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北京的5A景区,看看你都去过几处?

星之旅说 2025-01-03 18:48:50

京城印象

北京,一座数千年历史的古都,一部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的史书。从古老的燕都蓟城起源,历经金元明清,数次成为王朝都城,政治中心的地位让它汇聚了天下的精华,也雕琢出独一无二的城市风貌。

早在西周时期,燕国在此建都,开启了北京作为都城的先河。此后,辽代的陪都南京城、金代的中都城,至元代,元大都横空出世,以其宏大的布局、规整的坊巷,奠定了北京“城方如印”的基本格局,中轴线的概念也初步形成,诸多皇家宫殿、官署衙门沿中轴线有序分布,彰显着皇权至上。

(北京)

明清时期,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规模营建紫禁城,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群,采用了大量珍贵木材、砖石,榫卯结构精密,彩画绚丽,琉璃瓦闪耀金光,成为封建皇权的最高象征。故宫内部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巍峨矗立,雕龙刻凤,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后宫诸殿,庭院深深,藏着无数宫闱秘史。环绕紫禁城,皇城、内城、外城依次修筑,城墙高大厚实,城门楼气势恢宏,九门提督守护京城安危,每一座城门都见证了历史的进出。

清代基本沿袭明制,对北京进一步修缮扩充,颐和园、圆明园等皇家园林拔地而起。圆明园集天下美景与奇巧工艺于一身,既有中式的亭台楼阁、山水园林,又有西洋楼景区的异域风情,堪称“万园之园”,可惜在列强的战火中沦为废墟,成为民族伤痛的深刻印记。颐和园则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长廊如彩带蜿蜒,串联起一座座精美的殿堂,它是皇家避暑休闲、处理政务的后花园,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集大成者。

(北京四合院)

与庄严肃穆的皇家建筑相映成趣的,是北京纵横交错的胡同小巷。胡同起源于元代,最初是蒙古语“水井”的音译,因人们逐水而居,围绕水井形成聚居地,逐渐发展成如今的胡同格局。它们仿若城市的脉络,狭窄幽深却充满生机。走进胡同,四合院错落有致,青砖灰瓦,朱漆大门,门墩上雕刻着寓意吉祥的图案,诉说着主人家的往昔荣耀。

清晨,阳光洒在胡同里,大爷大妈们提着鸟笼,哼着京剧小曲儿,慢悠悠地走向街边的早点摊,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豆汁儿,就着焦圈、咸菜丝,那股子地道的北京味儿就出来了。人力三轮车在胡同里穿梭,清脆的铃铛声唤醒沉睡的街巷,车夫操着一口京腔,给游客讲述着胡同里的名人轶事、四合院的历史变迁,从纪晓岚的阅微草堂到宋庆龄的故居,每一处都承载着岁月的重量。

北京,既有大气磅礴的皇家风范,又有烟火缭绕的市井气息;既有高山仰止的历史遗迹,又有鲜活时尚的现代潮流。来北京旅游,就像打开一个装满惊喜的宝盒,每一次探索都能发现不一样的精彩,它用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等待着人们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书写属于自己的京城故事。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不仅是政治、经济的中心,更是众多旅行者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其丰富多样的 5A 景区,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北京的这些 5A 景区,开启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之旅。

(5A景点)

故宫博物院:穿越明清的历史回响

评定时间:2007年

回溯至明永乐四年(1406 年),明成祖朱棣决心迁都北京,一声令下,百万工匠与民夫奔赴京城,开启了紫禁城的营建工程。耗费 14 年光阴,这座宏伟宫殿于永乐十八年(1420 年)竣工。朱棣迁都,一则稳固北方边防,彰显大明国威;二则强化对全国统治,紫禁城自此成为大明王朝的心脏,见证了 “永乐盛世” 的昌盛,朝堂之上,政令频发,四海升平。

明朝两百余年间,紫禁城历经风雨。既有如正统年间重修三大殿,延续皇家威严;亦遭遇火灾、战乱的冲击,部分建筑损毁。但历代帝王持续修缮、扩建,使其规模日臻宏大,布局愈发严谨,承载着王朝的兴衰荣辱。

(故宫博物馆)

1644 年清军入关,紫禁城易主,成为清朝的皇家宫殿。顺治帝率先入住,随后康熙、雍正、乾隆等帝王接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缮与扩建。尤其在 “康乾盛世”,紫禁城再现辉煌,殿宇金碧辉煌,园林景致优美,彰显着清朝的昌盛国力。康熙皇帝在此开启博学鸿词科,广纳天下贤才;乾隆皇帝组织编撰《四库全书》,传承文化瑰宝,紫禁城依旧是政治、文化的核心舞台。

到了晚清,王朝式微,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列强入侵,炮火纷飞,紫禁城虽幸免于难,却难掩破败之象。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封建帝制,末代皇帝溥仪退位,紫禁城结束了作为皇家宫殿的使命。1924 年,溥仪被逐出紫禁城,翌年 10 月 10 日,故宫博物院宣告成立,这座古老宫殿华丽转身,成为向民众开放、传承历史文化的艺术殿堂,开启全新篇章。

故宫博物院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是中国明、清两代 24 位皇帝的皇家宫殿,是古代汉族宫廷建筑的精华,无与伦比的建筑杰作。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天安门广场)

宫城周围环绕着高 12 米,长 3400 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 52 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宫内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故宫分布在天安门广场与景山公园之间,占地 72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15 万平方米,有房屋 9999 间。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据统计总共达 1052653 件之多,统称有文物 100 万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 1/6。故宫的一些宫殿中设立了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绘画馆、分类的陶瓷馆、青铜器馆、明清工艺美术馆、铭刻馆、玩具馆、文房四宝馆、玩物馆、珍宝馆、钟表馆和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是中国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

