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庆扮嫩被嘲是老新闻了,但最近又有古怪新景象。
《封神》爆火时,刘晓庆接受采访自信表示,自己保养得好且演技达标,完全能演妲己,又引发网友围观。
网友还顺带着把她这几年装嫩的“新成绩”又来了个大汇总,包括不限于:
《冰雪狙击2》中演秦海璐老公、53岁的王新军的娇妻,《我有一个梦》中演孕期少妇……
并封她为打败雯丽丫头和西门大妈的扮嫩大boss,大有视她为怪咖的意味。
但与以往“笑看疯感”不同,这次除了看笑话式玩味,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从她的疯感往事中咂吧出一丝佩服。
比如金星问她从监狱出来是不是妹妹来接,本在提她的辛酸往事,结果她云淡风轻回应:没有,她(妹妹)也进去了,我们全家都进去了,那当然了。
一丝苦楚不见,甚至笑出声来,拍着沙发叫金星看她的自传的时候要看仔细点,毒舌如金星也遭遇采访滑铁卢。
聊起自己大起大落的商业成绩,她说,“第一期福布斯排名42,第二期排名45,第三期我就被抓起来了”,随即又是哈哈大笑。
看吧,这些别人得红着眼眶聊的,她却又癫又豁达。可你拿她怎么办呢?只能是服了她。
于是一批00粉竟被庆奶斩获。
至此,今年73岁的刘晓庆实现了影迷从30后横跨到00后的八代同堂记录,堪称内娱奇观。
只不过,单纯学刘晓庆用疯感对抗世界,虽新潮八卦,却对普通人毫无裨益。
何况用疯感,甚至是诸如天生的旺盛生命力等褒义词来概括她,也太浅薄太可惜。
你必须去挖掘刘晓庆行为背后的底层精神内核,那才她最宝贵的,创造跨时代价值的真相。
疯感怪咖
乍一看,她确是疯感怪咖。
不止无视年龄扮嫩,刘晓庆一生都特立独行。
怪,是因为她思想超前,而如今,时代终于赶上她,才猛地开始欣赏她的精神状态。
她崇尚个人奋斗。
因为家有老弱病残,她成为第一批走穴艺人,在还带有大锅饭思维的90年代,就说出“每一分钟都要用来挣名利”;
刘晓庆走穴表演
她对事业野心蓬勃。
在崇尚谦虚的氛围里,她对外国记者半开玩笑半坚定地表示“我是中国最好的女演员”;
为了拓宽戏路,从一开始出演大受好评的传统的正义女战士中出走,在《瞧这一家子》演“呱噪”的喜剧角色;
在当时舆论称为“会毁掉女演员”的《原野》中,大胆呈现“放荡”吻戏;
还在《神秘的大佛》中,无防护从三四米高处跳下,成为中国第一部动作电影中的打女。
她不强求女性婚育。
在婚育还是主流,女星离婚并不能涨粉丝的90年代,成为第一个公开离婚的女明星。
她认为,婚姻是反人性的,没有婚姻一样可以有婚姻的内容,一纸证书甚至可能只是桎梏。而孩子是独立个体,而非自我生命的延续,指望其养老在这个年代更不可行……
以上言行,都曾让她被骂得狗血淋头。
如今说出“我绝不会自杀,我死了一定是被人杀了,你们一定要帮我报仇”的刘晓庆,甚至被恶言伤害到,写完第一本自传为自己辩白后便打算自杀。
刘晓庆自始至终没变,只是如今,时代终于和超前的她同频。
有意思的是,在她自己的视角中,她并不认为自己超前,她认为自己的所有行为都是自己想做的,她只不过在跟随本心——
刘晓庆,是一个自我意识早早就觉醒的人。
这点很绝很碾压。
人本就是社会性动物,随大流是大多数人的安全选择。更何况在强调集体的当年,社会惯性影响个人太稀松平常了。
可刘晓庆人生观是体验式的,她不在乎有没有前世来生,她最想做的,就是拼尽全力把能感受到的这一辈子,活得丰富多彩。
你看,她主打一个“我本位”,即,几十年后流行的“剧本杀”视角:
世界是个被搭建好的游乐场,她不管别人如何,甚至全社会如何,最重要的,是以我自己的感受,来评判这场游戏的好玩程度。
她做什么都想做到最好,被分配去当农民,她为了干活超过男同志,过劳以致月经来了一个月。她自曝,别人形容她“吃屎都要冒尖儿”。
她也坚决不过一成不变的生活,当农民时又半夜跳上火车去当兵;终于拍电影成大明星了,又息影下海经商……
不难理解,她并非纯好强,也想尽兴而归。
刘晓庆经商
在自传中,刘晓庆这样形容自己对“变”的渴望:如果房间有个缝,我能飞出去。
所以,当别人提及她商业帝国的倒塌和之后身陷囹圄的岁月,企图揭她的伤疤,她总会说“挺好的”。
不止是简单的豁达乐观,她是在强调,那也是一种历练。
刘晓庆为什么有心力在死局中起死回生,重上巅峰?也有这种游戏人间的思维在起作用。
她说,自己出生时本就是一无所有,如今她不过是去了趟名利场后,又被打回原形。
她会努力回到地平线,重新开始。
翻译过来就是游戏金币清零,她被K.O.了,但她会再来一局,游戏还没结束呢。
基于这种“我本位”思维,她生在任何年代,都会是个迷信自己的人。
“爱自己”现在看是最基本的道理,但却不是过去的主流价值。而刘晓庆老早就这么认为了,由此生发的行为便更显得超前。
那么问题来了,她这种超车式的觉醒又是怎么发生的呢?
