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尔夫《幕间》:看清了现实的残酷,更要守住内在的信仰

素履读书情感 2024-11-13 15:08:37

“风景是那么惨淡,那么美丽……风景会永远存在……即便我们不存在了。”

——弗吉尼亚·伍尔夫《幕间》

舞台戏剧落幕了,人生的戏剧仍在不断上演。你方唱罢我登场,人生的戏剧永无休止。

1941年2月,伍尔夫完成了《幕间》这部小说的创作,还没来得及修改,就于3月28日投河自尽。

《幕间》成为伍尔夫的绝笔之作,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她的生命。

01

弗吉尼亚·伍尔夫( Virginia Woolf,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英国作家,她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也是“意识流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达洛维夫人》《一间自己的房间》《雅各的房间》《到灯塔去》《奥兰多》等作品。

伍尔夫摒弃传统小说结构,尝试运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

在其小说作品中,多描绘人们内心的幻象及潜意识,人物内心独白丰富、变幻、跳跃,意识的流动变得有迹可循,让我们尽可能对于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感同身受。

她拒绝“封闭式”创作,全然打开的写作模式,驱动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要不停地进行头脑风暴,反复切换视角,并且要足够专注。

意识的流动,和时间一样不停止,不等待,上一刻的意识、当前的意识以及下一刻的意识,注定处于不同的时空领域。

伍尔夫的文字灵动、率真、充满生命力。

文字所诠释的内容,超越了文字本身,但并不完全直接描述或表露出来。

文字为她所用,而不为她所役。

她可以赋予世间万物,譬如一草一木、一阵风的摇曳、鸟鸣等以某种象征意义,万物各自独立又相互连接。

有时候,你以为自己正在看风景,转瞬就被风景唤起内心的某个念想。

有时候你的意识正在打量现在,转瞬却被牵引到了过去,起因很可能只是一阵微风、一缕斜阳,或是墙上的一个斑点。

在阅读过程中,既有感觉晦涩难懂读不下去的时刻,也会有眼前一亮的惊喜与豁然。

我们如同在密林中开路,非得越过一大片荆棘,穿过迷雾,才会听到泉水叮咚,感受到阳光、嗅到树叶和花草的气息。

当作品本身不设限,充满想象空间,读者也可以在其中因为感受到它的丰富,而狂喜,而赞叹,或是沉默地陶醉。

02

《幕间》是一部英国露天历史剧与现实生活相交替的小说作品,也是伍尔夫的绝笔之作。

1938年4月,伍尔夫开始构思这部长篇小说(原定名为《波因茨宅》),并于1941年2月完成手稿。

一贯追求完美的她,对这份手稿并不满意,但尚未来得及修改,伍尔夫就在1941年3月28日投水身亡。

她曾在1940年6月的日记当中这样写道:

“我突然想,我有一种奇特的感觉,那就是,从事写作的‘我’已经消失了。没有观众。没有反响。这就是一个人的部分死亡。​”

恰如当代作家余华先生说的,作品在被创作出来那一刻,就不属于自己了。

《幕间》于1941年7月正式出版。《幕间》署名伍尔夫,却不再属于伍尔夫,它以另一种形式,延续着作者的生命,也让我们有幸看到这样一本独特的作品。

这部小说讲述的是1939年6月平凡的一天,发生在在英格兰中部一个有五百多年历史的村庄里的故事,展现的是战争背景下乡村生活的图景。

伍尔夫在创作这本书的过程中,正值二战开始并逐步升级时期,她自己在伦敦的两座房子被炸成了废墟。

亲历过一战的残酷,伍尔夫敏感地意识到,战争所独具的破坏性,将再次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人类所赖以维系的文明可能毁灭,而自己所钟爱的生活方式也可能被迫消失。

战争是“公平”的,它的负面影响力是没得商量的,即便是平日里粉雕玉砌的上流社会,同样不能幸免。

一切都在动摇、堕落且腐朽。

整日笼罩在人们内心的,是疲惫、无望与痛苦。

人们深陷迷雾,却看不清方向,也寻不到出路。

战争使伍尔夫联想到死亡、已故的亲人,以及自己幼年遭受同父异母的哥哥性侵的经历。

战争带来的分明是腐朽的气息,却让已经逝去的——那些痛苦的经历重新“复苏”,带给你二次伤害。

在战争的阴霾下,他人命运,即自己命运。

作为命运共同体,众生,都免不了受到战争的摧残。

伍尔夫内心忧虑、痛苦不安,对于历史和现实进行了深入思考,于是有了这部作品《幕间》。

关于“幕间”,既有字面义,也有引申义。一方面指露天历史剧的幕间休息,也隐喻舞台戏剧与人生戏剧的交替,是历史与现实的对照,是虚与实的结合。

舞台戏剧落幕了,人生的戏剧仍在不断上演。你方唱罢我登场,人生的戏剧永无休止。

想起一首歌《赤伶》:

