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名臣包拯因为刚直不阿为民请命而受到民间百姓的推崇,被后世的老百姓称之为“包青天”。包青天的的故事源远流传,几百年来被改编成评书、戏剧、小说等各种文化艺术形式,成为中国公案小说和文化产品的代表之一。在包公案故事的发展过程中,每个朝代对于包公角色的塑造都是略有不同的。而在包公案故事中,参与故事的角色也有着很大的差别。纵观历朝历代的包公案故事,能发现明清两代的包公案故事有着较大的不同。清朝的故事虽然是从明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却多了很多原来没有的角色和剧情。
比如清朝的包公案故事中多出了一个八贤王的角色,这个角色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与故事中王丞相的定位出现重叠,让很多研究包公案的人感到不解。明朝的包公案中是没有八贤王的,八贤王主要是出现在杨家将的故事中,是以宋太宗和宋真宗时代为背景的小说评书。这些故事以古典小说《杨家府演义》、《北宋志传》中的情节为代表,而八贤王则是代表正义一方支持杨家将保家卫国的行为。但是包公案却与此不同,它的故事背景是在宋仁宗赵祯的时代,与杨家将的故事相差很大,朝廷的政治斗争已经完全不同了。
包公案中出现八贤王,是从清中评书艺术家石玉昆的《三侠五义》开始的,后来的包公案戏剧、小说等都逐渐引入了这个角色。现代的包公案影视剧中,八贤王也占据了很重要的配角位置。然而从故事中的角色定位来看,包公案的八贤王却有些多余。包公案故事中的主要两派是包拯和庞太师,为了缓和双方的斗争气氛,故事中设计了王丞相作为缓冲角色。如果再加上八贤王,他的角色定位就与王丞相重叠。而且在主要的《狸猫换太子》的桥段中,清朝也将原本被太监宫女养大的宋仁宗赵祯,改为被八贤王夫妇养大。
这么一改不但角色定位不清,也让原本剧情中安排的赵祯因为在社会底层长大而体谅民情的设定变得弱化。从历史发展来看,这种改编也是不符合历史原貌的。八贤王的角色从诞生开始就一直与历史原型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早期杨家将中的原型是宋太祖赵匡胤的长子赵德芳,后来的杨家将中又将其与宋太宗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联系起来。但是在包公案中,八贤王并不是杨家将中的设定,而是定位为宋真宗赵恒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的第八个儿子八大王赵元俨。但赵元俨在历史上非但不贤明,而且野心勃勃,与贤王毫无关系。
于是很多人感到疑惑了,石玉昆为什么会找了一个既不贤明,又存在诸多争议的王爷,作为小说中的八贤王呢?实际上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是与创作者石玉昆所处的历史背景有关。中国古人创作小说都有个很重要作用,这就是托物言志,甚至是隐喻社会。不论是明朝时期的《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还是清朝的《红楼梦》、《说岳全传》等等,创作者都有这种设计理念。石玉昆在改编《包公案》时也加入了自己对所处时代社会现象的批判,也融入了对于自己治理社会的一些想法,通过小说中的包公之口反映出来。
因为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石玉昆就难免融入一些时代元素,八贤王就是他融入的重要时代元素之一。他融入这个时代元素,对应的并非小说中宋仁宗赵祯初年的八大王赵元俨,而是清朝的八贤王爱新觉罗·胤禩。众所周知,因为康熙末年皇太子位的争夺,使得清朝社会一直流传着九王夺嫡的传说。
在这个传说中,争夺皇位的主要有两派,分别为四爷党和八爷党。四爷党以康熙皇帝的第四子爱新觉罗·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八爷党则以康熙皇帝的第八子爱新觉罗·胤禩为首,由于胤禩在满清贵族和汉人士大夫中名声很好,因此得了个八贤王的雅号。
最终双方斗争的结果是胤禛成功登基称帝,而胤禩则被打为叛逆,削其王爵,而且圈禁至死。由于雍正皇帝在位时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触犯了满清贵族和汉人士大夫保守势力的利益,所以这些保守势力对胤禩更加的推崇。雍正皇帝去世后,乾隆皇帝即位,社会舆论开始转变风向。一方面在雍正年间因为改革而被剥夺各种利益的权贵们呼吁为胤禩犯案,另一方面他们也创作出各种抹黑污蔑歪曲历史的小说故事,来贬低雍正皇帝。因此很多有关九王夺嫡的故事流传到现在,而故事中雍正都是残忍的暴君,而胤禩则是深得民心的八贤王。
社会舆论的改编也对乾隆皇帝产生了影响,最终在乾隆四十三年恢复了胤禩的名誉,并且重新录入宗祏玉牒。因此在乾隆的中后期,很多以雍正为反面形象,以胤禩为正面形象的小说故事出现。这些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使得胤禩在民间的形象呈现出光辉的一面。有意思的是,清朝包公案的创作者石玉昆就是出生在这个时代,成名于嘉庆初年,活跃于道光时期。这个时期正是清朝社会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石玉昆创作以《三侠五义》为代表的清朝包公案,自然会受到时代文化的影响,融入一些时代元素。
由于清朝在乾隆年间达到了社会发展的巅峰,也因此而产生了大量的腐败现象,出现了和珅这样的大贪官。石玉昆创作《三侠五义》的本意就是对这种腐败现象就行抨击,以表达对包拯这种清官的期盼。由于清朝是个满汉共治的社会,所以仅仅有包拯这样的汉人代表是不够的,还需要满人和宗室的代表,八贤王就承担了这样的角色。虽然故事中的八贤王并不是满人,但作为宗室成员,却有着很高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胤禩作为满清贵族和汉人士大夫推崇的八贤王,也就因此而得到了士林精英的推崇,成为贤明王爷的代表。
但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当时满清权贵和汉人士大夫对胤禩作为八贤王的宣传,本质上是一种欺骗百姓民心的行为。虽然他们能够得逞一时,却瞒不过整个历史。数百年后的今天,各种历史真相大白于天下,对于雍正皇帝的评价也就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作为雍正皇帝最大的竞争对手,胤禩作为保守势力的代表,其所作所为就很难称得上一个贤字了。而创作者石玉昆在当时还处于被满清权贵们蒙蔽期间,自然无法得知历史的争相,所以在小说故事中对八贤王是无比的推崇,将其作为包公身后最有力的支持者之一。
从历史角度看,任何文学的创作者也难免陷入历史的局限性中,很难真正看到历史的真相。不论是宋朝的八贤王,还是清朝的八贤王,他们都没能在历史上作出有利于人民的贡献,只能成为小说作者笔下虚构的幻想角色。而真正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名声,数百年来受到民间百姓推崇,并长期传唱不衰的,还是包拯这样清廉的,能够真正为百姓当家作主的官员。但是在腐败的封建社会,这种官员是极少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百姓将期待这种官员的愿望,寄托于传播在民间的小说故事中,这也成为包公案屹立不到的原因之一。
但不管怎么说,包公案经过石玉昆的再创作后,不断的发扬光大,逐渐成为自成体系的历史故事。虽然这里面很多都是虚构的,很多人物与原型相差甚远,但却也表达了民间老百姓对清官的向往和推崇。在数百年后的今天,这样的历史故事依然受到各种文化创作的推崇,被改编成各种影视剧,以获取了大量的观众流量。作者通过这种小说表达出来的反对贪腐的理念也被后世得以发扬光大,成为老百姓们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从这方面,石玉昆的创作可以说是让包公案从单独的公案小说,走向自成体系的文化产品的重要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