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前泾川县、静宁县、平凉县等地区的历史风貌

小哎历史 2024-11-21 22:46:13

此套《亚细亚大观》是由亚细亚写真大观社(大连)编辑的一部记录亚洲(主要为中国)文化的照片集,涵盖风景、宗教、民俗、人物等多方面。照片旁边附有日文介绍,摄影者、拍摄地、时间等。此套共十六辑,含照片约 1891 枚,出版时间为 1924 年到 1940 年。

本组照片所在杂志的发行日期为1933年1-2月期,所以本组照片拍摄时间在1933年1-2月之前。但据考据,作者岛崎役治是1932年的六、七月间,从河南前往陕西甘肃。

泾川河谷平坦的官道。

泾州西关的街景。

平凉境内的白水驿

林则徐于 1842 年 8 月 23 日被贬新疆途中抵达此地,彼时他获知了孙儿诞生的喜讯,并在日记中记述:“兹十六日到平凉之白水驿,接到十二夜寄来喜信,知是夜亥刻得举孙男,可喜之至。”1875 年,左宗棠开启了收复新疆的征程,修筑了千里官道。而在照片拍摄之际,因改道修建供汽车通行的公路,这些驿道已然荒废,沦为羊群的觅食之所。

到了平凉县城后,走到了东关外。

正好刚下完雨,柳树绿油油的。那古朴的庙宇是关帝庙,旁边就是平凉的城墙。东门城楼后面有一座宝塔,这就是在明朝开始修建的大明宝塔。当时平凉城大概有 2 万多的人口。

在途中,看到路边有一队骆驼在休息。

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赶路,能看到这些骆驼都瘦得皮包骨头。这里是在瓦店驿附近,要是为了避开六盘山,往右拐走就是去宁夏的方向。

隆德县附近的运输货物的马队。

远处高耸的六盘山。

六盘山上的关帝庙。

静宁县人们从凹陷的古官道走过。

定西县青风山边山的绵阳。

定西县城外的民居。

甘肃商队热络的驿站。

在兰州城墙的黄河之畔,众多男子正在挑水。

当时,城内用水颇为艰难,其主要来源即为黄河。普通百姓通常都是往返于河中挑水,由于水甚为浑浊,挑回家中还需沉淀澄清。待到冬季,黄河冰封,便只能凿冰取水。

黄河中所设置的水车,从河中汲取的水经由竹管穿入城墙,此类水皆为省政府公署专用。

彼时,西关之外的阿干水乃一条季节性之河流,仅在夏秋雨季之时,此处方有流水穿行,且河流之上存有这样一座握桥。

一座横跨黄河激流的大铁桥自二十多年前的宣统元年竣工以来,始终都是当地人民往返于黄河两岸的重要交通途径。

与兰州省城仅一河之隔的玉泉山,其山腹及山顶建有雄伟壮观的寺庙群落——玉泉寺。一座铁桥使两岸得以相连。

拆解皮筏子

皮筏子是一种利用牛皮或者羊皮,经过吹气封口制成的水上交通工具。

这种从中亚地区一路传来的特殊工具成为当时黄河上游地区为数不多的交通手段。照片正是记录下了从青海循化方向所运来的小米,正在此处解体运往城中各家商铺。

1 阅读: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