“惯将喜怒哀乐都藏入粉墨

陈词唱穿又如何

白骨青灰皆我

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

……”

过去连接着现在、历史照应着现实、艺术反映着人生。

世间百态,何尝不是一幕幕不断上演、不断切换镜头的戏剧。

人在其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戏幕起,戏幕落,都是客。

曲终人散,仍有后来者继。

战争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如同碎片、浮渣,人们不安、被动、无助,看不清未来,看不到希望,不知道炮弹什么时候穿越头顶,不知道战争何时休止。

轰鸣而过的战机,与静谧的田园风光形成鲜明对比。

看似宁静祥和的村庄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日渐疏离。

人人忧心忡忡,中年人不满意自己的婚姻,老年人怀念着没有战争侵扰的日子,小孩子懵懵懂懂,因为无知而无所忧虑。

作者既关注到个体的生活状态,也关注到整个人类的命运。

战争使得文明呈现倒退倾向,人类从大自然的保护者沦为破坏者,人类自己也从文明的受益者沦为受害者。

总有人想从困境中走出,但受限于种种现实障碍和并未觉醒的头脑,似乎谁也走不出去。

伍尔夫眼看着帷幕落下,她走入了冰冷的河水中,结束了自己所厌倦的一切。

03

伍尔夫在《幕间》这部作品中,采用了“复调小说”的叙述手法,一方面叙述了乡绅巴塞罗缪·奥利弗一家的故事,另一方面叙述了拉特鲁布女士指导村民演出露天历史剧的故事。

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提出的一个文学概念。

它颠覆了传统小说中,由单一主角或作者的意识主导的特征。小说中存在多个独立的意识,这些意识彼此之间进行对话,呈现“多声部对话”的特征,形成一种“复调”效果,从而生动刻画了人物的关联和多样化的思想,层次丰富,更富有表现力。

比如其中有段描写,给人这样一种感觉——好像动物也有了各自的意识和内心独白(当然,其实也是人所赋予的),管它们能不能理解现实发生了什么,它们恰到好处地回应着什么,和现实融为一体,构成了乡村图景的完整性。

她虚情假意地说:​“夜色这么好,怎么谈起这事来了!”

随后是一片寂静;一头奶牛咳嗽了一声;于是她说,多奇怪呀,她小的时候从来没怕过奶牛,只怕过马……

一只鸟在外面咕咕叫。​“是夜莺吗?​”海恩斯太太问。不是,夜莺不会到这么远的北方来。那是一只习惯于白天觅食的鸟,它在暗笑,因为它白天找到了那么多好吃的东西,有毛虫、蜗牛、小沙粒,它连睡觉时都在暗笑。

于整体戏幕而言,独特的韵律和节奏,也是不可或缺的那部分。

复调效果渲染了一种更加灵动的氛围感,也反映出人物内心的复杂性,由于战争带来的不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看似平静的生活里,人们已经不再属于自己。

人们没法主宰各自的命运,如同待宰的羔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作者巧妙地构思设计,通过不同人物的对话,充分展现他们内心独白。

在人物对话过程中,并不一定是一气呵成,时有停顿,而停顿的间隙,主人公的意识游走于过去和现在之间,表现出一种时空感,穿插着对过往的回忆。

“可是你不记得……”海恩斯太太开始说。是啊,他不记得了。然而他确实还记得——他刚要告诉他们他还记得什么,外面突然传来了声音,他的儿媳妇伊莎走了进来……

“我记得,​”老人打断了她的思绪,​“我的母亲……”他记得他的母亲身体壮实,常把茶叶罐锁起来;然而就是在这间屋子里她送给他一本拜伦的诗集。……他停顿了片刻。“她在美之中行走,就像夜晚。​”

有时候是这样,人们之所以对过往的惬意时光频频回首,一般是当前生活得并不如意。

对现在不满,对未来充满忧思和迷茫、不大看得到希望,当此时,过往的平静、美好,就成为了他们内心的一种寄托。

无论如何,都是为了活下去。

无论那希望,是过去给的,还是未来给的。

04

喜欢一本书,并不着意于它可以给予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给读者指引某种方向。

灵动的语言,同样能打动人心。

在此分享几处自己比较喜欢的表达:

①“她像一只天鹅,径直游了进来,受到阻止便停了下来;她惊奇地发现屋里有人,灯也都亮着……”

这里的她,指的是女主人公之一伊莎贝尔(伍尔夫在其他小说中,也有将女主人公以此命名,如《达洛维夫人》)。

“像一只天鹅”,说明举止优雅,“径直游了进来”,给人一种行云流水的利落感,也说明女主人公似乎是无意识地走进屋子,所以才有了接下来的诧异,“惊奇地发现屋里有人,灯也都亮着”。

她一进来并没有注意到有人在、灯也亮着,而是“受到阻力”停了下来,才诧异地发现这些。

她在想什么呢?

