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美食与国民性格

闲蛋黄 2024-01-28 14:52:41

“食物原是如此,人总是选着自己的喜好,这喜好往往与自己的性格和本质十分接近,所以从一个人的食物,可以看出他的人格。”——林清玄

地球上有人聚居的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食物,这就是国民美食。或浓烈或清淡,于氤氲烟火间,蕴含着文化的力量。蛋哥从G20国家中挑几个国民菜来聊一聊:

美国-汉堡

美国的本土文化约等于一张白纸,各族移民带来的文化像是不同的颜料,在这张白纸上留下一层层笔触。在消费与享乐主义与高度的工业化的双重驱动下,各民族食物纷纷抛弃故土的身份,汉堡、三明治、派、塔、牛排、热狗、冰淇淋等都可以代表美国出战。

汉堡起源于德国,由19世纪早期德国汉堡的移民带入美国时,当时并不是现在的两片面包夹着一块牛肉饼的「汉堡」,而是肉饼(汉堡排(Hamberg Steak))。直到19世纪末,路边餐车逐渐流行,为适配这种更方便快捷的用餐场景,汉堡排从「放在盘子里」进化到了「夹在面包里」,逐渐演变成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汉堡」。20世纪30年代,汉堡成为美国主流快餐产品,跟着“麦当劳”、“肯德基”、“汉堡王”遍布世界各地。

面包里夹上生菜、牛肉、芝士、西红柿等,装袋带走或者堂食,就成了鼎鼎大名的“汉堡”,足见美国美食是多么简单和方便,侧面也反应出美国人的食物单调和工作节奏快。

俄罗斯-酸黄瓜

在俄罗斯,黑面包、伏特加、鱼子酱称为“三剑客”;圆白菜、葱头、胡萝卜和甜菜称为“四大金刚”;面包、牛奶、土豆、奶酪和香肠称为“五大领袖”。俄国人对朋友十分热情实在,不论家境贫富,烹饪技艺高低,都要像俄谚所说,“炉子里有啥,往桌上端啥”。在俄罗斯,酸黄瓜是很多的凉菜的配菜,但如果没有它,可能开不了席。

因气候的原因,俄罗斯的蔬果品种非常的少。特别是到了冬天,菜比肉贵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不过,青菜是少了些,也不是只有黄瓜,起码还有大白菜、甜菜、红萝卜、卷心菜什么的。不过战斗民族的汉堡、卷饼、烤肉、三明治里可以没有生菜,但不能没有酸黄瓜。

酸黄瓜的口感酸甜,是一道开胃小菜。中国也有腌黄瓜,吃的多是凉拌黄瓜,腌黄瓜只是偶尔当下饭菜,但俄罗斯人直接把酸黄瓜当了下酒菜。他们腌制的都是整个小黄瓜,只需要一根小黄瓜,就能喝完一瓶。伏特加有40度,和威士忌、白兰地并列为世界三大烈酒。俄罗斯人喝威士忌时,在饭前加冰块苏打水浅尝即止,喝白兰地则是在餐后细品慢酌,而喝伏特加时,哪怕是满满一大杯,也要一口闷。这种喝烈酒不要命的方式,东北爷们拿起酒杯也要先考虑一下。

英国-炸鱼薯条

作为一个吃货,最痛苦的不是没有好吃的,而是出现一份黑暗料理(暴殄天物)。 或许是由于食材缺乏,又或许是保存食材的需要,传统英式料理总给人一看就饱的感觉。

能撑起英国国民美食的,也只有炸鱼薯条。但事实上,炸鱼薯条起源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犹太人难民,是16世纪才带到英国的。每周的第七天是犹太人的安息日,犹太人谨守安息日为圣日,不许工作。为了避免破戒,他们用面粉裹住鱼肉并油炸的方式将鱼肉保存,以便在安息日时食用。

一战和二战时,英国所有的食物均由政府限量配给,独鱼、薯除外,只要你有钱就可以买。 每年英国有超过250,000,000——两亿五千万份鱼薯被卖出,至于连起来能绕地球几圈,好像英国人没认真计算过。

1958年到1976年,冰岛和英国打了20年的持续战争,原因就是英国人为了鱼薯而疯狂捕捞欧洲的鳕鱼资源。别看冰岛足球踢不过英格兰,但装可怜玩套路还是略胜英国一筹,所以英国人在路边能不能买到便宜的炸鱼薯条,全要看塘主的脸色。

