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玛贝特与卒中:降低TG及动脉粥样硬化防护新视角!

神时经 2024-12-12 02:42:50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脑卒中患者脂质管理的主要目标。然而,即使经过严格的LDL-C控制,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仍可能持续存在。降低甘油三酯(TG)已被证明是在LDL-C控制之外的有效风险管理策略。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TG是日后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此外,先前的研究报告指出:在脑卒中患者中,血清TG浓度≥150 mg/dl与ASCVD的复发风险增加独立相关,且不受基线LDL-C水平或他汀类药物使用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高TG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且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卒中患者中TG相关的残留风险高于其他病因的卒中患者。

贝特类药物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激动剂,是降低TG水平最有效的药物。然而,它们在预防ASCVD方面的有效性仍然存在争议,因为一些随机临床试验报告了显著的心血管益处,但另一些试验却没有发现这样的益处。佩玛贝特是一种新的选择性PPARα调节剂,与传统的PPARα激动剂如非诺贝特相比,佩玛贝特在分子结构上存在差异,其降低TG水平的能力更强,安全性更佳。

佩玛贝特在日本于2018年获批使用,但关于其临床效果的数据仍然较少,尤其是在卒中的二级预防中。基于现况,研究者们进行了一项佩玛贝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疾病(PPAR Stroke)研究,旨在评估佩玛贝特对卒中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受试者颈动脉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研究报告描述了佩玛贝特治疗两年后的结果,并于2024年12月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杂志》上发表。

研究方法

将99例(平均年龄65.6岁;男性占74.7%)患有高TG和既往有非心源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的受试者纳入这项前瞻性单臂研究。高TG定义为空腹血清TG水平≥150 mg/dl。所有受试者均接受佩玛贝特(0.2 mg/d或0.1 mg/d)治疗2年。研究的主要终点是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基线至2年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变化。次要终点是采用磁共振血管造影测量的颅内动脉狭窄进展和血生化标志物水平的变化。

研究结果

基线时的平均TG水平显著降低,从269 mg/dl降至2年后的139 mg/dl(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49 mg/dl增加至54 mg/dl(P<0.001),LDL-C水平保持不变。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也显著降低(P=0.003和P=0.002)。关于颈内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左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线值1.59 mm,2年后1.52 mm;P=0.009),右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线值1.32 mm,2年后1.28 mm;P=0.053)。在48例颅内动脉狭窄病变中,观察到9例(18.8%)病变出现消退,4例(8.3%)病变出现进展。

研究结论

在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既往有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进行的为期2年的佩玛贝特治疗研究中,患者的脂质代谢得到了改善,炎性标志物和肝胆酶水平降低。此外,佩玛贝特可能对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具有保护作用。因此,在未来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多中心研究,并设置适当的对照组,以评估佩玛贝特对ASCVD风险的影响。

表1 受试者基线特征

图1 脂质和葡萄糖谱的变化

图2 脂质谱与基线的变化百分比

图3 关键的血生化标志物的变化

图4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变化

表2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变化

编译|刘胜楠

编辑|易飞扬

审核|于丽水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