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公交车时,听到一位母亲和孩子唠叨:“我为了你省吃俭用的,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换季衣服鞋子都没舍得买。”孩子忽然说:“谁让你不买的?又不是我不让你买。”一句话说得老母亲哑口无言,仔细想想,娃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妈妈是想刷一下自己的神圣感。
如果孩子说:“妈妈,你辛苦了,每一天为了我的学习而操心,还要照顾我的饮食起居。”我相信,如果孩子说出这样的话,妈妈会感觉到很高兴,这也是大多数家长想听到的话语,希望从孩子身上,索取到一定的情绪价值。
心理咨询师黄仕明教授说,一个家庭最大的心酸,就是父母向孩子索取情绪价值。
李娜经常和儿子耍小脾气,休息时间就想跟同学一起出去玩。李娜就会对娃说,你和同学出去玩,我一个人在家里很孤单的,你根本不在乎妈妈。孩子马上就会安慰,老妈,我下周不和同学出去玩了,陪着你一起出去。
李娜穿一件新衣服,就会让儿子评价,如果娃说不好看,她就会生气。李娜有点胖,希望孩子说自己好看,儿子习惯了说,太瘦了不好,一阵风就吹倒了,我的妈妈最好看。听儿子这么说,她很开心。
每当吃饭时,李娜就会问,儿子,今天的饭菜好吃吗?我做的都是你爱吃的。孩子一边吃一边夸,妈妈做饭太香了,比饭店的还要好吃。有的时候,儿子是在故意赞扬李娜,他从小就知道照顾妈妈的情绪。
我想说的是,李娜的亲子关系表面很好,其实在家长的逼迫下,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供养者,一直在向娃索取情绪价值。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家庭不在少数。而真正成熟的父母,会注意到3个方面。
一方面:不会让娃成为家里的观察者。
父母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而且从来不会顾娃的感受,这样孩子的情绪就会受到家长的影响,从小就在一种阴霾的家庭氛围里长大。
一旦家长脸上不好看,孩子就会心神不宁。父亲多数不爱说话,进行所谓的冷暴力;而母亲消极焦虑,整天忧心忡忡的。
娃本来还是撒娇的年龄,却不敢任性,生怕哪一句话说得不对,父母一言不合大吵起来。孩子会努力地学习,希望自己取得好成绩,换来家长的欢颜。
他们毕竟只是个孩子,根本承受不住那么多沉重的负面因素,一方面要应付学校里的考试,还有老师和同学,回到家又要面对父母的压力。
家长本来应该是孩子强大的后盾,性格暴躁总是吵架的父母,根本不能帮娃消化他们的负面情绪,反而把自己的焦虑全都投到了孩子的身上。
Tips:这样的家长只会消耗娃,到最后,孩子在压力下会出现心理问题,甚至抑郁等。
二方面,不成为孩子情感的索取者。
表姐经常说,他们夫妻俩辛苦的工作,都是为了儿女付出。女儿曾经反驳,如果没有我和小弟,你们两个就不工作了,在家躺平了吗?你们都说得自我感动了,却感觉是向我们传递坏情绪,让我和小弟没有幸福感,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和父母一起开心地玩耍,而我俩和你们在一起,总是压力重重。
女儿的话,让表姐感到惭愧。原来,大人的坏情绪,会在不知不觉中传递给孩子,一个家庭里,大人不要乱发脾气,好的情绪让家人更幸福,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要把家人当做情绪的垃圾桶。
我小时候也问妈妈,你辛辛苦苦地工作,都是因为我吗?母亲说不是的,每个人都要工作,无论是谁都要全力以赴地去努力呀,成年人要工作,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就像你们学生在上学的年龄段就应该好好学习,这都是正常的。不要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劳累,你们就有负重感。母亲的话,让我心里充满阳光。
生活中,可能有些不如意的事情,但是家长不要把这些负面的情绪,都发泄到孩子的身上,要给他们营造一个爱意满满的成长氛围。
三方面,不会把焦虑转移到孩子的身上。
有的家长在工作上遇到了烦恼,或者是被领导批评了,回到家就会冲着家里人发脾气,把负面情绪带给爱人和孩子,向他们索要情绪价值。父母应该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安全感,糟糕的家长却把坏情绪发泄到娃身上,这样只会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和成长负担,长期下去,孩子会焦虑抑郁。
成年人的世界,虽然很辛苦,即便有挺多的不如意,也不应该把负面能量发泄到孩子身上,要给他们快乐的成长环境。
很多家长很注重孩子的分数,每次看到娃的成绩就会感慨地说,又考得这么少,我都不好意思对别人说。你整天就知道玩手机,打游戏,不让玩手机都是为了你好!
这样说的家长,忽视了自己喋喋不休,正把焦虑的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
我想说的是,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家长不要把娃当作自己的物品,什么事情都让他们听从安排。父母积极乐观,才能让娃正向地成长。做一个正能量的人,情绪稳定,才能更好地陪伴孩子,给他们温暖和幸福。
父母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是也要适可而止,给娃适度的空间和自由是正常的亲子关系,而不是无时无刻地控制。
心理学家克里斯多福·孟提出了一个关系原则:在家庭关系中,遇到问题时,一味求他愈,不如求自愈。
正常来说,父母应该是心智成熟的,能化解各种压力和情绪。只是很多家长看起来是成年人,心理上还是巨婴。一个“中国式”家庭不幸福的原因,就是父母总是向孩子索取情绪价值。
结语:
父母脸上的笑容多,孩子就会觉得爸妈开心,自己也很快乐。孩子有一个温馨的成长氛围,他们会感到幸福。您觉得呢?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