法国-勃艮第红酒炖牛肉

你想象的法餐是什么?鹅肝,松露,蛋黄酱焗龙虾,是说不出酱料名字的烤肉排,还是高耸的拔丝泡芙塔?但常见的法餐没那么精致,味道似乎也没那么惊艳。法国寻常人家里的家常菜,法国人心中最能代表法餐出战菜是——“勃艮第红酒炖牛肉”。这道菜在勃艮第地区,现在依然是一道传统周末家庭聚会的菜肴。村民举行庆祝活动时,也最喜欢烹饪这道菜来款待亲朋好友。

这道菜的配方通常是:大块牛肉、蘑菇、胡萝卜、洋葱、土豆、香草束、面粉、黄油、橄榄油、胡椒粉、盐,再咕嘟咕嘟倒进葡萄酒来炖。而这道菜的两大主要材料——红葡萄酒和夏洛来牛肉,均产自于法国中部地区勃艮第大区Bourgogne。

勃艮第红酒炖牛肉做法并不复杂,卖相也不华丽,但这道菜在2010年时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盖章,申遗成功~勃艮第红酒炖牛肉可以和米饭或土豆泥搭配,佐以可口的红酒,享用后整个身子都暖暖的,是一道非常适合冬天吃的菜。

法餐真正走上“高档”源于17世纪的一位著名厨师La Varenne,他写了一本在法餐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书《Le Cuisinier françois》。这本书被认为是第一本真正的法国烹饪书籍。在这时期,法餐的餐桌礼仪也更加规范。不再像中世纪一样所有菜一起胡乱上桌,而是按类别有顺序的呈上。餐具器皿也逐渐从以前的陶制变为从意大利传来的银质餐具。

法国大革命进一步推进了法餐在世界的传播。大革命后,贵族们纷纷逃亡,原先服务于贵族的厨师们流入民间,开起了餐馆。工业革命和机器的普及使得食物的制作和运输成本降低,法餐在民众中进一步得到普及。

1803年,世界第一位美食家Grimod出版了全世界第一本餐厅指南年鉴《L'almanach des gourmands》,受到全民追捧。被誉为“厨师之王”的Auguste Escoffier发明了厨房分工系统,即每个人专攻一部分(冷盘、蔬菜、烧烤、酱汁、甜点等),使得菜肴的供应更加有效率。他还简化了现代法餐的结构,用“俄式上菜法”替代了以前的“法式上菜法”(以前上菜不撤盘,现在是撤一道上一道)。

二十世纪初诞生的《米其林指南》本义是为了促进汽车旅行,从而能更好的销售米其林轮胎。没想到,如今它成为餐馆评级的权威和美食爱好者们的圣经。类似美食指南的流传进一步推动了法餐的普及,而米其林的星级评价标准也将法餐推向高雅、奢华的位置(世界男首富、女首富同时被法国人获得,不是没有道理的。中国菜、中国制造有向法国学习的地方,只有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才能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中国-饺子

中国是美食大国,无论到哪个城市里面,都有成千上万种美食可以吃。虽然中餐在国外很普及,但中餐的地位比法国、意大利菜要低很多。国外商务宴请一般都是法系菜和意大利菜为主,亚洲菜系也只有日本料理。这可能跟国外的中餐馆,大都是华人或移民开设(类似于国内的苍蝇馆子)。中高档中餐馆较少,给国外人中餐是廉价质量差的印象。

中餐无论是烹饪方式还是摆盘方式,明显都不太适合欧洲人的分餐制。尤其是中餐的炒菜,重油重盐,让自诩为自然健康的外国人大呼受不了(这个也是文化习惯差异,就跟吃饭用手抓、用筷子,用刀叉的区别一样)。

能扛起中国美食,负责在海外传播的;说有什么食物是离开家乡才会想念的,一定非饺子莫属。在中华大地上,饺子拥有许多五花八门的名字,扁食、角子、饼饵、娇耳、煮饽饽、粉角、水饺子、馄饨(近亲)等……近代•徐珂《清稗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做水饺。

大名饺子,小名水饺,英文名“Chinese Dumpling”、“jiaozi”(西方人先知道的意大利Dumpling,再知道的中国饺子)。韩国有泡菜饺子、意大利有小方饺、印度尼西亚有蒸鱼饺子、日本有煎饺、俄罗斯有水果馅儿的饺子……唯独中国人把饺子揉进了生活、揉进了感情,揉进了文化。元旦吃饺子、初一吃饺子、初五吃饺子、十五吃饺子、头伏吃饺子、贴秋膘吃饺子、冬至吃饺子……饺子是节日和团聚的代名词,也是满足中国人阖家欢乐的美好图腾。

意大利-披萨

想到意大利美食,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意大利面(Pasta),披萨(Pizza),意大利冰淇淋(Gelato),还是意式咖啡(Espresso)?

