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6首精品古诗词。首首哲理,看完立即停止精神内耗

花间一壶酒诗词赋 2024-12-01 15:20:39

阮籍,竹林七贤之一。其为人志气宏放,任性不羁,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读书,累月不出;或登山临水,经日忘归。博览群书,尤好老庄,嗜酒能啸,善于弹琴。司马氏掌权时,封关内侯。

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

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

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

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魏晋·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三》

“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从眼前的景物写起,以桃李的繁盛与零落,隐喻人事的变化无常。这句诗化用《史记》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典,意思是说,桃李虽然不会说话,无法宣传自己,但由于花色娇艳,果实甜美,其树下自然而然地被人们踩出一条路来。这是写桃李的繁盛:然而,一旦秋风吹来,豆叶飘荡之时,桃李也就衰败凋零,只剩下那光秃秃的树枝了,这是写桃李的败亡。

作者正是通过这桃李由盛及衰的变化,暗自设喻,含而不露。

“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这句再行设喻,小作议论,把前面所写的桃李盛衰,概括为事物发展的普遍性哲理: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盛必有衰,有繁荣必有憔悴,不时地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就像今日华美高大的殿堂,终究也会倒塌,成为遍生荆棘的荒凉之地。由此推断,引出及早抽身的打算。

在魏晋交替之际,政治斗争极其激烈而残酷,一些有名望的人物,大都处在斗争的漩涡之中,稍有不慎,就会遇到杀身之祸。

阮籍就是这样的人物之一,所以他要

“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他明哲保身,以效法当年的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西山),不食周粟。

“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

,这是多么无可奈何的事情!

最后两句“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在一片深痛中结束全诗。

它形象地告诉人们:在岁暮到来之际,一切花草树木都将被严霜摧残殆尽,要是不及早抽身避祸,最后也必将做严霜下的野草,后悔莫及!警醒那些正在做着违法勾当的人,赶紧抽身,我不再往下说了。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名臣陶侃的曾孙。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晋孝武帝太元末,曾任江西祭酒.因不堪更职,自免归。晋安帝隆安中,任荆州刺史桓玄属吏,以母丧归。及桓玄篡位,人刘裕(即宋武帝)幕府,任镇军参军、转江州刺史刘敬宣参军。又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弃官回乡,退居田园,无复进之意,此后一直过着躬耕生活。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东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这首诗是陶渊明晚年作品,描写隐居生活的高雅志趣,融情、景、理为一体,表现了诗人对现实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是历来传诵的名篇。

开头四句写自己的心理感受。意思是说:我住在这人来人往的地方,却没有感到车响马叫的喧闹,觉得十分清静。如果有人问我什么能做到这样呢?说来也很简单就是因为我在思想上,早已远离世俗,不和那些权势人物接触,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清静了。

世界上的事物是错综复杂的,常常有相反相成的现象。一般说来,环境偏僻清静,方能使人心境恬淡宁静。然而,在一定的条件下,人的心境恬淡静谧也可使喧闹的环境变得偏僻清静。

这就是上面四句诗所含的哲理,颇有辩证法思想。所以朱自清评论说:这是“从前诗中所不曾有过的句法”。

中间四句,变换角度,从内心世界转向外部世界,从抽象思考转入具体物象的描写,借以生发前四句所抒写的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历来传诵的名句,从侧面写出了“心远地自偏”全部意境。

其中的“见”字,下得极好,它与“悠然”紧密配合,表现了诗人采菊之时,悠然自得,并非有意看山,只是抬头之际,山的形象忽然闯人眼中的情景。

所以苏轼评论说:“因采菊而见南山,境与意会,景与情谐,此句最有妙处。”而“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承接前句,由山及鸟,意境颇佳。

夕阳映射的南山,笼罩在一片青之中,越发显得神奇;鸟儿,傍晚结伴归巢,十分招人喜爱。 双双飞来的生动地表现了诗人闲活 这四句有景有情,生动的表现了诗人闲适而愉悦的心境。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话相当富有哲理,结得相当警策,耐人寻味。陶渊明的意思是,像他这种过着隐居生活的人,只要懂得这人生的真正意义就行,又何必费心去辩别,非要用语言表达出来呢?这大概就是我们平时所说“可会意,不可言传”的妙境吧。

