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王光美见到儿子刘源,哽咽说:没想到,你们几个还活着

在历史中遨游 2024-11-01 21:42:50

1972年,王光美见到儿子刘源,哽咽说:没想到,你们几个还活着

那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夏日午后,北京一处偏僻的院落里,一位面容憔悴的母亲正焦急地等待着什么。她不时抬头望向门外,神情中既有期待,又带着几分忧虑。这位母亲就是王光美,曾经风光无限的她,此时已是另一番模样。突然,院门被轻轻推开,几个年轻人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王光美定睛一看,顿时泪如雨下。那个身形最高的青年,正是她日思夜想的儿子刘源。母子相见的喜悦中,却又饱含着太多说不出的辛酸。是什么样的际遇,让这对母子阔别多年?又是怎样的变故,让这位母亲说出"没想到,你们几个还活着"这样令人心酸的话语?

上山下乡前的分别

1968年12月24日,北京城笼罩在寒冬的晨雾中。凌晨四点,北京火车站已经挤满了人。站台上,送行的人群和即将启程的知青们混杂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离别的气息。

刘源站在8号站台上,身上穿着一件略显宽大的蓝色棉袄,肩上背着一个旧帆布包。这个包里装着他仅有的几件换洗衣物、一本笔记本和一个搪瓷杯。妹妹刘亭站在他身边,手里紧紧攥着一包给哥哥准备的干粮。

这趟开往山西的列车,将载着刘源和其他27名知青奔赴山阴县。站台上的广播不断播报着列车即将发车的通知,刘源却迟迟不愿踏上车厢。在此之前,他已经有半年多没见到父母,如今连最后一面都未能见上。

火车即将启动时,站台上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原来是送行的人群中有人晕倒了。刘源和刘亭被人潮推着分开,刘源被挤进了车厢。等他好不容易挤到车窗边时,只看见妹妹在人群中拼命地跳着,想要让他看到。

列车开始缓缓移动,刘源趴在车窗上,想要记住妹妹的样子。刘亭追着列车跑了好远,直到站台尽头。她的嘴巴一张一合,似乎在喊着什么,但声音早已被淹没在蒸汽机车的轰鸣声中。

车厢里挤满了和刘源年龄相仿的知青。有人在低声啜泣,有人在闲聊,还有人默默地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列车轰隆隆地向西驶去,穿过北京城,驶过太行山脉,一路向着山西方向前进。

经过近20个小时的颠簸,列车终于抵达了山阴县。当地政府早已安排好了欢迎仪式。站台上挂着"热烈欢迎北京知青"的横幅,锣鼓队敲得震天响。几位身着灰色中山装的干部站在站台上,手里拿着欢迎致辞的讲稿。

刘源和其他知青排着队走下火车。寒风中,他们听着当地干部的欢迎讲话,讲话中说到他们将在这里开启新的人生,为山阴的建设贡献力量。讲话结束后,当地百姓纷纷上前,热情地帮他们提行李,带他们认识新家。

在这个十二月底的下午,刘源跟随分配名单上的安排,和其他知青一起坐上了通往白坊村的解放牌卡车。卡车驶过崎岖的山路,驶向这个即将改变他命运的小山村。白坊村的村民们早已在村口等候,他们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仿佛在迎接自己的亲人归来。

艰苦岁月中的成长

白坊村的生活远比刘源想象的要艰苦。村里给他安排的住处是一间土坯草屋,屋顶是厚厚的茅草,墙壁上有些裂缝,冬天的寒风会从缝隙中钻进来。屋内的陈设极其简单:一张木板床,一个旧桌子,还有一个用来放衣物的木箱。

每天清晨四点,刘源就要起床。他和村里的农民一起,扛着锄头、镰刀走向田间。刚开始干农活时,他连最基本的农具都不会使用。第一次使用犁耙时,他被牛拖着在地里东倒西歪,引得田边的村民们哈哈大笑。但村里的老农民们都很耐心,手把手地教他使用各种农具。

一位姓张的老农特别照顾刘源,教他辨认不同农作物的生长特点。春天播种时,老张手把手教他如何判断种子的好坏,如何确定播种的深度;夏天除草时,教他分辨庄稼和野草;秋天收割时,又教他掌握收割的最佳时机。

白天在地里干完活,刘源晚上还要学习农业技术。他借来了几本关于农业的书籍,在油灯下认真研读。村里的会计年纪大了,算盘打得慢,刘源便主动提出帮忙。他用自己在学校学到的数学知识,帮助村里计算工分、核算收成。渐渐地,越来越多的村民会在晚上来找他帮忙算账。

