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催,催!明清最后的决战牌局占优的明军怎么被崇祯皇帝送走

闲说宇俊星 2024-01-23 09:50:13
帝国的末日——明清松锦决战

在崇祯13年开始的松锦大战是明清的最后一场大战。此战后明军的野战部队损失殆尽再也不能对清军的军事行动和内地的农民军发起有效反击,进入死亡倒计时。

几百年后关于这一战中明军是否有获胜的机会大家争论不休。我觉得如果崇祯不干扰军事决策的话明军大概率能逼退清军,但是打赢很难。虽然不能拖死满清但会大大延续明王朝的生命,天下很可能进入乱纪元。

皇太极,崇祯松锦决战的明清最高决策人

决战前的形势

松锦之前整个华北已经是破鼓万人捶了。清军从1629年第一入侵内地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大规模入侵。

1629年清军绕过关宁防线入侵北京,打破了华北安宁的局面

1632年后金军西进,威胁到明朝的宣大防御。

1634年后金军大举西进,四路进入宣大。这次后金军如入无人之地,抢了小半年才回家。

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东亚出现了2位皇帝。

1636年6月,阿济格指挥清军从独石口再破关而入,“攻取二城,败敌七次。俘获人畜,共计五千二百三十”。

1636年7月初,清军越过长城。分兵攻略京畿州县,挨个破城抢掠,先后下宝坻、定兴、房山、雄县、顺义等州县。

墙子岭关

1638年清军入寇在河北腹地杀死总督卢象升、帝师孙承宗

1638年清军从墙子岭入寇,这次战争卢象升战死,帝师孙承宗战死,清军甚至打到了山东拿下济南屠杀了13万人,最后掳掠50万人北归!

这时明朝基本一只脚已经进棺材了,清军不敢倾巢出动直接拿下北京的重要原因是关宁防线的10万明军还是有相当的战斗力。谨慎的皇太极一直想把明军野战军团一波干掉,但一直没有下决心。

野战打不赢,明王朝最大的弱点

从萨尔浒战败就能明显看出来,明军各军团的协同很有问题。后面浑河之战浙兵和川军居然隔着浑河和八旗野战最后全军覆没。

1621年沈阳失陷,前往救援的浙兵和川兵配合不佳全军覆没

明朝不是没有看到这一点,卢象升曾针对农民起义的时候就建议各辖区兵力要协同作战,否则永无宁日。

在陕西剿匪一路升迁到关外军事总指挥的洪承畴也知道协同作战的必要。但是面对关内关外越来越紧张的局势他还是比较清醒,这个时候没时间军改了只能固守据点或者打小规模战斗。

野战一次次失利,明军后期对抗满清明显缺乏信心

关外明军大规模野战没有信心打。实在是从萨尔浒、沈阳、辽阳、广宁一路输到关内。这20年来被建州女真给打怕了。松锦大战的最后一刻明军溃散,也是明军缺少必胜的信心导致的,真的没有思想包袱豁出去反而有希望。

明军后来采用呆战虽然看上去怂,但是清军也很难受,辽东的物产很难支持清军这么庞大的军事开支,所以清军隔三差五要去华北掳掠物资和人口。不过这个时候华北一片糜烂,清军想抢也抢不了多少了。大概是崇祯10、11年皇太极准备梭哈了。

锦州围城之前清军光屯田就准备了近一年,显然不是给一般战争做准备的。

决战开始

松锦决战的先头战从围困锦州开始。300年后的辽沈战役也是从四野主力南下包围锦州开始。锦州到渤海湾这小片区域300年时间内两次决定了明王朝和国军的命运。

锦州被围困,决战开始

1640年清军7月开始围困锦州,一开始的时候,明军没有意识到这是清军的总决战。不过很快被围的祖大寿发现清军这次来势汹汹锦州城外完全被一圈圈壕沟包围。他派人给崇祯皇帝去信求援。

由此规模巨大的松锦之战开始,崇祯即刻命令洪承畴统帅主力出关。但是崇祯不放心还安排监军。

随军的监军

一开始明朝是调集各镇精锐出关,但前线的总指挥洪承畴敏锐察觉了这次清军的决战意识很强。

因为历次野战清军都是围点打援,所以洪承畴抑制了明军的全军出击冲动。不停的用小股袭扰的战术消耗挑衅的清军,大军慢慢接近锦州,但主力一直在后面的宁远一带。

锦州城防坚固,粮草还能支持。在辽西走廊的明军稳扎稳打,边打边修工事一路向锦州推进。在小股接触阶段的明军终于找到了久违的顺风感觉。取得一些小胜,不断的提升军队的士气。

