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王牌58师擅自出击,一举拯救10万志愿军,立大功获彭老总盛赞

倚栏观海心自宽 2024-12-09 13:50:26

世人皆道志愿军第58师是支王牌劲旅,却鲜有人知这支部队曾在朝鲜战场上演过一出惊天壮举。1951年的初夏,华川战场上硝烟弥漫,美军突然发起猛攻,将我志愿军第9兵团10万将士置于危险境地。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58师师长黄朝天作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决定 —— 违抗上级命令,率部折返战场!

这个看似莽撞的决定,究竟为何能得到彭老总的盛赞?58师是如何以一己之力阻挡住美军三个师的疯狂进攻?这支英雄部队又经历了怎样惊心动魄的13天?

一、命悬一线的华川之围

1951年5月16日,华川镇上空阴云密布。这个位于朝鲜半岛中部、素有"兵家必争之地"之称的小镇,此刻正笼罩在一片诡异的寂静之中。

天刚蒙蒙亮,一声震耳欲聋的炮响打破了这份宁静。美军第3师和第25师的先头部队已经悄然潜入华川外围,猛烈的炮火如雨点般倾泻而下。

"轰!轰!轰!"密集的炮弹将华川周边的阵地炸得尘土飞扬,硝烟弥漫。美军这一突然袭击,打了志愿军一个措手不及。

原来,刚刚结束第五次战役的志愿军第9兵团正准备通过华川向北转移。谁知美军早已在此设下埋伏,妄图一举切断志愿军的退路,将整个兵团围歼于此。

当时的情况异常危急。美军不仅在兵力上占据优势,更掌握着制空权。他们的轰炸机呼啸着掠过华川上空,不断向地面投下炸弹。志愿军的防空火力十分有限,只能在山坡上构筑简易的防空工事,依靠地形的掩护躲避轰炸。

就在这时,58师通讯排送来一份电报:美军已经占领了华川以南的几处制高点,正在加紧布防,意图形成合围之势。更糟糕的是,美军调来了装甲部队,十多辆谢尔曼坦克正向华川推进。

"叮铃铃!"电话铃声突然响起。58师师长黄朝天抓起话筒,电话那头传来9兵团参谋长急促的声音:"华川镇已经暴露在敌人火力之下,兵团指挥部正在紧急转移,你部立即向北撤退!"

放下电话,黄朝天站在作战地图前陷入沉思。此时的形势已经十分明显:如果按照命令立即撤退,虽然能保住58师的实力,但身后的9兵团必然陷入重围。10万弟兄的安危,就系于这一念之间。

窗外,炮声轰鸣,硝烟弥漫。美军的炮火已经打得越来越近,阵地上不时传来伤员的呻吟声。58师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战士们都很疲惫,但每个人的眼神中依然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正在这时,通讯兵又送来一份电报:美军第24师也已向华川方向开进,预计两小时后即可到达战场。这意味着,美军即将在华川地区形成三个师的兵力优势。

形势万分危急,58师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是遵从命令立即撤退,还是另作他想?每一分钟的延迟,都可能带来更大的伤亡。

二、勇士黄朝天的惊人决断

就在美军炮火愈发猛烈之际,黄朝天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指挥部里,几位团长和参谋长围坐在简陋的木桌旁,桌上摊开着一张已经被汗水浸湿的作战地图。

"同志们,9兵团十万弟兄正面临重围,我们能够安然撤退,但他们却会陷入绝境!"黄朝天的声音坚定有力,"我决定违抗上级命令,率部折返华川!"

这个决定一出,会议室里顿时鸦雀无声。片刻之后,173团团长第一个站了起来:"师长,我们173团坚决服从命令!"

其他团长也纷纷表态支持。参谋长却提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师长,我们现在只有9000多人,而美军有3个师的兵力,这仗怎么打?"

黄朝天用铅笔在地图上划了几道线:"美军刚刚占领华川,还来不及构筑完整的防线。我们要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就这样,一场惊人的作战计划在短短半小时内制定完成。58师将分成三路:173团佯攻正面,吸引美军主力;另外两个团则从侧翼包抄,切断美军的补给线。

临行前,黄朝天在师部院子里召集了全体指战员。天空中不时传来美军飞机的轰鸣声,但没有一个战士退缩。

"弟兄们!"黄朝天的声音格外洪亮,"今天我们面临一个重大抉择。北撤,我们能保住自己;南返,我们将面临重重险阻。但是,我们能眼睁睁看着9兵团的十万弟兄陷入绝境吗?"