从自恋到自信
刘晓庆是个自恋者,她童年时多次死里逃生,让她潜意识认为自己是天选之子。
且刘晓庆的母亲乐观豁达,外婆独宠刘晓庆一人,“天选”的幼年印象,一定程度还有原生家庭的功劳。
刘晓庆与妈妈
这种潜意识,让刘晓庆极度相信自己,认可自己。
从初出茅庐的《南海长城》到已有建树的《芙蓉镇》,她都在不停地自荐。
连阅人无数的导演谢晋都感慨于她自荐得那么坚决,那么信心爆棚:一封信,两封信,电报电话都来了……
“我就觉得非我莫属”,这是她对自己的绝对信心,因此,她也多次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一次次自信争取机会,信心满满把握机会,成绩在意料之中朝刘晓庆扑来。
由此,“天选之子”不再只是她脑海中的自恋幻想,而被她实践为一种现实。
刘晓庆向李翰祥自荐演《垂帘听政》喜提双向奔赴
再加上,她赶上了好时代。
彼时,新中国的电影事业等待着开垦,包括第三、第四代导演在内的电影人,都奋力挥洒着自己的才华,涌现出很多创新的杰作。
很多和她同期争艳的女星,陆陆续续有的出国、有的息影嫁人,她在星光璀璨的年代里脱颖而出,成为绝对的一姐。
刘晓庆与同时代女星潘虹
巩俐给刘晓庆作配,宁静是刘晓庆亲手挖掘。
刘晓庆名扬国内,甚至成为国际级的超级大明星。
这些实绩,让她自满到“ 猖狂”的程度。
她曾发出“无敌是多么寂寞”的感慨,掀起舆论的又一次炮轰。
尽管如此,她的思考逻辑对普通人而言,却确有借鉴意义——
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自证预言”,人会不自觉地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
刘晓庆自证了自己是“天选之子”的镜像自我。
所以“我是谁,全由自己决定”,这对刘晓庆而言,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她亲自证实了的真理。
即便后来,众所周知,她经历入狱大劫,在现实世界一片废墟中,她积极的镜像自我仍然没有被毁掉,她依然如当年一样极度自我认可。
你看她后期的采访状态就能窥见一二。
总是无意识地点头肯定自己,在遇到寡言不接话,甚至不提问的主持人,她完全没有任何尴尬、自我怀疑,而是娓娓道来,自己讲自己。
早年,她前男友港星伍卫国回忆她为什么那么吸引人——
她说话真的很有说服力。
刘晓庆与伍卫国
那是当然,毕竟她真的完全信赖自己,这点从头到尾没有变过。
所以,"描绘积极的自我形象-努力践行-等待世界的正反馈"的闭环,就是刘晓庆体验人生游戏的关键按钮,也是她一直拥有强悍自我意识的心理托力。
扮嫩是她人生中太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况且确实成功过,不止一次。40岁演少女武则天,59岁出演《隋唐英雄》被网友嘲,却被38岁的搭档郑国霖坚决力挺:“我都有点爱上她了”。而且某种程度上,我们也只是刘晓庆游戏的一部分。
其实刘晓庆那个时代的演员,接受的基本都是苏联式的话剧表演训练,他们会有一个基本共识:只要功力足够,人可以表演任何角色,百无禁忌。
所以不光演丫头,刘晓庆还曾试过在一部剧里一个人演七八个人物,男女老少全都包揽,简直像集邮。
所以为什么不可以扮嫩,年龄算什么阻碍?她是真的不能理解。
不过到这里,我们只是理解了刘晓庆疯感的来源。
毕竟,如果一个人全然不顾外界,自顾自的疯,只会被避之不及。
