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乡村老汉和他的知县亲家

翱翔评小说 2024-04-28 07:46:32

乾隆年间,在长安府东边的闵家村,有一个名叫闵继文的老汉,这闵继文老汉的父亲和爷爷在世时,皆是远近闻名、手艺高超的木匠,周边不少村里的大户人家盖房子,或给家里老人订做寿棺,都会聘请闵继文老汉的上辈人上门,自然,这些大户人家,给闵老汉上辈人的工钱也就比较高。

但不知为什么,闵继文老汉的上几代人,都一直是独子,闵继文老汉的爷爷,父亲以及闵继文老汉本人都是独子,到了闵继文老汉本人,他想打破这种代代单传的情形,可闵老汉的妻子郭氏,在一连给阁继文老汉生了三个闺女后,才给他生了个儿子,名叫闵新学。闵继文老汉想,这一切是天意,他认命了。

闵继文老汉的上辈几代人,因收益比较高,又加上勤俭节约,所以闵继文老汉的上辈几代人也就有了一定的积蓄。为此,闵继文老汉自己和父亲以及爷爷这三代人在周边虽然算不什么大户人家,但其日子过的还是比较殷实富裕的。

闵继文老汉的上几代人以及闵继文老汉本人,都有一个与大家不大一样的习惯,那就是通过祖传的木匠手艺挣的银子,都不拿去存钱庄,挣什么利息,而是自己贮存在家里后院一眼水井中间位置用青砖砌成的窑洞里的真金白银。

隔三差五,闵继文老汉会悄悄下到井里查看一番,闵继文老汉决定自己像父亲那样,在自己的生命快终结时,再告诉儿女。

话说到了闵老汉这代人,闵老汉依然是个手艺不错的木匠,也算是子承父业。但闵老汉对社会的认识,已与其长辈在观念上有了很大的差异,闵老汉认为,手艺人攒再多的钱,都没有人家通过读书,踏上仕途做了官的人能光宗耀祖。

于是,闵继文老汉在有了儿子闵新学后,就没有让儿子跟上自己学木匠手艺,而是早早把儿子送进镇上的一家私塾读书。

这闵继文老汉有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和一个英俊帅气的儿子。

闵老汉寄望儿子闵新学,能通过读书,走上仕途,光宗耀祖。这闵新学天赋异禀,不负父亲闵继文老汉的寄望,学习刻苦努力,也在他18岁这年的童试中,顺利考上了秀才。

秀才虽在科举考试中,是低阶别,享受不了大的待遇,还不俱备做官的资格,但可以免除许多苦役和徭役,见了县太爷,不用下跪,在乡村还是受人敬重的。儿子闵新学获得秀才功名身份后,让闵老汉甚是高兴,一向小气吝啬出了名的闵继文老汉,变得大方起来,他请来乡村大厨到家里,杀猪宰羊,宴请乡邻以及亲朋好友,以示庆祝。

随后,为了让儿子在科举考试中晋级,闵继文老汉套上家里的马车,又将儿子闵新学送到渭州府一家书院继续深造。18岁的闵新学不仅学习成绩比较优秀,且是越长越英俊帅气,颇得周边一些大家闺秀的青睐。于是,在儿子闵新学考上秀才不久的那段时间,就不断有媒婆受周边大户人家所托,前来为儿子闵新学提亲。

面对这种现象,闵继文老汉心里自是非常高兴,他对几家大户人家的闺女做了认真筛选和比较后,心里有了一个他满意的儿媳妇,但他心里满意的儿媳妇,不知可否会让儿子满意,还需由儿子闵新学来定夺。

于是这天,他坐上家里的马拉轿车,到渭州府书院征求儿子闵新学的意见,他让人将儿子闵新学从书院请到街头一家知名菜馆的包厢里,点了几款好菜好酒,父子俩进行了认真的谈话,闵新学明白了父亲的来意后,先起身敬了父亲一杯酒,尔后犹豫了一会,才笑说:“大呀,儿子的婚姻大事,就不用您老费心了,因为你儿子我已有了心仪的女孩,儿子心仪的这个女孩就是咱县刘知县的二女儿刘娟棋,正准备抽时间回家告诉你和我妈呢……”

儿子的一番话,让闵继文老汉听了立时目瞪口呆,半天不知道说什么。

闵老汉原以为儿子能从周边乡邻娶一个大家闺秀就很有面子了,没想到儿子竟然和刘知县的千斤已订终身,对知县的女儿刘娟棋他此前没听说过,也没见过,也不知性格和长相怎么样,但刘知县的大名字他早已有耳闻。刘知县是本县西塬人,是当年西塬上唯一考上进士的第一人。

