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接管和开辟新解放区,根据中央指示,冀鲁豫区党委抽调3960名干部,组成南下支队,下有8个大队,一个地委为一个大队。六地委(聊城地委)是六大队,一个县为一个中队,孔焕章等来自河西县的干部与东阿县的干部合编为一个中队。
孔焕章时任河西县五区区委书记。因为经过了较长时间的酝酿和思想发动,河西县委组织发动和抽调南下干部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
中央很早就提出了三大战役之后要组织百万雄师过大江,还明确指出要组织3万至4万干部随军南下,接管新开辟的解放区。中央的这些指示精神,很早就在干部中进行过酝酿和讨论。大家听到这些,精神振奋,情绪高昂,感到经过八年抗日战争和三年解放战争,终于到了彻底打倒国民党,解放全中国的时候了。
大多数干部都表示愿意随军南下,一定服从组织上的调遣,绝不打折扣。组织上也明确提出了“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口号,强调要抽调年轻,身体好,能力较强的干部南下。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明确规定在抽调的干部中没有正当理由而不服从调动者,即开除党籍。
在抽调干部之前,县委为了做到心中有数,对干部思想进行了摸底排队,摸清干部对南下的态度和决心。在掌握干部思想的基础上,县委组织部提出名单经县委讨论决定,属上级管理的干部报地委批准。干部名单经组织决定批准之后,即通知本人,本人要不折不扣的坚决执行组织决定。
河西县抽调的干、工勤人员共90人(其中女干部6名,工勤人员24名,内有9人无名单)。东阿县76人(其中女干部7名,工勤人员16名)。两个县抽调干勤总计166人,其中干部126人(女13人),工勤人员40人。
随后即组成了新的县委领导班子,县委书记张金屏,组织部长傅秀峰(东阿县),宣传部长孔焕章,社会部长房建平,县长武大觉。新县委组建后即按照军事化的建制组编行军队伍,一个区编为一个班,9个区(东阿县5个区、河西县4个区)编为9个班,再加上直属机关共编为12个班。各区区委书记、区长任正副班长,直属机关的班,指定适合的干部任班长。
1949年2月18日,河西县委、县府召开了欢送大会,并合影留念。开过欢送大会之后,当天南下干部即起程赴六地委去集中。经过两天的行程,到达聊城,在聊城住了3天,地委明确河西东阿中队划为南下支队六大队四中队。
地委、专署召开了隆重的欢送大会。南下的地委书记谢鑫鹤代表南下干部讲话,表示坚决随军南下,解放全中国,接管新解放区的决心。
在聊城开过欢送大会之后,2月25日,六大队即从聊城出发前往菏泽。菏泽是冀鲁豫较大的城市,是区党委和行署所在地。经过四五天行军,行程300多华里,于2月底到达菏泽。四中队住在菏泽东南角的晁大庄,距菏泽城有二、三华里。在这里的任务是集中整训学习,从思想上、组织上进一步做好南下的充分准备。
一是学习《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社论,二是学习接管新区的方针政策,重点是城市政策、工商业政策、统战政策、知识分子政策等。
还进行了军事训练。大家都穿上了军装,学习了在行军中的一些普通军事常识,如集合、跑步、整队、紧急集合、急行军、打绑腿、打背包、防空和行军中应注意的一些事项等。学习中特别强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行军途中要严格组织纪律,在每一驻地出发前,要检查地扫干净了没有,借的门板、稻草归还了没有,损坏的东西赔偿了没有。中队设有纪律检查委员,负责检查各班的纪律执行情况。
临出发之前,区党委和行署在菏泽南的晁八寨召开了盛大的欢送会。区党委、行署的主要负责同志都讲了话,表示热烈欢送。南下支队政委徐运北和政治部主任申云浦同志在大会上讲话,表示南下的决心。军区战友剧团还表演了《甲申三百年祭》,南下干部深受教育。
