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是“病机的概括”,但不必固守书上的那些“证”名

炎黄国医吴越 2023-10-14 09:19:40

对于“症”与“证”的理解,还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说“症”是一个个的具体症状,而“证”是疾病发展在某一阶段的病机总体概括。

按这种解释,“症”是具体的,具象的,而“证”是抽象的。

现行官主中医教材,以及历代有很多中医书籍,留下了很多比较规范的“证”名,比如“太阳伤寒表实证”、“风寒伤表”、“风热犯表”、“阳虚水泛”、“水气凌心”、“肝火犯肺”、“心肾不交”等。这些“证”名多数是四个字,有时也有八个字或其它字数的,但总体来说非常简练,这是中医学留下的富足财富。

我们这里要说的是,有一些复杂的疾病,以及一些未见过的疾病,未必能用已有的那些“证”名来表述。这个时候,并不需要固守已有的“证”名,甚至你表达不出“证”名,而只是心里明白,也同样能够处方治疗。

因为每个人的文字概括、表达能力不一样,有的中医师可能心里明白,但却表达不出来,更无法用精练的文字表达出来。如果你硬要他用简练的文字表达出来,那很可能不准确,那反而起误导作用。

实际上,我们观察到有很多复杂的病,比如“癌”病,有些书(包括一些中医教材)非得用四个字或八个字去概括其病机,比如说某人患脑癌,证属“痰瘀阻窍”,说某人患肝癌,证属“肝气郁结”……按照这个“证”名去处方,能治好癌吗?显然不可能嘛。这些“证”名显得过于简单、浮浅,还不如不用的好。如果实在要概括,笔者认为不必要固执于文字的简练,就是用多一点文字,把病机表述出来,也未尝不可。

那么古人为什么用那么简练的文字来表述“证”名呢?其实细看一下,古人用简练文字表述“证”名,往往是比较简单的疾病。所以不要表面上固守古代文化的一些东西。

作为一个医生,哪怕你说不清楚病人的病机,但你心里明白,你能把他治好,这就是最重要的!

炎黄国医学者吴越

2023年10月11日

一篇短文,不可能表达所有的思想,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笔者的其他文章和著作。

文中所述,如有不当,欢迎指正。对于文中所提示的方法,请深思、慎用。如遇疾病,建议寻找专业医师帮助。

中医博大精深,本文只是发表了笔者的一点见解而已。想要学习更多更深的中医知识,请关注笔者的其他作品。

附1:炎黄国医课程体系

特别系列:炎黄国医经方核心课程-中医经方的底层逻辑

第一部分、《伊尹经方课程:破解伊尹经方体系,掌握中医真正核心》(共五单元)

第二部分、《仲景经方课程:理解仲景经方运用,提升中医实践技能》(共十单元)

附2:炎黄国医著作总目录

第一系列:“炎黄国医”经方破解系列著作(逻辑严密,阶梯递进,须按顺序学习):

C1、《“伊尹经方体系”课程讲义(汇编)》(对《伤寒论》之前的经方起源的准确破解)——有配套讲解视频:“伊尹经方课程”(破解伊尹经方体系,掌握中医真正核心)。

C2、《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用伊尹经方理解伤寒金匮如同数学规律般明晰)——有配套讲解视频:“仲景经方课程”(理解仲景经方运用,提升中医实践技能)。

C3、《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续)》(继续运用伊尹经方理解伤寒金匮其它药方,至此,伤寒论113方与金匮要略262方全部破解完毕)

C4、《从经方中归纳用药规律》(从伊尹经方体系和仲景经方体系中,归纳出100多种中药的用药规律)

……

0 阅读:15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