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原上草”为何课本删了后四句?看完原诗,你觉得该删吗?

月浩叙事 2024-10-15 13:41:35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畅通古今语言艺术的摇篮。

不论是诵人,诵物还是诵景,不管是以怎样的平仄韵律直抒胸臆,或是借代喻情,古诗中包含的丰富汉语言文化,历史知识与诗人所表达的情感都是值得我们沉醉其中,静静学习剖析的。

而古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与语言文化的精髓所在,其精妙的用词遣句,工整的对仗平仄,以及丰富的修辞手法都蕴含了古人的大智慧。

因而背诵古诗,拆解分析古诗也成为人们学习汉语言规律,与语言表达方式,以及提高个人写作能力的一大途径。

所以在我国中小学生语文科目的规划上,无论是哪个版本的语文课本,教育部都设置了许多经典的古诗词供学生解读学习。

除此之外,许多学校都设置了古诗考级,需要学生每年背诵相应数目的诗词。

说起从小背到大的唐诗宋词,一定有那么几首众人都耳熟能详的老朋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抒发了诗人李白明月寄托思乡之情的《静夜思》;“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表达了诗人孟浩然热爱春天,珍惜大好春光的愉悦之感的《春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暗喻着诗人杜甫挂念亲人,心系国家兴旺衰败的《春望》。

同一个童年,同一本语文教材,相信大家还记得唐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吧。

然而在很多人的记忆里,这首诗一共只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四句。

但是实际上这首诗后面还有四句:“远方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那么是什么导致大家对后面这四句诗的印象这么浅薄呢?是课本有意删掉的吗?

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一、记忆里的古诗

通常来讲,古诗所体现的意境与诗人想表达的情感息息相关。

诗人们通过自己细腻的观察与丰富的想象力,赋予自然景观,自然事物以自己的情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寓情于景。

客观来说,这是一种超越现实的艺术,这种艺术既是诗人对现实世界所观所闻的反映,也是他们内心世界的真实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首诗词都产于特定的时代,产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

短短几句就记录了岁月车轮辗过的痕迹,记录了数倍炎黄子孙留下的人情风貌。

所以古诗不仅是对传统语言文化的传承,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弘扬。

而白居易笔下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就是如此。

白居易,字天乐,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是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题材十分广泛,语言也通俗易懂,极具情味。

他的诗风多以小见大,通过情景反映当时社会的真实状况。

像《琵琶行》,《长恨歌》这样经典的作品都在后世广为流传。

言归正传,说回《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算得上白居易的成名作。

通过对古原中生命力顽强的野草的描述,抒发了对友人离去的依依惜别之情。

看似是歌颂野草,实则是咏叹生命。

二、印象深处的“离离原上草”

