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派的最后阵地,一览武汉国民政府委员会主要成员(1927年3月)

恒鼎谈历史 2024-11-16 02:30:49

主席 汪精卫,时44岁,广东三水人,国民党左派领袖。他在中山舰事件后被迫辞职,出走法国;后于1927年4月归国,任武汉国民政府主席,并一度与叛变革命的蒋介石进行争权斗争。

常务委员 汪精卫

常务委员 谭延闿,时47岁,湖南茶陵人,湘军谭延闿派首领,虽军事实力有限,但依然对武汉国民政府的军事行动与政治稳定有着深远影响。

孙科,时36岁,广东香山人,孙中山长子。他在政治上受到一定的关注和期望,但因政治敏感度欠佳,始终处于一个无所作为的尴尬处境。

徐谦,时56岁,江西南昌人,国民党元老,孙中山忠实信徒‌,始终遵奉孙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为推动国共合作做出巨大贡献。

宋子文,时33岁,上海人,宋庆龄弟,武汉国民政府决策人之一。宁汉分裂后,他被派赴至南京劝阻蒋介石的分裂行动;同时设立财政部驻上海办事处,着手接收江浙财政事宜。

委员 汪精卫;谭延闿;孙科;徐谦;宋子文

委员 蒋介石,时40岁,浙江奉化人,蒋派领袖。北伐战争期间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他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迁往武汉后,仍坚持要迁都南京,冀图直接控制中枢。后于1927年4月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并于4月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相对峙。

委员 唐生智,时38岁,湖南东安人,湘军唐生智派首领,武汉国民政府的重要军事支柱。他在北伐战争期间迅速扩张实力,并意图联合其他势力讨伐蒋介石,以试图取代其在国民党内的地位。

委员 于右任,时48岁,陕西三原人,国民党元老。他在北伐战争期间与冯玉祥合作,策应北伐,在西北地区颇具影响力。

委员 李宗仁,时36岁,广西临桂人,新桂系首领。他在北伐战争期间,凭借自身卓越的军事才能与高明的政治手腕,为北伐战争奠定坚实的基础。后因桂系利益选择支持蒋介石叛变,并成为南京国民政府重要军事支柱之一。

委员 黄绍竑,时32岁,广西容县人,新桂系二号人物。

委员 朱培德,时39岁,云南楚雄人,滇军朱培德派首领。他在北伐战争期间主政江西,因其自身实力较弱,故在宁汉对立中采取骑墙态度。

委员 李济深,时42岁,广西苍梧人,粤军李济深派首领,同时因在政治上亲近于新桂系,亦被视作新桂系首领。

委员 冯玉祥,时45岁,河北青县人,国民军联军总司令,在西北地区实力极强,为宁汉双方最为关键的拉拢对象。

委员 陈友仁,时52岁,祖籍广东兴梅,外交家,他以精通西方法典及坚持反帝爱国革命的立场而著称。

委员顾孟余,时39岁,河北宛平人,汪派骨干。

委员 孔庚,时54岁,湖北希水人,民主革命家,民国初年曾在山西历任军事要职。

委员 何应钦,时37岁,贵州兴义人,蒋介石重要副手。

委员 王法勤,时58岁,河北高阳人,国民党元老,汪精卫重要政治盟友。

委员 宋庆龄,时34岁,上海人,孙中山夫人及重要助手。她主张与共产党人紧密合作,并积极参与维护革命政府的稳定与发展‌。

委员 经亨颐,时50岁,浙江上虞人,教育家、书画家,浙江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

委员 彭泽民,时50岁,广东四会人,国民党元老,孙中山“三大政策”的积极拥护者。

委员 吴玉章,时49岁,四川荣县人,革命家、教育家,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奉党命从事统战工作并参加北伐。杨树庄;钮永建;

委员 柏文蔚,时51岁,安徽寿县人,辛亥革命四杰之一,与孙中山等人齐名。

委员 谭平山,时41岁,广东高明人,民主革命家,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受中央委派,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并多次受到孙中山的表扬‌。

委员 程潜,时45岁,湖南醴陵人,国民党元老,湘军程潜派首领。其部队在北伐战争期间被蒋介石趁机瓦解,后在武汉国民政府的支持下重建部队。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