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的开国将领中,有一个人比较特别,他武艺高强,是少林寺武僧出身,而且酒量也是非常好,脾气上则是性烈如火;至于战功,那则是战功赫赫为人熟知,他就是许世友将军。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将军在特殊时期也曾一度处境危险,被批评不执行中央命令。
面对这等“危况”,彼时可谓是人人自危,但也并非没有勇敢者,王近山将军便是其中之一。
在几经忍耐批评许世友后,他忍无可忍,直接在会议上拍了桌子。此举也震惊了现场所有干部,这其中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1906年许世友生于湖北麻县的一户贫寒之家中。生于乱世,家境贫寒也让父母不得不在他8岁时送到了少林寺之中当起了小沙弥。
祸兮福兮,虽然生活艰难,许世友倒也跟随寺里武僧学了一身功夫。然而也正是这一身功夫,却又让他在回乡探亲时路见不平以致于失手打死恶霸,不得不逃离家乡,最终投身行伍之中。
在经过吴佩孚军队到武昌国民革命军之后,许世友加入了共产党 ,参加了麻城起义,开启了他的红军生涯。
由于作战勇敢,他的职务也一路擢升,1932年时已经担任了红四方面的主力团长;抗战期间,他又相继担任了129师辖下副旅长、胶东军区司令等职务;解放战争时期,他则出任了华野九纵司令,参加了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在淮海战役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他又率部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1955年大授衔中他被授予了上将军衔。而也是从1955年开始,他长期(长达十几年之久)履职南京军区,担任司令员一职。
对于南京,毫不谦虚的说可以算作是他的第二故乡,他是十分热爱,这一点上从他晚年淡出军队依旧选择南京养老便能窥见一斑。
而在南京这边,也有很多将军和他是老战友,感情深笃,其中就包括王近山将军。
1973年,毛主席和邓小平谈话之后意识到军区司令员调整的必要性、紧迫性,便进行了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
许世友也被调任广州,尽管恋恋不舍,可军人还是要服从命令。
而新任的南京军区司令员则是开国少将丁盛。相较于许世友上将,丁盛自然是资历上、军功上不及的,他对于这位军区前任老首长颇为敬重。
不过有一些人就不然了,他们从一开始的抱怨、说坏话,最终甚至直接公开化,颇有些人走茶凉的意思。当然了,我们也不能忽视特殊年代的时间背景。
这一点上丁盛将军也是如坐针毡,并不好开口阻拦。但是有人却坐不住了,王近山将军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老战友,同僚,这位共和国的开国中将也是一位性情中人。在1974年初的一次干部会议尾声,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再次在会议上批判许世友“独断专行、不执行中央的指令”,有一个人说,难免就会有第二个和第三个,王近山忍耐了一会,决定不再忍耐,直接用力拍了桌子,猛地站起身,瞪着挑拨是非的人,提高嗓门,吼了三个字:散会吧!说完就夹着笔记本和水杯走出会议室。
其实当时王近山的职务是副参谋长,在场的干部中有不少人级别比他高,因此他的举动无疑是很冒险的,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尤其是当时丁盛将军也在场,这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
但事后大家却都没有多说什么,原因也很简单,王近山资历老,战功赫赫,同时对于许世友的为人处世那也是知根知底,十分熟悉。
王近山早在1930年就参加了红军队伍,经历了土地革命时期,从红军排长一步步升为红军师长,因为在战场上十分英勇,敢打敢拼,战友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王疯子”。抗战时期,他归属陈赓指挥,在娘子关地区和敌人激战,以少胜多。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了晋冀鲁豫野战军6纵司令员,在定陶战役、挺近大别山和淮海战役中多次立功。尤其是在抗美援朝时期,他指挥部队参加了上甘岭战斗,以打硬仗闻名于世。
而且王近山性格很直率,为人公允,这一点是人尽皆知,而且大家都知道王近山和许世友是老战友,所以虽然王近山的举动坏了规矩,但都不好多说什么。
不过天不假年,1978年,王近山将军因患癌症逝世,享年63岁。
作为老战友,许世友更是参加了王近山的追悼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