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武人之祸,看宋太祖怎么破除“禁卫军继承法”

闲说宇俊星 2023-11-10 17:51:01

上一篇。说到五代的后梁和后唐都针对各地的军事集团和武人阶层做了大量军事、经济、人事和意识形态的工作。中央的武力已经可以压制了地方。

但是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禁军的首领,这个掌控了全国最大最强军事力量的人,他如果要获取皇权怎么办?当时几乎没有办法,李嗣源和郭威做出了杰出的榜样。宋太祖赵匡胤对此也颇有有感触,即使他们当初想做一个忠诚的禁军首领,但手下的弟兄要进一步富贵“逼”他当天子怎么办。他没办法拒绝手下兄弟们希望进步的“劝进”。

赳赳武夫宋太祖终结了一百多年的武人跋扈的历史

逐渐变形的夺权之路

五代后期开始,中央解决了地方上一个个武人军事集团后。针对军队首领和军事文化的改革势在必行了。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挟持李渊泛舟海池

军队是要经历血与火拼杀的考验。军队内部天生会形成等级森严的服从文化。李世民为什么在武德后期能和老爹和太子的势力打的有来有回,并最后兵变成功。因为大唐的开国战役几乎都是他打赢的,军事集团站在他背后。玄武门的士兵为什么向着秦王,太极宫李渊的侍卫们为何在那个清晨格外安静,对于他们来说,秦王不当这个天下谁敢当!

所以对于赵匡胤兄弟来说,解构军队的服从文化就要对将领下手了,必须弱化那些打仗有效率有威望的将军。

但从石敬瑭到赵匡胤的30年历史发展还是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地方。

“禁卫军”继承法

这本来是调侃罗马历史的帝位继承的,在罗马帝制时期。要想君临罗马往往要先搞定罗马的禁卫军,甚至出现了禁卫军拍卖皇帝,候选者轮流出价的荒诞场景。

开创拍卖皇帝位置,价高者得的罗马禁卫军

在五代时期也出现了类似的帝位继承。

后唐皇帝李嗣源死后,养子李从珂与亲子李从厚争位。石敬瑭乘虚而入,天福元年(936)五月,石敬瑭在起兵谋反前,曾与手下诸将商议对策,其部下提供了两条道路。其中一条路就是类似罗马的禁卫军继承法——收买禁军的高级将领。

看看当时他的部下刘知远怎么说的。“明公久将兵,得士卒心;今据行胜之地,士马精强,若称兵传檄,帝业可成。”

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

不过石敬瑭还是选了一条让中国人唾弃了千年的路,引契丹人入中原并且割让燕云十六州,自己做“儿皇帝”。

这种方式上位,即使在道德水平低到地平线以下的五代也是丢人现眼,毫无号召力的。出卖幽云十六州,给后来北宋边防遗留了无尽后患。这个问题暂且不说。不过从刘知远的建议也看的出来,这个时候中原统治者要上位必须走上层路线了,因为没有那个藩镇能干得过中央。

石敬瑭向契丹借兵,献出燕云十六州

继而连三的禁军皇帝

后晋这个得国不正的王朝没办法得到中原百姓和各地官僚军阀的拥戴,很快就力不能支了。接替他的是刘知远,刘知远在石敬瑭起兵时曾经劝他走军队上层路线,但石敬瑭选了契丹人,身败名裂。

刘知远在后晋继续积攒政治资本,在天福六年(941)任河东节度使,出镇太原,而此前他已在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位置上任职三年,在禁军中积累了广泛人望。开运四年(947)正月,契丹进犯后晋,俘虏了少帝石重贵,后晋灭亡。但是契丹人自己来中原搞统治激起了中原人民更大的反抗。耶律德光直接死在中原,被手下人做成“香肠”才运回北地。

第一次契丹入主中原,水土不服被激烈反抗

在中原人民团结一致打契丹的时候,刘知远审时度势,举起反抗异族侵略的大旗由此成为五代最后一个登上君位的藩镇统帅。刘知远其实算半个禁军统帅+节度使。而后面屡屡登上大位的皇帝基本都有深厚的禁军背景。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从后晋开始没有禁军背景的皇帝是坐不稳的。

郭威出身将门世家。身材魁梧,勇力过人,年轻时就加入后唐庄宗李存勖亲军(可以看成禁军中的精锐)。

柴荣,郭威养子,是一个极有人格魅力的军事统帅,在军中人望极高。

赵匡胤,这个就不多说了,他的上位过程是写入中学历史教科书的。

柴荣

北宋建立之前,中原地区的中央政权就已不需要面对唐末意义上的藩镇难题。但是后唐灭亡后30年还是出现了频繁的帝位更迭,这个时候对皇权真正的威胁是五代时期实力快速崛起的禁军将领。

禁军,天子的“禁地”