"不能!"战士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就在这时,一名通讯员跑来报告:"报告师长,美军第24师已经抵达华川外围,正在布防!"

时间紧迫,黄朝天立即下达了进军命令。58师的战士们迅速行动起来,有条不紊地准备着即将开始的战斗。

武器弹药被重新分配,每个战士都只携带最必要的装备,以确保最大的机动性。伤员被转移到后方安全地带,临时野战医院也迅速搭建完成。

在出发前的最后时刻,炊事班的战士们为每个人发放了一天的干粮。大家都明白,这可能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最后的一顿饱饭。

"同志们,记住!"黄朝天最后说道,"我们不仅要阻击美军,更要为9兵团的撤退争取时间。此战,我们不成功便成仁!"

当58师开始向华川方向进军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借着夜色的掩护,部队悄无声息地向美军阵地逼近。没有人知道,这支看似渺小的部队即将创造怎样的奇迹。

在行军途中,战士们看到了9兵团正在撤退的部队。两支部队擦肩而过时,双方都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敬礼。这一幕,深深印刻在每个人的记忆中。

三、血染华川的殊死之战

1951年5月27日深夜,华川镇外一片寂静。美军正在阵地上轮换岗哨,突然,黑暗中响起了一阵震天的喊杀声。58师的反击战,就这样在夜色中拉开序幕。

173团打头阵,他们趁着夜色向美军发起突袭。美军显然没想到志愿军会主动出击,仓促应战之下损失惨重。一个小时内,173团就占领了华川外围的三处制高点。

天刚蒙蒙亮,美军就开始了疯狂的反扑。一时间,炮弹如雨点般落下,整个华川地区都笼罩在硝烟之中。173团的阵地上,一门82毫米迫击炮被打得通红,炮管已经严重变形,却仍在坚持射击。

炮兵班长老李的手被滚烫的炮管烫伤,战友们要给他包扎,他却说:"不用管我,继续打!"就这样,他们用这门几乎报废的迫击炮,击毁了美军两辆装甲车。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173团三连的遭遇。一个排的阵地遭到美军重点突击,战斗结束时只剩下4名战士。但他们硬是凭借着这4个人的力量,死死咬住阵地,挡住了美军整整一个连的进攻。

与此同时,其他两个团也在侧翼展开行动。他们利用复杂的山地地形,不断对美军发起骚扰。美军为了防备侧翼,不得不分散兵力,这就给了173团喘息的机会。

战斗进行到第二天下午,形势愈发严峻。美军调来了战斗机,对志愿军阵地进行轮番轰炸。一架架轰炸机在低空盘旋,投下的炸弹将阵地炸得坑坑洼洼。

但58师的战士们早有准备。他们利用地形优势,在山坡上挖设了大量防空洞和交通壕。当轰炸机来袭时,战士们就躲进防空洞;等轰炸结束,又立即冲出来继续战斗。

一名美军战俘后来回忆说:"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每次轰炸过后,我们以为中国军队已经被炸得七零八落,可他们总能顽强地重新组织起来,向我们发起反击。"

战斗持续到第三天,173团的处境更加艰难。他们的弹药所剩无几,不得不把战死战友身上的子弹收集起来继续战斗。但即便在如此困境下,他们仍然牢牢守住阵地。

最危急的时刻出现在5月29日傍晚。美军集中优势兵力,对173团的阵地发起总攻。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团长下令:"弹药不足的同志,准备白刃战!"

就在这时,侧翼的两个团突然发起猛攻,打乱了美军的部署。美军仓促应战,阵脚大乱。173团抓住战机,奋起反击,一举收复了失去的阵地。

这场战斗打到后来,美军投入了3个步兵团和1个装甲营的兵力,但始终无法突破58师的防线。恰恰相反,他们在这场战斗中损失惨重,被打得疲惫不堪。

四、生死十三天的艰苦卓绝

进入六月,华川战场的形势更加严峻。58师已经连续作战一周,弹药补给完全断绝,给养也所剩无几。

6月2日清晨,师部接到前线报告:173团阵地上的战士们已经两天没有吃上一顿像样的饭了。但当送粮的后勤人员赶到时,战士们却说:"我们还能再坚持两天,把粮食留给更需要的伤员吧!"

