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失调才是“患癌元凶”,过度提高免疫,适得其反!

霸览聊健康 2024-07-14 12:52:52

基因突变和免疫逃逸,是癌症发生的两个主要因素!但是,基因突变只是癌变发生的一种冲动,而并非癌症发生的充分条件。

其实,癌变的发生也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如长时间的致癌物质的接触或慢性炎症刺激,使得基因突变的几率增加,而当机体内环境具备适宜土壤环境时,癌症就发生了!

机体内环境紊乱易激发癌症

这里所涉及的适宜土壤环境包括机体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当机体免疫和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时,则会放纵“突变”的魔性,甚至助纣为虐,推波助澜!

相反,如果机体内环境稳定,没有了冲动发生的土壤,那么癌症就不容易发生了。

说到免疫力,大家都知道,免疫力对人体健康很重要。免疫力低了不好,容易引起细菌/病毒感染。但免疫太活跃也有问题。

有一类疾病叫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以及过敏等,约有近百种,这类疾病的本质就是因为免疫力过于亢奋,敌我不分的攻击所致的。

而癌症之所以在老年人中高发,很多人则认为是免疫降低所致。

因此,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是不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得癌症的风险更低?

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患癌风险低?

理论上确实有一定可能性。单从性别来看,免疫疾病最多的人群是女性,而肿瘤最多的人群是男性。

有人认为,女性整体癌症少,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免疫系统更强。

免疫疾病增加癌风险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研究表明,特发性炎症性肌炎患者并发恶性肿瘤概率比普通人群高(10.19%~18.40%);类风湿性关节炎更易发生淋巴瘤;

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癌症的风险逐年增长,尤其是甲状腺癌、宫颈癌、非霍奇金淋巴瘤、肾癌和血液系统癌症的风险会更高。

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并发恶性肿瘤的风险约20%,最常见的癌症是乳腺癌、肺癌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与普通人群相比,炎症性肠病患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发生恶性肿瘤的总体风险增加,尤其是结直肠癌和血液恶性肿瘤。

因此,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得癌的概率并没有降低,相反,在不同种类的自免性疾病中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升高。

为什么一个人能同时免疫系统太活跃,又免疫系统不够强呢?

免疫活跃,但却不够强?

其实,大家习惯说的免疫力,其实医学上是叫做“免疫稳态”,免疫太低太弱容易生病,免疫太强又容易自我攻击,发生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

免疫系统必须在保护和过度反应之间维持一个微妙的平衡,这就是免疫稳态。

我们曾提及,许多癌症的发生不仅仅是免疫力降低,而是由于免疫失调,不能有效识别癌细胞,进行有效的清除。

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也并非简单的“更强”,而是和癌症一样,都属于“失调”。

要知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并不代表会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更强。就像有些警察,日常业务没什么问题,但并不一定抓坏人更厉害!事实上,如果总是天天盯着好人,对坏人更容易放松警惕。

慢性炎症,利于癌生长

另外,自免疫疾病通常伴有慢性炎症,而慢性炎症本身就是癌症风险因素。持续的慢性炎症可导致细胞的持续损伤,身体为了修复就得不断让细胞分裂,这就带来了更多基因突变可能。

同时,慢性炎症产生的炎症因子可以促进细胞增殖、新血管生成和免疫抑制,形成有利于癌细胞生长的微环境,这些都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

做好肿瘤筛查

从治疗角度来看,自免性疾病患者一般都需要接受长期免疫抑制药物治疗,而免疫抑制剂一般都是系统性抑制剂,如长期使用,也可能增加癌症风险,尤其是皮肤癌、淋巴瘤等。

因此,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需要做好肿瘤筛查!

治疗自免疾病的药物,往往是抑制免疫系统活性的,而肿瘤的免疫治疗,则是用药物激活免疫活性。

所以,对于合并自免性疾病的肿瘤患者,他们关心的是自己到底能不能用免疫治疗?

合并免疫疾病的癌患

可否用免疫治疗

说实话,肿瘤合并自免性疾病并不是免疫治疗的绝对禁忌症,而且,从以往的数据来看,肿瘤合并自免性疾病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的疗效与无自免性疾病肿瘤患者相似,并且不良反应是可接受的。

但也有一些肿瘤免疫药的说明书中,确实写了自免疫患者要慎重使用,比如PD-1抑制剂的说明书中。

相关数据也提示PD-1抑制剂,可以引发新的自免疫反应或加重现有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

所以,我们仍建议,不要盲目使用!

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应综合评估风险收益比,合理应用免疫疗法,平衡两种疾病,达到消除癌细胞,又不造成过度自身免疫反应。

0 阅读: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