后被朝廷吏部任命为家乡县当上了知县。刘知县爱民如子,为官清廉,执法如山,据民间传闻,一个家财万贯的大户人家的儿子平日里为非作歹,因催租,打死了一个佃户老汉,佃户家人上县衙击鼓喊冤,刘知县接了诉状,即刻令捕快将凶犯缉拿归案,随后调查了解,坐实了凶犯的罪行,于是在秋后斩了凶犯的脑袋。

那大户人家为了赎儿子的命,拿了1000两银票贿赂,刘知县不为金钱所动,将银票掷在送银票人的脸上,并让衙役将人赶了出来,不久,行凶者就被秋后。

刘知县的这种行为,在当时的官场算得上是另类了,不大受同僚们的喜欢,但百姓喜欢他,传颂他,有百姓甚至将他与北宋时期开封府的包拯相提并论,称他为刘青天。

闵继文老汉,在一些大户人家面前不怯场,什么样的大户人家他都见过,但从没有和知县打过交道,这就不由让闵继文老汉心里有点自卑,也有点忐忑不安。让他自卑的是自己是一个不识几个字的乡下老汉,而对方是进士,是一县的父母官,能当上知县的人,都是传说中的文曲星下凡。这样的文曲星,是和他这普通人说不来的,会被对方从心里瞧不起的。

让他心里忐忑不安的是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像刘知县这样清廉的官,定会受到同僚的排挤打压和陷害,在无官不贪的乾隆年间,当官不贪的人,就是异类,其官是当不久的,届时说不定会被小人陷害定个什么大罪而连累家族和亲戚朋友,儿子要娶这种清官的女儿为妻,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儿……

闵继文老汉的担心不是没有一点道理,我国清代著名作者吴敬梓在他的《儒林外史》中就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一说。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三年知府,廉洁自律的知府都可以拥有十万以上的银子,那贪腐的知府会有多少呢?事实上,乾隆为了应对官员的贪腐,早年实施了养廉银,对地方官员的基本俸禄是每年105两银子,年终有600多两的养廉银,也就是说当知府三年的合法收入也就是2000多两银子,与十万雪花差距是多大?

历史上的乾隆是位颇有争议的皇帝,后世有说他好,也有说他坏。但乾隆实施的文字狱却是受到后世涶弃却是不争的事实,其文字狱的猖獗,孕育了我国文学巅峰之作曹雪芹先生的大作《红楼梦》的诞生。这是话外题,小编在此不再赘述。

话说饮了几杯酒的闵继文老汉,就对儿子闵新学讲了他的担忧,儿子一听笑说:“大呀!你的这心操多余了,邪不压正呢,我岳父肯定不会有什么事的,身正不怕影斜,我岳父的为人你儿我心里清楚……”

见儿子闵新学已拿定主意,闵继文老汉也不便再说什么。临与儿子辞别,闵继文老汉说:“新学呀!你抽时间带你女朋友让大和你妈见上一面,要提前告知奥!让大和你妈也把咱里好好收拾一下……”

闵新学笑着点点头说:“好。”

半个月后的一天,闵继文老汉接到了儿子闵新学的一封信,即刻将三个已嫁人的女儿唤回娘家,大家一齐动手,将屋前院后打扫的干干净净,盆盆瓦罐擦洗的光光亮亮,恭候儿子闵新学和未来儿媳妇刘娟棋的大驾光临。

三天后,闵继文老汉和妻子吝氏终于见到了坐着一辆花丽马车回来的儿子和未来的儿媳妇刘娟棋,刘娟棋长相漂亮,可用美貌如花来形容,一看就知是经过大世面的女孩,落落大方的刘娟棋,一见闵继文俩公婆就行了大礼。

这在讲究比较多乡村是不多见的,但因为闵新学是秀才,其女朋友刘娟棋又是刘知县的女儿,为此,村民除了羡慕,就没有什么异议了。

这天,闵继文老汉请了乡村大厨烹饪了几桌美食,宴请了儿媳妇刘娟棋以及周边有头有脸的乡绅,气氛喜庆而热闹。

……

可能有不少人不明白,一个正在书院读书的秀才,怎么会和刘知县的女儿刘娟棋相识相爱呢,这是因为刘知县的大儿子刘保民当时也在书院求学,与从乡村走出来的刘新学是一见如故,渐渐俩人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同窗好友。