明军这次有不少一直在关内绞杀农民军成长起来的新锐,只是听闻清军厉害没实际交手过,恐惧心不强。

列阵的明军利用火枪阻挡袭击的清军

明军突然发现小规模的野战,好像清军也没啥大不了的。虽然只是一些小胜,但也逐渐提升了明军的士气,普通官兵感受到只要战术正确,也是可以野战击败清军。明军之前的大规模作战只有失败的教训,没有成功的经验。每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而这一次胜利的天平似乎终于青睐明军了。

1641年3~7月的时间内,先锋部队到达锦州城南,并和锦州西部的清军交火。清军罕见的在野战中没占到便宜,更重要的是明军捅破了封锁把锦州急需的粮草送进去了还补充了不少生力军。锦州后来在明军主力战败后还坚守了1年时间。如果有人这个点穿越回去真的觉得明军打了几十年终于有翻盘机会了。

对峙

对峙阶段明军通过步步为营、前锋部队轮番出击的方式,让清军损失不小,明军士气高涨,清军则士气低落。

对峙前期不断的小规模野战,明军士气一点点积累起来,明清的军事平衡发生了有利于明军的变化

洪承畴知道皇太极要围点打援,所以明军主力从不浪战。他要把清军后勤逼到极限再出手。这个时期明军游骑骚扰,小股试探对峙,双方小股兵力频繁接战,明军还占据上风。1641年上半年是明清拉锯史上明军指挥最统一,战术最正确,士气最旺盛的时期。

连被围了1年的祖大寿也很乐观,他写信给洪承畴:锦州城内还有粮食,慢慢来不着急。

皇太极要围点打援,但这个时候洪承畴的部队自辽西到锦州没有大的破绽,想吃又吃不掉。双方中小规模战斗清军罕见的不占便宜,清军中高层多有阵亡。围困锦州是清军梭哈式出动,非常消耗物资。这样打又打不赢耗又耗不起,极大的拉低了清军的士气,不少八旗兵嚷嚷要回老家。

对峙初期,明军主力靠后,一点点往包围圈冲

郑亲王济尔哈朗一度想逃回沈阳,多尔衮允许士兵换班回家。毕竟如果等到这仗拖到秋收,今年的粮食收成都有问题。最后皇太极亲自下旨并责罚了多尔衮才稳定了局势。

前线的两军统帅都知道这一仗看谁憋不住,一旦泄气那就到了转折的时刻。

憋不住气的皇帝

这场明清双方梭哈的决战中,双方军事统帅都表现了极强的定力,反而远在北京的皇帝崇祯先受不了。

崇祯皇帝:“优势在我”

他和兵部尚书陈新甲这两宝贝,天天收到前线监军的报告。看到明军今天打死一个清军高级将领,后天又一个小胜仗,觉得可以全军出击了。

看看当时辽东巡抚给皇帝的奏报。

锦围三月未解,乃是二十年以来,未能与逆奴长久扑杀一阵。所以数月间,多方鼓舞,先作其气,先壮其胆,今有此几番战胜。军声已振,解围有望,目下唯有等待机缘。

李自成在明军主力北上时又恢复过来

这一年关内农民军又起势了,看着锦州十几万精锐再和清军干耗着,崇祯巴不得赶紧打完南下把农民军剿灭。但是做事情总有轻重缓急的,这种决定命运的时候真的就着急这几个月的时间吗。当时兵部说粮草不够,真的几个月也撑不住吗?