天坛公园:祭天祈谷的神圣之地

评定时间:2007年

天坛,作为明清两代皇帝 “祭天”“祈谷” 的皇家圣地,位于正阳门外东侧,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 “天圆地方”。四周环筑坛墙两道,把全坛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总面积 273 公顷,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最初为天地坛,兼具祭天和祭地的功能。明嘉靖九年(1530 年),实行天地分祀,在大祀殿南建圜丘专用于祭天,天地坛遂更名为天坛,并修建了泰神殿,后改名为皇穹宇。嘉靖二十四年(1545 年),大享殿建成,与圜丘、皇穹宇呈南北对称分布。清乾隆年间,对天坛进行了大规模修缮、改建和扩建,如将大享殿改名为祈年殿,祈年殿三覆檐上层青瓦、中层黄瓦、下层绿瓦及其祈年门、两庑、皇乾殿绿瓦均改为青色琉璃等,基本形成了现有的格局。

(天坛)

祈年殿无疑是天坛的核心建筑之一,这座鎏金宝顶、蓝瓦红柱、金碧辉煌的彩绘三层重檐圆形大殿,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之所。它采用上殿下屋的构造形式,大殿建于高 6 米的白石雕栏环绕的三层汉白玉圆台上,颇有拔地擎天之势。殿高 38 米,直径 32 米,三层重檐向上逐层收缩作伞状,建筑独特,无大梁长檩及铁钉,二十八根楠木巨柱环绕排列,支撑着殿顶的重量。

中间 4 根龙井柱高 19.2 米,直径 1.2 米,代表一年四季;中间 12 根金柱代表 12 个月;外围 12 根檐柱代表 12 时辰;中层和外层相加的二十四根立柱,象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三层总共二十八根立柱,象征天上二十八星宿;再加上柱顶端的八根铜柱,总共三十六根,象征三十六天罡。祈年殿殿内龙凤和玺彩画,金龙飞舞,彩凤翩翩,典雅庄重,富丽堂皇。

殿顶为龙凤藻井,藻井外形随祈年殿平面形状,上中下三层皆为圆形,层层收缩,叠落起来形成穹隆,斗拱凭榫卯支于圆穹内壁,正中金色龙凤雕饰,高高突起的龙头和凤首,栩栩如生的龙身和凤羽,衬托出天穹的崇高伟大。

(皇穹宇)

皇穹宇是供奉祭祀神位的场所,存放祭祀神牌的处所。其雄伟壮观,殿高 17 米,直径 19 米,坐落在高 3 米的圆形须弥座上。蓝色琉璃瓦的单檐攒尖式的屋顶,正面是木雕菱花图案的榄窗和门,均用彩绘,显得十分富丽华贵。皇穹宇大殿为单檐攒尖顶,鎏金宝顶。

殿基为青白石砌筑的圆形须弥座,四周围以汉白玉栏板。东、南、西三面出陛,南面丹陛上雕刻 “二龙戏珠” 浮雕。殿内由八根檐柱和八根金绘串枝图案的支柱托屋顶,上面是弧形短梁。大殿顶端是鎏金斗拱托金龙藻井,藻井中心绘大金团龙,周围有 360 条金龙,象征周天为 360 度。

而最令人称奇的,当属回音壁。它其实就是皇穹宇的围墙,墙高约 3.72 米,厚 0.9 米,墙身用山东临清砖磨砖对缝,蓝琉璃筒瓦顶。当两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的后面靠近墙壁轻声讲话,哪怕相距很远,也能非常清楚地听见对方讲话的声音,这是因为圆形围墙十分光滑,声波可沿着墙壁连续反射前进,给人造成一种 “天人感应” 的神秘气氛。

(圜丘坛)

圜丘是明清两代冬至举行 “祀天大典” 的场所,也被称作祭天台。它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 年),原为蓝色琉璃制作的圆台,乾隆十四年(1749 年)进行了扩建后,材质由琉璃变为汉白玉、艾叶青石。圜丘通高 5.17 米,分为上、中、下三层,且四周设有栏板、望柱,这些栏板、望柱的数目都采用的是 “天数”,象征着 “九五至尊” 的皇权。

圜丘中间的一整块圆形石板被称为 “天心石”,象征着皇天上帝统治人间的权力全都集中在这一点上,同时天心石具有回声效果,站在天心石上说话的声音会被周围的栏杆反射回来,形成回音。圜丘东南西北四面都设有出陛,且各个出陛都为九阶,出陛两层设有栏板,在栏板上刻有唐草纹,出水嘴均为龙头。圜丘设有两重内圆外方的围墙,皆为砖制,四周是蟠柴炉、痊坎、望灯台、燎炉座等为祭祀服务的设施。

除了上述主要建筑,天坛还有斋宫、神乐署等建筑。斋宫是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位于祈谷坛内坛西南隅,宫内建有无梁殿、寝殿、钟楼、值守房和巡守步廊等礼仪、居住、服务、警卫专用建筑,均采用绿色琉璃瓦,以两重宫墙、两道御沟围护,布局严谨,环境典雅,是中国古代祭祀斋戒建筑的代表作。

位于天坛西外坛,为明清时期演习祭祀礼乐的场所,被誉为明清两朝最高的礼乐学府。

(神乐署)

