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吃饭就冒汗,尤其是头汗多怎么办?

青囊译录 2024-07-10 07:53:38

今天有位朋友来找我,说自己最近总是汗多,尤其是每次吃饭,大汗淋漓的。于是问他是不是平时头上冒汗比较多,这一下说到点子上了,这位朋友连连点头说是、是、是,开着风扇空调都止不住汗,跟自己家人吃饭还好,出去应酬的时候在餐桌上十分尴尬,自己都能用一包餐巾纸来擦汗。

接着问他是不是平时总爱烦躁,睡眠质量也不是很好?说得他睁大眼睛看着我说不用把脉就知道了?这么神吗?说话间就看到这位朋友额头渗出了汗珠,顺口说了一句,你紧张啥,汗都出来了。这位朋友连忙说,说得真准,一紧张也会出汗,说完哈哈大笑。

盛夏之时出汗属于正常,出汗异常是指出汗部位,出汗量,以及出汗时间异于常人。比如:有些人常常半边身体出汗,另一边却不出汗;有些人稍微一动或者不动都滋滋冒汗,更别提运动一下了;再有就是出汗时间,吃饭时间出汗,睡着后出汗等等这些都属于出汗异常。汗为心之液,出汗多了自然也会损伤正气,所谓汗多则虚也是这个道理。

既然知道汗出异常是这样表现,背后的病机自然也就知道了。汗出异常多为热在体内,而热在什么部位?是虚热还是实热?决定了出汗形式。寒性体质汗出则少,因为寒主收引,毛孔闭塞一定就不会有汗出了。由此想到《伤寒论》中关于栀子豉汤的条文,其中第228条:“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以及第76条:“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由以上两条原文,推断朋友的汗出应该是上焦有郁热,故有汗出异常。

在《伤寒论》中有六处提到栀子豉汤,总结如下:

第76条: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第77条: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第78条: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第22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第228条: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第375条: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医圣张仲景能在《伤寒论》中用墨如此之多描述栀子豉汤,足见此方之重要。除了栀子豉汤还有栀子生姜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干姜汤,栀子厚朴汤都在《伤寒论》中有详细描述。

栀子豉汤组成:栀子十四个,擘 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栀子十四个折合现代剂量大约为7克,香豉四合折合现代剂量大约为49克,现代一副药的剂量大概为:栀子3克,香豆豉30克。这样算法取自胡希恕经方------笔者注)。栀子豉汤临床常用于食管炎、胃炎、胆囊炎、神经官能症等证属热郁胸膈者。

关于栀子豉汤介绍到这里,后来给朋友开了三副栀子豉汤加生石膏30克,用后反馈汗出明显改善,至少没有原来量大了,睡眠也得到改善。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