能在这片险要的地形中打开局面。
经过这一天的战斗,122师的指战员们逐渐找到了作战节奏。虽然是新兵部队,但通过实战的洗礼,他们正在快速成长。
血战县城伤亡重,改弦更张战术新2月20日,这是122师最为艰难的一天。战斗已经持续了三天,距离上级规定的完成时限所剩无几。
指挥部的催促电报接连不断,于新义带领364团在凌晨发起了强攻。借着蒙蒙亮的天色,部队向朔江县城发起冲锋。
当部队推进到距离县城200米时,战场形势陡然发生变化。越南246团的火力从三个方向同时覆盖过来,把解放军部队笼罩在密集的火网之中。
在公路上的部队瞬间陷入绝境,没有任何掩体可以躲避。2营伤亡惨重,被迫退守到公路两旁的排水沟内。
从早上6点到8点,越军的火力打击从未间断。战士们被压制在排水沟里,动弹不得。更糟糕的是,越军开始使用82无后坐力炮对2营阵地进行轰击。
这次炮击让2营的干部伤亡大半。幸存的战士被压制在一段约300米长的排水沟内,因为距离敌人工事太近,支援部队无法提供火力掩护。
最后还是靠坦克部队的支援,才将2营阵地上仅剩的4名战士救出。这次进攻中,2营在7个小时的激战中伤亡186人。
部队不得不撤回朔江外围进行休整。连续几天的高强度作战,让战士们连睡觉时都保持着高度警惕,战斗力明显下降。
下午,于新义决定发起第二次进攻。这一次,2连的战士们奉命夺取县城外围的制高点。面对敌人密集的火力,战士们前仆后继。
结果不仅制高点没有拿下,2连伤亡殆尽,就连支援的坦克也被击毁。两次冲击县城全部失败,部队伤亡超过300人。
在这样的伤亡面前,于新义召集师干部们商议对策。会议中,大家分析了前两次进攻失利的原因,一致认为应该调整战术。
师干部们提出,与其强行突击,不如回到原先的战术构想:采取多路进攻的方式,先拿下外围高地,再攻取县城。
经过深思熟虑,于新义采纳了这个建议。随即,他对部队进行了重新部署:366团1营、3营负责攻打坂涯、劳利南侧。
364团也分成两路:3营向县城南侧的小石山进攻,2营则向北侧石山发起进攻。365团1营2连负责进攻大黑山,366团的5连、7连则攻击安律以东地区。
这次部署改变了之前正面强攻的战术,采取了分散敌人兵力的打法。让越军无法像之前那样集中火力进行打击。
战术的调整很快显现出成效。在2月21日晚上9时,外围的所有高地都被解放军拿下。这为接下来攻取县城创造了有利条件。
铁血新兵创奇迹,朔江天险变神话外围高地的攻克为122师带来了转机。随着制高点的相继落入掌控,解放军对朔江县城形成了居高临下的优势。
战局发生转折,越军346师246团的处境变得岌岌可危。他们引以为傲的防御体系被逐步瓦解,曾经狂妄的"90天消灭2万中国军队"的豪言开始显得苍白无力。
解放军从制高点对县城发起全方位打击。坦克部队与步兵密切配合,形成了立体化的进攻态势。
越军的抵抗虽然依然顽强,但已经失去了最初的底气。他们的火力点在解放军的居高火力打击下一个接一个被摧毁。
当朔江县城最终被攻下时,越军的损失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在短短6天的战斗中,246团被歼灭了2080人,这个数字让越军指挥官们瞠目结舌。
这场胜利的代价同样沉重。122师在这场战役中伤亡1600多人,几乎每个连队都有战士倒下。但正是这些伤亡,让一支新兵部队在战火中迅速成长。
朔江的陷落不仅打通了通往高平的战略要道,更重要的是粉碎了"朔江天险牢不可破"的神话。解放军用实际行动证明,所谓的"天险"在坚定的意志面前不堪一击。
攻下县城后,122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下一个任务中。他们要确保朔江、安乐至高平的公路安全畅通,为后续作战提供补给线。
这条公路的打通意义重大。它不仅是军事补给的生命线,更是解放军继续向纵深进攻的重要保障。
在完成护路任务的过程中,122师展现出了超出一支新兵部队的专业素养。他们不仅要防备敌人的偷袭,还要应对复杂地形带来的各种挑战。
朔江战役的胜利,给了这支新兵部队极大的信心。他们用6天时间,完成了敌人扬言需要90天才能阻止的任务。
这场胜利的影响远不止于军事层面。它彻底打破了越军的嚣张气焰,动摇了他们的作战信心。
更重要的是,这场胜利证明了中国军队的实力。无论是老兵还是新兵,只要有正确的指挥和必胜的决心,就没有攻不破的防线。
1979年的朔江战役,最终成为了解放军战史上的一个经典战例。它告诉后人:战争不仅是实力的较量,更是意志的比拼。
这场战役也成为了122师的骄傲。从此以后,每当有人提起朔江天险,人们想到的不再是它的险要,而是一支新兵部队用热血书写的传奇。
这就是历史,这就是战争。它不会因为敌人的狂妄而改变航向,只会被勇者的信念所征服。朔江战役,就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