颐和园:皇家园林的诗意画卷

评定时间:2007年

乾隆十五年(1750 年),正值清朝国力鼎盛的乾隆盛世。这一年,为了给母后崇庆皇太后庆祝六十大寿,乾隆皇帝决定在京城西郊的瓮山一带大兴土木,营建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此地山水相依,景色宜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乾隆帝下令疏浚西湖(即瓮山泊),将其改名为昆明湖,又将瓮山更名为万寿山,取 “万寿无疆” 之意。随后,以这一山一水为核心,展开了一场长达十五年的园林建造工程,耗费巨资,精心雕琢,这座园林便是清漪园。

(颐和园)

清漪园的建造,不仅是为了满足皇家的休闲游乐需求,还蕴含着深厚的政治与文化寓意。乾隆皇帝多次南巡,对江南的山水风光与园林景致情有独钟,他希望能将江南之美 “移天缩地” 于京师,于是清漪园在设计上借鉴了诸多江南名园的布局与造园手法,同时融入北方皇家园林的大气磅礴,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园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长廊蜿蜒曲折,桥梁横跨湖面,一步一景,美不胜收。而且,清漪园的兴建也与当时京城的水利整治工程息息相关,通过挖掘昆明湖、拓展水系,有效地改善了京城的供水与漕运状况,实现了园林景观与实用功能的完美结合。

然而,这座凝聚着无数工匠心血与皇家荣耀的清漪园,却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遭遇了两场灭顶之灾。咸丰十年(1860 年),英法联军悍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路烧杀抢掠,攻入北京。这群强盗将圆明园、清漪园等皇家园林视为囊中之物,疯狂地进行洗劫。清漪园中的无数珍宝、文物被掠夺一空,能搬走的金银细软、书画古玩、奇珍异宝皆被英法联军掳走,带不走的则肆意毁坏。随后,为了掩盖罪行,他们竟丧心病狂地纵火焚烧园林,大火连烧数日,园内建筑大多付之一炬,曾经美轮美奂的清漪园瞬间沦为一片废墟,只剩下残垣断壁在诉说着无尽的悲哀。

四十年后,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八国联军再度侵华,北京又一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颐和园(此时清漪园已改名颐和园)再次成为列强践踏的对象,虽然此时园内建筑在慈禧太后重修后已有所恢复,但仍难以抵挡侵略者的暴行。八国联军在颐和园中继续搜刮财物,将剩余的珍贵文物陈设洗劫殆尽,许多古建筑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使得这座历经沧桑的园林雪上加霜,满目疮痍。

(颐和园)

经历了两次浩劫之后,清漪园已面目全非。但慈禧太后对这片园林依旧念念不忘,在她的心中,一直渴望重现昔日皇家园林的辉煌,同时也需要一个舒适奢华的养老之地。于是,在光绪十二年(1886 年),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挪用海军经费,开始了对清漪园的重建工程。这一举措在当时引发了诸多争议,毕竟正值国家内忧外患之际,海防建设急需资金,而大量款项却被投入到园林修建之中。

重建工程历时八载,耗费了巨额银两,对园内的主要建筑进行了修复与扩建,并根据慈禧太后的喜好做了一些改动。光绪十四年(1888 年),这座重生的园林被正式更名为颐和园,寓意 “颐养冲和”,成为慈禧太后长期颐养天年、听政以及接待外宾的重要场所。慈禧太后在颐和园中度过了许多时光,她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处理朝政大事,享受着皇家的尊荣与奢华。颐和园也因此承载了晚清时期诸多重要的历史记忆,见证了那个动荡时代的风云变幻。

(万寿山)

颐和园以万寿山、昆明湖为主体,占地约 290 公顷,水域面积广阔,占全园四分之三。整体布局精妙绝伦,巧妙融合了皇家威严与自然情趣。园林大致分为三个区域:宫廷区、前山前湖景区和后山后湖景区。

宫廷区位于东宫门内,是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处理政务、居住生活的地方,建筑规整庄重,尽显皇家气派;前山前湖景区则以宏伟壮丽的建筑与开阔浩渺的湖面相互映衬,佛香阁、排云殿等建筑群沿万寿山南麓层层叠起,直抵湖边,昆明湖波光粼粼,湖中的南湖岛、十七孔桥等景点星罗棋布,构成了一幅气势恢宏的山水画卷;而后山后湖景区相对幽静,曲径通幽,山林茂密,后湖蜿蜒曲折,两岸古松参天,亭台楼阁隐匿其间,仿若世外桃源,与前山前湖的繁华热闹形成鲜明对比,却又相得益彰,共同展现了这座皇家园林的多元魅力。

八达岭长城:万里长城的巍峨雄姿

评定时间:2007年

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脊梁,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与沧桑,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世界闻名的奇迹。八达岭长城的历史,可追溯至明孝宗弘治十八年(公元 1505 年),历经漫长的 84 年,于明神宗万历十七年(公元 1589 年)大功告成。

(八达岭长城)

它依燕山山脉而建,地势险要,“居庸之险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明代巡关御史王士翘的这句论断,精准地道出了八达岭的关键地位。作为居庸关的重要前哨,它如同一把坚固的铁锁,扼守着京城的北大门,是明代北部边境防御体系中的核心环节,阻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无数次的南下侵扰,护佑着关内的安宁。

八达岭长城的修筑遵循 “依托地形、用险制塞” ,坐落于燕山山脉与太行山山脉的交汇处,此地地势险要,山峦起伏,沟谷纵横,平均海拔 780 米,最高海拔达 1015 米。两侧山峰高耸对峙,中间峡谷幽深狭窄,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为军事防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敌军若想进犯,必须先穿越这险峻的山谷,而城墙上的守军则可凭借居高临下之势,轻松洞察敌军动向,予以痛击,真可谓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八达岭长城)

