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上将相继离世,诸葛亮提拔一个铁匠,却能打得司马懿闭门不出?

律令9章 2024-09-16 20:23:47

民间素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之说,尤其诸葛亮,世人几乎将他看成了神。

话又说回来,诸葛亮再神,终究孤木难支,一个好汉还需三个帮,没有“五虎上将”的帮衬,孔明七出祁山而不利。

随着时间推移,蜀汉“五虎上将”相继离世,诸葛亮该如何打仗?

实事求是地讲,蜀汉在三国中实力最弱,要不是“蜀道难”,怕是早就被魏、吴消灭了。

正因如此,诸葛亮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出兵,倒不是真要一统江山,而是曹魏势力太大,如果不经常袭扰消耗其力量,刘禅做不了几天皇帝,蜀汉存在不了太久。

当然,也有人说“诸葛亮频繁动兵是劳民伤财”,川蜀早已经怨声载道,他七出祁山祁山是错的?

无论对错,蜀汉“五虎上将”相继离世,诸葛亮手下再无堪用之才,这才逼得“廖化当先锋”;蜀汉无大将,曹魏却出了一个千古神人,司马懿。

公元229年,诸葛亮第三次兵出祁山,用计攻克了曹魏的武都、阴平两郡,就在全军庆贺时,噩耗传来:最后一位五虎上将,“赵云”病逝营中。

想当年,“关、张、赵、马、黄”何等威名,三国中谁人不知,哪个不晓?

不夸张地讲,“五虎上将”就是蜀汉的军魂,川蜀将士的精神支柱;如今,“最后一位五虎上将”也死了,蜀军精神萎靡。

还有更严重的问题,“五虎上将”陨落后,蜀汉人才出现了断层,诸葛亮竟然无人可用,这还怎么打仗?

回忆过去,马谡失守街亭,败下来的蜀汉士兵你拥我挤、毫无章法;再看箕谷退下来的兵,进退有序、旗帜整齐。

同样都是退兵,马谡败的不忍直视,若不是有王平助阵,怕是全军都回不来了!

再看箕谷退兵,已经是老将军的赵云神武不减当年,如果都像马谡一样,诸葛亮再如何的神机妙算也要栽了。

两者的本事高下立见,气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同时不免担忧:五虎上将死的死,老的老,剩下一个老将赵云,还能支撑几年呢?

这可好,诸葛亮还没准备好,赵云先死了,往后的蜀汉危矣!

再说曹魏这边,权臣曹真病危,司马懿重掌兵权,后坐镇关中。

乍一看,司马懿好像打不过诸葛亮,但他善守,每次都能逼退蜀军,这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总结失败原因,诸葛亮每次都因为粮草跟不上,第三次出祁山,蜀军就地抢收麦子以充军粮,看样子要和司马懿打一场长期消耗战。

实话实说,诸葛亮出兵祁山既缺粮又折了赵云,蜀汉军中无大将,拿什么攻城略地?

但是,数十万汉军好不容易出了川地,诸葛亮不能空手而归,总要打几场胜仗再回蜀地,也好向刘禅、蜀民交代,因此即便折了赵云,仗还是要打的!

话虽这么讲,蜀军只有十余万,对方曹魏的兵将源源不断,诸葛亮想胜谈何容易,眼前能用的作战方针只有“速战速决”,但又没赵云这样的上将,怎么“速战速决”?

诸葛亮想到了一位“神人”。

说是“神人”,其实这人既不会撒豆成兵,也不能上阵杀敌,他只是军中负责制造、修补军械的一名铁匠,浦沅。

之所以想到他,诸葛亮想的依然是“速战速决”,浦沅有一项旁人难以企及的神技,人称“识水神匠”。

据《全三国文》描述,浦沅很早就跟随刘备了,因为不能打仗,一直在军中籍籍无名,唯有“善造兵甲”才负责了后勤中的军械修补工作,诸葛亮用他能干什么?

因为没有“五虎上将”,诸葛亮又想“速战速决”,打胜仗的唯一途径只有“全军装备利器”,以此才能暂时抵消掉“大将指挥”的作用。

说的简单,“神兵利器”只存在于传说,祁山哪有?

即便有,蜀汉那么多兵,到哪里找十几万把“神兵利器”?

诸葛亮急于“速战速决”,对浦沅下了死命令:短时间内打造出三千把利刃!

话虽这么讲,诸葛亮赏罚分明,要求浦沅造刀,总要给人家材料吧?

浦沅也不含糊,只向诸葛亮提了一个要求:水!

猛一看是废话,诸葛亮率军几十万,每天人吃马喂耗水巨大,“浦沅造刀”还能没有水用吗?

浦沅要的水很是特殊,他说斜谷附近的水源属于汉水,是性柔的“女子之水”,用这种水打造出的兵器虽然能上战场,却不是神兵利器,不符合诸葛亮的要求。

诸葛亮也纳闷,打造兵器用水能干啥,无非淬火呗,用哪里的水不都一样吗?

浦沅连连摆手,说:必须用蜀江(岷江)水,蜀江水性刚烈,西来之水沿途汲天地刚猛之精,用这种水来淬火,才能打造出丞相要求的神兵利器。

诸葛亮听后半信半疑,但知道浦沅一向憨厚,不会说大话,因此专门调拨出一支“取水队”供他使用。

试想,“取水队”成员都是蜀汉士兵,他们是来打仗的,怎会愿意再回成都,专门去舀并不稀缺的水呢?