禁军的创设起于唐朝,其名称有一定迷惑性,让人以为这是守护宫禁的部队。其实唐代早期的禁军大部分都是直接从关中府兵精锐中挑选的,最开始就是野战军的精锐。这也是玄武门时李世民能政变成功的最大保证。

唐玄宗时期的龙武禁军

不过在玄宗之前,长安禁军慢慢变成了一支隶属皇帝的私人卫队。在唐前期参与最多的是皇室的政变。唐朝禁军,早期有南衙、北衙之分,南衙指“诸卫之屯于宫南者”,为宰相掌管;北衙为皇帝的亲信宦官掌管。不论是北衙中的左右龙武、左右羽林、左右神武等“六军”,规模都不大,也打不了野战。

随着安史之乱爆发,为了能打赢实力彪悍的边军,压制已成气候的藩镇。天子必须要掌控一支得力的野战部队,新的禁军——神策军应运而生。这支原来戍守西北磨环川的边军成了李唐天子的直属野战部队,并在中唐的威慑藩镇、四川平叛都取得不错的战绩。不过到了唐代后期,神策军也腐化堕落跟着李唐王朝一起完蛋了。

所以任何五代王朝的建立者都非常重视禁军的建设。禁军的首领也一定要安排自己人。

后梁沿用唐代禁军六军还在扩军时增加了天武、英武、天威等军。

侍卫亲军

禁军中还出现了沿用至北宋的“侍卫亲军”的名号,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就是在李存勖的亲军中从军起家的。这个时候天子“亲军”受皇帝直接指挥。这支部队得到了禁军中最大的资源倾斜,但是深得帝王心术的皇帝们也在掌控这支禁军精锐的同时力图削弱他。

后唐立国后将侍卫亲军分成“马军”与“步军”。这么干的皇帝就是以仁义闻名的后唐明宗李嗣源,这是五代禁军第一轮分权。天成三年(928),李嗣源将此前分驻三处的禁军家属统一迁至开封,这个家属和士兵分离的方法最早是曹操想出来的错役制,不过曹操的办法更血腥和反人性,这里不细说了我有专门文章说过这个。

五代前期如果说是中央不断吞并藩镇的部队,壮大禁军。那么五代后期就是一边加强禁军一边分权参沙子。这也是人类社会治理一个常用的套路。一个机构如果掌控的资源太多,就会设立新的机构分权。如果新的机构继续强大,那就再设计新的分权机构如此周而复始。

到了后周时期,禁军中的另外一个分权机构出现,即殿前军。殿前军大部分人不熟悉,但是赵匡胤黄袍加身前担任的“殿前都点检”肯定知道的人就多了。

宋太祖黄袍加身前的职务,殿前都点检

后周太祖郭威于显德元年(954)十月大规模调整禁军:整合殿前诸军,将之前控鹤、铁骑、内殿直等原先或隶属,或不隶属殿前军的禁军武装力量统一划归殿前军统辖,使得殿前亲军初步具备了和侍卫亲军并立的人员规模。周太祖还选募勇士,遴选“武艺超绝及有身手者,分署殿前诸班”,增强殿前司实力。

显德三年(956年),后周太祖加设“殿前都点检”之位,自此,禁军正式分为侍卫亲军马军、侍卫亲军步军和殿前司三部分,三角形态最为稳定,禁军内部的制衡结构经过50年的发展也成熟了。三个机构同时造反卖皇帝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宋太祖的人事“创新”

五代时期是一个道德底线极低的时代。拳头硬说话管用,如果给属下的赏赐不够丰富,士兵哗变是家常便饭。禁军将帅往往贪财逐利,为敌酋或乱臣贼子收买而出卖君主的情况屡见不鲜。

宋太祖曾感慨:“晋、汉以来,卫士不下数万,然可用者极寡”。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宋太祖登基后发现禁军首领的安排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宋太祖能上位不就是底下将帅想更进一步,然后把后周的柴家皇帝卖了吗。他发现完全靠金钱赎买忠诚是不靠谱的。而且有些人是靠钱收买不了的,必须做人事和制度改革。

为什么军队中容易出死士,因为总有和士兵同甘共苦,指挥又得力的将领。这些将领人格魅力高,在军队这种比较封闭的环境中会激发下层士兵对领导的无限崇拜,这是避免不了的。要消除这种对将帅本人的服从,宋太祖、太宗花了很多功夫。

分权更要治心,人事即政治。人事安排往往充满了高深的政治智慧。

常年的军事战争容易早就一呼百应的将领

后周时期经过几轮军事改革,特别是柴荣的变动。之前像后唐发生那种禁军阵前出卖皇帝的行为算是根除了。但是维系这支军队的除了高额的待遇还有后周皇帝柴荣杰出的个人魅力。

《通鉴》记叙世宗时说

“御军号令严明,人莫敢犯……群下畏法,诸将效力”。

欧阳修:世宗区区五六年间,取秦陇,平淮右,复三关,威武之声震慑夷夏。

但柴荣一死,禁军马上选择了同样具有个人魅力的赵匡胤,这说明靠个人影响力控制这支武装力量是非常危险的。哪个帝王家的后代不会出几个败家子呢。既然天下精兵集于首都,那么禁军不能有太“牛笔”的人存在。

