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高手丁元英的成功秘诀:不是情绪稳定,而是高认知

阿芳评诗 2025-01-14 15:44:49

熟悉我的老粉都知道我爱读《史记》、诗词;

然而,这几天我重刷了一遍《天道》;发现丁元英作为大男主,他仿佛世外超人,能掌控一切。

但细品后才明白,这一切归于丁元英情绪稳定。

“情绪稳定”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尤其是已经做父母的人。

无论是柏林的资金被冻结,遭遇生存危机;还是饭桌上被欧阳雪刻意刁难,他都能保持冷静,心平气和去面对,不辩解、更不生气。

初读时,你可能觉得他傻,觉得“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但经过生活揉搓,才正真明白:情绪稳定,是他的认知早已经超越常人。

是他前妻评价那样:

他永远都不会跟你吵,他的每一个毛孔里,都渗透着对世俗文化的居高临下的包容。

不计较,是不在乎

书中丁元英的经历,像极了生活中的我们,时常会被人误解、刁难。

很多时候,我们会摆好阵势迎接叨叨叨。

但丁元英不这么干,他仿佛没事的人一样。

在古城馄饨摊上,他吃完馄饨准备离开,老板娘拉住他说还没有付钱。

丁元英先是一愣,默默掏出钱来放到盒子里,便转身离开。

他离开后,旁边后用餐的片警说,我刚来的时候,看到他已经给过钱,你怎么又找他要一遍?

老板娘尴尬的笑了笑,说他下次来就少收他两块钱。

如果换作是你肯定要和老板娘理论一番,甚至掀摊子。

而丁元英不解释,不解释是不在乎。哪怕当时已经身无分文,吃喝都成问题,只能靠卖收藏的唱片,他也不解释。

因为,丁元英不愿意和俗人计较。

他明白为无谓的争执纠缠,只会浪费时间,无论最后谁赢谁输,都没有多大意义。

而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计较,不在乎。

这种观念在与欧阳雪交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当时,芮小丹已经爱上丁元英,丁元英也对她有好感。

但是,他仍旧一副居高临下的模样。

芮小丹的好闺蜜欧阳雪对此非常气愤,她想把丁元英拉下“神坛”,让他变成“俗人”。

于是,在芮小丹请丁元英吃饭时,动用手中小权利,要求丁元英结账。

不仅如此,还坐地起价。丁元英掏一千,她就涨到两千,掏两千立刻涨到三千……

丁元英不愠不火,直接问欧阳雪,想让他怎么做?

欧阳雪让他说一句女人爱听的话,就放他走。

面对这种威逼,一般人早就发火嘴里不干净了。

但丁元英心平气和地说,有个发财门道,喜欢听吗?

接着,他指定一支股票让欧阳雪去买,

结果,欧阳雪赚一大笔。

正真高知的人,不与任何人争辩。

因为,他们知道争来争去,没有太多意义,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对他们来说,时间和耳根清静更为重要。

所以,他们不会和无事生非的人纠缠,也不会为烂事计较。

他们的淡定和沉稳,实际上是对一切最好的回应。

不辩解,是没必要

如果仔细观察身边的高手,他们有一个共同特质——不与人辩解。

因为他们知道,每个人只能重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你说再多也是徒劳无功。

在书中,丁元英毫不犹豫答应送芮小丹一个小礼物:扶贫王庙村。

尽管他知道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容易得罪人,甚至背上骂名的事,还是在叶晓明、冯世杰、刘冰找上门时,义无反顾地答应下来。

他们从自己长项出手,创建格律诗公司。通过努力,王庙村成功脱贫。

叶、冯、刘三人也实现阶级蜕变,成为业内知名人士。

然而,矛盾很快出现。为了公司长远发展,丁元英让叶、冯、刘三人以超低价销售音响。

结果遭到他们质疑。

丁元英没有解释,因为他明白每个人的格局有限,即使解释了也不会被理解。

所以,他只是吩咐他们去执行。

恰恰是这点,叶、冯、刘三人认为他专断独行。加大他们对他的不满。

因为格律诗的超低价,对龙头乐圣集团的业绩造成严重冲击,被对方告上法庭。

叶、冯、刘三人是又惊又怕,他们担心官司输掉自己既得利益受损。于是匆忙退股抽身,把麻烦留给丁元英。

最过分的是,叶晓明指责丁元英,说他标新立异,虚荣爱炫耀,根本不关心他们死活。

然而,他们忘记最初是他们求着、赶着丁元英帮忙,现在却临阵脱逃,把所有责任都推给丁元英。

即使被倒打一耙,抗下所有压力,丁元英依然是不争辩,只是做自己的事。

最终,如丁元英所料格律诗公司胜诉,名扬四方,市值翻番,还成功和乐圣集团合作。

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认知不同,格局不同,格局不同难以共鸣。

你同他聊长远计划,他只有眼前苟且,他想的是:少来这套,又想占我便宜,想让我放弃(眼前利益),没门!

人和人的差异,不仅是眼里的世界完全不同。更多时候,这种差异根深蒂固,无法兼容。

正如村上树所言:

不解释就不会明白的事,就意味着怎么解释也不会明白。

操作系统不一样,交换参数的结果,只是加深了隔阂。

既然如此,最好的办法就是走自己的路,不作理会,任由人评说。

情绪稳定,是高认知的人

仔细观察生活,你会发现身边的火药桶,情绪不稳定,容易失控。

而另一种人,波澜不惊,情绪稳定。

丁元英就是后者。

《天道》中丁元英有两次人生变故,初读只觉得他冷血无情。

一次是他父亲病危,医生说即便救活也是植物人。面对这样的坏消息,丁元英却平静地问,怎么让父亲体面离开?

为此他遭到家人指责。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

因为他知道父亲要强,与其成为植物人,不如有尊严体面的离开。

所以,他果断选择让父亲离世。

另一次是他灵魂伴侣芮小丹离世。

在芮小丹返程路上给他打了一通电话,告诉自己遇到危险,她履行警察的天职。

丁元英在电话里听后,一个字也没有说。没有阻止,保持沉默。

他明白这是芮小丹的最终选择,没有避险权利。

因为他没有阻止,又一言不发,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备受责备。

芮小丹父亲不肯原谅他,不肯告诉他女儿的墓地;小丹同事骂他冷酷无情。

即使他伤心到吐血,他也没有去解释,独自默默承受。

因为他知道,每个人有自己的因果和命运。

人生中必修的一课,就是允许一切事的发生。

稻盛和夫曾说:

你在意什么,什么就折磨你,你计较什么,什么叫困扰你。

你太较真,过分计较得失,那你就会痛苦、迷茫。

反之,如果你坦然接受一切,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那么,你将不会被外界情绪困扰。

最后: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我们人人会背,知道其含义。

我们还知道“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但是,我们仍旧深陷局中,难以洞悉事情全貌,变得浮躁迷茫。

而站在庐山之外的人,早已经看透世事真相,在不断提升自己的眼界,培养自己的格局。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多借鉴、学习丁元英的处世哲学,不为无谓的争执而纠缠,做自己的主人。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