村里人都说刘源是个实在孩子。他不仅干活勤快,还经常帮助村里的孤寡老人。有一次,村东头的王奶奶生病了,刘源连续几天给她担水、劈柴,还帮她收拾院子。天气转冷时,他还会主动去帮村里年迈的老人们贴窗户纸、封门缝。

1969年春天,白坊村开始尝试种植新品种的玉米。这是当地农业局推广的高产品种,但村民们都没有种植经验。刘源主动请缨,跟随农业局的技术员学习新品种的种植技术。他把学到的知识整理成笔记,在村里组织了几次种植交流会。

到了夏天,村里组织了农忙突击队。刘源和其他年轻人一起,顶着烈日在田间劳作。他们扛着沉重的水桶,在田埂上来回奔跑,给庄稼浇水。有时忙到深夜,月光下还能看见他们在田间的身影。

随着时间推移,刘源在农活上的进步有目共睹。他不仅能够熟练使用各种农具,还能根据天气变化来调整农事安排。1970年秋天,在他参与管理的那片玉米地里,产量比往年提高了近三成。这让村里人对这个北京来的知青刮目相看。

入冬后,村里开始农闲。刘源就和其他几个知青一起,组织村里的年轻人排练文艺节目。他们在村部的大院里搭起简易舞台,排练歌舞、相声,为村民们带来欢乐。每到演出的晚上,全村的人都会聚集在村部前的空地上,欢声笑语回荡在夜空中。

寻亲路上的艰辛

1971年冬天,刘源获得了短期探亲的机会。他从白坊村出发,背着一个破旧的帆布包,踏上了寻找家人的journey。当时交通不便,从山西到北京的火车票十分紧张。刘源只得选择步行,沿着太行山脉的方向,朝着北京进发。

这段徒步journey持续了整整三天三夜。第一天,他穿过了几个山区村庄,沿途遇到不少同样在赶路的知青。夜幕降临时,他在一个小村庄的草棚里借宿。第二天凌晨,他继续赶路,翻过了几座山峰,鞋子都被山路磨破了。第三天傍晚,他终于看到了北京城的轮廓。

到达北京后,刘源发现家里早已人去楼空。打听之下才知道,家人已经分散到了北京的各个角落。他先是在西城区找到了大姐刘平平,姐妹相见,泪水夺眶而出。通过大姐,他得知其他姐妹的下落。

接下来的几天里,刘源辗转于北京各个角落,一个个寻找分散的家人。他先后找到了二姐刘敏,三姐刘茜,还有妹妹刘亭。每一次相见,都是欢喜中带着心酸。姐妹们都变得憔悴了许多,但见到弟弟平安,都格外欣慰。

在寻亲过程中,刘源得知了一个令他悲痛的消息:父亲刘少奇已经在1969年11月去世。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他久久不能平静。更让他揪心的是,直到父亲去世,他都未能见上最后一面。

探亲期间,刘源多方打听母亲王光美的下落。经过反复周折,终于得知母亲被关在北京郊区的一处院落里。但探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必须获得有关部门的批准。

为了见到母亲,刘源在北京奔波了整整一周。他每天都去相关部门申请,终于在第八天获得了探视的许可。那是1972年的一个夏日下午,他终于见到了阔别多年的母亲。

当刘源走进那个简陋的院落时,看到的是一位形容枯槁的妇人。母亲王光美坐在一把旧椅子上,目光呆滞地望着院门。当她认出眼前这个高大的年轻人就是自己的儿子时,眼泪瞬间模糊了双眼。

母子相见的那一刻,王光美颤抖着站起来,一边抚摸着儿子的脸,一边哽咽地说:"没想到,你们几个还活着。"这简单的一句话,包含了这些年来所有的担忧、思念和欣慰。母子俩相对而坐,有太多的话要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探视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半小时。临别时,王光美再三叮嘱儿子要好好保重。看着母亲消瘦的背影,刘源知道,这次相见不知何时才能再次重复。他带着沉重的心情,踏上了返回白坊村的路程。

重返北京后的生活

1973年初春,刘源接到通知,可以返回北京。当他向白坊村的乡亲们告别时,许多村民特意赶来送行。老张头拉着他的手,递给他一袋自家种的花生;王奶奶则塞给他一双亲手缝制的棉鞋。村支书代表全村送来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知青好榜样"几个大字。

