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小铃46岁官宣怀孕上热搜,学她这么做,40+高龄怀孕并不难!

郑文谈育儿 2024-12-09 13:11:25

这两天台湾女演员洪小铃结婚怀孕的消息登上热搜,明星结婚怀孕并不新奇,可是洪小铃都已经46岁了,这放在哪个圈子都是超大龄。

女性35岁开始生育力下降,为什么洪小铃46岁还能好孕,从晒出的超声报告单来看,妥妥已经过了孕12周危险期。

她到底是如何保养的?我们普通人如果不得不高龄怀孕可以借鉴什么?带着这些疑问,我搜了很多关于她的资料,我发现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运动达人。

我想,这也许是她在接近绝经的年龄还能怀上宝宝的重要原因,普通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高龄怀孕也许并不是难事。

01洪小铃,不折不扣的运动达人

作为资深的运动达人,即使高龄怀孕了,洪小铃也一点都闲不住,前几天还和好友一起徒步了18210步,身体素质不是一般的强。

洪小铃最热衷的运动莫过于爬山,打开她的社交软件,总能看到她在工作之余,打卡一座又一座山峰。

夏天到了,就约上好友在山中溯溪,阳光、石头、干净的空气、冰凉的溪水,在没有半点信号的深山秘境,尽享纯粹。

既能上山,也能下海的洪小铃,还拿下了open water的潜水执照,能游刃有余地掌握浮潜、自由潜和水肺潜水。

从户外回到都市,跑步是洪小铃最日常的运动,全身湿透,每天6公里是常态。

因为常年跑步,平时不需要刻意控制饮食也能保持身材,而且睡眠质量和皮肤状态都在变好,整个人气血十足。

宜动宜静的她,还是个瑜伽达人,高难度的倒立动作信手拈来。

对洪小铃来说,比起维持身材,运动更像她的快乐源泉。

户外也好,室内也罢,只要动起来感受多巴胺的分泌,整个人都会神清气爽,大为畅快。

运动也让她收获了强健的体魄,能够更加主动自由地选择,要不要,以及何时成为一个妈妈。

02运动改善线粒体健康

线粒体功能障碍已被公认为一种常见的代谢缺陷,并与衰老和年龄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

很多姐妹卵巢功能不好,卵子质量下降,其实根源是线粒体功能受损导致的,所以改善线粒体健康能够减轻和衰老有关的很多问题。

圈姐找到一篇体育锻炼与线粒体功能相关的文献,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定期锻炼或体育活动有助于改善年龄增长和年龄相关代谢疾病患者的代谢健康,显著调整线粒体形态和功能,如线粒体体积、容量、结构、线粒体DNA(mtDNA)的含量。

有动物研究发现,经过为期8周的耐力训练使线粒体生物发生率大幅升高,耐力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线粒体效率,它对线粒体活性氧的产生与线粒体能量状态有关。

有氧运动同样对线粒体功能障碍起到重要作用。

根据赵娜等的研究,在小鼠试验中12周有氧跑台运动可能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NAMPT过度表达,降低神经炎症反应,减少PARP1、CD38对NAD+的消耗,上调NAD+/SIRT1/FOXO1/3a信号通路,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

即使大家不理解上面的学术语言,NAD+大家都知道吧,也就是说通过跑步运动,减少了对NAD+的消耗,这对线粒体健康是有改善的,同时也延缓了衰老,包括卵巢的衰老。

03运动增加AMH水平

AMH又叫做抗苗勒氏管激素,代表卵巢的储备,这是我们女性生育能力评估所需要做的检查之一。

高AMH一般代表女性生育力旺盛,低AMH代表卵巢功能减退,AMH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但运动可以减缓这个过程。

BMI,又叫身体质量指数,或称体重指数,该指标是通过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计算得来,这个公式所得比值在一定程度可以反映人体密度。

今年五月份,全球生殖类顶刊《人类与生殖》发布一篇综述文章,揭示了运动、BMI和AMH的关联。

首先,BMI与AMH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BMI越高,AMH越低,BMI每单位增加的AMH水平的平均差异从-0.015到-0.2纳克/毫升不等。

也就是说,BMI每降低1个单位,AMH的水平增加0.015到0.2之间,所以姐妹们想多大程度提升AMH,就看你的运动的决心有多大了。

当然过低的BMI并不可取,但保持合理的体重和体脂率无疑是增加生育力的良性因素之一。

也就是说,通过坚持运动可有效增强身体素质,可能一定程度减缓AMH的下降速度,这就是生育力的保存。

04运动改善卵子质量和内膜水平

根据《胰岛素抵抗相关临床问题专家共识(2022版)》显示,国内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25岁成人胰岛素抵抗的标化患病率为29.22%。