意大利美食与罗马文明密不可分。罗马人在饮食中广泛应用小麦和制作面食的技术,开发了细面条(spaghetti)、管状面条(macaroni)和平面条(lasagne),使面食成为意大利饮食的基石之一。此外,罗马人还引入了橄榄油、鱼酱、葡萄酒和面包,革新了食材的处理和烹饪方式,中世纪时期,意大利各地逐渐形成独特的饮食风格。

在古罗马时代,罗马人常吃一种叫「pinsa」的椭圆形烤饼,除了形状上的差异之外,其他部分和比萨无甚差别。在那个还没有出现盘子的时代,饼皮又薄又脆的「pinsa」本来是被当成盘子使用的。后来人们开始在其上放不同的食材,连同饼皮一起吃。在那不勒斯, 比萨最初只是一种在街头贩卖的穷人食物, 直到1830年第一家比萨餐厅「PizzeriaPort’Alba」在意大利开业,比萨才被从路边摊「请」进正统的餐厅。2017年12月9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估,意大利那不勒斯披萨被选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意大利人民有自己的“披萨情节”:一是要趁热吃,二是必须要是从传统砖窑式烤炉里烤出来才可以。意式披萨对“素”偏爱,在意式披萨上只能有一种肉类。比如猪肉披萨的材料可以选择帕尔马火腿、萨拉米,而海鲜披萨则是沙丁鱼、金枪鱼、大虾、海虹等。

美国向来是肉食爱好者的天堂,培根火腿烤鸡牛肉海鲜来者不拒,什么肉都敢往披萨上“招呼”。1960年,一名叫山姆·帕诺普洛斯的加拿大大叔把一罐菠萝,洒在了披萨表面。而就在前一年,夏威夷成为了美国的第50个州,于是他灵机一动,“夏威夷披萨”就诞生了。意大利人怒了,披萨必须是咸口的,甜口的披萨是不存在的。

美国我行我素,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发展出带有浓郁东海岸风格的纽约风比萨、希腊比萨,或有着中西部粗犷色彩的芝加哥风比萨、圣路易斯风比萨,以及有着西海岸标新立异风味的加州风比萨等。必胜客(Pizza Hut)、达美乐(Domino’s)、棒约翰(Papa John’s)和小凯撒(Little Caesars)皆是美式披萨连锁店。不得不承认,意大利人天性比较懒散,喜欢晒晒太阳吹吹海风,结果被徒弟美国抢了师父的风头。

日本-纳豆

日本地处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交界处,以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日本料理很出名,让人不由想起寿司和生鱼片(“刺身”为音译)。寿司起源于日本的江户时代,材料主要是用寿司醋处理过的米饭块,配合鱼肉,海鲜,蔬菜或鸡蛋等作配料;生鱼片即将各类新鲜的鱼类,切成一口大小的薄片,沾上酱油和芥末后生吃。但日本百姓并不经常吃,一是做起来麻烦(没那闲功夫),二是价格贵(经济上要考虑下)。

论起日本的国民美食,纳豆应该可以胜任。每年的7月10号被定为“纳豆节”,因为日语中7代表“纳”,10代表“豆”,由此可见日本人对于纳豆的喜爱程度。纳豆,就是黄豆经过纳豆菌发酵而成的豆制品,气味较臭,味道微甜。

即使是日本举国上下的“国宝”级美食,日本人也未必人人都爱。不喜欢的人对它望而却步,吃一口都嫌多;喜欢的人对它爱不释口,它拌在热腾腾的白米饭里就足以消耗掉一整碗米饭。不能说日本人长寿是因为纳豆,但纳豆老少皆宜,尤其适合老年人食用。

在日本的超市和便利店里,永远都看得到摆放整齐的盒装或是纸杯纳豆。干吃纳豆口感有些单调,所以纳豆和酱油总是“成双成对”地出现在日本人的餐桌上。纳豆的粘性被酱油的水分充分调动,也让纳豆吃起来更细腻柔软,这是非常地道的日式吃法;除了酱油,还有橙醋、黄芥末、芝麻油和白糖也是纳豆常见搭档,再配上秋葵、香葱、腌梅干,口感就更加丰富。

