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王墓出土四龙四凤铜方案,这件国宝背后,有个忠臣报国的故事

午后历史小店 2024-02-10 16:40:21

文物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文物专家们曾在中山王墓中出土四龙四凤铜方案,但让大家没想到的是,这件文物的背后,竟隐藏着一个忠臣报国的故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74年,河北省文物部门接到消息,平山县三汲乡大规模平整农田的时候,经过不断在附近两座大土丘上取土,导致一些古代的文物被挖出来,接到消息后,工作人员火速赶到现场,对现场进行清理勘探,根据墓室结构,确定该古墓是战国时期中山国陵墓。

紧接着,工作人员开始清理古墓,在1号墓中,工作人员出土大量的珍贵文物,比如:战国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错金银双翼神兽、十五连盏铜灯等,这些文物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在研究出土文物的时候,“战国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成功吸引众人的注意,因为这件文物绝对是“国宝级”文物,我们可以看到器物被制作得非常精美,它全身饰金银花纹,底部是跪卧两雄两雌梅花鹿,四只龙独首双尾,头部上演托住斗拱,而四凤双翅聚于中央连成半球形,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看到“战国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文物,很多专家们都表示:这件文物打破传统的“龙飞凤舞”的动态场面,因为这件文物是以静为基调,呈现出一种静态美。

这件文物能成为“国宝级”文物,不仅仅因为造型精美,更因为它背后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战国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与司马喜有关系,因为司马喜是这件文物的设计者。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司马喜是战国时期中山国的相邦,也就是中山玩最宠爱的大臣,但他的仕途却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时,司马喜伐燕归来,但心思细腻的他却发现王厝对他的态度发生明显的拜变化,因为作为三军统帅和一国相邦,他竟突然被指派专门为国王打造器物的监造,这样的情况出现后,必定事出有因。

当司马喜去工作,他一边工作,一边思考,为什么自己得不到重用,正因如此,他寝食难安,坐卧不定,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他决定制作一件器具,用来表达自己的耿耿忠心。

于是,司马喜煞费苦心终于设计出“战国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在设计这件文物的时候,司马喜将自己比喻为稳卧于低,默默承受器物重量的小鹿,借此表达自己愿意为国家付出一切的情感,可惜的是,王厝早就被胜利冲昏头脑,他认为中山国已经无比强大,正因如此,王厝开始改变自己的策略,他的视野逐渐变小,从最初的到处征战,变成安于享受,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

司马喜有自己雄心抱负,可是却遇人不淑,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而他制作文物的用意,根本没有被对方发现。

众所周知,文物背后的意义更为重要,“战国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隐藏着生存的智慧,正因如此,它才会成为国宝级文物,如今,这件文物被收藏在河北博物院,如果各位读者感兴趣,可以趁着新年出去旅游的机会看一看,近距离感受这件文物独有的魅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