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前夕大清权力分配格局,注定甲午战争结局

人文之光啥 2024-08-08 00:09:39

甲午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具备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在这之前,清朝人认为清朝的实力只是不如英法。但毕竟也是大国之一,而且国力雄厚。甚至中法战争期间,清军也在正面战场歼灭过很多法军。但是甲午战争以后,非但华夏人民觉得清朝需要变革,甚至部分进步人士还对君主专制有了质疑,甚至干脆主张“建立民国”。

而甲午战争的结局,其实是注定的。因为从甲午战争之前,清朝的权力分配格局来看,就已经注定了甲午战争的结局。

1、李鸿章的权力基础

武装力量是一个王朝安身立命的资本。武装力量对于一个王朝,相当于谋生能力对于一个个人一样重要。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清廷也并非赢家:因为太平天国之后,清廷在武装方面需要依靠李鸿章这些汉人军头。即清廷在很大程度上,事实上失去了军事权力。不过好在当时清朝的当国者善于搞平衡术:即通过各大军头之间的势力平衡,来维持体面。

李鸿章无疑是当时清廷的大号军头之一。而淮军和北洋水师,就是李鸿章的权力基础,或者说保障。

其实对于军头林立的局面,清朝当时的当家人慈禧太后也是很纠结的。一方面清廷在军事方面需要依靠李鸿章这样的人物来保驾护航,但同时慈禧太后也不敢让李鸿章的势力太过做大——因为一旦李鸿章的势力实现了一家独大的局面,那么对于朝廷来说,很可能被李鸿章所推翻。毕竟军头之间的均衡一旦打破,改朝换代是早晚的事情。

实际上李鸿章对于清廷也并非忠心耿耿,只不过是事态没发展到自己想黄袍加身的程度而已。比如之后清廷在遭遇庚子国变时期,李鸿章和刘坤一等人搞了个东南互保,这其实就等于在清廷的权力中心之外,另起炉灶。

2、叶志超保存实力

慈禧太后对于李鸿章的发展也是猜忌的。所以对于北洋水师需要更新设备、更新武器、补充弹药,在拨款方面,清廷都尽力拖延,目的就是防范李鸿章。

李鸿章也很清楚:太后对自己有猜忌心理。所以李鸿章在保证自己的权力基础不动摇的同时,更要保证不会让清廷对自己有太大的猜忌。

而甲午战争爆发以后,本质上来看,这其实就是李鸿章和日本的较量。所以后世才有“一人敌一国”的说法。在甲午战争期间,主要和日本军较量的海军是北洋水师,而陆地上和日军交战的,主要也是淮军的武装。当然也有比例不大的其他方面的清军武装。

李鸿章的部将叶志超对日本军的进攻态度消极,甚至主张保存实力,其实本质上也是认为,如果淮军没了,那么自己和李鸿章安身立命的本钱也就没了。所以叶志超才会消极作战,目的就是为了保存实力。

至于其他的军头,对于李鸿章的遭遇,主体上也是持作壁上观的态度。

于是才有了甲午战争魔幻的一幕:即清军对于并不是很强大的日军,甚至清军的陆军在人数上都具备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依旧会一溃千里。

所以甲午战争开打之前,清朝的权力格局,就注定了甲午战争最终的结局。朝廷猜忌军头,军头保存实力,这样情况下对外战争,又如何可能取胜?

3、清朝的终结

甲午战争导致李鸿章的势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但是清廷也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好处。甲午战争后,清廷遭逢了一系列的变故:包括列强瓜分中国、庚子国变这些事件。并且清廷也没有因为李鸿章这样的军头势力被削弱,而扭转原本的权力格局:清朝依旧无法真正掌握太多的武装。

随着武昌城头的炮声响起,南方各省的军头纷纷以响应武昌起义的名义独立。北方的军头袁世凯,最终选择终结了清朝的存在。

清朝,还是死在了军头做大的原因上。

1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