城墙作为长城的主体部分,两面均采用抗腐蚀、抗风化、性能优良且硬度颇高的花岗岩石条包砌,石条宽 0.5 米,高 0.4 米,长 1 米,最长者可达 3.1 米,重达一吨半有余。砌筑时,不论山地陡峭还是地势平缓,石条皆逐层水平垒砌,纵横交错,紧密咬合,缝隙处以灰浆填充,确保墙体稳固如磐。

内部填充泥土与石块,用夯砸实,上方再铺设三四层城砖,并用石灰膏或糯米汁粘接灌缝,使得城墙坚不可摧,风雨不透。城墙顶部设有挡垛,上部的瞭望孔呈外扇面形,方便士兵观察敌情;下部的射孔同样外口呈扇面形,当敌军逼近城墙或攀爬云梯时,守军便能通过射孔投掷石块、火球,或发射弓弩、火器,给予敌军致命打击。内侧的宇墙则贴心地保障了士兵在城墙上行走的安全,避免失足坠落。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之上,共计 43 座敌楼,分布有序,形制相仿却又各具特色,或建于高耸的山峰之巅,或坐落于险峻的山谷之侧,错落有致,遥相呼应。这些敌楼多为砖石结构,分上下两层,上层周围设有垛口和射洞,士兵们在此瞭望敌情、弯弓射箭、投掷火器,下层则作为士兵住宿和存放物资的房舍,为戍边生活提供坚实保障。楼内券门的门枢臼和放门杠的孔眼,虽历经风雨,却依稀可见,默默诉说着往昔的忙碌与坚守。

与敌楼相伴的,是陈列在八达岭长城关城内登城入口处马道旁的古炮。共有五尊铁炮,其中一尊大炮筒长 2.85 米,口径 105 毫米,射程达千米以上,炮身上刻有 “敕赐神威大将军” 字样,为明代崇祯十一年制造,威风凛凛,尽显当年明军的赫赫军威。其余四尊牛腿小炮,亦是 1957 年整修长城时的出土文物,同时出土的还有数百枚炮弹,均为明朝制品。这些古炮,是古代战争的直接见证者,它们曾在烽火硝烟中怒吼,以雷霆万钧之势击退来犯之敌,守护着身后的山河百姓。

明十三陵:皇陵群的庄严肃穆

评定时间:2011年

在北京的北郊,有一片庄严肃穆、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这便是闻名遐迩的明十三陵。在封建王朝,皇帝陵墓的营建绝非简单的工程事务,它承载着厚重的政治与文化寓意。明朝皇帝深受传统唯心主义哲学观念浸润,笃信陵墓的营建与封建王朝的安危、兴衰紧密相连,故而将其视作治国安邦的关键工程。从选址到布局,从建筑规制到装饰细节,无一不经过精心谋划,力求展现皇家威严,护佑江山社稷。每一座陵墓都是皇权的象征,是对祖宗功绩的尊崇,更是向天下昭示王朝正统的标志。

明十三陵的营建历程漫长而曲折,前后历经 200 余年,始于永乐七年(1409 年),明成祖朱棣下令修建长陵。长陵作为十三陵的首陵,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其规制为后续诸陵奠定了基调。

(明十三陵)

随后的岁月里,一座座陵寝相继在天寿山麓拔地而起。仁宗的献陵,宣宗的景陵,英宗的裕陵…… 每一座陵墓都承载着当朝皇帝的遗愿与时代的印记。明朝国力强盛时,陵寝建筑愈发奢华精美,如世宗的永陵、神宗的定陵,彰显着皇权的鼎盛;而国力势微之际,陵寝规制虽有所缩减,但依然尽力维持着皇家的体面与尊严。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战火纷飞,十三陵的营建与维护陷入困境。崇祯帝自缢煤山后,明王朝轰然崩塌,十三陵失去了皇家的庇护,开始遭受风雨侵蚀与人为破坏。清军入关之初,忙于稳固政权,对十三陵无暇顾及,陵区建筑损毁严重,不少地面建筑在战乱中坍塌,砖石被盗,植被荒芜,一片萧瑟破败之景。

清朝统治者逐渐意识到十三陵的象征意义,出于笼络汉族人心、维护统治秩序的考量,开始对其采取保护政策。康熙、乾隆等皇帝多次下令修缮,使得部分陵寝得以重现昔日光彩。乾隆年间的大规模修缮,不仅修复了残损建筑,还对一些规制进行了调整,让十三陵在保留明制精髓的同时,融入了清式风格。

(明十三陵)

近代以来,十三陵又历经磨难。军阀混战、外敌入侵,使得陵区多次遭受劫掠,珍贵文物或被盗走,或被毁坏,建筑本体也伤痕累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对十三陵展开了持续、大规模的修缮与保护工作。专业团队运用先进技术,遵循 “修旧如旧” 原则,让古老的建筑群重新焕发生机。如今,明十三陵以其恢宏的气势、深厚的历史底蕴,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瑰宝,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明十三陵的整体布局精妙绝伦,蕴含着深刻的尊卑秩序与家族观念。长陵作为十三陵的核心与祖陵,位居天寿山主峰南麓,恰似龙椅之尊位,占据着陵区最为尊崇的地势,统御四方。其左右两侧,其他各陵依山脉主脉、从脉有序分布,恰似众星捧月,错落有致。各陵寝间距适中,既相互独立,彰显每一位皇帝的专属威严,又彼此呼应,形成一个庞大而规整的家族墓葬体系,仿佛是大明王朝在地下世界的延续,映射出封建宗法制度下严格的等级差别与血脉传承。