3月下旬,南下支队整装待发。队伍从菏泽出发,经过定陶县和曹县县境时,广大群众敲锣打鼓,鸣放鞭炮,高喊口号,夹道欢送,场面极为热烈。南下干部备受鼓舞,也高喊着“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等口号,大步前进。
步行一段之后,队伍进入陇海线上的朱集车站(即商邱车站),乘上火车东去。所乘的是露天货车车厢,既不能避雨,又不能挡风,而且坐得非常拥挤。由于铁路遭到破坏,火车走走停停,火车一停下来,上级就通知:“没有命令,不准下车。”
火车途经徐州,又过两天的时间,到达安徽固镇车站。在固镇停留了一天,火车到达新子桥车站。由于战争的破坏,铁路中断,又改为步行。大约经过两天的行军,途经宿县到达淮河边上的重镇蚌埠。在蚌埠住了一天,四中队住的地方是国民党的一个模范监狱。
稍事休息后,队伍继续乘火车,向合肥进发。人员太多,一百几十个人的中队只能分得一个货车厢,人坐得相当拥挤。大家把背包一个紧靠一个的挤着放好,各自坐在背包上。人挤得紧紧的,一动也不能动。傍晚发车,经过一夜,第二天早晨到达安徽合肥。
一下车就感到眼前天地大变,昨晚还是北方的情景,经过一夜就变成南方的景象。妇女能下地犁田,有的还挽着裤腿,挑着重担往田里运肥等等。
在合肥住了约有一个星期,进行休整。区以上干部听取张鼎承同志传达中央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并进行学习认论。大家继续学习接管新区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提高干部的政策水平。检查自南下以来的行军和执行纪律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的完成继续南下任务。
合肥休整后,约在4月上旬,六大队从合肥出发继续前进。从此开始全靠两条腿走路。
适逢雨季,几乎天天下雨,多数是黄胶泥或是砂子石块路,穿的布鞋走不了几里路就坏了,大家就买草鞋穿,但一双草鞋走不上三、五华里也磨烂了。有的把脚磨得红肿,有的脚上打起水泡只好忍着疼痛,奋勇前进。
经过四五天的艰苦行军,到达桐城。在桐城又作了休整,总结行军工作。地委负责同志向全体干部传达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国内军事形势和我党与国民党和谈的情况,要求做好过江的准备工作。
几天后,又继续前进,行程仍很艰苦。行军速度要求很快,有时是急行军,日行平均八九十华里。行军生活虽然艰苦,但同志们不怕苦,不怕累,一往直前。
4月22日这天一直下着大雨,同志们的衣服和背包都被大雨淋得湿透了。大家冒着大雨向安庆方向以急行军速度前进。这天行程近90华里,天黑时才到达长江北岸的安庆城。一天的急行军,大家感到又累又饿。
住宿后即抓紧做饭,行动迅速的班吃完饭准备休息,动作慢的班,做好饭才开始吃,这时上级命令下达,马上跑步到长江渡口集合。
这天夜里又下雨,天特别黑,真是伸手不见掌。安庆城由于刚刚解放,一切尚未恢复。城内没有电灯,一片漆黑。道路又差,坑坑洼洼很难行走,大家深一脚浅一脚的向渡口方向奔跑。大约在凌晨左右到达了长江安庆渡口。
在渡口等了几个小时,拂晓时上船渡江。到长江南岸下船时,天已开始亮了。因为国民党的飞机随时会出现封锁渡口,为了安全,军分区袁子清副政委在岸上指挥,命令大家紧急下船,赶紧离开江边,到20华里以外去休息吃饭。
江边产鱼,价格也便宜,每个班都买了一条大鱼带着,以便吃饭时打牙祭,庆祝渡江胜利。走了20多华里在至德县境内的一个村子休息吃饭。这是江南的第一餐饭、也吃上了江南的鱼、米,稍作休息后即从至德县向江西进军。
这一段行程相当艰苦。有四、五天的时间,头上大雨淋着,脚下踏着水和泥,差不多天天都在急行军。
在安徽境内有一个村叫上邦,有一个村叫下邦,统称上、下邦,队伍夜里从这里过时,天下着倾盆大两。夜特别黑,伸手不见五指,身上背的背包像在水池里泡过的,又沉又重,脚下走的是稻田埂,一步一滑,几步一跤。摔倒了,爬起来继续前进。
要命的是,这夜行军还迷失了方向,踏着稻田埂子转来转去,走了一夜,认为走出好远了,天亮一看,只走8华里路,以后每提起夜走上下邦,同志们都感到很有趣,也很好笑,真是难忘的夜走上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