吴均(469~520),字叔庠。家境寒贫,好学有俊才,沈约尝见其文,颇见称赏。梁武帝天监初,柳恽为吴兴太守,召为主簿,后为建安王萧伟记室。官至国侍郎、奉朝请。因私撰《齐春秋》有不实之处,触怒武帝被免官。后又奉命撰《史通》,未成书而卒。

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

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

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

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

——南北朝·吴均《赠王桂阳》

王桂阳,生平事迹不详,推测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有人认为可能是指桂阳郡太守王嵘。诗中借赠友以言怀,抒发了不甘寂寞的雄心,含有一定的哲理。

吴均家世贫寒,出身微贱。在那“世胃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社会里,他自然难于得志。

“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诗人借助幼松被野草埋没的事实,以抒发自己的“笼云心”、“负霜骨”不被人知的感慨。

这四句对松树的描写,与陶渊明在《饮酒》中对松树的赞美:“松树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接下来的四句,以表自己的雄心抱负:“弱干可推残,纤茎易陵忽。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既然“弱干”、“纤茎”容易受到摧残、陵忽,那么办法是什么、出路在哪里呢?那就应该尽快成长,千尺耸天,笼云覆月,有谁还挡得住呢?

可见,作者对自己身受埋没、压制并不甘心、认输,而是企盼有朝一日,也能青云得志,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这里的“何当”二字,反映了作者向往建功立业的急切心情。

这首诗设比贴切,描写形象,语言质朴,借松明志。向人们揭示了这样的哲理:幼松尽管受到埋没、轻视,但它终究会有“千尺高”的那一天,因为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人也同样如此,只要有真本领,真才学,终有一天会出人头地的,谁也压抑不住。

萧纲(503~551),即南朝梁简文帝。字世绩,小字六通: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人,梁武帝萧衍第三子。初封晋安王,历任南兖州、荆州、江州、南徐州、雍州、扬州刺史。武帝中大通三年(531),太子萧统卒,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侯景叛乱,梁武帝被囚而饿死。萧纲继位,在位二年,被侯景所害。他是宫体诗的代表人物,文辞轻靡浮艳,常与庾肩吾、徐陵唱和,极盛一时。

天霜河白夜星稀,一雁声嘶何处归。

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

——南北朝·萧纲《夜望单飞雁》

“天霜河白夜星稀,一雁声嘶何处归。”开篇伊始,作者便极力描写景物,引出孤雁,点明诗题,创造出一种十分凄清的环境:在一个秋凉的夜晚,天空澄碧,月色如霜那耿耿的银河,泛着清冷的白光;那静静的苍穹,闪着稀疏的小星。夜色朦胧,一片寂静。

忽然间,一只孤雁飞过在寻找失去的伙伴。它扇动着翅膀,惊恐不安,发出一连串嘶哑叫声,令人痛彻心脾。然而,夜凉如水,天宇迷茫这失群的孤雁渐渐飞远,销声敛迹,也不知归向何方?看这是一幅多么有声有色的孤雁夜飞图啊!

诗的后两句,由写景转向议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作者静夜遥望,看到单雁零丁孤苦,阵阵嘶鸣,不知所归,于是大生同情之心,十分感慨地代雁写道:若是早知道中途会与同伴失散,只剩下自己形孤影单,倒不如一开始就独自飞翔,说不定还会减少一些苦痛呢!

联系到萧纲被侯景立为傀儡皇帝,又囚禁牢中,处境艰难、孤苦无依的实际情况,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狱中所作,借雁抒慨,一片悲凉之情。

这首诗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只有享受过集体温暖的人,才会深刻体会失去同伴的孤独凄凉。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有双也有单,有幸福也有痛苦,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雁如此,人更不例外。

王籍(约502年前后在世),字文海,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县北)人。幼聪敏,七岁能文,及长博涉广览,有才气,深得任昉、沈约的赏识。南齐末年、官为冠军记室。入梁,任安成王主簿、尚书三公郎、廷尉正及余姚、钱塘令。皆因疏放免官。久之,任湘东王萧绎(梁元帝)咨议参军,随绎于会稽,还都任大司马郎中,迁中散大夫。太清元年(547年)为安西府咨议参军、代作唐具令,不久卒。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南北朝·王籍《入若耶溪》

若耶溪,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南若耶山下。王籍任湘东王萧绎参军时,在会稽游若耶溪,作此诗。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直扣题面,写作者“入”若耶溪寻幽讨胜。溪水澄澈,天空明净,船浮水上,徐徐而行,环境是多么清幽而安谧!(作者的心情一定是十分愉悦的。)

