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一半中小学生被过早放弃!父母想努力,却不得不选择佛系

海雪聊教育 2023-09-07 18:12:03

开学伊始,各种开学状况层出不穷。最有争议的就数有关城乡学校招生情况了。

城里的学校一位难求,而乡村学校却一个年级只有一个学生。

这样强烈的反差,你敢相信吗?事实上却真真切切发生在现实生活里,并且就在今年的秋季开学期间。

山东某市某学校,小学一年级竟然有43个班,如果每个班按50名学生来算的话,也就意味着仅一年级就有2150名学生。

有人开玩笑说,也许一(1)班的学生早已回到家里吃过饭了,而一(43)班的学生还在排队等待家长接回。

想想这么大的招生规模,学校占地面积是否足够大,能否同时容纳那么多学生和家长?

而广东湛江一乡村学校,一年级只有一个班,并且班里只有1名学生,整个学校一至六年级共有7名学生。

也许这种城乡学校的生源差距,只是两个极端的特例,但其罕见情况,立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城市化速度过快,很多人被这种快节奏裹挟着往前冲,留给他们的只有焦虑和不安。

正如网上有人感叹:城市里安放不下灵魂,乡村里又留不住肉体,因而身体和灵魂常常相互撕扯,唉,活得越来越不容易!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约有14亿人口,就将近一半人是农村户口人群。

中国有2000多个县,容纳了全国50%以上的学生,从村小到县中,他们才是中国教育的底色。

这也就是说,他们拥有的资源和条件很少。人生面临重大选择会很早,并且每一步都在做重大选择,每一步都不敢选错。

因为他们没有犯错的成本,或者内心承受不起失败的自己。他们处在教育资源匮乏的环境里,优胜劣汰的竞争更为残酷。

乡镇学校里的学生,算是家长卷不动的,他们只能靠自己的成绩卷出去。也就是说,他们只能成绩拔尖,才能被城里学校“掐尖”带走。

剩下的大多数,他们会慢慢地形成一个自我认知,自己是“被淘汰的”、“被放弃的”。

他们更应该被看见和关注,更应该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以缩小与城里同龄人之间的差距。

但遗憾的是,在城市中产家庭育儿焦虑被格外放大的今天,他们凭着顽强意志力走在读书改变命运的这条路,很少被看见,即使看见也熟视无睹。

不是所有的全力以赴都能取得成功,不是所有的孤注一掷豪赌都能逆风翻盘。

对于从农村转入城市博弈的父母,已经是尽自己最大能力,为孩子争取更好的教育资源了。

常言道:付出就会有回报!因而,人们习惯地将付出和回报关联在一起。

特别是在如今功利年代,人们把回报看得更迫切,更加急功近利。父母为了孩子付出很多,就会希望孩子以考试分数来作为回报。

殊不知,父母对孩子的付出,只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如果过于强调孩子以成绩为回报,就是成了赤裸裸的交易。

本该天真、快乐的童年,却被父母寄予过多的期待。甚至有些家庭经济差的孩子,他们除了好好学习外,还要承担不少家务,与父母一起扛下生活的艰辛。

而城里中产家庭的孩子呢?他们从出生起,所有可利用的资源就被安排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有人说,如今升学的竞争,不再只是孩子天赋和努力就可以胜出的,还离不开父母能提供的可用资源。

从很多人忿忿不平的中考分流的结果,我们不难得到一个这样的结果,那些被强制分流的孩子,很大一部分输在了家庭环境这一点上。

按理来说,基础教育是要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它是全民性的,为的是让未来所有人走在一起,能够享有基本的共识和道德基础。

事实上,因为升学竞争激烈,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在学校被老师放弃,被同学排斥,在家里被父母指责抱怨。

他们不管走到哪里,都被区别对待,被当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就如被中考刷下的中职生,为什么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会自暴自弃?

其实任何生命都有向阳而生的本能,他们也同样如此。如果社会能正确引导他们学会扬长补短,积极向上,他们也会珍惜青春奋力一搏。

父母也想帮助孩子成就更好的自己,只可惜努力了不见效果,或者能力有限爱莫能助。

最后怎么办呢?不是教育专家们告诉父母: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我们无需急于求成,只要静心等待绚烂绽放。

于是,很多父母看到孩子的现状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时,只好选择佛系,也就是任由孩子顺其自然成长。

如今的基础教育,在double减的指挥棒下,学校教育让位,国民教育资源浪费,家庭教育又无能为力。

书本上的内容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但中考高考题型又断层式提高难度。

家长为了孩子能在升学竞争中胜出,只好花钱到校外另请高师指点。

这样的操作,给人一种感觉就是,学校教育让位给校外辅导班,把基础教育也变得市场经济化。

说到底,如今的升学竞争,卷的不仅是学生自己,很多时候家长也会裹挟进去了。

比如财力,如果不是家庭经济条件相当,能请得起300元一节课的老师吗?

比如物力,孩子除了完成学校的学业,还要奔波在不同辅导班之间,需要有个专职的家长当司机、保姆,对于普通的双职工家庭,忙得过来吗?

当工作和孩子不能兼而顾之时,对家长来说,不仅是被撕裂的疼痛,而且是两相其利取其利重的权衡。

就像马斯洛需求的五个层次一样,人们得先满足生理需求,解决衣食住行这样基本生存问题,然后才能谈别的需求。

当孩子的教育与家庭生存有冲突时,父母必须做出两相其利取其重的决定。

真心希望如今的基础教育,能够减缓竞争强度,回归教育本质,让每一个学生保持求知欲,引导学生对生活保持热爱,引领学生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

0 阅读:343
评论列表
  • 2023-09-08 01:31

    好高骛远是大部分家长的通病,社会再怎么发展,工作还是要分层分级的,大部分工作还是以基础性工作为主。现在农村没人了,以后你吃什么穿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