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也“养鱼”?年省220万吨煤减排816万吨,绿色奇迹高原诞生

昊昊聊趣事 2025-01-06 02:01:52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这鱼长得好,等明年放回河里就能再游10公里!

12月31日,黄河干流玛尔挡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投产发电。这座海拔3300米的高寒水电站不仅成就了“高原灯塔”的美名,也创造了生态保护新标杆。

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中,如何既让电站日发电量达2000万度,又让鱼儿坐电梯上山,修复绿植满目生机?流玛尔挡水电站的建成对我国能源结构又有着怎样重要的意义呢?

喝着高原水,点亮千家灯

玛尔挡水电站之所以成了标杆,是因为它是黄河干流上海拔最高的水电站,对于施工来说,高海拔带来的是难度的成倍增加。

对于许多国家来说,在氧气只有平原地区60%的地方,建设这么大个水电站基本上是天方夜谭,没想到中国基建又一次刷新了世界认知,我们就这么硬生生的把不可能变为了现实。

可为什么非要费尽心思把水电站建在这么高的地方呢?自然是能效比的考虑,高原的水势落差大,发电效率更高,一旦建成可以直接解决黄河上游地区能源利用的难题。

为了克服氧气稀薄天气恶劣的难题,让电站建设保质保量完成,建设团队硬抢在计划前40天完成了关键部件的安装,创造了高原施工建设速度的新纪录。

在施工过程中团队还顺便解决了地质开挖和复杂地形中的种种难题,使大坝、发电机组等核心建筑都能在规定时间内竣工。

这是我国基建又一次将只存在于国外PPT上的工程直接落地,玛尔挡水电站的总装机容量已经堪比一些小国家的整个电力系统,一旦全力运转,发电量可以达到232万千瓦。

作为“西电东送”和“青电入豫”的重要节点工程,玛尔挡水电站肩负着把青海的绿色能源输送到中东部地区的重任。等它全容量投产之后,年发电量预计将超过73亿千瓦时。

单凭一座发电站就可以轻松支撑一个中型城市一年的用电需求,这就是独属于中国的电力奇迹,而且这是绝对的“绿色电力”,完全零污染的存在!

国家十分重视玛尔挡水电站工程,毕竟一旦水电站全力运转,将为我国“碳中和”的目标作出巨大贡献,每年可以减少大约220万吨煤炭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

玛尔挡水电站的意义绝不仅是发电,更像是一场能源革命!

我国电力一直面临着西部资源丰富,东部使用量大的现状,西部和北部的能源资源非常丰富,风能、太阳能这些清洁能源几乎取之不尽。可西部地广人稀,用电量十分有限,在储能技术尚不完备的时期,我国西部每天都有着巨大的能源浪费。

发出的电没办法及时入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能源白白浪费,用电量最大的东中部地区却缺少清洁能源。

想要维持国家在工业上的高速发展,让商业和居民都能有充足的电力,西电东送是整个电网布局的关键。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电力工程师们不知道熬干了多少脑细胞,终于找出了独属于中国的电力传输方法——特高压!

要让西部的清洁能源“流”到东中部,特高压电网就是“高速路”,玛尔挡水电站就是充电桩。通过庞大的电力传输网络,让西部的水力、风能、太阳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电力资源输送到东部,实现电力资源的充分调配。

特高压输电不但可以减少长距离输电的损耗,还能有效整合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各种清洁能源。

我国也是现在全球唯一一个掌握全套特高压输电核心技术,并实现商业化应用的国家,也正是特高压技术的广泛应用,让我国的能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经济优势。

这才是我国电力笑傲全球的关键,通过特高压进行的电力输送,电子几乎光速前进,只需0.00526秒,就能把玛尔挡每天发的2000万度电,送到1500公里以外的河南。

也正是因为我们在特高压输电技术上取得的突破,我们才能有底气大力发展西部的清洁能源。截止到现在,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已经占了全国总发电量的30%,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先进水平。

从2009年第一条特高压线路开始,到如今特高压交直流线路超过40,000公里,这种技术的诞生和成长每一步都需要大胆尝试和大量实践。

技术创新让我国的电力输出不仅高效而且绿色。截至2023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中我国贡献了大头。在全球电力发展指数排名中,我国是当之无愧的亚洲第一,全球第七!

一场能源革命!

玛尔挡水电站利用的还是"水风光蓄"的多能互补模式。不仅可以靠自身进行水利发电,还能结合当地的风能、光能协同发电。

天气条件不好时,风能和光能的短板正好由水电站补齐。多个能源形态彼此补充、交互作用,是未来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趋势。

玛尔挡水电站还首次应用了融合人工智能、工业大数据分析和先进控制系统的iDCS系统,形成了全球独一份的智能电网,用最聪明的设备让发电过程更加高效、安全、环保。

一旦设备出现问题,系统还具备自我修复功能,可以自己诊断和预警,在面临复杂工作环境时,甚至还能自我调整、优化工作状态。

未来几年里,随着技术逐步提升,预计这样的技术,还会被推广到更多电站和工程上。

为了尽最大可能的不破坏原有生态,项目团队特意设计了“升鱼装置”,用水泵和分拣设备帮助鱼类顺利穿过大坝回到上游栖息地。

同时电站还建了一座鱼类增殖放流站,每年可以放流55万尾黄河特有的珍稀鱼种。有网友曾戏称:这那是一座发电站,分明是黄河鱼类的五星级酒店!

这还不够,整个施工过程中,团队投入了近2亿元用于生态保护,补植移栽58000多株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复绿250多亩土地。

为了确保工程进度和生态修复同步推进,项目团队坚持边施工、边恢复。

现在站在电站附近,根本就看不出曾经这里刚经历过大型基建,植被几乎看不到被破坏的痕迹,只会看到郁郁葱葱的青海云杉跟高原的蓝天白云相得益彰。

这才是真正将“生态优先”的理念落到实处。从鱼类增殖放流到植被恢复,再到施工时对周边环境的保护措施,玛尔挡的建设者们用行动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

结尾

玛尔挡水电站的投产,不只是电网多了一个水电站,而是能源强国版图的又一次拓展。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从工业生产到日常生活,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持。

一个电力充足的国家,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双提升。

我国的电力发展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一整套系统的支撑。发电、输电、储电,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科技创新。

特高压技术它让偏远地区的清洁能源可以快速、大规模地输送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打破了传统能源分布不均的局面。

不仅降低了能源成本,还为中东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了持续动力。

玛尔挡水电站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它的发电量上,还在于它是我国绿色能源发展的一块试验田。

通过这座高原上的巨型工程,我国探索出了在高寒缺氧地区发展清洁能源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不仅服务于国内能源战略,还能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

信息来源:

中国排名亚洲第一 全球电力发展指数报告首发 环球时报 2024-07-13

特高压工程:领跑世界的电力“高速路” 光明日报 2024-10-23

日均发电2000万度 玛尔挡水电站全部并网发电 环球网 2024-12-3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