接下来的两句对景物展开描写。第三句“阴霞生远岫”是远眺所见。天空中云霞飘动,与远处的山峦相接,若隐若现,仿佛是从山中生出来的。这里的“生”字,极其形象,它化静为动,视无情为有情,给人以浮云悠闲自得的朦胧之美。第四句“阳景逐回流”是近观所得。阳光灿烂,照耀着回漩曲折的溪流。

诗人用一“逐”字,十分传神,好像太阳是为了溪流而照射,流也好像跟阳光嬉戏,回漩而向前,这一联运用拟人化法,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极富人情味。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由前面的视觉转为听觉,写出了千古传诵的哲理名句。蝉噪、鸟鸣,这本该是喧闹的、嘈杂的,但处于前面所描写的大环境中使人产生了“林逾静”、“山更幽”的感觉。

这种别具匠心以动写静、以有声(动)写无声(静)的手法,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写出了动与静的辩证关系,比起单纯地写静景,更能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意境,从而使读者在艺术欣赏的同时,领悟到哲理的启示和雅致的情趣。

结尾两句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就景抒怀,以情语收住全诗。作者面对这美丽的山水、安谧的环境,既生怜爱,又发感慨。多少年来为仕宦所奔波,官场碌碌尘世茫茫,实在是令人厌倦。由厌倦而生悲,产生归隐之念自然是在情理之中的。

谢灵运(385~433),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后移籍会稽。东晋名将、宰相谢玄之孙。年十五,至建康。东晋末,袭封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入宋后,降为侯,曾任中书侍郎、中军咨议、黄门侍郎。后出任永嘉太守、临川内史等职。因不受重用,对刘宋王朝不满。为人放纵,恃才傲物。永嘉十年(公元433年)获罪,弃市广州,年四十九岁。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南北朝·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南朝宋少帝景平元年(423),谢灵运托病辞去永嘉太守,回到会稽始宁闲居,常常外出游览周围名胜。这首诗就是他辞官后徜徉家乡山水的名作,结尾四句含有哲理。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以对偶形式起笔,描写精舍风光之美。这山间的石壁,一天的景色朝暮不同,从清晨林烟缭绕,到黄昏暝色笼罩,千变万化,绚丽多彩,令人目不暇接,富有山水之灵秀,风光之优美。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本来是作者流连山水,却说山水“能娱人”仿佛它主动地以清晖留住游子的脚步,使他忘归。这种视无情为有情的写法,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

由于景色诱人,致使作者步履识缓,恋恋不舍,从“日尚早”离开山谷,到“阳已微”回到舟中,几乎用了一天的时间,这不正是“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李白诗句)的情景吗?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写泛舟所见的湖中景色,由两幅画面组成。其一是远景:诗人游罢回船,放眼望去,只见林恋山谷,莽莽苍苍,夜幕渐渐垂下,色彩暗淡,景物迷蒙;空中的飞云流霞,也在悄悄消散,仿佛被收去一般。这是眺望所见的大景,属于粗笔勾勒。

其二是近景:“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在湖水中,那浓密的菱蔓和田田的荷叶,重迭繁茂,互相映衬,明暗交错;那丛丛蒲茸和株株稗草,在轻摇微动,彼此依伏,显得亲密异常。这两句是近观所见的小景,属于工笔刻画。

天色已经晚了,于是诗人不得不离舟登岸,他拨开路边的草木,沿着小径向南而行,带着满怀的愉快回到住处,推开东窗,偃卧休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依然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这里的一个“偃”字,仿佛使我们看到了诗人游罢归来那种既兴奋又疲劳的神情。

最后四句,写游览的感受,蕴含哲理。秀美的山水。旖旎的风光,引起诗人对人生的一番思考:“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一个人如果能够自甘淡泊,清心寡欲,那么他就会把功名富贵、升沉荣辱这类身外之物看得很轻;只要自己感到快意与满足,不会违背宇宙间的常道致理,也就一切顺乎自然、随遇而安了。

不仅如此,诗人还“自悟悟人”,把自己在游览中所悟出的哲理玄机,赠送他人:“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一些讲究养生之道的人们,不妨也用这一道理去推求探索,看看能不能从中悟出什么健康长寿的真谛。作者的言外之意,似乎在告诉人们:游山览水,娱乐性情,也是一种养生之道。适时休息,劳逸结合,才是身心健康的王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