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难了,今年的消费降级有多夸张?今年你“降级”到第几层了?

巫婆讲社会 2024-09-12 07:36:52

消费降级的元凶竟然是消失的房价,大家就应该能感受到,消费降级的寒风是刮的越来越狠了,不仅是高端餐饮遭到重挫,那些靠品牌溢价的商品也开始卖不动了,什么几十块钱一只的这种雪糕,小几百的lady m,还有一两千一件衣服的lulu lemon, 这些曾经被称为是中产必备的野生爱马仕,但一个接一个的遇到了寒冬,就连上海最好卖的咖啡都从40块一杯的星巴克变成了9块9的瑞幸。

以前那些愿意为品牌一家付费的中产似乎一夜之间全部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儿?要搞清楚这件事儿,首先要搞清楚跟消费降级最贴近的一群人,也就是中产。2016年是我国中产阶级井喷的一年,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16年我国中产阶层人数为2.04亿人,但成年人比例达到了20.1%,也就是说,当时每5个成年人里面,就有一个中产。大家来猜猜这群人的财富过程是什么样的?没错,80%的资产都是房地产,而金融资产只有10%左右,也就是说,哪怕一个人的全部财富已经达到了1000万,那大概率800万是房子的价值,而现金和其他金融资产加起来只有100万。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过去几十年中国人对投资的理解就是买房。

也就是说,投资房子确实很适合于过去的中国。就拿上海来说,06年到16年,上海房价涨幅接近600%,于是16年中产数量急剧增长,当时出现了一个概念叫消费升级。看到这儿你应该明白了,之所以消费降级来的如此突然,不是因为别的,就是房价跌了。当占着中产财富绝大部分的房价下跌,有人一念之间跌出了中产行业,有人刚交的首付转瞬即逝,大家也从消费升级转为消费降级了。

说到底,中国经济的根跟中产的思想一样,深深扎在房子里。过去几十年,我们社会享受着人口红利低垂的果实,新生人口多,房子的需求量大,房价连年上升,而消费在哪里,经济增长就在哪里。这边政府靠卖地赚钱,那边房地产商融资发展养活一批人,上边钢筋水泥原材料疯涨,下边电器装潢又是一片收入。眼看着人口和房价这个泉眼日渐枯竭,比起消费降级,更应该想想新的消费到底在哪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