也许她什么也没有想,也许她的意识其实被分散在各处,既有对于婚姻的不满,也有对于琐碎的烦恼、对于现实的顾虑等。

作为一个家庭里相对年轻的女主人,她既是丈夫的妻子、孩子的妈妈,也是公婆的儿媳,真正给予她做自己的时间微乎其微。

且不说时代背景如何,忙碌和疲惫尚且会最大程度地分走一个人的注意力。

与此同时,战争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淡漠疏离,即便是最为亲密无间的家人之间,也缺乏深入了解。

他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却互相“看不见”太多,也并不完全相互理解。

②“那朵花闪着柔和的黄光,一种从薄薄的法兰绒底下透出来的柔和光芒;它照亮了眼睛后面的眼窝。心中所有的黑暗都变成了一座充满黄色光芒的大厅,散发着树叶的气味和泥土的气息。”

读到这段的时候,内心带着感动。

战争所覆盖的环境下,民生凋敝,而大自然里的树木仍在顽强生长,阳光依然照耀着,它的光芒从未减弱。

能够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心关注到风景,内心还有这样一个角落,可以供自己休憩,而不完全被现实的残酷所浸透、所干扰并占据,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

一面是人类通过暴力获得强权,文明处于被破坏的危机状态,人类遭受战争的反噬,在没有安全感和希望的土地上苟且偷安;

一面是大自然仍散发着不屈的生命力,绽放着自然之美。

总要找到一些东西,支撑着生命走下去,哪怕暂时看不到希望。

③在这个六月的清晨,书房里空无一人……炉火变暗,然后又亮起来……带乌龟壳花纹的蛱蝶拍打着窗户下层的玻璃……一遍又一遍地说,如果没人来,永远、永远、永远没人来,那些书就会发霉,那炉火就会熄灭,那蛱蝶就会死在窗玻璃上。

现实是阴晴不定的,普通百姓阻止不了枪声响起。

战争一旦打响,他们或许四处奔走,或许吃不饱饭,精神需求退居到一个相对更次要的位置,于是书房变得空荡,少有人光顾。

女主人公自己也曾感慨道,“这间书房向来都是这宅子里最好的房间”,而最好的房间却空旷寂静着。

人们就在书房附近,但心和它离得很远。

彼时,他们所能接触到最多的书,是报纸。

而看报纸,关注最多的,也是时局。

书籍作为心灵的窗户,在那个时候照见的,多半是人们内心的不安和无助。

炉火变暗,又亮起,透露出环境的变幻莫测和人内心的无所适从;蛱蝶的挣扎、“独白”,则表现出一种对于生命消亡、文明退化的危机感。

④假如让他选择,他会选择经营农场。可是当时不让他选择。因此,一件事导致另一件事;纷纭的世事把你压扁,抓住你不放,像抓住水中的鱼。

在没得选、没有权力自主选择的情况下,人只得被动接受选安排。

命运其实并不在于大的转折,恰恰是一些微小的选择,不知不觉改变并塑造了一个人,构成为了一个人的命运。因为心理上不设防,就多了“漏网之鱼”。

现如今,对于可以有自主选择权的我们而言,往往也最容易忽视生命中微小的抉择,对于大的刺激,当然会充满警惕,进行防御、抵抗,却容易栽到一些不利于个体发展的微习惯,或者不经意的选择上。

我们如何塑造自己,取决于我们想真正成为怎样的人。

这个方向越清晰,内驱力就就越强,每一次微小的行动,既是因,也是果。

⑤“风景是那么惨淡,那么美丽……风景会永远存在……即便我们不存在了。”

“美就是善,是任我们漂浮的大海。”

在战争或其他灾难面前,不能倒下的,除了脊梁,还有信仰。

缺失了内在的信仰,人就彻底涣散下去,一天天被掏空。

上善若水,大自然是包容的,它接纳了一切自然灾害、战争带来的危害,一切人为的破坏,依然生生不息。

在千疮百孔的大地上,还能长出充满生命力的植物,开出明媚的花朵。

大自然孕育了美,美慰藉并治愈着人心,亘古如斯。

在自然面前,人是惭愧的。

有时候望着一朵正在绽放的花,会觉得一朵小花也有自己的信仰,有属于植物界的生命哲学。

她那么微弱,又那么拼尽全力地生长、绽放、凋零,为的是什么呢?

或许并不为什么,只是一种将生命活到极致的姿态。

三毛说:

“我们总要信任些什么,譬如春天,譬如缘分,譬如一颗善良的心。”

我们所信任的,也在不知不觉塑造着我们,改变着我们的面相、心境乃至命运。

【写在最后】

谁也无法对作家真正想表达的内容感同身受、完全理解。

从一本书当中,我们会产生共鸣,也会有不同的体悟,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

作为读者之一,阅读伍尔夫的作品,尤其意识流小说,个人感觉还是有难度,但也喜欢这种可以主动去探索的过程。

站在自己的视角,去表达自己所思所想,诸多不足之处,欢迎书友们批评指正,相互交流。

感谢你为阅读此文花费了时间~

文/素履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