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刘姥姥进贾府,贾母亲手赠送《转基因育种大全》

探索保持怀疑 2024-11-10 01:11:44

本小说的情节纯属虚构。

刘姥姥

话说那大观园内,雕梁画栋,繁华似锦。这一日,却来了一位乡下老妪,乃是那刘姥姥。

刘姥姥因家中生活着实过不下去,便腆着脸来贾府打秋风。这刘姥姥初进贾府,只觉满眼的富贵奢华,心中又是羡慕又是忐忑。

那王熙凤正坐在堂中理事,见刘姥姥来了,虽心中略有嫌弃,但碍着亲戚的情面,还是接见了她。

刘姥姥见了王熙凤,忙跪下磕头,口中说道:“姑奶奶,您老吉祥。我这乡下婆子实在是没法子了,才来求您赏口饭吃。”

王熙凤微微皱眉,说道:“起来说话罢,瞧你这狼狈模样。”

刘姥姥战战兢兢站了起来,唯唯诺诺不敢多言。

这时,王熙凤心中一动,想到贾母近日正嫌府中无趣,这刘姥姥倒是个能逗趣的,便说道:“罢了,我带你去见见老太太,兴许她老人家一高兴,能多赏你些。”

刘姥姥听闻,千恩万谢地跟着王熙凤去了。

到了贾母处,众人见刘姥姥那模样,皆忍不住发笑。贾母倒是个慈悲的,问道:“这是哪家的亲戚?”

王熙凤笑着回道:“老祖宗,这是远房的亲戚,特来探望您的。”

刘姥姥忙上前请安,说了一堆吉祥话,逗得贾母开怀大笑。

贾母见她可怜,便吩咐人拿了些财物赏赐。末了,又让人取来一本《转基因育种大全》,递给刘姥姥,说道:“老姐姐,求人不如求己,学会一技之长才是脱贫的根本。这先进的农业技术乃是农民致富的关键,你拿回去好好琢磨琢磨。”

刘姥姥如获至宝,连连道谢:“多谢老太太的恩典,俺回去一定好好学。”

刘姥姥拿了赏赐,欢欢喜喜地回了家。到家后,她迫不及待地翻开那《转基因育种大全》,虽说上面的字大多不认得,但凭着一股韧劲儿,她四处请教村里识字的先生,慢慢也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这一日,刘姥姥站在自家的田头,望着那荒芜的土地,自言自语道:“俺就不信,凭着这书里的法子,还种不出好庄稼!”

说干就干,刘姥姥按照书上所写,精心挑选种子,改良土壤,合理浇水施肥。起初,邻里们都笑话她,说她瞎折腾。

刘姥姥也不理会,只顾埋头苦干。春去秋来,到了收获的时节,刘姥姥家的庄稼竟是比往年多收了好几倍。

这消息一下子在乡里传开了,众人都惊讶不已。

有那好奇的,便来刘姥姥家询问:“刘姥姥,你这是使了啥法子,今年收成这般好?”

刘姥姥得意地笑道:“俺得了一本宝书,照着上面做,自然就丰收啦!”

众人纷纷求她借宝书一观,刘姥姥倒也大方,说道:“想看便来看,大家一起富才好。”

就这样,在刘姥姥的带领下,整个乡里的庄稼都丰收了,家家户户过上了殷实的日子。

刘姥姥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

这日,刘姥姥又来到田头,望着那一片金黄的麦浪,心中感慨万千:“多亏了贾府老太太的恩赐,才让俺有了今天。”

而那贾府之中,贾母听闻刘姥姥的事迹,也不禁点头微笑:“善哉善哉,也算做了一桩好事。”

从此,刘姥姥的故事在乡间传颂,成为了人们勤劳致富的典范。

这刘姥姥富了之后,却也没忘了本。她时常将那《转基因育种大全》里的法子传授给其他穷苦人家,还常说道:“这富贵呀,可不是等来的,得靠自个儿挣!”

这一年,村里遭了旱灾,好些人家的庄稼都旱得打了蔫。刘姥姥见此情形,心里着急,便召集了众人说道:“莫慌莫慌,咱们一起想法子。”

众人皆愁眉苦脸道:“这老天不赏脸,咱们能有啥法子哟!”

刘姥姥眼睛一瞪,说道:“俺们照着那宝书里的节水法子来,兴许能行。”

于是,刘姥姥带着大伙挖渠引水,又用了书中的保水妙方,硬是在这旱灾之年保住了不少庄稼。

到了年末,虽说收成不比往年,但也不至于颗粒无收。众人对刘姥姥更是敬佩有加。

又过了几年,刘姥姥家越发兴旺,不仅盖了新屋,还买了不少田地。

这消息传到了邻村,有那奸猾的地主打起了歪主意。

一日,那地主带着一帮家丁来到刘姥姥家,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刘姥姥,听闻你家靠着一本宝书发了大财,可否借我一观?”

刘姥姥心中一紧,说道:“哪有什么宝书,不过是俺们勤劳苦干罢了。”

地主脸色一沉,说道:“休要瞒我,若你不交出来,可别怪我不客气!”

刘姥姥却也不惧,挺直了腰板说道:“你这恶人,休想从我这抢走!”

地主恼羞成怒,正要动手强抢,这时,村里的乡亲们听到动静纷纷赶来,将地主围了起来。

众人齐声喝道:“你这恶霸,休想欺负刘姥姥!”

地主见势不妙,只得灰溜溜地走了。

经此一事,刘姥姥深知光自己富还不行,得让大伙都团结起来。

于是,她组织村民们成立了互助会,一起抵御天灾人祸,共同致富。

这刘姥姥的名声越传越远,甚至传到了县城里。县令听闻此事,也对刘姥姥赞赏有加,还将她的事迹作为典范,号召全县百姓向她学习。

刘姥姥却依旧不改那朴实的性子,逢人便说:“都是那《转基因育种大全》和大伙的功劳,俺不过是做了该做的。”

在刘姥姥的影响下,这一方土地越来越繁荣,百姓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而刘姥姥的故事,也成为了民间的美谈,代代相传。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