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件文物:西周中期几父壶

文字绘者青青 2024-10-01 04:31:02

几父壶,属于两周时期流行的长颈垂腹铜壶,截面为圆形,子盖、长颈、溜肩、垂腹、圈足、两耳,通高60厘米、口径16厘米、重16.9公斤,器型高大,饱满周正,端庄典雅。

一对同出,造型相同,大小稍有差异。不过展厅没将两壶摆放在一起,而是分开了一段距离,中间摆放了其他礼器。这其实比较符合当时使用的场景。

壶盖上有圆盘状捉手,下有凸榫插入壶口。盖缘饰一圈有目窃曲纹,盖顶中间饰团鸟纹,周围环绕一圈鳞纹。

团鸟纹长冠利爪,回首翘尾,整个图案形成一个正圆,与外圈的鳞纹环完美契合。

颈部略束,肩部下溜,最细处有一圈较窄的纹饰带,饰有目窃曲纹。饰带上下两部分,均饰波曲纹。

腹部亦饰波曲纹。三层波曲纹凹凸一致,很有韵律感。波带较宽,中部有折,粗犷流畅,舒朗大方。

三层波曲纹装饰的器物较少,目前我只见几父壶和三年兴壶,都来自西周中期陕西宝鸡扶风。

几父壶 三年兴壶

波曲纹,出现于西周中期,春秋早期之后逐渐式微。纹饰以上下弯曲的宽带为基本元素,每个波曲内填以图案,多是几何纹。

几父壶的特别之处,就在波曲内所饰图案。

第一层波曲纹,上曲处饰山字纹,中间有目。下曲处空白,因而颇像蕉叶纹。

第二层波曲纹,下曲处饰双目圆凸的兽面纹,但其实这是连身夔龙纹;上曲处同样饰连身夔龙纹,只是略小,上下间隙填几何纹。

两条夔龙的身体相连,随顺弯曲,形成与波带一致的“又一波”。

这可以解释典型波曲纹中几何图案的来历。

典型波曲纹 图片来自网络

典型波曲纹上下曲处的图案,多为“只”字或“公”字形的几何纹。若对比一下就能看出,它们很可能就是连身夔龙纹抽象化的表达。

几父壶第三层波曲纹,下曲处就饰以这样的抽象化了的连身夔龙纹。这种变化是为了避免重复,增强观赏性。上曲处图案与上层基本相同。

圈足外侈,纹饰在现场没看到,以为无纹,后来才发现圈足饰一圈三角抽象夔龙纹。

颈部两侧置兽首衔环耳。兽首圆雕,卷鼻瞪眼,很是威严。头顶螺旋角,形似蜗牛壳。

额头部分有花束似的装饰,很像是战马使用的当卢,左中右三条分开,下有束箍。细看,三条都由浮雕鳞纹构成,中间一片大的,左右各两片小的。

圆环亦饰浮雕鳞纹,与盖顶的鳞纹环呼应。鳞纹顶端翘起,似乎一片压着一片,很有立体感。

壶内壁铸有铭文57字(包括2个重文),记述了五月庚午的一天,几父在西宫得到同仲的赏赐。几父深感荣耀,特作此壶以祭奠去世的祖先。

两件壶内铭文内容相同,但文字排列布局不同。

这件文物时间是西周中期,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齐家村窖藏,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