如果宋徽宗是太祖或者太宗的储君,北宋估计要提前下线了

宋太祖即位初期,先对禁军将帅入手,进行一系列人事调整,其基本原则是以亲换疏、以卑换尊。

要把士兵对于统帅的崇拜转变成对于这个职位的敬畏,统帅换人了但是指挥体系依旧可以延续。但这样搞的太极端也有弊端,士兵和统帅长期不熟悉,造成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情形会削弱部队战斗力。这个情况在后面宋太宗时期就出现了,但是矫枉必须过正,否则历史惯性很难扭转过来的。

建隆元年(960)秋天,赵匡胤开始第一轮换帅。他撤换了禁军中地位平行于殿前司、与自己曾是同僚的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张光翰,及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赵彦徽。以心腹韩重赟、罗彦瓌接替。第二年,又以石守信替换韩令坤的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之职,罢去慕容延昭的殿前都点检之职,此职不再除授。

这一轮的禁军人事调动,目标是罢去心腹大将继而换上威望更低、才能平庸之辈。

武人之祸的消弭

庸人治军不会翻天,士兵也难以对将领产生崇拜。大家都是碍于领导的位子才会执行命令。这样一来野心家想通过煽动禁军兵变得天下就难于登天了。

公元10世纪的中国一直处在连绵的战火中

但此时五代已经进行了50年,几千万人口的中国。每个割据国家都有十几万、几十万的野战部队、光北宋就有20禁军和20万左右地方部队。其他后蜀、北汉、南唐等政权还有数量不少的军队。这么庞大的人数说明武人的基本盘还很牢固,一旦皇帝力所不逮,日后又有武人要翻天也不是不可能的。

要消弭武人之祸,那么制衡的制度也要跟上。

1.统兵与调兵权的分离。

赵匡胤利用五代时期业已形成的“枢密院“和”三衙”机构,对禁军的统兵与调兵权进行拆分。枢密院,有发兵之权但是不统兵。三衙接到出征命令接管军队,“一兵之出,必待枢密院之符”。具体的军事统帅亦是临时任命。作战完毕,兵归三衙,将还本职。

枢密院

这个制度看着新鲜,其实和唐初具体战斗任命行军大总管出征,作战结束府兵回家,将帅上交兵符的做法是相似的。历史就这样奇妙的形成了闭环。

当然这个这是宋初的一般情况,后来宋代持续不断对这个制度继续做“负优化”。极大的掣肘了部队的战斗力,这个是后话了。

2. 严明军纪,整顿军旅的习气作风。要把这些骄兵悍将训练良家子。

首先要求明确上下级关系,杜绝以下犯上,这在宋代称为“阶级法”。唐末以来下克上,甚至出现牙兵杀死节度使的案例。针对这个现象,宋太祖杀一儆百。“峻其等为一阶一级之法,动如行师,俾各服其长”。

其次是规范军人作风,杜绝军痞作风。对此宋代对很多禁军士兵的着装,行为做了严格的规定。比如衣服长不得过膝;鱼肉、酒以及葱韭之类的荤腥之物也不可带入军营。禁军士兵每月领军粮需要自行肩扛,不得雇人雇车协助。不能随意惊扰地方的农作休息等等。这么执行下去一段时间宋代禁军的面貌大为一新。

3. 执行轮替制度,让部队不在一地旧驻避免固化成新势力。

宋代禁军大量聚集于首都附近,散布在各个战区的也不少。那么改革就从禁军开始,京城禁军与地方上的禁军定期轮换。这样既避免了部队长期叛军聚集一处形成尾大不掉的情况,轮换到地方,熟悉地方情况也有力于军队形成战斗力。

部队轮换的做法直到今天也在实行,前几年就有几大集团军驻地对调。中国古代的很多治国经验其实一直在被后代吸收学习。

刀兵入库

宋太祖顺应民意,终结了五代的武人治国传统

从宋代建立开始,这场自唐末以来绵延近一个世纪的“兵乱”时代随着大量政治人物前赴后继的改革、身死,终于看到了平息的曙光。

一个个坚如顽石的问题在时间长河里解决,五代中原百姓受尽离乱普遍形成终结乱世的意愿,这股意愿如涓涓细流汇聚成大海。五代末期上上下下所有阶层都形成了抑制武人的政治意愿,宋太宗这个纠纠武夫也顺势而为,做出了种种对于武人的限制措施。

那些五代君主想做而没有做事情,终于时来天地皆同力,大量的士兵放下刀枪,从职业军人重新做回田间耕夫。随着南方的割据势力被依次平定,除了北汉和契丹,分裂了半个世纪的华夏终重归一统。

5 阅读:690
评论列表
  • 2023-11-10 20:03

    宋是中国历史上最没有骨气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