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七国之乱是西汉前期最大的动乱,也是刘氏诸侯王发起的最大规模的针对西汉朝廷的叛乱。这场叛乱席卷了整个中原地区,从最东边的吴地到中原腹地的梁地都陷入了叛乱之中,给社会条件刚刚有所好转的西汉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历史上对于这场叛乱的分析很多,尤其是对叛乱首领吴王刘濞的解读更是众说纷纭。虽然很多学者都在分析这场叛乱发生的原因,但是却没有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吴王刘濞只是偏远的诸侯王,而且不是汉高祖刘邦这一系的子孙,那么他又何德何能召集刘氏最大的几个诸侯王发动叛乱呢?
从主流的历史观点来看,吴楚七国之乱发动的原因被认为是吴王刘濞与汉景帝刘启的私人矛盾,在晁错的“削藩策”下推动的结果。吴王刘濞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也是代王刘仲的儿子。刘濞成年后被刘邦封为沛侯,后来随同刘邦参与了平定淮南王英布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刘濞以骑将身份出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刘邦便把攻下的吴地会稽一带封给了侄子刘濞,将其封为吴王。吴王的地盘很大,统率三郡五十三城,在当时是仅次于刘邦长子齐王刘肥的诸侯王。但由于吴地远离西汉首都长安,在偏远的东边,所以不太受重视。
汉文帝刘恒即位后,汉朝以黄老之学治国,采取了休养生息的国策,赋予了各地诸侯国极大的自主权。在这种宽容的政治环境下,吴国发展非常迅速,很快成为东部非常富有的诸侯国。吴国发展的动力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对矿山的开采,一个是在海盐贸易的利润。吴王刘濞开采本地的矿山,招揽了大量人才铸钱,掌握了一定国家货币发行权。他通过海盐贸易获取利润,积攒了大量的财富,使得吴地经济社会非常繁荣。随着吴地的繁荣,吴王刘濞在诸侯王中的地位逐渐升高,他也常常派使者前往长安朝见皇帝。
有一次他派出了儿子刘贤入京朝见,有机会和当时还是皇太子的刘启喝酒博弈。由于在下棋时出现纷争,双方互不相让,于是刘启用棋盘将刘贤砸死了。刘濞和刘启因此结仇,互相的关系极差。汉文帝刘恒为了缓解儿子与刘濞的矛盾,特地赐予给刘濞手杖,给予不用朝见天子的特殊待遇。刘启继承皇位后,刘濞对其派来的使者也没有应当的礼节,而且多次称病不入朝拜见。由于怨恨,刘濞暗中开始谋划反叛,私下招揽大量的亡命之徒组成私军,训练精锐的军队。正好此时刘启的老师晁错上书了“削藩策”,使得两人矛盾爆发。
刘启按照削藩策操作,先后削除了楚王刘戊、胶西王刘卬等诸侯王的封地,这让刘濞非常担心,加紧了对谋反的准备。他派出使者游说被削除了封地的诸侯王,联合他们起兵反叛朝廷,于是才有了吴楚七国之乱。主流历史学的观点认为,因为刘濞怕削藩令用到他的身上,所以才起兵反叛,先下手为强。而且刘濞与刘启因为刘贤之死的仇恨极深,所以反叛成了矛盾激化时的选择之一。这种说法看似有道理,但实际上却没有切中问题的实质。因为在战争爆发后,刘启为了让朝廷出兵废除了削藩令,处死了晁错,但诸侯王的军队并未停止进攻。
这种说法不成立的原因在于,从事情发展过程看,叛乱与削藩令并非是完全对应的矛盾。如果是因为削藩令而激化矛盾,引起了吴楚七国之乱,那么在刘启下令废除削藩令并处死晁错后,诸侯王的军就应该退回封地了。事实上诸侯王们并没有退回封地,而是选择了继续进攻。刘濞甚至想要扣留刘启派去的使者袁盎,袁盎乘着夜色从刘濞的大营逃跑。如果只是刘濞与刘启的私人矛盾,那么不应该牵涉到其他六个诸侯王。以刘濞作为汉朝皇室旁枝的地位,也无法调动别的诸侯王,楚王刘戊、胶西王刘卬等凭啥因为刘濞的私仇起兵造反?