长陵作为明十三陵的首陵,长陵承载着特殊的历史地位与尊崇。它是明成祖朱棣与皇后徐氏的合葬之所,规模宏大,气势磅礴。陵区的建筑布局严谨规整,前方后圆的形制,寓意着 “前堂后室”,前半部分三进院落层层递进,庄严肃穆,后半部分的宝城环绕宝顶,守护着地下的安宁。

长陵的祾恩殿堪称一绝,它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构大殿,矗立在三层汉白玉雕刻的精美台基之上,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尽显 “九五” 至尊的帝王威严。踏入殿内,60 根金丝楠木巨柱震撼人心,最粗的直径达 1.17 米,需二人合抱,这些珍贵无比的金丝楠木,价值连城,撑起了大殿的巍峨,历经岁月沧桑仍坚实如初。殿内还陈列着 3000 余件皇室衣冠、皇家墨迹、金银器皿等文物,仿佛将历史的画卷一一展开,让人得以窥探当年皇家的奢华与尊贵,感受大明盛世的辉煌余韵。

(长陵)

定陵是明神宗朱翊钧及其两位皇后的合葬陵墓,也是明十三陵中唯一被发掘的地下宫殿,其考古发掘过程充满传奇色彩。1956 年,考古人员踏上探寻之旅,在历经诸多波折后,终于找到了地宫入口。地宫内的布局精巧复杂,前殿、中殿、后殿及左右配殿错落有致,总面积达 1195 平方米。

定陵出土的文物更是琳琅满目,令人惊叹。万历皇帝的金丝翼善冠,纯金打造,金丝纤细如发,编织成精致的 “灯笼空儿” 花纹,二龙戏珠图案栩栩如生,龙鳞闪烁,工艺精湛绝伦,堪称明代金银细工的巅峰之作。孝端皇后的九龙九凤冠,雍容华贵,其上镶嵌着上百粒宝石、数千颗珍珠,龙凤造型灵动,花丝蜿蜒,尽显皇家风范。还有大量精美的玉器、瓷器、丝织品等,这些文物不仅是艺术瑰宝,更是研究明代历史、文化、工艺的珍贵实物资料,为世人揭开了明朝皇家丧葬文化的神秘面纱。

(昭陵)

昭陵是明穆宗朱载坖与三位皇后的合葬墓,经过 1987 - 1993 年大规模的复原修葺,如今已重现昔日光彩,成为十三陵中典制最完备的陵园之一。从陵门到祾恩殿,再到方城明楼和宝山城,每一处建筑都力图还原初建时的风貌。

祾恩门参考长陵规制建造,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结构稳固,造型雄伟;祾恩殿在明代残存柱础石上参照长陵形制修复,重檐庑殿顶,气势恢宏,金碧辉煌。东西配殿内布置了以昭陵历史、海瑞生平事迹等为主题的陈列,为游客深入了解历史提供了丰富素材。漫步昭陵,仿佛穿越时空,能真切感受到明朝皇家陵园的庄重与典雅,品味那段历史的韵味。

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风云见证

评定时间:2012年

在北京城的繁华脉络中,它声名远扬,不仅引得国内游客纷至沓来,就连国际友人也为其独特魅力所折服。这座府邸,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穿梭于清朝的风云变幻之间,因而被誉为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这便是恭王府。

(恭王府)

恭王府的布局规整大气,尽显皇家风范与尊贵格调。府邸与花园错落有致,相得益彰。府邸在前,花园在后,二者紧密相连,又各具千秋。府邸部分采用三路五进的四合院式布局,恰似三条巨龙并行,气势磅礴。中路威严庄重,是王府的中轴线,银安殿、嘉乐堂等主要建筑依次排列,彰显着王府的正统与尊贵;东路精致典雅,多福轩、乐道堂等院落充满了生活气息,展现出王府主人的日常起居风貌;西路华丽奢靡,锡晋斋、葆光室等建筑精美绝伦,尽显主人的高雅品味与奢华生活。

花园部分同样分为东中西三路,与府邸相互呼应。东路以自然风光为主,曲径通幽,山石林立,繁花似锦,仿若世外桃源;中路以西洋门为起点,独乐峰、蝠池、福字碑等景观沿中轴线分布,将中式的祥瑞寓意与西式的建筑风格巧妙融合;西路则侧重于人工雕琢,亭台楼阁,假山池沼,错落有致,尽显园林之美。三路景观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仙境,令人流连忘返。

(恭王府)

漫步恭王府,仿佛踏入了一个 “福” 的世界,福文化如同一根红线,贯穿于王府的每一寸土地。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福字碑,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深藏于花园滴翠岩下的秘云洞内。碑身长 129 厘米,宽 54 厘米,碑面正中那字径 59 厘米 ×33 厘米的 “福” 刻字,笔意纵横,圆润中透着古朴、苍劲,是康熙帝难得一见的大幅榜书。

福文化在王府的建筑装饰上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府内众多建筑都以蝠纹装饰,蝠与福谐音,寓意吉祥。多福轩、蝠池、蝠厅等,仅是听名字,便能感受到浓浓的福意。据说,恭王府里的蝙蝠装饰多达九千九百九十九个,形态各异,或展翅欲飞,或倒挂金钩,与园中的 “天下第一福” 相互呼应,共同营造出万福齐聚的美好意境。这些蝙蝠装饰,不仅是艺术的展现,更是王府主人对福运的殷切期盼,希望福气如影随形,庇佑家族昌盛繁荣。