纳豆的日式吃法千人千味,很符合日本人的国民性格,喜欢的事情能做到极致,没兴趣的事情就不闻不问,日本不会太顾及国际市场去改良产品,自己喜欢就好。

德国-啤酒肘子

烤猪肘估计是德国最出名的一道菜。德国饮食文化中,肉是餐桌上的主打菜。而烤猪肘更是宴会主角,由于地域、宗教、环境、文化、历史、……的差异,在南德和北德猪肘的做法有很大差异。在南边,以巴伐利亚为代表,施瓦本以及奥地利地区的烤猪肘(Schweinhaxe)最为出名,完全用烤箱烤制,一般配略苦的白啤酒;在北边,则是勃兰登堡等地,以柏林为代表的冰肘子(Eisbein)著称。先将猪肘煮熟,然后放在平底油锅里简单煎炸,配上解腻的酸菜,再来一杯略带酸味的小麦啤酒。

早期日耳曼人以游牧生活为主,当时的猪并不是我们白白胖胖的样子,而是处于半驯化状态,身负鬃毛,面露獠牙的野猪。日耳曼人带着他们的猪到处迁徙,甚至将猪带到前线作为军队的重要战略补给。罗马帝国后期,罗马本土部队逐渐凋敝,大量雇佣蛮族军队。传说,有这么一支日耳曼军队产生哗变,竟是因猪肉供应不足。

作为低贱的农夫每年都可吃到至少33千克的肉;而骑士老爷则每年可吃到至少150千克的肉。树木给猪提供了保护,森林中有猪所需要的食物,也使他们远离农田。因为猪什么都吃,几乎不用管理,使得他们成为欧洲最受欢迎的畜牧品种之一。公元1100年左右,中世纪欧洲终于出现了面包店与肉店。人们在火上烤肉,也许烤猪肘就在这时流传开。

由于德国人不喜欢吃猪内脏,血哧呼啦的内脏会被扔进垃圾桶,按照德国严格的垃圾分类系统,唯独猪血和猪肝会留下来制作血肠和肝肠。一头120公斤的猪,最后可以出的肉不过65公斤,在中国人眼里是妥妥地浪费。德国人饮食没隔壁邻居法国人这么讲究,“大块吃肉,大口喝酒”才是德国人的最爱。德国人更经典的吃肉方式就是灌成香肠。全德各地有1500多种香肠,种类之繁多堪比德语区琳琅满目的各色啤酒。

德国人自古传承下来对猪的喜爱已经超越了餐桌,他们在斯图加特建世界上最大的猪博物馆。博物馆1000平方米的展区中,专门设置了3个展馆介绍猪作为动物的发展史及其在人类历史上扮演的角色。猪在德国代表幸福与财富,说某人运气真好,他们会说“他有一头猪”。

印度-糊糊

印度大部分地区都属于热带季风季候,年平均气温在24—27摄氏度之间,雨水多,在闷热潮湿的环境下食物很容易腐败,而印度人很少有冰箱,如何保存食物就成了他们头疼的问题。有钱人的食物不新鲜扔了就行,但印度贫民,食物腐败了也舍不得扔掉。

好在上帝关上一扇门,又给印度留了一扇老虎窗。印度是一个香料大国,一开始印度人只把香料当作一种调味品,用来提升食物的味道,当他们发现香料腌渍的食物能长时间保存在高温环境下后,从此对香料的喜爱一发不可收拾。印度人做菜很随性,香料多加一点少加一点,有就加没有就不加,全凭心情,从来没个标准的味道。如果阿甘是印度人的话,台词会变成:生活就像在印度餐厅吃饭,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顿会吃到什么。

十二世纪起伊斯兰文明对印度征服,以及十五到十六世纪的全球地理大发现,美洲作物如辣椒、番茄、土豆被引进到印度,印度用香料调味的烹饪方式也在不断演进。英国人来到印度做生意,发现了印度使用的这种混合香料(印度本土叫这玩意玛萨拉Masala),就把这种调味粉末(咖喱算是玛萨拉的一种)介绍给英国人民,并诞生了一个新的菜系——盎格鲁印度菜(Anglo-Indian Cuisine)。日本人很擅长把各种食物做成速食形态,用咖喱粉、面粉、动物油做成了块状的日式咖喱。洋葱、胡萝卜、土豆和肉加上咖喱块一起炖煮,做菜几乎零失败。

印度人也很喜欢吃大米,他们种出来的大米又细又长,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籼米。煮熟之后又干又硬,多加水也无法解决。为此印度人的解决办法还是把米饭和菜混合在一起煮成糊糊状,这样既不会噎到自己,又增加了米饭的口感。印度人喜欢手抓饭,松散的大米不好送入嘴里,变成糊状后就能团成一团送入口中。