因此,“取水队”颇有怨言,但又要听诸葛丞相的命令,浦沅要求他们千里迢迢回成都,取水后再费一番周折回祁山、斜谷!

来来回回折腾十多天,“取水队”终于运来了蜀江水,浦沅正式开炉造刀。

只造了一炉毛坯刀,浦沅大发雷霆,又把“取水队”头领找了来:你这不是蜀江水,根本造不出丞相要的神兵利器!

取水队的人也恼了,红着脸大声回斥“这就是蜀江水,你造不出好刀,就拿水来抵挡丞相!”

浦沅见对方不服气,他也不强辩,当面捞出炉火中的一把毛坯刀,然后往水中一扔;“呲啦”许久后,浦沅一搅眼前的“蜀江水”, 明显的水分两色。

浦沅摇头一笑,对取水队头领说“你带回来的顶多两层蜀江水,其他八层都是就近取的涪江水,是也不是?”

取水队头领没想到浦沅这么厉害,连忙跪下告饶,恳请他不要在诸葛丞相面前告发他。

原来,取水队确实回成都运来了蜀江水,但蜀道太难走,路上一个不小心把水车弄翻了,蜀江水流走了大半。

取水队抢救不及,眼看就要到祁山了,这时候翻了水车咋办,总不能再回成都吧?

取水队本有怨气,如今又碰上这种倒霉事,把头领气的跳脚咒骂;再回成都太误时间,头领急中生智,让人就近取水,反正都是一样无色无味的水,浦沅怎能看出有何不同?

出乎众人预料,浦沅竟然真能看出水的不同,这要告到诸葛丞相那里,取水队就完了!

浦沅见取水队头领知错了,他也没有深究,只要求再回成都取来蜀江水。

就这样,取水队来回折腾了近一个月,再加锻刀的时间,足足耽误了数月才造出3000把军刀,这就是“神兵利器”了?

浦沅花费数月才造出利刃,诸葛亮早等的不耐烦,十多万大军每天消耗巨大,“数月”可是不小的损失,好在敌方的司马懿没有发起进攻。

就在诸葛亮即将生气时,浦沅拿来3000把军刀交令。

诸葛亮怒气未消,见刀平平无奇,语气中带着责备“我看这些和往常士兵使用的刀没什么不同,你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打造出了这些么?”

浦沅性格憨厚,见诸葛亮追问,终究没有将“取水队延误时间”的事说出来,他想一个人扛下责任?

再说司马懿一方,他知道诸葛亮善于计谋,因此不敢轻易出战。

诸葛亮本意速战速决,利用浦沅造刀的这段时间,不断令蜀军在曹魏营前挑战,后来见司马懿不中计,蜀军的胆子更大了,由挑衅变成了辱骂。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想引自己出战,因此即便听到蜀军的辱骂声也是无动于衷,但曹营中的其他将士受不了,他们认为“司马懿怯战”,明明曹魏人多,咋能这么害怕诸葛亮呢?太丢人了。

司马懿虽是中军主帅,但此时的曹魏军中怨气冲天,已然出现了“不听号令”的苗头,如果再不出战,一旦发生兵变,司马懿压根约束不住,说不定还会被自己人诛杀。

为平息军中怨气,司马懿被迫出战,本意打一场“试探战”,探一探诸葛亮的虚实。

与此同时,浦沅交付了3000把军刀,诸葛亮刚好用在这场战斗中。

既然是“试探战”,蜀魏双方都没有大规模排兵布阵,来了一场硬碰硬的正面小规模战斗。

当时蜀军派魏延率领3000壮士,手里拿着浦沅打造的“新刀”发起冲锋,曹魏军不甘示弱,双方士卒一碰触,短时间就分出了胜负。

蜀军人数虽然不多,但手里的军刀太锋利,哪怕魏军拿的是鸭蛋粗细的杆戟,一碰蜀军手中刀后也会立马断裂,其他兵器更是如此,兵器都坏了,这仗怎么打?

魏军虽然人多势众,却被三千蜀军杀的毫无招架之力,再加心中畏惧蜀军的手中刀,战斗刚开始就败回了大营。

蜀军大胜,诸葛亮高兴的同时也在赞叹浦沅打造的刀“浦沅刀,果然神兵利器!”,

至此,蜀军人人向往拥有一把“浦沅刀”,消息传到曹魏军中,司马懿懊丧地询问帐下将士“蜀军有此神兵,你们还要战吗?”

如果按《全三国文》的记载,浦沅还曾给诸葛亮写过一封信,后世称为“与丞相诸葛亮牒”,信中介绍了一种新型运粮工具。

诸如“人行六尺,牛行四步”,大意是说:这种工具可以一次运载一个,一年的口粮;有朋友已经猜到了,就是《三国演义》中的木牛流马,这东西是浦沅发明的?

后世有人说:“木牛流马”是诸葛亮发明的,浦沅是虚构人物!

这个问题怎么讲呢,“木牛流马”是不是诸葛亮发明,甚至有没有这种东西,2000多年后的今天难以考究,历史上有没有“浦沅”其人,你觉得呢?

0 阅读: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