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琴岛食谱》(112):青岛的“端午粽”

文有王铎 2024-06-13 07:52:22

琴岛食谱(112)

王铎 著

青岛的“端午粽”

看官,青岛老西镇旧有一句顺口溜,叫做“吃了‘端午粽’,就把棉袄撗!”

这里的“撗”(heng),读去声,就是“扔”的意思,是一句标准的青岛话。也就是说,每当青岛人吃粽子的时候,天气就开始转暖了,青岛的冬天就算是过完了,大家都要下决心扔掉棉袄,轻装上阵,来迎接一个明媚初夏季节。

现在,青岛的新移民越来越多了。好多人不知道,青岛的春天是非常短暂的,几乎忽略不计。在青岛的原住民看来,青岛似乎永远是春寒如冬。只要一脱冬装,一扔棉被,多情的夏季就会笑盈盈地朝我们走来。

就在前段时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许多外地来青的游客,大都不得不披着宾馆饭店的毛巾被去海边游玩,有时还冻得嘴唇发紫,浑身抖擞!

叫我说,这都不是什么笑话,此景年年都有!民国时,报纸上就有所谓的“青岛旅游忠告”。记得还有几条是,青岛是半日潮,在礁石玩耍的时候一定要看涨潮还是落潮。只要是涨潮,一不小心就会被围在海水里。还有游泳要到海水浴场去,水性不佳的要在浅水里横着游,防止被海浪吸到深水中去,以免发生危险。还有下雨不能去崂山,防止被山间的落石砸伤。还有吃海鲜的时候,一定要吃鲜活的、当潮的,不能吃死了好几天的。不然,会闹肚子的。不过,即使年年都有这样的“忠告”,真正能够听进去的游客还是少数。

粽子

青岛的传统粽子就是两种。一种是芦苇叶的,另一种是橡子树叶的(俗称“菠萝叶”,学名麻栎叶)。两种叶包法不同,都是用马莲草捆扎,但味道几乎一样清香袭人 。

芦苇叶

橡子树旰

马莲草

马莲草也叫马蔺,开出的花朵是紫色的,叫马兰花。它是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青岛山野间多有生长。还记得过去女孩子们跳皮筋,唱的一段歌谣,就是这种花:

小皮球,

讲道理,

马儿开花二十一。

二五六,

二六七,

二八二九三十一。

……

芦苇叶不用说,到处都有。唯独橡子树的叶子,青岛城内不多。在我的记忆中,生长最多的,是在太平山顶一带。小时候,每逢临近端午节的时候,我都要找个礼拜天,一大早就背上黄书包,到中山公园的后山上去采摘。

采摘回来的粽叶,不管是芦苇叶还是橡子树叶,都要先放进大木盆里,用清水浸泡。待过个两三天之后,就可以清洗出来,包粽子用了。

母亲每次都笑弯了双眼,她对我说:“自己采的鲜粽叶,确实比买的干粽叶好用,味道也足!”

看官,用芦苇叶包出的粽子是四角形的,而用橡子树叶包出的,就像是成对的小枕头一样,很沉,特别可亲。

通常,青岛的粽子里面都要搁枣、栗子和花生。也有放莲子、红小豆和豌豆的,但少。可放上一两斤鸡蛋,同时蒸“粽子蛋”的,也不在少数。

一般说来,天一黑就架上火,上大锅蒸了。不蒸到后半夜,是不会压火的。当时正是“文革”时期,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有大锅底。所以,一到阴历五月初四的晚上,浓浓的粽香就会飘散在大街小巷之中,真是好闻啊!

好处是青岛人吃粽子首选红面糖,其次是红砂糖。再往后,依次是白面糖、白砂糖和方糖、冰糖等。

所谓的“粽子饭”,均以大米绿豆饭为主,间杂以麦子饭和红小豆饭。

作为长辈,不管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每到端午节吃粽子的时候,都要向晚辈们讲述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尤其是要讲述楚怀王的昏庸无道,黑白不分。孩子们听了,无不为屈原的遭遇而愤愤不平。

后来知道,一只小小的粽子,其实就是一颗中华民族的爱国的心灵。它会永远扎根在孩子们的心里,世世代代。

有人说,端午节挂艾子,用艾子水洗澡是防“五毒”(即蛇、蝎子、蜈蚣、蟾蜍、壁虎)。可从中医中药的角度来看,粽子清理肠胃的医疗功效,或许更佳。也就是说,中国人数千年来吃粽子的习俗,也许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先贤,其中养生保健之功效也是不可磨灭的。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