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种地这方面可以说是基因满级!
沙漠其实并不缺水,据说全世界的沙漠地下都存储有大量的淡水资源,只是这些资源无法被提取出来。
网图
刚开始,只是想在沙漠中尝试种点小麦,减轻一些粮食压力,谁能想到,团队中易志坚教授发现了沙漠的秘密,把沙漠土壤化。
自此,常年干旱的沙漠多出了一片片绿洲,不管是西瓜,还是西红柿、瓜子应有尽有。
沙漠变良田中国有一片农场在地图上并没有名字,但它却曾惊艳了整个世界。
前不久,中国刚结束了一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成功的在塔卡拉干沙漠锁边3046公里,将沙漠变成了绿洲。
还引起了外网的高度关注,甚至有人称这项工程就是现代中国的“长城”。
但其实在更早之前,中国就已经成功掌握了这些技术,甚至在这沙漠上成功搞起了农场。
都说土地沙漠化是一件世界难题,可就2008年的时候,易志坚教授提出了“沙漠土壤化”的设想。
本以为这个美好的设想会仅仅停留在想象中,万万没想到,力学专家易志坚教授的性格也是雷厉风行,说干就干。
于是,从2009年开始易志坚教授就着手进行实验,还别说,看似只是一个小小的种菜实验,却耗费了整整3年的时间,上百次的尝试。
最终,凭借易志坚锲而不舍的精神成功研制出纤维粘合剂,可以改变沙子的流动性,将一盘散沙变成“混凝土,起到锁水的作用。
但是为了保证安全性,易志坚教授带领着团队又进行了2年的实验,直到2016年,他决定走出实验室来到了风沙肆虐乌兰布和沙漠。
刚到乌兰布和沙漠的时候,就像是进入了无人区一般,除了一望无际的沙漠,就是桀骜不驯的狂风,让人没有任何安全感。
但是当看到25亩沙漠“土壤化”改造并试种成功的时候,这7年的实验都将是值得的。
2017年,易志坚带领团队在千亩沙漠上铺设了研制成功的混合材料,两个月的时间就把沙漠变成了绿洲。
那一天,沙漠中的一片绿色格外养眼。
易志坚也在沙漠农场中,看到成功种植出来的西红柿、辣椒、西瓜、萝卜等蔬菜时,他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就像看着自己细心培育的孩子终于长大了的感觉,一点也不会感觉累。
后来,易志坚团队还在内蒙古、新疆、四川若尔盖等地都同时开展了实验示范,由此说明,实验的成功证明了这项技术在不同环境下都能应用。
这对国家和生态环境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易志坚教授的这项科研一开始也没有那么顺利。
后来还是易志坚教授带领得太难对自己花钱,在内蒙古选了一块沙漠地段做实验,并做出了789斤的果蔬产值,就产品质量也被当地农业部门认可。
原本只有几十亩的试验田,如今已经扩大到万亩,别说种植小麦,就连蔬菜、水果,乃至葵花籽什么都有。
官方的记者来到沙漠农场实地采访,摘下一颗颗西红柿尝了一口,都直呼:很甜,是小时候的味道。
沙漠变绿洲,不仅仅将原来废弃的土地重新利用起来,同时植物的根系还起到了防沙固沙的作用。
别小看沙漠中的植物,生命力比肥沃泥土中的植物还要顽强。
即使是一棵小草,都要两个女生合力才能拔出来,下面的根系也像头发丝一样密密麻麻交织在一起。
不过,也许也会有人担心,既然在沙漠中种植对水的需求会不会更高?
一般情况下,瓜果要想长得好肯定是离不开水的灌溉,尤其是沙漠中的植位需要的水就会更多,再加上内蒙的降雨量也很有限。
但是根据实际检测得知,改良过的的沙漠中指出来的植物需水量,其实比泥土种植的植物需水量更少一些。
不仅如此,沙漠产值也会更高一些,就连口感和品质也有大幅度的提升。
然而这一切,也是易志坚教授意料之外的事情,本想着能种出来植物就已经很开心了,没想到竟然产值更是意外之喜。
从而也说明了,原来的沙漠改良过之后不仅解决了团结性,另外还解决了保水性。
进一步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方水土的改变,更是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只一样的改变,多少没有收入的人员也能因此找到工作。
即使小到一个贫困家庭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改变,当地的经济和生活质量也会随着提高不少。
相信对于其他盛产粮食的地区来说,也减轻了不少负担。
就连老外看了都直呼:这只有中国能做到,在中国种植就算了,现在还种到了沙漠。
结语都说土地沙漠化是一件世界难题,曾有数据显示,遭受全球沙漠化威胁的沙漠面积,和其他干旱的地区的土地面积,已达到了地球面积的百分之41.3。
可中国却从不害怕,哪怕是主修力学的博士,在研究种菜这方面也是一绝,仅仅研究了七年的时间,就改变了沙漠的土质。
从几亩到上万亩良田也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势必要把沙化的土地在重新恢复成绿洲。
来源:
中国小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