恭王府的建筑规制展现了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在建筑布局上,严格遵循三路五进的四合院式格局,中路作为中轴线,是王府的核心区域,银安殿、嘉乐堂等建筑庄严肃穆,彰显着亲王的尊贵地位;东路与西路则根据不同功能和居住需求精心规划,错落有致,既体现了主次分明,又兼顾了生活的便利性。

(恭王府)

从建筑细节来看,规制的约束无处不在。以银安殿为例,其正殿广五间,前墀周围建石栏,正门及寝殿均绿色琉璃瓦,后楼、翼楼及旁庑,均本色筒瓦,正殿上安螭吻、压脊仙人以次凡七种,余屋五种,凡正屋正楼门、柱,均红青油饰,每门金钉六十三,梁栋贴金,绘画五爪云龙及各色花草。这些细节,无论是开间数量、琉璃瓦颜色,还是装饰图案、金钉数量等,都严格遵照亲王规制,一丝一毫都不得僭越,否则将面临严惩。

礼仪规制同样繁琐严苛。在过去,银安殿只有在重大节日、庆典或接待重要宾客时才开启,举行仪式时,众人需按照身份地位有序排列,行叩拜大礼,言语、动作都有严格规范。祭祀活动更是庄重肃穆,祭品的种类、数量、摆放位置,祭祀的流程、时辰等,都有详细规定,以表达对祖先和神灵的敬重,维护王府的尊严与荣耀,让封建等级秩序在这些仪式中得以强化和传承。

(恭王府)

恭王府的每一块砖石、每一处角落,都诉说着往昔的风云变幻。和珅,这位王府的初代建造者,他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与警示意味。传闻他富可敌国,所聚敛的财富约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因此有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的说法。他在建造府邸时,极尽奢华,不仅仿照宁寿宫建造锡晋斋,还将康熙御笔的福字碑偷偷运至府中,藏于秘云洞内,其种种 “僭侈逾制” 之举,最终为他招来杀身之祸。

恭亲王奕訢同样在王府留下了深刻印记。他身处晚清乱世,胸怀大志,却无奈深陷政治漩涡。他参与辛酉政变,与慈禧太后联手扳倒顾命八大臣,一度掌控朝政,大力倡导洋务运动,试图挽大厦于将倾。然而,在与慈禧太后的权力博弈中,他屡遭打压,多次被罢黜,起起落落间,尽显无奈与悲凉。王府见证了他的辉煌与落寞,成为他政治生涯的生动注脚。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现代奥运的辉煌地标

评定时间:2012年

北京,作为全球唯一的双奥之城,2008 年的盛夏,北京以一场无与伦比的夏季奥运会惊艳世界;2022 年的寒冬,又凭借精彩绝伦的冬季奥运会续写传奇。而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恰似这辉煌篇章的核心承载地,它不仅是奥运健儿们逐梦的舞台,更是无数人心中向往的圣地。

这座占地约 680 公顷的公园,规模宏大,比圆明园和颐和园的面积总和还要大,堪称北京城区的 “绿肺”。园内山水相依,景致迷人。南园以大型自然山水景观为主,“仰山” 巍峨耸立,主峰海拔达 86.5 米,与北京城中轴线上的 “景山” 相互呼应,既契合《诗经》中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的诗意,又暗合中国传统文化对称、平衡、和谐的意蕴。

北园则侧重小型溪涧景观与自然野趣密林,漫步其间,曲径通幽,仿佛能听见大自然最纯粹的呼吸。园内还设有多条健身步道,无论是慢跑爱好者,还是散步休闲的市民,都能在此找到属于自己的惬意空间。

(鸟巢)

鸟巢(国家体育场),无疑是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核心地标。这座可容纳近十万观众的巨型体育场,以其独特的 “鸟巢” 造型惊艳世界。其设计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钢结构编织而成的外观,雄浑壮观,仿佛钢铁铸就的艺术巨作。2008 年奥运会开幕式在此盛大举行,烟火盛放,如梦如幻,向全球展现了中国的文化底蕴与现代风采。此后,鸟巢成为众多国际顶级体育赛事、大型文艺演出的首选场地,从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到滚石乐队演唱会,每一场活动都吸引着无数目光,持续散发着独特魅力。

(水立方)

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紧邻鸟巢,以其梦幻的 “泡泡装” 外观独树一帜。这座建筑运用了先进的 ETFE 膜结构,阳光下,数万块气枕熠熠生辉,营造出奇幻的视觉效果。馆内设施先进,泳池水质清澈,为运动员提供了绝佳的竞赛环境。奥运会期间,各国游泳健儿在此劈波斩浪,屡创佳绩。如今,水立方不仅是游泳赛事的热门场地,还创新推出 “水立方嬉水乐园”,让市民在炎炎夏日尽享清凉与欢乐,实现了从专业赛场到大众休闲乐园的完美转型。

(玲珑塔)

玲珑塔,作为奥林匹克公园的独特景致,集观光、演播等多功能于一体。塔高约 132 米,由多个错落有致的 “塔身” 组成,造型现代简约,又不失灵动优雅。奥运会期间,它是重要的演播场所,向全球转播赛事盛况;如今,它成为游客登高望远的好去处,登上塔顶,园区美景乃至北京城区的繁华景致尽收眼底。特别是在夜晚,玲珑塔华灯初上,灯光璀璨,与周边场馆相互映衬,勾勒出如梦如幻的夜景,吸引无数人驻足打卡。