最后决战时,笔架山的明军存粮可是清军烧掉的不是明军吃完的。

孙传庭也是被逼出关,最后死于农民军

后面我们站在上帝视角看。即使2年后明军精锐全失,内地就一个孙传庭顶着,当时只要不催孙传庭,农民军一时半会也敲不下潼关最后北上打进北京。

崇祯在1641年这个时候如果受不了内地的农民军,干脆从前线抽走2万人回内地也比催着大军全军出击效果好。

真的是皇太极想要什么,崇祯和陈新甲就给什么,明军的庙算已经输的一塌糊涂。

做大头头一定要沉得住气(电影绣春刀2的崇祯皇帝)

崇祯作为最高负责人有严重的问题。首先就是沉不住气,1629年乙巳之变皇太极还在北京周边没撤军,他就把关宁军老大袁崇焕抓了,导致关宁军直接撤了(袁崇焕写信又召回)。后面皇太极在京畿肆虐多日。那会崇祯20不到还情有可原,如今当了十几年皇帝还这般心急确实证明他不适合在这个位置上。

这次决战看到一点眉目就沉不住气想一把拿下。完全不把军事主官的意见当回事,在京城一拍脑袋就决定了。

另一个就是溜肩膀,当老大的一点责任都不愿负。一年后兵书尚书陈新甲他被安排和皇太极秘密合谈,但是不小心泄密了舆论哗然,最后被崇祯杀了。反正出了事都是底下人没有办好。

溃败

皇帝和兵部忽略了前线主官的意见,洪承畴被迫放弃了之前的战略全军出击。明军过去各兵团配合一直有问题,从萨尔浒开始就是兵团之间不断的坑队友。这个问题在最后松锦突围时暴露无遗,洪的嫡系死战到底,吴三桂等率先跑路把其他人坑死。

明军全军出动(电影大明劫剧照)

1641年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畴在宁远誓师,出援锦州。八总兵13万兵力全部出动。大军松山进行集结。随后洪承畴大军和清军在松山交战,清军不能敌。第一战明军就打崩了济尔哈朗,清军损失2000多人。明军三战三捷声势大振,清兵退后六十里。

形势紧急,皇太极不顾身体不适亲自来到战场。八月十九日,皇太极大军到达锦州城北。看到明军军容齐整,感叹洪承畴是一个人才。

不过皇太极发现明军军阵靠前,后方有空隙。清军决定孤注一掷,深夜下在明军后方20里左右挖沟一直挖到渤海湾,壕沟极深人马都不能过。

清军最后总动员在极短时间内挖沟,挡住了明军退路,并火烧了明军的粮草

更绝的是清军在阿济格率领下不顾松山杏山之间的层层明军堡垒,冒着极大风险直扑明军粮草基地并一举拿下。听闻粮草被断,明军士气大减。

这下前线的明军就剩下几天口粮了,洪承畴本来还决定天明决战,但是几个总兵已经泄气要向南突围。洪承畴在辽东根基不稳,没有办法只能约定突围。

明军大部争先恐后的撤退被清军劫杀

突围又成了灾难,总兵吴三桂,王朴不打招呼先跑了,引来其他明军大哗争先逃跑逃跑。士兵仅在撤退过程中被挤压践踏就死伤无数。皇太极早就料到明军要逃,在南下的路上设置了多支队伍伏击。明清对战又变成了清军最喜欢的伏击和截杀桥段。

最后只有吴三桂部大部分跑回去,其余明军全军覆没。洪承畴没跑只能和祖大寿坚守原地,但最后坚持了一阵子后也投降了。

战后统计明军阵亡53700多人,损失马匹7440,甲胄损失9346件。还有不少枪械火炮遗落,关宁防线彻底完蛋,只能退守山海关。

明军最后突围时刻曹变蛟还组织敢死队突袭了清军大营,洪承畴的嫡系表现确实不俗

清军亦损惨重,仅正四品以上将官就战死了三十几个。八旗入关前共有40个“扎兰章京”(相当于团长),松锦一战便死了10多个。兵部右参政超哈尔,以及三个副都统战死,皇太极差点被曹变蛟的敢死队袭杀,皇太极的女婿都差点在明军袭击时战死。

未曾实现的设想

虽然松锦大战最后是明军惨败收场,但是假如崇祯最后顶住压力让洪承畴和清军对耗呢。按照洪承畴的稳妥性格,多半还是不会和清军大决战,会不断袭扰清军。

松锦战役时,明朝曾经附属国朝鲜也被逼参与战争

在1641年7月时,前线的多尔衮都打算撤军了。如果不是皇太极总动员并把蒙古朝鲜这些仆从拉上,清军真的坚持不下去。

其实皇太极就算督战也没有啥招,如果明军主力在松山杏山之间,他怎么挖壕沟,怎么绕后。最大可能还是打到精疲力尽,清军撤军。

明军虽然没有彻底击败清军,但是大规模两军对垒没有落下风,积累了大量野战击败清军的战例,将会大大支撑明军的信心。这个时候再从辽东调部队南下剿灭农民军胜算也比较大,明朝说不定能再苟一段时间。