也就是说在国内育龄人群中,10个人中有3个是胰岛素抵抗,这对生育的影响非常严重。

从卵子质量方面来说——

胰岛素抵抗对卵母细胞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卵母细胞成熟、间接影响卵泡膜细胞和颗粒细胞、氧化应激对卵母细胞造成损伤。

首先,卵母细胞中存在葡萄糖转运体、葡萄糖转运酶,并且随着卵母细胞的发育阶段,卵母细胞选择的代谢途径以及葡萄糖代谢所占比例也在不断变化。

所以胰岛素抵抗对卵母细胞能量代谢有一定的影响,胰岛素抵抗引起的卵母细胞葡萄糖转运和摄取异常,能量代谢异常直接影响了卵母细胞的发育和成熟。

其次,端粒长度是卵母细胞保持其细胞分裂潜能的前提条件,一旦端粒消耗殆尽,细胞则会立即激活凋亡机制,走向凋亡。

胰岛素抵抗影响着端粒区域的DNA复制,可导致端粒非正常缩短,导致细胞老化。

胰岛素抵抗同样也影响着细胞核中纺锤体的正常功能,使纺锤体异常分离牵拉染色体从而导致非整倍体或多倍体产生,进一步影响卵母细胞受精后的胚胎染色体。

从子宫内膜方面来说——

胰岛素抵抗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影响子宫内膜蜕膜化过程,直接改变某些蜕膜标志物基因的异常表达,使蜕膜发育不良不能维持正常妊娠。

首先,子宫内膜的蜕膜化需要适当的能量摄入,胰岛素抵抗导致葡萄糖转运分子无法被激活移位至细胞膜表面进行葡萄糖转运。

子宫内膜蜕膜化所需的葡萄糖供应减少,将会导致子宫内膜蜕膜化不足,降低胚胎种植率。

其次,胰岛素抵抗常常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与高雄激素血症并存,机体在该状态下,内膜上相关受体也会发生异常:

比如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异常下降,雄激素受体异常升高等.

雌孕激素是内膜蜕膜化的重要激素,它们受体表达下降,会导致蜕膜化不足,影响胚胎着床。

即便着床也会因雌激素不足导致胎盘血管重铸遭遇障碍,影响妊娠进程。

改善胰岛素抵抗,最关键的方法——

那就是生活方式的调整,运动、运动还是运动,胰岛素抵抗是一个现代病,现代人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不动,所以解决的最根本方法还是动起来。

有研究发现,一次运动可以在运动后至少16小时内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体育活动对正常人群和胰岛素抵抗人群的胰岛素敏感性都有益的影响。

胰岛素抵抗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所以对高龄备孕姐妹来说,最首要的生活方式调整就是首先让自己运动起来。

总之,我们并不倡导高龄生育,更不希望超高龄生育,但是如果我们不得已把生宝宝的年龄卡在高龄,我们也不能焦虑盲目。

我们很多时候觉得明星能够超高龄生育,一定是用了很多昂贵的高科技和狠活,其实最简单自然的,可能才是最根本的改善方法。

明天是周六,与其每天想着什么时候开始,不如我们现在放下手机,明天早早起来开始运动,也许这个春节就有好消息了,加油吧!

全文完!现在流量为王的年代,围观也是一份力量,转发就是一份担当,希望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给我点个赞,如果您能转发到微信群或朋友圈,就会让更多孕育困难的小家庭受益,谢谢您!

郑重声明

本账号发表的内容仅作为资讯分享,本账号不做任何形式的营销推广,文章观点不能直接用作医疗诊断或健康干预建议。在采取任何预防或治疗措施前,请与你的医疗保健提供者沟通。

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公众号

永远在意真实数据和文献论证

抱娃路上,我愿意陪你一起走过最无助的岁月

——THE END——

参考文献

[1]Exercise mitigates age-related metabolic diseases by improving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Ageing Res Rev. 2023 Nov;91:102087. doi: 10.1016/j.arr.2023.102087. Epub 2023 Oct 11.

[2]Endurance training increases the efficiency of rat skeletal muscle mitochondria. Pflugers Arch. 2016 Oct;468(10):1709-24. doi: 10.1007/s00424-016-1867-9. Epub 2016 Aug 27.

[3]赵娜,徐波,夏杰,等. 跑台运动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NAMPT表达并上调NAD+/SIRT1通路改善AD小鼠海马线粒体功能[J]. 体育科学,2024,44(3):66-77. DOI:10.16469/j.css.202403007.

[4]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odifiable lifestyle factors and circulating anti-Müllerian hormone. Hum Reprod Update. 2024 May 2;30(3):262-308. doi: 10.1093/humupd/dmae004.

[5]Maternal insulin resistance causes oxidative stress and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in mouse oocytes. Hum Reprod. 2012 Jul;27(7):2130-45. doi: 10.1093/humrep/des137. Epub 2012 May 3.

[6]Exercise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a review. Int J Sports Med. 2000 Jan;21(1):1-12. doi: 10.1055/s-2000-8847.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