印度是一个宗教氛围浓厚的国家,虽然他们现在政教分离,但宗教仍然深深影响着政权和百姓。印度崇尚素食,吃素才是身份的象征。一开始印度人喜欢吃肉,但是随着人口越来越多,国内资源逐渐匮乏,低种姓不仅吃不起肉了,还要被迫向高种姓上供,逐渐引起不满。

紧接着印度兴起了崇尚不杀生、人人平等的佛教,越来越多的低种姓加入,高种姓统治者感受到了威胁。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高种姓也开始宣扬吃素各种好。结果就是,印度全民吃素,国内民众营养不良的现象非常普遍。根据印度官方的调查数据,如今印度超过了35.55%岁以下的儿童处于发育不良的状况,而15~49岁的女性也有很多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

玛萨拉就跟印度这个国家很像——丰富、混乱、随性、刺激、以及无穷的不确定性。没人能搞清楚所有的玛萨拉配方,也没有人能够完全了解印度。

巴西-烤肉

巴西作为欧亚非三大洲移民的聚集之地,它的饮食文化也是荟萃了印第安原住民食品的原汁原味,非洲黑人带来的香料以及葡萄牙人精致的烹饪手法。

巴西是个无肉不欢的国度,烤肉的历史起源于18世纪。牛仔们喜欢将斗牛场里面的战利品进行现场宰杀,用刀穿起来烤,接着用大火把鲜香的肉汁直接锁在牛肉里面,并且不加任何的佐料,只放盐巴。别看巴西人一副粗枝大叶,大大咧咧的样子,在烤肉这件事情上却十分细致和专一。巴西人将牛的各个部位分门别类,分开烤制,任何一家巴西的烤肉店都是如此。

你去“巴西烤肉餐厅”,一身牛仔打扮的服务生,会拿着一大块用木棍穿的肉,穿梭于各个餐桌,哪位客人需要,他就会给这个桌子上的客人割几片肉,每割一层,还要拿回去再在炭火上烘烤。

正宗的巴西的烤肉主要有烤牛肉,鸡腿,猪肉,香肠甚至菠萝,梨和苹果(菠萝是表面涂上巴西蜂蜜进行烘烤),腌味后分别串在一个长约一米带凹槽的扁平铁棍上放在碳火上慢慢烧烤。烧烤期间要刷几次油,烤至两面金黄。几次车轮战下来,不知不觉之中巴西烤肉就吃多了,感性的你完胜理性的你。

西班牙-塔帕斯

西班牙美食是文化、风味和原料的大熔炉,是希腊和罗马,犹太,摩尔和中东的混合体。海鲜饭、伊比利亚火腿、土豆饼、加利西亚章鱼、西班牙冷汤、拉曼恰奶酪、阿斯图里亚斯炖菜、马德里煮菜、番茄面包、塔帕斯等都值得尝试。

塔帕斯Tapas是西班牙随处可见的国民美食,相当于前菜的各种小吃。Tapas的随意性和创意性很强,用简简单单的面包片或者法棍切片,配以各种自己喜欢的材料,经过稍微的烤制就可以制作完成了。会享受生活的西班牙人,在2016年“单方面”宣布,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四是世界Tapas日!

传说塔帕斯最初是放在酒杯上的食物,避免小虫子、沙尘等杂物掉进杯子,因为深受当地人的欢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西班牙特有的饮食方式。西班牙人慵懒而又热烈的基因也写进了Tapas文化。

在国内正常的饭点几乎找不到营业的餐厅。西班牙人的午餐一般两点开始,晚餐甚至要在九点十点以后。而两餐之间的这几个小时,都是人们与朋友们吃着Tapas,聊天、喝酒、喝咖啡的时间。

最好的Tapas永远都在座无虚席的小酒吧里,虽然搭配不同,但它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人们通过塔帕斯,既满足了充饥的需求,又完成了社交的目的。来几杯酒!丢掉那些高级餐厅的礼仪规则,大胆随性地吃吧,不管是用手还是用刀叉,不要太过拘谨。在这样热烈的气氛里,没有陌生人。

有的人不吃辛辣,有的人无辣不欢,有的人不碰荤腥,有的人顿顿不离酒肉,有的人在食物上挑剔,有的人在食物上随意。甜酸苦辣咸,用舌尖感知生活。人生在世,三两知己,便已足以。

在这世间,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