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姑娘”孙龙珍在怀孕时牺牲,34年后,44万亩争议土地终归中国

恨之看历史故事 2025-01-06 09:02:48

《"铁姑娘"孙龙珍在怀孕时牺牲,34年后,44万亩争议土地终归中国》

1969年的一个傍晚,新疆巴尔鲁克山下响起一声惊雷般的枪响。一位怀有六个月身孕的年轻女子倒在了边境线上,她的名字叫孙龙珍。世人只知她是为保卫祖国边疆而牺牲的烈士,却不知这位"铁姑娘"的背后还有着怎样感人至深的故事。她从江南水乡远嫁边疆,放弃小家为大家,用29年短暂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边疆赞歌。她的牺牲究竟与44万亩争议土地有着怎样的关联?这片土地为何在34年后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一、从江南到边疆:铁姑娘的选择

1940年的江苏泰县,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孙龙珍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那时的江苏,日军占领区与抗日根据地犬牙交错,百姓们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孙龙珍的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靠着种几亩薄田勉强糊口。每当提起女儿的出生,他总是说:"那年的秋天,打谷场上的稻子还没收完,你妈就生下了这个闺女。"

在当时的农村,女孩子很小就要帮家里干活。孙龙珍七岁就跟着母亲学着纺线织布,到了十岁,就能独自照看弟弟妹妹。乡亲们都说:"龙珍这闺女,比男孩子都能干。"

1957年,泰县开始组织青年支援新疆建设。当时的孙龙珍正在县棉纺厂做女工,听说新疆缺少技术工人,便主动报了名。可是家里人坚决反对,父亲甚至说:"你一个姑娘家,去那么远干什么?"

正当孙龙珍为此发愁时,一位从新疆回来探亲的老乡给她讲述了边疆的巨大变化。"那里的工厂一年比一年多,就缺你这样的技术工人。"老乡的一番话,让孙龙珍更加坚定了去新疆的决心。

1959年春天,孙龙珍与青年工人于志林相识。两人都在棉纺厂工作,很快便坠入爱河。新婚前夕,孙龙珍却收到了新疆建设兵团的调令。

当时的新疆,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大量农田荒芜,急需支援。面对祖国的召唤和爱情的选择,孙龙珍陷入了两难。

一个月后的一天,于志林突然对孙龙珍说:"咱们结婚吧,结完婚你就去新疆。"原来,这位憨厚的小伙子早就想通了:"既然是为国家建设,我支持你。等我这边安顿好了老人,就去新疆找你。"

就这样,新婚才一个月的孙龙珍,带着丈夫的支持和祝福,踏上了开往新疆的列车。临行前,她对丈夫说:"等你来的时候,我一定已经在新疆站稳脚跟了。"

从江南到塞北,从温润到干燥,从繁华到荒凉,这一路上,火车走了整整七天七夜。当列车终于停在吐鲁番站台时,眼前的一切让孙龙珍惊呆了:火红的山峦,翻滚的热浪,荒凉的戈壁。

这里就是她即将扎根的地方——吐鲁番火焰山下的一座化工厂。看着眼前陌生的一切,孙龙珍握紧了拳头:"既来之,则安之。"

二、吐鲁番火焰山下的坚守

刚到化工厂的第一天,孙龙珍就见识到了火焰山的威力。厂房里的温度高达45度,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化学气味。车间主任对新来的工人们说:"在这里干活,一天要换三四件衣服。"

化工厂主要生产硫酸和化肥,工作环境极其恶劣。每天早上6点开工,工人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口罩在高温环境下操作设备。到了中午,防护服里的汗水能拧出来。

一开始,很多新来的工人都受不了这样的环境。有的人请假,有的人调岗,还有的人直接辞工回了内地。但孙龙珍却坚持下来了,她每天比别人早到半小时,主动学习老师傅的技术经验。

厂里有个规矩,新手要经过三个月的培训才能独立操作。但孙龙珍只用了一个月就掌握了所有工序。车间主任夸她说:"这个江苏姑娘,比男同志还能干。"

1960年夏天,化工厂遇到了一个技术难题。生产硫酸的关键设备出现故障,需要有人爬进狭窄的设备管道进行维修。这个活又脏又累,还有安全风险,没人愿意干。

孙龙珍主动请缨,钻进了不到60厘米宽的管道。闷热的管道里,她一干就是四个小时,终于找到了故障点并完成维修。从管道里出来时,她的工作服已经湿透,脸上的汗水和油污混在一起。

这件事之后,工人们给她起了个外号叫"铁姑娘"。这个称号在当时可不常见,是对那些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干的女工的最高褒奖。

