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公布了今年7月的最新数据,人民币再创新高,以美元为主导的全球货币体系正在发生改变。
其中,美元在7月份的国际支付占比为47.8%,和6月份相比有所上升,仍然是国际支付领域的第一大货币,几乎占据着“半壁江山”。
美元在5月和6月的国际支付占比分别是:47.89%、47.08%,5月至6月出现了下滑,6月到7月又明显回升,但是幅度都不大,总体维持在47%左右。
这说明美元在当前的国际支付领域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市场预期反映美联储可能要在9月份降息,届时美元指数将下跌,美元步入降息和贬值周期,但其主导地位在短期内还无法改变。
美元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离不开欧元的“贡献”,正所谓:欧元跌倒,美元吃饱。
欧元7月份的国际支付占比仅剩22.47%,已经不足美元的一半,曾几何时,欧元的支付占比达到40%以上,是足以抗衡美元的强大存在,可是如今呢?
欧元沦落到今天的地步,原因有很多,有欧盟自身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冲击因素。
从欧盟自身来说,很多时候只是一个经济联盟,无法在重要问题上达成共识,分歧很多,严重阻碍欧盟的发展,而且欧盟内部的经济发展也很不均衡,如今就连“领头羊”德国,GDP也出现连续的负增长,拖后腿。
从外部来看,无论是美元加息收割欧盟,还是俄乌冲突引发欧洲大通胀,都给欧盟及欧元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大冲击。
在美元、欧元之后,英镑的国际支付占比达到7%,是全球第三大货币,虽然占比有所下降,但英镑是典型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典型。
尽管说英国已经不再是曾经强大的日不落帝国,但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依然很稳固,英镑在全球支付领域同样扮演重要角色。
今年7月,人民币的国际支付占比达到4.74%,和6月相比提升了0.13个百分点,再创新高,反超日元,连续9个月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排在美元、欧元和英镑之后。
不过,人民币的支付占比是否真的只有4.74%?毕竟我国GDP一度达到美国的77%,再加上我国每年巨大的外贸出口额,似乎和人民币4.74%的占比并不匹配。
更重要的是,4.74%的数据是SWIFT系统公布的,而人民币还有一部分交易并未通过SWIFT系统,所以这个数字显然并不全面。
另外,我国自己组建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正在快速发展,7月份新增8家参与者,包括2家直接参与者,以及6家间接参与者。
截至今年7月末,我国CIPS系统覆盖了全球184个国家的4700多家银行机构,直接参与者150家,间接参与者超过1400家,平台交易量和交易规模都在快速增长。
虽然,目前CIPS系统无论在日交易量,还是在交易规模方面都和SWIFT系统有很大的距离,但毕竟CIPS系统成立时间短,但重点是增长速度很快。
要知道,美元在取代英镑的全球货币主导地位的过程中,历经了长达百年的布局和追赶,这个过程很漫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人民币的国际化任重而道远,需要认清客观现实,继续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