不过历史没法假设,这个明末乱局崇祯和他的朝廷收拾不了。

松锦大战的幸存者在三年后引清军入关

15 阅读:4710
评论列表
  • 2024-03-23 20:18

    崇祯不仅无能,而且疑心病出奇的重。他手下的大将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俺能不败?[得瑟]

  • 2024-03-04 21:28

    洪承畴虽然后来成了铁杆汉奸,但能力眼光还是有的,这种结硬寨打呆仗缓慢推进的办法虽然保守呆板,但对付骑兵众多野战能力极强但总兵力少的清军还算有效的,即慢慢的打消耗战靠防守反击取胜,而皇太极则像德军的闪击战一样需要速战速决,最终崇祯没耐心瞎指挥,断送大好优势!

    11xxx62 回复:
    洪承畴拒绝手下劝谏故意在笔架山只摆五个营导致被阿济格偷袭,这也怪崇祯瞎指挥?洪承畴7月28日石门决战缩了卵被鳌拜吓住导致皇太极五天从沈阳带来主力,这也怪崇祯瞎指挥?洪承畴不做侦查,不了解涨潮退潮规律,部署前重后轻,被皇太极在自己身后挖出来三道战壕无法突围,五万人逃向海边呗涨潮淹死,这也赖崇祯瞎指挥?
    11xxx62 回复:
    洪承畴拒绝手下劝谏故意在笔架山只摆五个营导致被阿济格偷袭,这也怪崇祯催催催?洪承畴7月28日石门决战缩了卵被鳌拜吓住导致皇太极五天从沈阳带来主力,这也怪崇祯催催催?洪承畴不做侦查,不了解涨潮退潮规律,部署前重后轻,被皇太极在自己身后挖出来三道战壕无法突围,五万人逃向海边呗涨潮淹死,这也赖崇祯催催催?
  • 2024-05-16 20:28

    如果要打呆仗,那么就要带足民夫和车营,粮随军走一次带足粮食,沿海推进,后续粮草不走路,走海路运输。抱团成乌龟车阵,加大炮杀敌,用以练兵,前期一路练一路推进,轮回练。中期,粮送进锦州后,用辽兵和不受控制的军系去冲,败了就收兵权砍人,自军做督军,敢逃就大炮散弹枪阵轰住阵脚。辽兵都是老兵油子,你不逼不肯打硬仗的,打赢就直接给赏士兵。一边打一边整军,辽兵根本不想打赢,赢了没理由做军阀了,打输没兵也不行,有兵就能继续捞银子,所以靠他们没戏,必须逼着来,大军拖住皇太极。另外派两路水师,一路抢掠朝鲜,断清粮,就近补给大军粮草和赏银,也逼着朝鲜军回去。一路在大军激战无法退的时候,偷袭盛京,用大量火药炸开城门抄对方老巢,逼着他乱章法

    大汉神帝 回复:
    说白了,王朝末期了,没这个执行力,哪怕弄够钱了也干不了这活
  • 2024-04-27 01:29

    洪承畴拒绝手下劝谏故意在笔架山只摆五个营导致被阿济格偷袭,这也怪崇祯催催催?洪承畴7月28日石门决战缩了卵被鳌拜吓住导致皇太极五天从沈阳带来主力,这也怪崇祯催催催?洪承畴不做侦查,不了解涨潮退潮规律,部署前重后轻,被皇太极在自己身后挖出来三道战壕无法突围,五万人逃向海边呗涨潮淹死,这也赖崇祯催催催?

