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日本汽车铁皮薄,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日本车又比较重,让不少人感觉很困惑。铁皮薄给人一种不安全感,看起来弱不禁风,车身的重量又与视觉效果不符合,这种自相矛盾,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恰恰反映出了日本汽车独树一帜的设计和成熟先进的工艺。
汽车的安全性是多方面考量的,绝不是由一个方面来决定的,车子的铁皮厚度固然重要,但是汽车的安全性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比如车身框架结构、安全气囊的数量和碰撞吸能技术等等,日本汽车品牌造车历史悠久,他们很擅长利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既确保车身的刚性,又减轻了车身的重量,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减轻车身重量的好处有很多,一方面能提升车子的燃油经济性,节约能源,降低车主的用车成本,另一方面降低排放,保护环境。现在大家的环保意识都很高,节能减排是重中之重,对汽车厂家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日本人一向很重视环保,在造车上也不例外,一直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手段,在保证安全性不打折扣的前提下,通过轻量化的车身设计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除了在工艺上想办法,在材料选择上,日本人也费尽心血,使用了大量轻质量高强度的材料,尤其是高强度的钢材和铝合金,造就了轻盈的车身,足够的强度。不仅如此,他们还通过构建更复杂的车身结构,增强整车的抗扭曲能力,让驾驶变得更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车还企图通过一些科技化的配置来增加车身的重量,它自重的一部分来自于智能化的配置,车身稳定系统、自适应巡航系统和主动刹车系统等等,这些也为车子增添了分量,虽然日本车配置比较低,但是日本车企对智能化还是有追求的。
实事求是的说,汽车的钢板并不是越厚越好,日本车身上表现出来的“弱不禁风”,并不是我们眼中的轻薄,它是一种能够满足各方面需求的高端设计,车子的性能、安全性和轻量化都被考虑在内,将这些巧妙融合,从而达到面面俱到的效果。我们无需对日本车的安全性产生质疑,因为日本汽车厂家在汽车安全领域下了很多功夫,相关技术早已炉火纯青,把汽车的安全性能和其他性能完美统一,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日本汽车行业多年来屹立不倒的底气,是整个汽车行业的瑰宝,我们的自主品牌应该多学习多借鉴。
从家庭用车的角度出发,大部分人在买车的时候,更注重感官的体验,厚重的车身比轻薄的设计更容易给我们带来安全感,这种说法不能说全错,只能说大家对汽车还不是真正的了解,很多东西都停留在表面,汽车的安全性又岂能是三言两语就能描述清楚的。
实际上,国人根本不懂车,对日本车存在误解是安全性认知不到位造成的,大家的需求不一样,一部分人看重车身厚重,车身硬度,把这些当作安全保障,另一部分人更在意实际表现,特别是燃油经济性。日本车的消费群体庞大,消费者来自各行各业,消费需求有差异这很正常,汽车厂家应该在差异中找到平衡点,日本车在这方面就做的很好,这点不服不行,通过技术更新换代实现各方面均衡发展,所以我们在选车的时候,不要只关注一项标准,要根据实际用车需求综合评估,这样得到的结果才是最好的选择。放眼未来,会有很多新材料和新技术涌现,一扇车门可能会做到薄如蝉翼,也能抗住重击,你能说它不安全吗?
这么尬吹不难受吗?
说日系车铁皮薄的人肯定没有接触过八九十年代进口的日系车那时候的日系车铁皮不比德系薄只是后来合资以后才越来越薄的九十年代的尼桑出租车铁皮比桑塔纳厚多了
中国人支持国产车,拒绝倭寇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