刘晓庆的长青有个大前提: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是的, 刘晓庆最牛的一点正在于,活出自我,同时赢得世界。
人生的终极课题,无非是平衡自我和外界的关系。刘晓庆作为一个特立独行的个体,经历过从崇尚集体到强调自我的社会转型,却始终适应。
可想而知,她定是做对了什么。
平衡
后来,在听到别人的评价后,她才后知后觉原来自己是超前的。
同时发出这样的感慨——
不能超越时代太多,超过一两步就可以,超过五六步就不行了。你看哥白尼说的都对的,可像哥白尼就会被烧死嘛。
如今的刘晓庆,在大起大落后依然自我意识强烈。
但在和外界交往时,她却有意识地放缓了脚步。
她说她现在不会像从前一样,有什么说什么,虽仍不会撒谎,但真话也开始有选择地讲。
很多表达变得更柔滑。
老早,她就研究过赛金花,后来她出演话剧《风华绝代》中的赛金花超100场,在海内外场场爆满,成绩破多项纪录,完全是她出秦城后的事业第二高峰。
但不同于从前总直呼“非我莫属”,她在采访时甚至拿记者举例:
不是只有我能演,你也能演,只不过我演的是刘晓庆的赛金花。
她整个人都变得柔软了。
出狱后在横店靠当小配角还债时,故人落井下石,还借机敲诈她。
换做以前,她会据理力争,但现在她不想惹官非,无奈却平静地妥协了,旧债未还,又添100万新债。
是懦弱吗?
刘晓庆有句名言:“做人难,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做单身的名女人难乎其难”,是带着一点沾沾自喜的故作哀叹,一度成为国民级的金句。
但在这场牢狱之灾后,她自称这句话是“一只狗你把它打痛了之后叫两声而已”。
《文摘报》吴小莉:实话实说刘晓庆
经历过真正的“难”之后,她发现从前觉得要紧的事如今都不值一提,她要更郑重地活着,除了最重要的健康,其他的身外物不再值得为其动心动肝。
她悄悄站在了一个更高的维度,去审视自己和外界的关系,做好平衡。
她依然眼界高、自傲,自评是个伟大的女人,是个“大写的人”,却不再非黑即白,轻易掀起腥风血雨了。
大起大落后,她学会在做自己时保持水的柔软,顺势而为。
当代年轻人为什么偏爱疯感?
其实是在自觉无法对抗现在甚至未来后,企图用不管不顾的发疯,来实现颠覆现状的跨越,既有积极一面,也有破罐子破摔的消极。
但刘晓庆的疯感,不是不管不顾。
出狱后第一次参加颁奖礼,她没有礼服,被要求不能说话。于是她穿着自己的常服走红毯。颁奖给葛优时,摸了摸他的光头,姿态潇洒。
多年后和陈冲同台,曾是她小辈的陈冲被安排在C位,刘晓庆带着她硕大的翡翠项链走在其后,照样神采飞扬。
刘晓庆恐惧过,但不再恐惧。
她已经学会不再傲慢地无视npc,理解了找到与外界的平衡,也是成就自己。
可她始终坚信:
真正只有自己用双手掌握的命运
才是唯一可知的未来
其实,当整个社会都面临着无从宣泄的精神异化,乃至反而开始追求“疯感”时,始终跟随自我行动的刘晓庆,恰恰是最“不疯”的人。
她的人生经验告诉她,肉体或精神的逃避都不是出路,只有面对和适应才是正解。
“我可以靠自己的双手重打江山”。
90年代记者问她,谁是中国最好的女演员,她立刻就答:“是我”。
当年出狱后,刘晓庆接受访谈,懊悔自己从前的轻狂自大,自认天下第一。自忖曾经的自吹自擂为她的人生伏下了数不尽的障碍。
而在多年后她的第二部自传出版时,又有记者提到这个问题。
刘晓庆停顿了两秒回答:“是我”。
《楚天都市报》刘晓庆:曾经做人太轻狂而后隐忍当“横漂”
资料来源:《人生不怕从头再来》《自白录》《路程》《我这八年》
不要出来丢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