1961年,化工厂举行劳动竞赛。孙龙珍带领的小组连续三个月产量超额完成,创下了厂里的新纪录。她也因此被评为厂里的先进工作者,照片被挂在了光荣榜上。

就在这时,丈夫于志林履行了诺言,来到了新疆。看到妻子晒得黝黑的脸庞和粗糙的双手,于志林心疼地说:"这里太苦了,咱们回江苏吧。"

孙龙珍却说:"现在正是厂里需要人的时候,你既然来了,就跟我一起干吧。"就这样,于志林也留在了化工厂,成了一名设备维修工。

1962年初,两人住进了新分配的宿舍。虽然只有十几平米,但这是他们在新疆的第一个家。春节那天,孙龙珍特意做了一顿江南菜,邀请车间的同事们一起过节。

谁知就在这时,边境地区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伊塔事件。大批边民外逃,留下大量无人耕种的土地和无人照看的牲畜。上级号召建设兵团的同志支援边境,开展"三代"工作。

此时的孙龙珍已经怀有身孕,但当她听说边境地区需要支援时,立即向厂领导递交了申请书。她说:"我虽然怀着孕,但总比没人去强。" 就这样,一个崭新的考验摆在了这位"铁姑娘"面前。

三、伊塔事件中的责任担当

1962年4月的边境线上,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正在酝酿。苏联方面开始在边境设置大喇叭,用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广播,煽动边民外逃。当地群众议论纷纷,有人说苏联那边条件好,有人说那边工资高。

就在这个时候,孙龙珍和丈夫于志林接到了紧急调令,要求他们立即前往边境参加"三代"工作队。所谓"三代",就是代耕、代牧、代管,负责照看那些被遗弃的土地和牲畜。

厂领导看到孙龙珍挺着大肚子,本想劝她留在厂里。但她却说:"现在边境最缺人手,我能干的活还有很多。"领导拗不过她,只好答应让她和丈夫一起去。

4月15日,孙龙珍夫妇到达一六一团十二连。这里地处巴尔鲁克山脚下,周围都是荒芜的土地和无人照看的牲畜。第一天晚上,他们就听到远处传来的羊群哀叫声,有牧民说那是被困在山沟里的羊群。

第二天一大早,孙龙珍就和其他工作队员一起上山寻找羊群。她虽然怀有身孕,但走起山路来一点都不含糊。经过几个小时的搜寻,他们终于在一处山谷里找到了200多只羊,这些羊已经两天没有喝水了。

随后的日子里,工作队开始在荒芜的土地上播种。白天,孙龙珍负责给羊群喂水,照看生病的羊;晚上,她要统计羊的数量,记录生产情况。虽然工作很辛苦,但她从没有叫过苦。

5月初的一天,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邻近的牧场有30多户牧民在一夜之间集体外逃,留下了大量牲畜和农具。上级马上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增派人手前往支援。

这时候,孙龙珍的身孕已经六个多月了。按理说应该回厂里待产,但是看到牧场人手紧缺的情况,她坚持留了下来。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给羊群准备草料,然后跟着牧群到草场放牧。

有一次,一只母羊难产,孙龙珍蹲在羊圈里整整忙活了一宿,终于保住了母羊和羊羔的性命。第二天一早,她照常去放羊,同事们劝她休息,她却说:"现在每一只羊都是国家的财产,不能有半点闪失。"

到了6月,边境局势更加紧张。苏联方面不断派人越境骚扰,企图破坏"三代"工作的开展。孙龙珍和丈夫商量后,决定轮流值夜班,防止牲畜被偷。

一天夜里,孙龙珍突然发现羊圈外有异常响动。她立即叫醒了值班的同事,大家一起出去查看,原来是几个偷羊的人,见势不妙逃走了。这样的事情并非个例,但工作队员们始终坚守岗位,誓要守住每一寸国土,看护好每一只羊。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远处的巴尔鲁克山轮廓依稀可见,孙龙珍常常站在羊圈边眺望远方。她不知道,在这片她用心守护的土地上,一场更大的考验正在等待着她。

四、为国守边的终极牺牲

1969年6月10日,新疆巴尔鲁克山下的天空格外晴朗。这一天,孙龙珍像往常一样,清点完羊群的数量后,开始准备下午的饲料。她的第三个孩子已经怀了六个月,肚子高高隆起。

中午12点,一个放羊的小伙子跑来报信:"不好了,张成山被苏联骑兵抓走了!"张成山是牧业一队的老牧工,当时正在距离营地三公里外的草场放羊。

消息传来的那一刻,营地里的工作人员立即行动起来。孙龙珍抓起一把铁锹就要往外跑,其他同事连忙拦住她:"你现在有身孕,别去了。"但她执意要去:"张成山年纪大了,咱们得去救他!"

