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胜科纳米IPO为例,为什么很多A股,都会遭遇大股东减持?

日常面力场 2024-11-27 03:32:23

前几天降温,正是涮锅子的好季节,力场君约上几个一二级的兄弟小酌,席间自然免不了股市的话题。力场君一直有个疑问,这波行情启动以来,后期将演绎成为一轮一到两年的牛市,但为什么在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牛市初期,就会有很多重要股东,甚至是大股东、实际控制人选择减持?

典型如和胜股份(002824.SZ),11月20日就公告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李建湘于2024年11月18日与一家私募签订协议,向后者转让1400万股和胜股份股票,转让价款合计为23884万元,折算每股转让价为17.06元。

而在11月18日前一个交易日,和胜股份的收盘价则为18.95元,也即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李建湘,甘愿折价10%也要套现出来两亿元。

再来看和胜股份的股价,高吗?这得看怎么说,相比924之前的低点,上涨了50%,涨幅不算小;但若与2022年7月的高点45.17元相比,还不到高位时候的一半。这时候,实际控制人就耐不住了,急切地折价套现,这到底是为什么?

对于和胜股份这家公司个体,力场君没什么研究,也不好妄加揣测。但是对于实控人、大股东在牛市初期就开始套现,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他们认为这一轮牛市共识不可靠、不愿继续等高位,另一种就是眼前就很缺钱、等不到后面更高的价位再套现了。

力场君倾向于后一种可能。

涮锅子的时候,其中一个私募哥们儿也是这样认为,他还提到其实很多公司的大股东,在IPO的时候就已经背上了很多外债,这些债,都等着上市之后减持套现来还呢;就更别提还有更多在IPO之前突击入股的股权投资机构,投资期限都写在协议里呢,到期不给钱,会出更大的乱子。

说到大股东负债闯上市,或许确实有这个现象。最近力场君就关注到一个案例,一家公司的IPO申请,刚通过了审核,而目前这家公司的实控人,背负了近亿元的巨债。

这家公司全称是胜科纳米(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胜科纳米”,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保荐代表人为李伟、涂清澄。这家公司主要从事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服务,看起来挺高大上的。业绩也还行,2022年和2023年增速都挺快,今年差了点,前三季度营收微增4.49%、利润下滑了19.27%。

这不重要,抛开业绩数据,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及董事长李晓旻,就背了一身的债。公开信息披露显示,截止到今年8月底,李晓旻未到期负债合同金额总计9405万元,应付利息超过754万元;这笔巨债的形成原因,主要源于其与外部投资人同步增资及反稀释操作,也即胜科纳米在进行外部融资时,李晓旻为了维持控股权,选择借钱同步增资。

对此,上交所在第一轮和第二轮两次问询,第一个问题都是关于实际控制人大额负债,不难看出监管层对于这个问题,也是高度重视的。

不用说那些公开信息披露文件中堂而皇之的理由和解释,咱就说一个简单的道理:李晓旻这近一个亿的债,该怎么还?

靠工资吗?那是扯。靠分红?难度也不小,且不确定性很大。最可能也是最便捷的,还是得靠上市后减持套现,更具有确定性地填补上这笔巨债的窟窿,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当然,力场君并不是说,等胜科纳米上市后,就一定会遭遇实控人的大笔减持套现。形势比人强,胜科纳米和实控人李晓旻未来怎么做,都基于他们的选择,不论是这种选择是心甘情愿还迫不得已。对此,小伙伴们也不妨聊一聊,换作是你的话,会怎样做?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