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勋晚年为家乡办的几件事

山雁说过去 2024-10-04 16:06:36

张伯雄/文

张勋发迹后,高官厚禄,势大钱多。但老来无子,五十八岁时,尚无一子女,成了他一大憾事;加之他的家乡观念和光宗耀祖思想甚浓!且出身寒微,对当地贫苦百姓多少有些同情。居于这种种原因,所以在他的晚年时期,曾为家乡做过一些受人称赞的事。我们按照实事求是精神,择要略述于后:

1、捐款创建北京的“江西会馆”、“奉新会馆”和“南高府会馆”。不但面积较大,产业较多,而且会馆中的设备较好,凡是江西人进京,都可免费提供瞻宿。对于贫苦人士,还供给零花钱和回家的川资。不少在京读书的江西学生,长年住在会馆中,不仅免费提供膳宿和零花钱,其学费也由会馆交缴,并定期发给衣衫,寒、暑假发给回家的川资。因而为江西培养了不少的中高级知识分子,有的至今还在为祖国四个现代化建设发挥作用。邵式平同志(解放后任江西省长)在京读书,就住在“江西会馆”,得到了定的照顾。他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军阀政府通组,藏匿“奉新会馆”得免。南昌解放时,张勋的二夫人邵雯恰值准备与女娟陈金印和女儿张梦络去台湾,其时,邵式平同志由廖公望(江西奉新人)先生陪同,到商升巷张勋公馆看望,宣传了党的政策,解除了邵夫人的顾虑,打消了去台湾的念头。

江西人外出路过天津,经济发生困难,只要到张勋公馆要求接济,张的原配曹大人一定慷慨解囊,曹夫人至今为人称道是个贤慧可亲的“良家妇女”。

2、从新建县的省庄至“八一”桥,全长十六华里,因地势偏低,与赣江连成一片,形成一个湖泊,行人赴昌,必乘渡船,不但费时,而且耗资。张勋捐资,沿河筑堤,隔开江水,形成早地,再从省庄修筑一条大路,直通牛行江边。从此,行人至南昌,不用乘渡船,步行即可。特别是解除了那些人力车大的苦恼,当时深受群众称颂,同时还因此而开垦了几万亩良田。后又在章江门设“义渡局”,指派其侄媳的哥哥魏业文等人管理,置船数艘,免费引渡从赣江北岸的行人进南昌,其时人们也一致叫好。

3、捐款整修商昌的“奉新同乡会馆”,本新旅省同乡会名为“崇礼堂”,座落在南昌府学前街,是时房屋陈旧垂危,即将倒塌,张勋得知,主动捐款修整完善,专供县人来省膳宿。

4、奉新县城至南昌,全长一百四十华里;原是羊肠小道,行走非常困难,张勋捐款扩建,加宽路基,路面全铺上花岗片石,不管晴天或雨天,行人和独轮车行走极为方便。

5、奉新县城位于潦河北岸,河水深达数公尺,从南进城,以前仅有一座便桥,常被洪水冲毁,行人只好泅水或乘渡船过河,交通非常不便。 一九一九年张勋捐款在潦河上用花岗石建了两座大石桥,行人十分称赞。解放后曾在老桥的基础上,改建成公路添,通车二十多年,直到一九八四年才重建新桥。此外他还委托堂弟张芝珊对全县主要河、港、桥、墈进行整修,改临时木桥为石桥,坚固耐用,人、车畅行无阻。当时冯川桥局,在奉新县城的南门外建了一个“报德祠”,祠中供有张勋的灵位和石碑。“报德祠”至今还在。

6、张勋在家乡有一千多亩田产,在深溪乡有座竹本山(名曰:竹山场和茶子山),还开了两个当铺,这些产业的收入,大部分用于救济当地贫民。在当铺的隔壁,设有赈济房。附近的孤儿寡妇每人每年由赈济房供给稻谷四担(三百二十市斤)盐六斤、食油十二厅,一次付洁。还定期向贫苦村民发衣被和蚊帐,知济房设有食堂和客舖,附近穷苦百姓,随时可到赈济房免费逃食,规定每席八人四菜,随到随供,不愿在熙济房用膳者,还可以携带回家吃。甚至有人长期住在赈济房不走,平常由赈济房免费膳宿利衣被。过往行人,只要自己愿意,也可到赈济房供给膳宿。附近村民家中死了人,无钱掩埋,旅济房闻讯后主动救济。有的村庄水源较紧,村民吃水困难,则由赈济房出资掘井,解决吃水问题。

有一次,后南垣村发生火灾,村中房屋所剩无几,村民叫苦不绝。其时,勋的原配曹夫人正在赤田,主动捐款为必灾村民每户兴建一幢房屋,在生活上则由赈济房救助。

乙卵年(1915年),奉新大水,多数地方欠收,灾民苦不堪言。张勋得知,即电堂弟张芝珊派人从江苏等地购买了一定数量的粮食救济灾民,还为灾民来年生产筹备了不少谷种,灾民称赞不已。

家中产业的收入入不敷出时,再从天津汇款回来解决。当然,张勋倡办这些社会公益事业的资金来源,完全是来自老百姓的。但是他当时这样做点好事有进步的一面,同时也是由于他个人政治上的需要。

以上是笔者根据父辈亲友和赤田的老人往常所谈以及阅读有关资料所得,凭记忆所及和片断资料整理的,内容琐细,时间,情节难免不无出入,愿知情者补充纠正。

内容来自《奉新文史资料》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