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欧洲的心脏地带,慕尼黑会议召开。英、法等国为了避免战争,选择了妥协,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纳粹德国。历史证明,这种以牺牲他国利益换取自身安全的做法,最终只会养虎为患,加速战争的到来。
85年后的今天,世界再次目睹战争的残酷。俄乌冲突爆发已逾一年半,战火仍在持续,和平谈判举步维艰。国际社会都在问,这场冲突将如何收场?“和平峰会”能否成为解决问题的钥匙?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最近行程满满,一边在联合国大会上高调发声,控诉俄罗斯的“侵略行径”,一边积极筹备第二次乌克兰“和平峰会”,试图为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寻找出路。
泽连斯基的“和平攻势”背后,实际上暗藏着“双保险”的策略。一方面,他深知乌克兰的军事实力与俄罗斯相差悬殊,这场战争的胜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西方国家的援助力度。因此,他抓住一切机会,在联合国大会以及与美国总统拜登的会晤中,竭力争取更多的国际支持,特别是军事援助,以期在战场上扭转不利局面。
另一方面,泽连斯基也明白,过度依赖外部势力并非长久之计。美国国内政治局势复杂多变,下一届政府是否会继续维持现有的援乌力度,还是一个未知数。一旦失去外部输血,乌克兰将陷入更加被动的地位。因此,泽连斯基将“和平峰会”视为另一张王牌,试图通过谈判达成停火目标,为乌克兰争取喘息之机,也为自己在未来政治博弈中赢得更多筹码。
然而,回顾第一次“和平峰会”的经历,泽连斯基的“和平愿望”能否实现,依然充满变数。今年8月,首届乌克兰“和平峰会”在沙特阿拉伯吉达举行,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会,但这场峰会最终沦为了一场“没有主角的戏”。
由于乌克兰政府坚持将俄罗斯排除在和谈之外,导致此次峰会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应有的代表性和公信力。与会各国在关键问题上也存在明显分歧,最终达成的联合声明只字未提停火止战,只触及了一些边缘性问题,难以对俄乌战局产生实质性影响。
面对第一次“和平峰会”的“滑铁卢”,泽连斯基似乎吸取了一些教训,开始调整策略,试图为第二次峰会争取更广泛的支持。他意识到,要想让“和平峰会”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必须争取俄罗斯的参与;二是必须找到能够弥合双方分歧、促成共识的关键力量。
为此,泽连斯基将目光投向了“全球南方”国家,特别是中国。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在俄乌冲突中始终坚持客观中立的立场,主张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尊重。
泽连斯基公开表示,希望邀请更多“全球南方”国家,特别是那些持中立立场的国家参加第二次“和平峰会”。他还特意提到,中国在“全球南方”国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这一表态被外界解读为,泽连斯基已经将中国视为第二次“和平峰会”的“座上宾”,希望中国能够在其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然而,泽连斯基的如意算盘能否打响,还有待观察。不可否认,中国在劝和促谈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但中国也绝不会轻易充当任何一方的“说客”。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强调,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始终主张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并将继续为推动局势缓和降温发挥建设性作用。
换言之,中国愿意为和平做出努力,但不会偏袒任何一方,更不会强迫任何一方接受自己的立场。泽连斯基如果指望中国能够对俄罗斯施加压力,迫使其做出让步,恐怕要失望了。
俄罗斯的强硬态度,是导致俄乌冲突陷入僵局的重要原因之一。自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顶住了来自西方国家的巨大压力,在战场上展现出顽强的战斗意志,在谈判桌上也坚持自己的立场,拒绝在核心利益上做出任何妥协。
对俄罗斯而言,这场冲突并非简单的领土争端,而是事关国家安全的“生存之战”。长期以来,北约不断东扩,将俄罗斯视为“假想敌”,在俄罗斯周边部署大量军事力量,严重挤压俄罗斯的战略安全空间。乌克兰作为俄罗斯的邻国,如果倒向西方,加入北约,将对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普京在多个场合强调,俄罗斯的安全关切必须得到尊重。他还多次警告西方国家,不要试图挑战俄罗斯的底线,否则将面临“难以承受的后果”。普京的强硬表态,意味着俄罗斯不会在乌克兰问题上轻易让步,更不会屈服于外部压力。
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可以用“客观、公正、负责任”来概括。中国始终坚持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独立自主地做出判断,不拉偏架,不火上浇油,更不会趁机谋取私利。
中国一贯主张,各国的主权、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都应该得到遵守。中国理解俄罗斯在安全问题上的合理关切,也注意到乌克兰危机背后复杂的历史经纬和现实因素。
中国认为,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现实出路。为此,中国提出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呼吁各方保持理性克制,尽快回到对话谈判轨道上来,共同寻求兼顾各方关切的可行政治解决方案。
中国还积极推动国际社会为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领导人多次与俄罗斯、乌克兰以及其他相关国家领导人通电话、举行会晤,就乌克兰危机交换意见,阐明中方立场,积极劝和促谈。
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和作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赏。许多国家都对中国坚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推动和平解决危机表示欢迎和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