返京后的刘源被分配到北京钢铁厂工作。初到工厂时,他被安排在炼钢车间当学徒。车间里机器轰鸣,温度高达四十多度。刘源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每天负责清理炉渣、搬运原料。他的工作服经常被高温烤得发硬,手上的老茧越来越厚。

在钢铁厂的日子里,刘源得到了老师傅张德顺的悉心指导。张师傅教他识别不同钢材的特性,掌握火候的调控技巧,了解各种炼钢工序。半年后,刘源已经能够独立操作小型炼钢炉。到了年底,他被评为车间的优秀学徒工。

1974年春天,厂里组织技术革新。刘源和其他几位工人一起,对炼钢炉的结构提出改进建议。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提高产量的新方法。这项改进为工厂节省了大量燃料,提高了钢材质量。刘源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工厂的光荣榜上。

工作之余,刘源经常去探望母亲王光美。此时的王光美已经获准在家休养,但仍需定期向有关部门报到。每次探望,刘源都会带些水果和日用品。他还经常帮母亲打扫房间,修理家具。母子俩有时会坐在小院里,聊起各自这些年的经历。

1975年夏天,刘源被调到工厂的技术科。他负责新工人的培训工作,将自己在农村和工厂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人。每到周末,他就带领徒弟们研究技术资料,讨论工艺改进方案。很快,他带出了一支优秀的技术队伍。

同年秋天,工厂举办职工运动会。刘源代表技术科参加了篮球比赛。在比赛中,他展现出了优秀的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技术科队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了工厂篮球赛的冠军。这次比赛也让他结识了不少厂里的同龄人,扩大了社交圈子。

1976年初,刘源被推选为工厂青年突击队队长。他带领队员们承担了多项技术改造任务。在一次大型设备检修中,突击队连续工作三天三夜,成功完成了检修任务,保证了生产线按期复工。这次行动受到了工厂领导的表扬,突击队的事迹被写进了工厂简报。

工作之外,刘源开始自学机械工程知识。他借来了大量专业书籍,常常在工厂图书室学习到深夜。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满了技术要点和心得体会。这些知识为他后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时代转折中的新机遇

1977年冬天,全国恢复高考制度的消息传来。刘源立即报名参加了考试。备考期间,他白天正常上班,晚上挑灯夜读。工厂领导得知后,特意调整了他的工作时间,让他有更多时间复习。考试那天,厂里派车送他到考场,几位老师傅还特意送来了热水和点心。

高考成绩公布那天,刘源以优异的成绩被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录取。消息传开后,整个车间沸腾了。工友们自发组织了庆祝会,张师傅更是激动地拍着他的肩膀说:"咱们车间总算出了个大学生!"

1978年春天,刘源正式入学。开学第一天,他特意穿上了在钢铁厂穿的工作服。教室里坐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有的是工人,有的是知青,还有应届高中毕业生。大家虽然年龄、经历不同,但都怀着对知识的渴望。

在清华的学习生活紧张而充实。刘源把在工厂养成的严谨作风带到了学习中。每天清晨,他都是第一个到达教室的学生。晚上图书馆关门时,他常常是最后一个离开的人。他的笔记本上不仅有课堂内容,还记录着大量实践经验。

1979年夏天,学校组织学生到天津港参观实习。刘源凭借在钢铁厂积累的经验,很快就掌握了港口机械设备的操作要领。他还根据现场情况,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获得了港口技术人员的认可。

1980年初,刘源被选为班级学习委员。他主动帮助班上基础较弱的同学,组织大家一起讨论难题。每到周末,他都会召集同学们进行课外研讨。在他的带动下,全班的学习氛围越来越好,期末考试成绩也明显提高。

同年秋天,学校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展了交流项目。刘源被选中参加机械工程领域的学术交流。在美国期间,他参观了多个实验室,与当地学者进行深入探讨。这次经历开阔了他的视野,也坚定了他继续深造的决心。

1981年春,刘源开始着手毕业论文研究。他选择的课题是关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改进。这个选题源于他在钢铁厂的工作经历,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为了收集数据,他多次回到原来工作的钢铁厂实地考察。

毕业前夕,刘源的论文获得了学校的优秀评价。考虑到他优异的表现,学校推荐他继续攻读研究生。与此同时,多个研究所也向他抛出了橄榄枝。面对不同的选择,刘源决定继续在学术道路上深造。

1982年9月,刘源正式成为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的研究生。新的学习阶段开始了,但他依然保持着当年在白坊村和钢铁厂培养出来的踏实作风。每当夜深人静时,图书馆里总能看到他专注研究的身影。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