圆明园遗址公园:历史兴衰的沉痛记忆

评定时间:2019年

圆明园作为中式园林的集大成者,将自然山水与人工雕琢完美融合,尽显东方园林的神韵与风骨。圆明园的前身,便是彼时康熙赐予四子胤禛的一座赐园。此地原是明代的一处废园,虽略显荒芜,却地势开阔、水源丰沛,有着无尽的改造潜力。胤禛获赐此地后,精心打理,依循自然山水之势,略加修整,初建几座亭台楼阁,种植诸多奇花异木,使得园中有了些许雅致清幽之景,为日后的扩建奠定了基石。

(圆明园)

雍正登基之后,圆明园迎来了它发展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这位勤勉政事的皇帝,对圆明园情有独钟,将其视为理政与休憩的理想之所,遂大兴土木,开启了大规模的扩建工程。他先是将中轴线向南延伸,精心构建了 “外朝” 区域,设置大宫门、内阁内府衙门值房、二宫门 “出入贤良门”,以及用于上朝、宴请外藩的正殿 “正大光明殿”,还有批阅奏章、接见臣僚的 “勤政亲贤殿” 等诸多建筑,使得圆明园具备了处理朝政的功能,成为了紫禁城之外的又一政治中心。

(圆明园)

与此同时,在原赐园的北、东、西三面往外拓展,把多泉的沼泽地巧妙改造为河渠水网,其间点缀着星罗棋布的岛屿、蜿蜒曲折的堤岸,辅以错落有致的建筑群,营造出众多各具特色的局部园林空间。福海景区也在这一时期基本成型,福海浩瀚无垠,仿若沧海遗珠,沿岸亭台楼阁相映成趣,匾额高悬,尽显皇家气象。至此,圆明园规模初显,占地已达 3000 余亩,园内重要建筑群组多达 28 处,完成了从皇子赐园到皇家御园的华丽转身。

乾隆时期,清朝国力达到鼎盛,这位风雅帝王对圆明园的营建更是不遗余力,使其迎来了最为辉煌灿烂的阶段。乾隆并未局限于圆明园本身的扩建,而是别出心裁地在其东邻和东南邻修建附园长春园与绮春园,最终形成了圆明三园的宏大格局,占地广袤,约 5200 余亩,园中景观数不胜数,仿若人间仙境。

(圆明园)

长春园的建造,源于乾隆的一个夙愿。他年少时曾居住在圆明园内的 “长春仙馆”,对那段时光眷恋不已,故而期望在退位后能有一处专属的幽游之地,于是便有了长春园。此园耗时数十年,工程从未间断,园内景致美不胜收。北部的西洋楼建筑群更是别具一格,堪称中西合璧的典范。

乾隆十二年,在乾隆帝对西洋画中的喷泉表现出浓厚兴趣后,传教士郎世宁、蒋友仁、王致诚等人受命设计监造西洋楼。这组建筑由十一座西式建筑和二十余组喷泉组成,自西至东依次分布着谐奇趣、黄花阵、养雀笼、方外观、五竹亭、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线法画等主要建筑。

其建筑风格集巴洛克、洛可可等西方艺术风格之大成,又巧妙融合中国传统的园林布局、建筑材料与装饰题材。园林布局采用西方的几何构图与中国园林的自然山水式相结合,既有欧式的宫殿、迷宫、喷泉,又有中国的叠石假山和竹亭。

建筑形式和材料亦集中西之精粹,西洋的柱头、铁门与中国传统式样的屋顶相得益彰,独具中国特色的琉璃和砖雕被制成西洋纹饰,色彩斑斓,美轮美奂。乾隆帝还将大量西洋器物源源不断地送入西洋楼陈设,配以与西洋式建筑风格统一的内部装饰,使其成为园内一道独特而耀眼的风景线。

(圆明园)

绮春园则是由几个小园林合并而成,大约建成于乾隆三十七年。园内山水相依,建筑精巧,既有清幽静谧的庭院,又有开阔疏朗的湖面,风格多变,独具韵味,为圆明园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柔美。

乾隆皇帝一生对圆明园痴迷至深,不仅亲自过问重要园林建设,甚至直接参与规划设计。他六下江南,遍览江南胜景名园,随行带着宫廷画师摹绘所到之处的美景,归来后依样在圆明园内仿建,使得园内有多达 50 处依照江南美景和各地名园而建的景观,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狮子林等,让圆明园集天下园林之大成,成就了 “万园之园” 的美名。此时的圆明园,建筑景观愈发丰富,有匾额的实体建筑不下六百座,乾隆还钦定 “圆明园四十景”,并命画师绘制《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将圆明园的绝美景致永久留存。

(圆明园)

然而,好景不长,1860 年,英法联军的铁蹄无情地踏破了圆明园的宁静与繁华,给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带来了灭顶之灾。彼时,清政府腐败无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节节败退。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抢掠,直逼北京。10 月 6 日,法军率先闯入圆明园,次日,英军也加入劫掠行列,圆明园内珍藏的无数奇珍异宝、书画典籍,上自先秦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皆被洗劫一空。这群贪婪的强盗犹如疯狂的野兽,见财起意,肆意抢夺,将园内能搬走的宝物尽数掠走,拿不走的便肆意毁坏。

但英法联军的暴行并未就此终止,10 月 18 日,英国军队悍然下令放火焚烧圆明园,大火瞬间肆虐全园。熊熊烈火燃烧数日,黑烟滚滚,遮天蔽日,园内的宫殿、庙宇、亭榭、楼阁等建筑在火舌中轰然倒塌,化作一堆堆断壁残垣。曾经美轮美奂的西洋楼建筑群也未能幸免,大水法、谐奇趣等建筑在大火中遭受重创,精美的石柱、雕塑被烧得面目全非,砖石散落一地。这场浩劫过后,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不再,只剩下满目疮痍、一片废墟,曾经的 “万园之园” 沦为了历史的伤痛记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悲愤。