第一句的“离离原上草”中,离离二字率先抓住眼球,写出草原上野草肆意生长的旺盛景象。

从观感上带给读者直接的冲击力又赋予读者对平原野草一望无际的遐想。

运用叠字,既增强了语言的美感,又凸显出春意盎然的景象,同时“原上草”三字也简洁明了道出了整首诗的描绘景象。

第二句“一岁一枯荣”,通过两个“一”字,揭露了野草一期一会的生命规律。

春秋更迭,循环往复,野草枯萎后又继续茂盛整片原野。

整句诗既是对自然规律的叙述,也是对野菜顽强坚韧,生生不息的赞叹。

第一二句诗的大体意思就是说,一望无际的古原上,是一片接着一片的茂盛野草。

时光荏苒,年年岁岁里,他们枯萎后又继续恢复昌荣。

诗人在这两句诗既是对野草旺盛的生命力的感叹,也是对大自然之美的顿悟。

第三句里,“野火烧不尽”将原野上的野草假设置于一种极端的情况下。

火海寥寥都烧不尽野草,这是诗人对野草顽强生命力的赞美,更是对其不屈不挠精神的歌颂。

野火来势汹汹,但是只能烧去野草的根茎,烧不掉其顽强的“意志力”。

诗人意图歌颂野草强大的精神内核,也是这首诗的核心思想之一。

第四句“春风吹又生”,紧紧连接上文,大地回春,野草就迅速重生。

“又生”两字与上句诗里的“烧不尽”形成对应,再度强调野火的生生不息。

第三四句结合起来看,就是讲大火再怎样肆意燃烧,都焚烧不尽一茬接一茬长出来的野草。

春风吹向大地,万物复苏,它们又再度野蛮生长。

温润的春风与倔强的野草形成对比更凸显出春意盎然,不仅给读者带来遐想,更增生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与敬畏。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前四句诗运用简洁明了的词句生动描绘出野草不惧环境,野蛮生长的画面。

叠字、拟人等修辞手法更增添了诗句的艺术性。

不仅体现了诗人对野草旺盛生命力的赞叹,更凸显出其对“顽强不屈”,“逆境狂生”等精神的领悟。

下面我们再来聊聊被语文课本删掉的后四句。

不同于前四句积极昂扬的感情方向,后四句的基调更为悲凉,将白居易的愁思哀念展示的淋漓尽致。

三、删减后的“草送别”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远处的青草芳香侵占了悠悠古道,阳光明媚下的绿茵青翠连接着远处渺无人烟的荒城。

“远芳”与“晴翠”两词描绘出原野上野草漫漫的茂盛景象,而“古道”与“荒城”的出现却给人一种完全不同的荒凉感受。

两组词语形成对比,野草的生机勃勃与古城荒路强烈撞击,看似写景,实则为下一联的抒情做下铺垫。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两句诗直接将诗人的情感走向推至了高潮。

在这野草肆意生长的漫长古道上,诗人又送好友离去,满目芳草也都沾染了离别之情。

其中,“又”字暗指诗人多次经历与友人分别的痛苦,“萋萋”二字,借春草茂盛生长之势来比喻二人友情的深厚。

春草年年生,人去不再回,这种比喻感染力十足,让读者充分体会到诗人与好友离别的苦楚。

后四句诗情景交融,景的渲染与情的烘托达到了高度一致,凄美的氛围为送别之情提供了故事发展背景。

这种沉重而又含蓄的抒情方式,不仅体现了白居易心中的悲伤与无奈,也同时让读者对生命与分别有了新的感悟。

但是话说回来,在年岁的加持与所经历事情的沉淀下,理解这些并不困难,但是对于稚龄儿童来讲就有些难人所难了。

对天真烂漫的小学生来说,这些内容不仅晦涩难懂,哪怕即使老师加以讲解,但因缺乏人生经历,最多也只能达到一知半解的情况。

况且从小孩子的文化储备量来看,他们对历史知识的了解有限,对生僻字的认识也有限,像后四句中的“萋萋”和“翠”都属于他们的未知范畴。

除此之外,从小学生的情感理解方面来看,他们很难真正读懂后四句中,作者所表达的深沉而又复杂的离别之情。

如果保留后四句,会把整首诗的意境变的幽深复杂,很容易致使他们的理解偏离前四句所表达的主题。

更何况《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前四句,遣词更加简洁,描述也更加直观,所表达情感也更加积极向上。

野草顽强不屈,即使面对重重大火的焚烧,也不肯低头,烧的断根茎却烧不死强大的精神内核。

面对挑战坚决不肯言败,在来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时,继续野蛮生长,生生不息。

这样的精神输出更符合当代小学生的教育需求,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利于他们建立起他们对生命的认知,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结语

这样看来,《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将后面四句从课本上删除十分有意义。

因为这样不仅保留了原诗想要传递的野草无畏极限环境,野蛮生长的强大内核,从而延续了积极教育的目的。

并且还降低了小学生的学习这首诗的难度,为学生减压。

因而不少人表示,相关部门删除后四句的做法十分明智。

0 阅读:73