刘保民邀请闵新学到自己家里做客,这就让刘知县的女儿刘娟棋对高大帅气待人彬彬有礼的闵新学是一见钟情,而刘知县见秀才闵新学气宇不凡,又多次从儿子刘保民的嘴里,了解到闵新学撰写的文章如何了得一事,对闵新学有了好感,为此,当女儿刘娟棋追求闵新学时,刘知县并没有反对。

刘知县认为,闵新学早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将女儿嫁给这样的后生他放心。

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闵新学与刘娟棋携手迈向了婚礼殿堂,结为夫妻,刘知县嫁女没有告知同僚和亲朋好友,也没有举办什么盛大的婚礼仪式,更没有索要什么所谓的彩礼,只雇了一辆比较花丽的马拉轿车,将女儿刘娟棋送到婆家。

闵继文老汉却不像刘知县那么低调,他聘请了几个知名乡村大厨,摆了30多桌的酒宴,款待了亲戚朋友。婚礼隆重而热闹,远村近屯只要与闵继文老汉眼熟搭得上言的人,都不请自到,奉上大礼,参加他儿子闵新学的婚礼,这让闵继文老汉给儿子举办的婚礼不赔还赚了不少银子。

自从儿子闵新学结婚后,闵继文老汉因自卑,从没去拜访过亲家刘知县。但他与乡邻吹牛聊天时,提说起亲家刘知县,却是盈脸的自豪和骄傲。

更令闵继文老汉欣慰的是,在翌年的科举考试中,儿子闵新学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举人。而更令闵继文老汉没有想到的是,他一年前对儿子说的话一语成谶,其亲家刘知县因故被吴巡抚革职回乡,理由是刘知县能力有限,不能胜任知县一职。

古代的巡抚,也就是一个省的第一长官,吴巡抚看刘知县是个铁公鸡一毛不拔,就通过“密考”,所谓蜜考,就是巡抚给皇帝的密折,评价其管辖的某一个官员是否能任知县一职。从这里就不难看出,巡抚是没有权力直接罢免其属下一个知县的,但巡抚可以通过密折,加一个罪名,除掉他不喜欢的知县。

只要巡抚扣动了板机,其辖下的某一个令巡抚不喜欢知县就会中枪倒下,一旦戴罪被革职,就不能再享受朝廷的俸禄了。

刘知县被革职之后不久,因郁郁寡欢而患疾病,后有一郎中告知刘知县,要想治好病,就需要掏566两银子买几味价值不扉的野生中药,如野生人叁,红豆杉等,这郎中误以为刘知县有大把的银子,就什么药值钱就说什么药,没想到清廉的刘知县一听,放弃治疗……

这消息传到闵继文老汉的耳朵里,就下到他家后院的井里,取出足有1000多两的银子,装在几个袋子里,套上马车,到西塬探望远近闻名的青官亲家刘知县,然后苦口婆心地劝其购药治病。

刘知县明白了亲家闵继文老汉的来意后,笑说:“亲家呀!其实我没什么大病,那郎中却硬说我有什么大病,他之所这么说,是他有一颗贪婪的心,这些银子你从那里拿出来的,就放回那里去吧……”

见亲家刘知县这么说,闵继文老汉说:

“亲家呀!我既然把银子拉来了,就没想再拉回去,是这样,你为官多年,认识的人多,就代我把这些银子捐给有需要的人,人这一生要知足才会常乐,古人有一句话的说的好,房是招牌,地是累,攒下银钱是催命的鬼,很多贪腐官员之所以活的提心吊胆不快乐,就是因他们太贪婪了……”

“说的好!”刘知县说:“既然亲家有这个想法,这笔银子我就收下了,捐赠咱县的抚幼院,过几天,我就要应聘到抚幼院当教师了,我会把这笔钱用到真正需要的人身上……”

“好,银子我给了你,随你安排……”闵继文老汉高兴地说。

……

而接下来,更令闵继文老汉没有想到的是,陷害亲家的吴巡抚因贪腐太多银子被朝廷缉拿归案,原想到抚幼园当教师的亲家刘知县却重朝廷重新启用,委任为省按察使,亲家刘知县的职位虽得以晋升,但闵继文老汉却在亲家面前不再自卑了,隔三差五到省城找亲家饮上几杯,其儿子闵新学后来又考上了进士,被朝廷委派到家乡县当上了知县。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