圆明园遗址公园,它是园林艺术的丰碑,集萃中西建筑之美,尽显古代工匠的巧夺天工;它是皇家记忆的宝库,见证了清朝的兴衰荣辱,铭记着帝王将相的雄心壮志与无奈悲歌;它更是民族精神的脊梁,那满目疮痍的废墟,时刻警醒着国人 “落后就要挨打” 的沉痛教训,激发着中华儿女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决心。

(圆明园)

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千年漕运,通衢要津

评定时间:2024年

大运河的开凿,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时期。那时,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争霸,下令开凿邗沟,连接江淮水系,开启了运河建设的先河。此后,历经多个朝代的持续修筑与拓展,大运河不断延伸。到了隋朝,隋炀帝杨广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开凿通济渠、永济渠,连通黄河、淮河与长江,构建起一条以洛阳为中心,贯通南北的庞大运河体系,为后世的经济繁荣与文化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隋代大运河线路迂回曲折,运输成本颇高。直至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后,为了更便捷地将南方的粮食等物资运往京城,元世祖忽必烈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弯取直改造。先后开凿会通河、通惠河,使得漕船能够从江南直接抵达北京的通州,京杭大运河由此正式形成,全长达到 1794 千米,较之前缩短近 900 千米,成为世界上最长的人工开凿运河之一,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京杭大运河)

通州,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在漕运体系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自元代起,这里便成为漕粮北运的关键枢纽,无数满载粮食、物资的漕船沿着大运河浩浩荡荡驶来,汇聚于此。明清时期,通州的地位愈发重要,朝廷在此设立诸多漕运管理机构,如督漕运司、仓场总署、坐粮厅公署等,衙署遍布通州城。

这些机构各司其职,负责漕粮的验收、转运、仓储等关键环节,确保京城的物资供应源源不断。每年夏秋之际,大运河上帆樯林立,漕船穿梭如织,景象极为壮观。大量的粮食、丝绸、茶叶等物资从南方运抵通州后,或转运至京城,或在此储存,通州也因此成为北方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与商业中心,城内肆坊林立,商贾云集,一片繁华盛景。

北区作为景区的文化核心,拥有闻名遐迩的 “三庙一塔” 景观。中区沿着大运河展开,是一片城河相映、古今交融的活力区域。南区的大运河森林公园,以大运河为主线,构建起 “一河、两岸、六大景区、十八景点” 的景观格局。在 “三庙一塔” 景区的 “北运河非遗传习所”,一场与古老技艺的邂逅悄然展开。大运河上登上游船,缓缓驶离码头,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两岸的风景如诗如画般徐徐展开。对于喜爱漫步的游客来说,景区内的多条绿道宛如丝带般蜿蜒伸展,串联起一片片迷人的景致,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绝佳去处。

(京杭大运河)

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在这里,历史的长河静静流淌,漕运的繁华如在眼前;非遗的魅力熠熠生辉,文化的传承绵延不绝;自然风光旖旎动人,休闲的时光惬意悠然。如今,它荣膺 5A 级景区的殊荣,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必将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成为国内外游客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

结束语

北京,这座古老与现代交织的城市,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沉淀与蓬勃发展的活力。从威严庄重的皇家宫殿,到充满生活气息的胡同小巷;从巧夺天工的古典园林,到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从蕴含深厚文化寓意的皇陵,到彰显尊贵格调的王府;从举办国际盛事的现代奥运地标,再到见证历史兴衰的圆明园遗址以及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文化景区,北京就像一部百科全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每一处角落都散发着独特魅力。

而北京的魅力远不止于此,那些隐藏在城市角落里的小众宝藏,同样令人心驰神往。穿梭在潘家园古玩市场,仿若踏入一条时光回廊,旧物琳琅间,历史的幽痕若隐若现,仿若不经意间,便能拾起一件承载百年沧桑的稀世珍宝;踏入 798 艺术区,刹那间,先锋的艺术装置、个性张扬的画廊工作室扑面而来,文艺的馥郁芬芳将您温柔环绕,让您沉醉于灵感与创意交织的奇幻之境;待夜幕轻柔地笼罩大地,三里屯的霓虹灯下,潮流的精灵们翩跹穿梭,时尚酒吧、特色餐厅内笑语欢声,于此,尽情感受都市夜生活的奔放活力与炽热激情。

(北京烤鸭)

品尝北京美食,更是一场舌尖上的狂欢。除了家喻户晓的烤鸭,皮脆肉嫩,香飘四溢,搭配薄饼、葱丝、黄瓜条,一口下去,满是京城的醇厚韵味;还有炸酱面,肉酱浓郁,面条劲道,拌上各种菜码,每一口都层次丰富,让人回味无穷;爆肚的脆嫩、羊蝎子的鲜香、卤煮的醇厚…… 一道道美食,宛如一把把钥匙,解锁北京的深层魅力,让您从味蕾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风情万种。

北京,是一座永远探索不完的城市,无论您是历史爱好者、文化追寻者,还是时尚弄潮儿、美食探险家,这里都有属于您的一片天地。它张开怀抱,等待着您一次次满怀期待地踏上这片永远蕴蓄惊喜的土地,书写属于自己与这座城市的唯美、难忘篇章,向着更为灿烂辉煌的明天,豪迈地大步前行。愿每一位来到北京的旅人,都能带走一段美好的回忆,留下一颗眷恋的心,期待下一次重逢,继续探寻这座城市无尽的奥秘。

(北京)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