物资匮乏的状况在全师蔓延。许多战士被迫以野菜和树皮充饥,有的甚至把皮带煮着吃。但即便在这样的困境下,没有一个人提出撤退。

6月4日,最后一批弹药也快要耗尽。通讯员送来了一份统计报告:全师仅剩的弹药,平均每人不到10发子弹。面对这个严峻的现实,58师采取了一个特殊的战术——白天死守阵地,晚上则组织小分队偷袭敌军阵地,缴获弹药。

一天夜里,173团派出一支20人的特战小队,悄悄潜入美军阵地。他们不仅缴获了一批弹药,还炸毁了敌军两门榴弹炮。这次行动极大地鼓舞了全师将士的士气。

6月6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给战士们带来了新的考验。战壕里积满了水,许多伤员的伤口出现感染。但最令人担忧的是,这场雨冲毁了部分防御工事。

面对这一困境,58师发动了全体战士投入到修筑工事的战斗中。他们顶着敌人的炮火,用简陋的工具加固战壕,用自己的身体掩护正在施工的战友。

6月8日,美军再次发起猛攻。这一次,他们调来了新式的M46巴顿坦克。面对这种装备精良的装甲部队,58师的战士们想出了一个险招:用手榴弹捆成捆,等坦克经过时扔到履带下。

这个战术虽然危险,但效果显著。仅一天时间,就有3辆美军坦克被这样击毁。美军坦克部队被迫放慢了进攻节奏,这为我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到了6月10日,形势达到了最危急的时刻。美军集中了大量重炮,对58师的阵地进行疯狂轰击。阵地上的战士们已经36小时没有合眼,但他们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就在这时,师部接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友军的援军即将到达!但要等到援军抵达,58师还需要再坚持三天。

黄朝天立即下令:集中所有剩余力量,发起最后的反击。6月11日拂晓,58师各团同时向美军发起进攻。这是一场殊死搏斗,战士们用尽了最后一颗子弹,甚至发生了多次白刃战。

这场反击给美军造成了重大伤亡,也彻底打乱了他们的进攻部署。当援军终于赶到时,58师的战士们仍然牢牢地守在自己的阵地上。13天的血战,终于画上了句点。

五、彭老总的高度赞誉

1951年6月14日,当援军抵达华川战场时,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58师的阵地上到处是弹坑,战壕和防御工事几乎被炮火夷为平地。但在这片焦土上,58师的战旗依然高高飘扬。

这时,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第9兵团的十万将士已经安全撤离战区。58师用血肉之躯为友军撑起的这道屏障,终于完成了它的使命。

援军指挥官立即向彭德怀司令员报告了战场情况。当听说58师以一个师的兵力,硬是顶住了美军三个师的进攻整整13天时,彭老总当即拍案而起:"好!这才是我们志愿军的血性!"

战后统计数据显示,在这场殊死之战中,58师共毙伤美军7000余人,击毁坦克8辆,缴获各式武器装备数百件。而58师自身的伤亡数字,也令人心痛:近3000名官兵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6月15日,彭德怀专门派人向58师转达了他的话:"58师是最强硬的部队,你们拼命硬干的精神,是全军的楷模!黄朝天同志的这个决定,不是违抗命令,而是在危急关头挽救了整个战局!"

几天后,58师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彭老总亲笔题写的锦旗。锦旗上书写着"攻必克 守必固"六个大字,这是对58师在华川战役中表现的最高褒奖。

这面锦旗很快就在全军传开了。许多部队派人前来58师参观学习,询问他们是如何在绝境中坚持战斗的。58师的战士们总是说:"我们什么特别的本事都没有,就是服从命令,听党指挥!"

在随后的总结会上,彭德怀特别指出了58师这次战斗的三个特点:第一,关键时刻敢于担当,挺身而出;第二,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依然保持战斗力;第三,充分发挥了我军特有的灵活战术。

这场战斗不仅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例,更为志愿军积累了宝贵的作战经验。从此以后,"华川精神"成为了志愿军战士们学习的标杆。

一个月后,58师再次开赴前线。临行前,彭德怀特意嘱咐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58师这把好钢,我们还要好好使用!"

华川阻击战的胜利,不仅证明了58师的战斗力,更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钢少气多"的战斗精神。从那以后,但凡提起志愿军的王牌部队,58师的名字总会被人提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