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家媒体"火力全开",齐齐对准一个超市老板?
于东来,胖东来超市的创始人,凭借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和优质的服务,在过去十年间收获了无数消费者的赞誉与支持。
然而,近日于东来的一番的言论,却让这家“行业标杆”陷入舆论漩涡。
二十余家知名媒体接连发声,严厉抨击该企业'过度管控'、'侵犯员工自由'。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胖东来到底得罪谁了?
舆论炮轰:谁在操控?11月20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发文称:
"公司从明年开始,员工结婚不能要彩礼,不能靠父母买车买房,酒席最多5桌,如果做不到,公司将取消一切员工福利!"
此言一出,网友立马开喷:"你管得也太宽了吧?""这哪里是倡议,简直是赤裸裸的干预私生活!"这样的声音在网络上此起彼伏。
然而,真正令人惊讶的是随之而来的媒体反应。
与以往对企业负面新闻的零星报道不同,这一次有20多家媒体在短时间内集中发声:
直指胖东来以高福利为筹码,过度干预员工私生活。更有评论将其形容为"披着福利外衣的道德绑架"。
一时间,这家曾经的标杆企业成了"企业家长制"的代表。
然而,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
细究于东来那条"禁止彩礼"言论,虽然措辞生硬了些,但是凭借着胖东来的口碑,再加上其出发点无非是想帮助年轻人减轻婚恋压力。
在当前"天价彩礼"屡见不鲜的社会环境下,这样的初衷本该得到理解才对。
但值得玩味的是,那些对胖东来口诛笔伐的媒体报道中,几乎清一色地选择性忽略了这家企业的诸多亮点。
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未经证实的"内部消息"和"匿名爆料"。有媒体甚至不惜断章取义,将胖东来的部分管理措施恶意解读为"变相剥削"。
这不禁让人深思:那些对胖东来喊打喊杀的声音,究竟是为了匡扶正义,还是别有用心?
胖东来的“反常”翻开胖东来的发展史,几乎每一页都写满了"反常规"。
2008年,当其他企业还在为"加班文化"叫好时,胖东来就率先实施了每年140天的带薪休假制度;
当同行还在为降低成本绞尽脑汁时,胖东来却给基层员工开出了7000元的月薪,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2020年疫情期间,许多企业纷纷裁员降薪,胖东来却逆势加薪,并为员工提供额外补贴。
不仅如此,胖东来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更是到了近乎偏执的地步。
公司设立了独立的食品检测实验室,对每批次进货都进行严格检测。
曾经有一次,仅仅因为检测出蒜苔中农药残留略微超标,胖东来就毫不犹豫地下架了所有相关产品,并持续停售达三个月之久。
仅2023年一年,公司就在食品安全检测上投入了超过5000万元。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许多同等规模企业全年的利润总额。
这种不计成本的决策,在当时被同行嘲笑为"商业自杀"。
然而,正是这些"反常规"的经营理念,让胖东来成为了零售业的一匹黑马。
2023年,在整个零售业都在经历寒冬的背景下,胖东来却实现了30%的增长,总营业额突破120亿元。公司的会员数量更是突破500万,成为河南省最具影响力的零售品牌。
胖东来的快速崛起确实触动了不少既得利益者的神经。在商场如战场的零售业,这样的"另类"注定会成为众矢之的。
边界在哪里?这次针对胖东来的舆论攻击,细细品味,似乎并非偶然。20多家媒体几乎在同一时间"开炮",背后很可能存在有组织、有预谋的操作。
他们选择攻击胖东来的"禁彩礼"倡议,恰恰是一个极具煽动性的议题。
胖东来的初衷是好的。他们希望通过企业的力量,缓解年轻人因彩礼和购房压力而带来的经济负担。
但问题恰恰在于,这种"自上而下"的价值观输出,触及了年轻人最敏感的神经——个人自由。
在高度市场化和个人主义盛行的今天,企业文化的边界在哪里?企业可以关心员工,但绝不能侵犯员工的基本生活选择权。
胖东来的这次尝试,显然越过了这条红线。
年轻人最痛恨的,是被剥夺选择的权利。彩礼、买房,这些看似私人的选择,承载着个人尊严和生活方式。
即便企业再好,也不应该成为主导这些决定的力量。
胖东来或许低估了当代年轻人对个人自由的捍卫决心。在他们眼中,高福利不应以牺牲个人选择为代价。
但值得庆幸的是,明眼人都能看出这场"舆论战"背后的不公。
谁之过?一个始终坚持诚信经营、勇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不应该因为一则善意的倡议就遭受如此不公正的对待。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为胖东来说话。
毕竟,在这个信任缺失的年代,一个始终坚持做"良心企业"的零售商,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存在。
这场舆论风波,或许会成为胖东来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但值得深思的是,当我们在批评一家企业"管得太宽"的同时,是否也该看到它在食品安全、员工福利等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
当我们指责企业"越界干预"时,是否也应该思考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企业究竟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胖东来确实不完美,但至少它在努力做一个有担当的企业。在这个浮躁的商业社会,这样的企业难道不值得多一些包容吗?"
结语眼下的风波终将过去,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却不应停止。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分辨真相。而对于胖东来这样怀着理想主义情怀的民营企业,我们或许应该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毕竟,在中国企业的发展道路上,每一份向善的力量都值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