因此从事情发生的过程看,将晁错和削藩令作为吴楚七国之乱的导火索是可以的,但作为根本原因是不恰当的。而刘濞与刘启的私人恩怨就更不能说成根本原因了,毕竟参与的诸侯王有七个之多。以刘濞作为旁枝诸侯王的地位,并没有强行命令其他诸侯王的权力,所以他们只是盟友,而不是刘濞的部下。因此吴楚七国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就必须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原因能让刘濞具备调动其他诸侯王的能力,结盟共同发动叛乱。从政治学的观点看,这七位诸侯王必须有利益共同点,他们才有同时发动叛乱的动力。
如果以削藩令为原因,那么保持藩国的独立就是共同的利益点,但在当时并不成立。实际上在叛乱后,汉朝的郡国并行制依然延续,直到汉武帝刘彻推行推恩令后才被瓦解。而且晁错的削藩令并非汉朝唯一的削藩操作,在此之前汉朝也有过削藩,但都没引起大规模的叛乱。汉文帝刘恒时期的,济北王刘兴居、淮南王刘长先后叛乱,本身就有削藩引发叛乱的意思。而当时的名臣贾谊提出的《治安策》中“众建诸侯王而少其力”的理念,也是分化瓦解诸侯王的政策。汉高后吕雉时期,她打压赵王刘如意、齐王刘肥,也有削藩的操作。
如果是单纯以削藩令作为刘濞号召各个诸侯王,共同发起叛乱的原因,就无法解释为何在汉文帝和汉高后时期的削藩操作,并没有引起大规模的叛乱。实际上削藩令作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是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是根本原因的。就当时的削藩操作而言,刘恒、刘启、刘彻三代汉朝皇帝都是采取的逐个击破的策略,要引发集体性的诸侯王叛乱并不太可能。所以在汉高后、汉文帝时期都是零星诸侯王叛乱,并非吴楚七国之乱这样的大规模联盟叛乱。因此吴王刘濞号召其他诸侯王一起叛乱,必须有更为让其反抗朝廷的其他原因。
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诸侯王们怕的并不是削藩令这种强硬的政策,而是惧怕刘启采取的收取诸侯王行政权和司法权的政策。刘启虽然打着父亲以黄老治国的招牌,但实际上并未坚持休养生息的国策,而是采取了法家刑名之学的操作。按照这种操作,朝廷要加强中央集权,逐步向各诸侯国收回权力,并派遣官吏道诸侯国进行执政。这种操作实际上就是挖诸侯国的根基,是各大诸侯王都是不愿意的。因为诸侯王都是在休养生息的国策下发展起来的,他们利用国策占据矿山、田地、山林,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而且还畜养私兵。
如果把这些都交回给朝廷,诸侯王们几十年处心积虑的谋划就付出东流了。没有了这些财富,交出了行政权和司法权,剥夺了私人军队,诸侯王在朝廷面前只能任人宰割。诸吕之乱中,齐王刘襄之所以能率先起兵反对吕氏外企集团,就是因为齐国在诸侯国中最大,军队实力最强。朝廷派驻官吏,收回行政权和司法权,看起来是比削藩温柔的策略,但却更加致命。因为削藩需要出动军队,总兵力上朝廷还可能力有未逮,但用政治手段,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了。朝廷发动战争必然是逐个清除,不如政治上同时派驻官吏的威胁大。
从当时的形势看,诸侯王只有两条路选择。要么是束手就擒,承认朝廷派驻官吏和对权力的回收,交出自己的既得利益和军队。要么就是起兵反抗,通过战争来决定权力和利益的归属。如果采取前一种办法,诸侯王将永无翻身之日。吴王刘濞就是利用诸侯王的这种心里,将他们联合起来,用武力与朝廷展开斗争,争取通过战争来解决利益纷争。如果只是个人利益和私人恩怨,诸侯王们肯定团结不起来。但关于国家对诸侯王的集体政策,甚至是关乎历代世袭利益的核心政策,为子孙打算,诸侯王也会联合起来起兵反叛。
从历史记载来看,汉朝的诸侯王有个特点,宁愿自己死,都要把财富和权力留给子孙后代。比如汉文帝刘恒时期的淮南王淮南王刘长谋反后自杀而死,他的封地却也被分给了几个儿子,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淮南王刘安。吴王刘濞能够召集其他六王叛乱,他们的目的就是阻止刘恒推行改变黄老治国和休养生息的政策,延续自家的特权。就算战败了,他们可以身死,但封地也会按照汉文帝刘恒的规矩分给后代子女,以保证既得利益的延续。正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诸侯王们才听从吴王刘濞的劝说发动叛乱,为子孙后代谋取最大利益。
综上所述,吴楚七国之乱看似因为削藩令而起,又夹杂了吴王刘濞与汉景帝刘启的私人恩怨,实际上是关乎于诸侯王制度根本利益的斗争。诸侯王最在意的并非个人利益,而是家族的利益。刘启采取的收权和资源收归朝廷的政策,从根本上侵蚀了诸侯王存在的根基,违背了黄老治国和休养生息的原则,所以才遭到诸侯王的联合反对并起兵叛乱。这是一种朝廷新兴利益集团和老牌利益集团的斗争,也是法家和黄老之争。所以在晁错被杀,削藩令被终止后,诸侯王们依然不罢休,想要逼迫刘启停止加强中央集权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