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苏联骑兵不仅绑架了张成山,还企图抢走他看管的一百多只羊。几个骑兵用绳子把张成山绑在马上,朝着边境线方向疾驰。

工作队的同志们追了上去,其中就包括孙龙珍和她的丈夫于志林。他们一边追赶,一边高声喊叫,试图阻止骑兵的行动。苏联骑兵见状,掉转马头,用汉语威胁道:"不准过来,否则开枪了!"

但工作队员们并没有退缩。于志林冲在最前面,后面是其他同事,孙龙珍虽然怀着身孕,但她依然紧跟其后。当时距离边境线只有不到五十米的距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声枪响划破了边境的宁静。子弹直接击中了孙龙珍的胸口,她当场倒在了黄土地上。丈夫于志林发疯似地冲过去,抱起妻子,但为时已晚。

这一幕被在场的每一个人永远铭记。一位怀有六个月身孕的母亲,为了营救同事,献出了自己和腹中孩子的生命。她用29年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边疆赞歌。

事发当天下午,上级领导立即赶到现场。经过初步调查确认,这是一起蓄意的越境事件。苏联方面不仅绑架了我方牧工,还公然在我国领土上开枪,导致无辜者伤亡。

第二天,新疆军区和生产建设兵团的领导来到了事发地点。看到孙龙珍的遗体,在场的每个人都流下了悲愤的泪水。一位首长说:"孙龙珍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6月12日,在巴尔鲁克山下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现场的人们都回忆起了这位"铁姑娘"的点点滴滴:她克服重重困难坚守在新疆的日子,她怀着身孕仍然坚持工作的身影,她为了保护国家财产而献出生命的壮举。

追悼会上,组织宣布追认孙龙珍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授予她"革命烈士"称号。从此,巴尔鲁克山下多了一座纪念碑,碑文上镌刻着"革命烈士孙龙珍永垂不朽"几个大字。

五、永恒的精神与历史印记

1969年深秋,巴尔鲁克山下的纪念碑正式落成。碑前,孙龙珍的丈夫于志林带着两个孩子静静伫立。从那天起,每逢清明节和烈士纪念日,当地群众都会自发来到这里,献上一束野花。

1970年春天,一六一团的老战士们在纪念碑周围种下了一圈白杨树。起初,这些树苗还很细弱,需要特别的呵护。十年后,这些白杨树已经长得比纪念碑还要高,枝叶繁茂,为来祭奠的人们遮挡着炎炎烈日。

1975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决定在孙龙珍牺牲的地方建立一个青年培训基地。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来到这里,学习她的事迹。一位参加培训的青年在日记中写道:"站在巴尔鲁克山下,望着这片曾经发生争议的土地,才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寸土必争。"

1980年,边境地区开始了新一轮的勘界谈判。在谈判桌上,中方代表多次提到了孙龙珍的事迹。一位参与谈判的外交官说:"这片土地不仅凝结着无数建设者的汗水,更有烈士的鲜血。"

1985年,一六一团的老战士们开始在争议地带种植防风林。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在荒漠中开辟出一条绿色长廊。当地人说:"这是在用生命完成孙龙珍未竟的事业。"

1990年,新疆电视台摄制组来到巴尔鲁克山拍摄纪录片。他们采访了当年和孙龙珍一起工作过的战友。一位老人拿出一张泛黄的照片说:"这是龙珍同志生前最后一次参加工作会议时拍的。"

1995年,孙龙珍的大儿子接过了父亲的工作,成为一名边境牧场的管理员。他说:"守边放牧是我们家的传统,我要继续完成母亲未完成的事业。"

2000年,中哈两国开始新一轮边界谈判。谈判代表团特地来到孙龙珍纪念碑前凭吊。一位哈萨克斯坦的代表说:"这里不仅是一座纪念碑,更是两国人民友好的见证。"

2003年,经过多轮谈判,中哈两国终于就边界问题达成一致。那片曾经有争议的44万亩土地,正式划归中国。在签字仪式上,与会代表专门提到了孙龙珍的贡献。

如今,巴尔鲁克山下的这片土地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荒芜的土地上建起了现代化的牧场,曾经的争议地带种满了防风林。每到春天,这里繁花似锦,牛羊成群。

孙龙珍纪念碑前的那圈白杨树,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树下,经常有游客驻足,讲述着这位"铁姑娘"的故事。远处,巴尔鲁克山巍峨耸立,见证着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一切。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