    11xxx62 回复:
    你自己不都说了么,那是农民军,你洪嘟嘟能照搬打农民军去打关外?
    11xxx62 回复:
    你自己不都说了么?那是打农民军而已
  • 2024-05-16 20:43

    清军其实不可怕,伤亡三成就崩了。关键在于明军更烂,死一成就跑,跑了没事有兵在没人追究照样混,死了就啥都没了,对于工资都拿不足,吃猪食,打赢也拿不到赏钱的士兵为啥拼命?清兵打赢有好处,明活着才有好处

  • 2024-05-16 20:38

    在对方兵疲,缺粮,后方被袭的时候,有机会就打场决战,没机会就拖死他。如果决战火枪,炮全部集中使用,推进到锦州城下,经过几轮战打下来,整军也整的差不多,听话的将领留下,不听的杀了收家丁入营。打仗敢先的重赏,无令后退的,不管是谁,不管多少人,全部砍了,还要下令回去抄家人。必须必清军更凶残,银子又给足,他们才会去和清军拼命。再立一督导营,组红旗,红旗立就是决死旗,退过红旗者皆杀。

  • 2024-04-07 23:44

    崇祯没有受过系统的储君教育,不懂平衡之道,文中举的两个弱点确实存在,非常明显。

  • 2024-04-09 13:09

    萨尔浒之战之后 明军退回关内只是时间问题,攘外必先安内 崇祯连基本常识都没

  • 2024-06-24 14:15

    明朝对后金战略定位就出现错估!明朝剿灭王杲就用了17年。后金努尔哈赤的势力已经成形,还用剿匪战来应对 不败是传奇!

  • 2024-02-09 18:28

    满清作孽甚多

  • Long 4
    2024-03-01 00:00

    节奏一带!那我大明崇祯大帝又是一个纯洁的明君……[得瑟]

    偷闲看书 回复:
    崇祯是明君的节奏是满清开始带的,就是想要汉人以为大明已经烂透了,连崇祯这种明君也无力回天,满清入关统一天下乃天命所归!你们要归顺,不要再作反抗。
  • 2024-03-23 12:02

    皇帝舍不花军费,这样慢慢打要多少后勤支持

    大汉神帝 回复:
    不是不舍得,是真没钱,崇祯皇帝不会搞钱
  • 2024-07-03 20:41

    萨尔浒之战如果把杨镐换成洪承畴,绝对可以犁庭扫穴,再现成化故事

  • 2024-05-16 20:12

    讲明了洪一个文官,统兵能力太差。他玩层层推进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你得后勤无忧,把军粮留笔架山只留五个营,自己驻军松山,对手又是骑兵见长,玩偷袭,玩奔袭好手,自己军营里也说不定有对方的人,哪来的胆子军与粮分开?而且居然还被人家在身后修几十里的壕沟,不是白痴是啥?你不知道后面文官粮草肯定时间长会出问题?你不一定磨得过清军。仗不是这样打的

    阿白 回复:
    胡扯,洪承畴绝对是名将,主要是崇祯太猪了
    大汉神帝 回复:
    想多了!洪承畴别的地方你可以随便喷,但他能力一点问题都没有!三藩叛乱时洪承畴已死,汉军各省绿营兵再也打不了协同会战,满清高层都感慨“洪督师当年总督5省真乃神人”
  • 换一个皇帝上来,明朝也不会这么快亡

    大汉神帝 回复:
    他哥不死那么早就行了
  • 2024-02-28 08:44

    绳也不亏了!

  • 2024-04-06 19:51

    胡说八道事实并非如此简单自媒体不要脸的胡编乱造

  • 2024-04-20 15:26

    宗室庞大的财政开支早晚也是掏空国力

  • 2024-03-31 18:34

    你哪个二爹告诉你明朝占优的?不管是从兵力,兵员素质,后勤,情报能力,洪承畴有哪样占优势了?

  • 2024-02-28 22:42

    图十,明鸟铳,敌人的恶梦,精度相当高,还有一个三眼铳,骑兵的恶梦,基本一波带走,巅峰时期,根本不可能沦为榔头用

  • 2024-03-28 19:29

    清军跑后面大规模开挖深沟,明军游骑竟然没有发觉?也没派兵阻扰?

  • 2024-04-09 10:37

    李成梁没顺应天时地利自立为王,否则哪有努尔哈亦什么事,

  • 主要是李自成惹怒边防军不难吴三桂不会背叛汉人投靠满请,变成所谓正邪两道汉奸

  • 2024-05-24 18:41

    没有钱,谋求速战速决。野战不是清军八旗的对手。筑坚城架大炮,练骑兵。袁崇焕就是这样做,取得二次宁锦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