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请辞后的一件“怪事”,会议现场鸦雀无声,原来与一人有关

小岛文史鉴吖 2024-11-25 23:45:28

参考资料:

1. 《1957年毛泽东请辞国家主席》天津日报

2. 《1959年朱德为什么没有担任共和国主席》中国青年网

这是毛主席请辞后发生的一件“怪事”,往日热络的会议现场安静异常,参会人员个个噤若寒蝉,好在邓小平挺身而出,用一句话打破了尴尬局面,赢得满堂掌声。

那么这场会议是关于什么的?在场众人为何会有这种反应?邓小平破冰的发言又是什么?

1957年4月30日,毛主席亲自在天安门城楼上召集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一是为了庆祝五一劳动节的到来,二是要让他们给共产党提提意见。

就在现场气氛热烈,大家畅所欲言的时候,毛主席一句话犹如平地惊雷,让本来热闹的会议一下冷了起来。

原来毛主席向众人宣布自己不准备继续担任下一任国家主席了,稀松平常的语气,但内容却让众人大吃一惊。毛主席还拜托大家帮忙向外透露一下这个消息,也算是提前刮点小风,以免到时候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听到这里,众人在底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有人希望毛主席能够收回这句话,毕竟由他老人家担任主席一职是众望所归,其他人无论是谁都很难服众。

其实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主席这个职务一直处于空缺状态,代理国家主席处理工作的其实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主席那时的身份也并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而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主席。

但随着新中国外交局面逐渐打开,毛主席也需要频繁的出席外交活动,但他总觉得自己的身份让人觉得名不正言不顺,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的外交场合更是十分别扭。

于是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正式撤销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同时设立了国家主席一职。此时毛主席在党内外的地位无人能及,所以就以相当高的票数当选了新中国的第一任国家主席,同样德高望重的朱德元帅当选为副主席。

但三年之后毛主席却坚持自己不愿再出任国家主席,他表示只想当好党的主席。这个想法一经提出,无疑在国内外引起了一次大地震,不良的西方媒体甚至数次在外交场合试探我国的口风,妄图抓到一些蛛丝马迹大做文章。

此时与会的所有人员都纷纷建议毛主席再仔细斟酌一番,但挡不住毛主席请辞之心已决,众人无奈只能让步。

这一让问题就来了,毛主席请辞后,该由谁来继任呢?大家都不敢出头擅作主张,会场寂静一片,场面十分尴尬,就在这时邓小平站起来,当着众人的面掷地有声的喊道:既然没有人提,那我来提,我提议,刘少奇同志。

话音刚落,会场便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刘少奇同志当选国家主席也算实至名归,在延安时期他前后三次代理临时主席,代替毛主席处理日常事务,而且三次表现都非常优秀,所以由他来接任众人都认为十分合适。

但是话又说回来,除了刘少奇同志之外,朱总司令也是完全有资格出任国家主席的,而且当时他还是副主席,继任更应该合情合理,那么当时为何没人举荐朱老总呢?

自从传出毛主席即将卸任的消息,中央内部有人认为会让朱老总接任,甚至很多西方媒体也纷纷发文预测,认为朱德很可能会成为新中国的第二任国家主席。

毕竟当时朱不离毛毛不离朱,二人的名字经常被人一起提及。这足以证明朱德的政治地位和能力绝不逊色,所以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朱德继任国家主席似乎都更加合理。

但面对大家的多次提议,朱老总都出言婉拒了

一来他认为自己比毛主席还年长七岁,已经没有足够的精力担此重任,国家领导人应该让更年轻、精力更充沛的人来担任更合适

二来朱老总本人对刘少奇也十分欣赏,他十分认可刘的个人能力。

所以在选举大会开始之前,朱老总还专门给邓小平写过一封信,信中他言辞恳切的提到,刘少奇同志作为国家主席的候选人,比他更加合适,并在信中说道自己的工作完全听党的安排,派什么做什么。

这就是朱德在选举中败给刘少奇的原因,不过刘少奇在出任国家主席之后,他的表现确实没有辜负大家的信任,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都展现出了出色的领导能力和决断能力。

在了解这段历史的过程中,我们也切身体会到了老一辈革命工作者的格局和胸怀。

好了今天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对于毛主席请辞的这段往事,您有什么想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们下期再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